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刘备终身难忘的四场“鸿门宴”

揭:刘备终身难忘的四场“鸿门宴”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3405 更新时间:2023/12/11 22:24:17

导读:“鸿门宴”并非是项羽的专利,在历史中这招也经常被用于杀害敌对之人。刘备就曾经多次赴“鸿门宴”,我们先不说刘皇帝的敌人有多少,先去看看这四场“鸿门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网络配图

一、煮酒论英雄

刘备吃过最出名的饭局应当要属“青梅煮酒论英雄”。因为,请他吃这顿饭的人不是别人,正是死对头曹操。当年,刘备势单力孤,假意归附曹操,又恐其政治迫害,于是每日在许昌的府邸里种菜,以此韬晦。曹操遍识天下英雄,刘备有多少能耐他肯定是心知肚明。为了试探这个潜在的政治对手,曹操在自己的私人会所里摆了一个饭局,邀请刘备过来共饮美酒。

寒暄了几句客套话之后,曹操开始抛砖引玉引出话题:“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下之志者也。”刘备问,谁能当英雄呢?曹操单刀直入地说:“当今天下英雄,只有你和我两个!”刘备一听,吃了一惊,手中拿的筷子,也不知不觉地掉下地下。正巧突然下大雨,雷声大作,刘备灵机一动,从容地低下身拾起筷子,说是因为害怕打雷,才掉了筷子。曹操此时才放心地说:“大丈夫也怕雷吗?”刘备答:“连圣人对迅雷烈风也会失态,我还能不怕吗?”这件事后,曹操认为刘备是个胸无大志的鼠辈,从此再也不疑他了。

二、蔡夫人宴会刺杀事件

从曹操的“说破英雄惊杀人”到刘备“随机应变信如神”,我们不得不佩服刘皇叔在危险面前从容展现的大智慧。不过,摆鸿门宴绝不仅仅曹操一人,我们这位常年寄居篱下的刘皇叔时常都要面临着“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险境。

《三国演义》有“蔡夫人隔屏听密语刘皇叔跃马过檀溪”这么一章,讲的就是当时刘表在家族产业继承人选择上摇摆不定,于是征求寄居在此的刘备的意见。刘备觉得废长立幼很惹来不必要的家族纷争,主张立刘表的大儿子刘琦为荆州“二代掌门人”。恰巧,这话被小儿子刘琮的老妈蔡夫人听到了(刘琦刘琮同父异母),于是这个女人对刘备起了杀心。蔡夫人先是用离间计要刘表杀他,刘表不答应,后又打算宴请荆州的官员,假装要刘备帮助刘琦与刘琮主持宴会,暗中命令蔡瑁张允等人埋伏兵马要杀他。对于此次饭局的风险评估,刘备的谋士孙乾等人给出了“不可轻往”四字。不过刘备为了不把两家人关系闹僵,慷慨赴会。饭局上,伊籍给刘备传递了危险信号,刘备当机立断,假装如厕慌忙出城,马跃檀溪虎口脱险。

三、冒险赴江东

赤壁之战后,曹操溃退,刘备暂主荆州,北有曹操,南有孙权。处于尴尬的夹心层,刘备觉得必须要为自己这个荆州之主争取名分。于是,他决定亲自到江东走一遭。这个事件,在《三国演义》里“吴国太佛寺看新郎,刘皇叔洞房续佳偶”章节就有提到。周瑜向孙权献计,以其妹孙尚香为饵,设下美人计,诱刘备来江东联姻招亲,趁机扣为人质,以讨还荆州。诸葛亮将计就计,使孙刘联姻弄假成真,使东吴赔了夫人又折兵,甘露寺招亲,弄假成真,刘备得了便宜卖乖,孙权是哑巴吃黄连,二人心照不宣。

网络配图

只不过,罗贯中弄错了事件的先后顺序,刘备去江东的时间点应该是在成婚之后携新婚娇妻回娘家(孙尚香是孙权主动送到荆州的)。当然,这个并不重要,反正,刘备是去孙权那吃饭了。而且,这顿饭吃的凶险万分,我们可以从《三国志周瑜传》来琢磨一下当时的情形:

“备诣京见权,瑜上疏曰:‘刘备以枭雄之姿,而有关羽、张飞熊虎之将,必非久屈为人用者。愚谓大计宜徙备置吴,盛为筑宫室,多其美女玩好,以娱其耳目,分此二人,各置一方,使如瑜者得挟与攻战,大事可定也。今猥割土地以资业之,聚此三人,俱在疆埸,恐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也。’”

这应该就是甘露寺招亲的艺术原型,讲的就是周瑜知道刘备是个英雄,怕以后地盘做大了不好对付,建议孙权用美女古玩将其软禁,同时把关羽、张飞这两员猛将分开安置,这样可保江东的太平。我们不得不佩服周瑜的眼光,这个短命的天才早已预知倘若放虎归山,孙刘两家必有一战。不过,孙权没有采纳这个建议。

当然,孙权并不是个草包,那为何没有采用周郎的妙计呢?因为,他很清楚眼前的主要矛盾是什么,或者说,他比周瑜看的更远。赤壁大战惨败,曹操集团虽然伤筋动骨,但实力尚存,依然是江东最大的威胁,软禁刘备就会使联盟瓦解,孙刘两家的窝里斗,渔翁得利只会是曹操。如若这样,江东基业可能顷刻之间就将灰飞烟灭。(权以曹公在北方,当广揽英雄,又恐备难卒制,故不纳《三国志周瑜传》)。

还有一点必须说明,就是江东之行这个饭局是刘备主动要求去的。至于诸葛亮,根本没有给什么锦囊。如果有,就是诸葛亮送给了刘备三个字:“不要去”。(时孔明谏孤莫行,其意独笃,亦虑此也《三国志庞统传》)。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刘备的胆子真是大的可以,因为,他抓住了孙权的心理(“孤以仲谋所防在北,当赖孤为援,故决意不疑”《三国志庞统传》)。当然,刘备很给面子来江东喝酒,卸下心理包袱的孙权就要把这顿饭请得风光。“刘备自京口还,权乘飞云大船,与张昭、秦松、鲁肃等十余人共追送之,大宴会叙别《江表传》。”有意思的是,当曹操得知刘备到江东吃了顿饭,孙权就将荆州借给了刘备,惊诧地连笔都掉到了地上。

四、刘备自设“鸿门宴”

有了立足之地,胆大的刘备终于时来运转。以前,总是战战兢兢参加别人的饭局,如今,刘备有了当家做主的机会。这次,参加刘备饭局的是他的族弟刘璋。这个刘璋懦弱少断,主政西川十数年寸功未立,还把这个地方的政治风气搞得一塌糊涂。后来刘璋和“隔壁”的土皇帝张鲁闹矛盾。暗弱的刘璋当然不是对手,于是想找个靠山。这时候,刘璋的私人秘书张松给他出了个馊主意:“刘豫州(刘备),使君之宗室而曹公之深仇也,善用兵,若使之讨鲁,鲁必破。鲁破,则益州强,曹公虽来,无能为也。”刘璋想想也是,于是就邀请刘备入川。

网络配图

既然刘璋要引狼入室,面对嘴边的肥肉,满嘴仁义道德的刘备决定不再仁慈。就当刘备带三万“援军”行至涪城处,恰好刘璋提了点小礼物前来犒军。于是,刘备打算就地摆个饭局欢迎这位“远道而来”的东道主。当然,刘备设这个饭局是不怀好意的,至少,他的军师庞统是这样想。庞统对刘备说:“来日设宴,请季玉(刘璋)赴席;于壁衣中埋伏刀斧手一百人,主公掷杯为号,就筵上杀之;一拥入成都,刀不出鞘,弓不上弦,可坐而定也。”

《三国演义》对这次饭局的描述十分精彩:酒至半酣,庞统与法正商议曰:“事已至此,由不得主公了。”便教魏延登堂舞剑,乘势杀刘璋。延遂拔剑进曰:“筵间无以为乐,愿舞剑为戏。”庞统便唤众武士入,列于堂下,只待魏延下手。刘璋手下诸将,见魏延舞剑筵前,又见阶下武士手按刀靶,直视堂上,从事张任亦掣剑舞曰:“舞剑必须有对,某愿与魏将军同舞。”二人对舞于筵前。魏延目视刘封,封亦拔剑助舞。于是刘璝、泠苞、邓贤各掣剑出曰:“我等当群舞,以助一笑。”玄德大惊,急掣左右所佩之剑,立于席上曰:“吾兄弟相逢痛饮,并无疑忌。又非鸿门会上,何用舞剑?不弃剑者立斩!”刘璋亦叱曰:“兄弟相聚,何必带刀?”命侍卫者尽去佩剑。众皆纷然下堂。玄德唤诸将士上堂,以酒赐之,曰:“吾弟兄同宗骨血,共议大事,并无二心。汝等勿疑。”诸将皆拜谢。刘璋执玄德之手而泣曰:“吾兄之恩,誓不敢忘!”二人欢饮至晚而散。

可以看出,这出饭局有如当年楚汉大片鸿门宴的翻拍,庞统扮演范增,魏延扮演项庄,刘璋扮演刘邦,张任扮演项伯,大家对号入座,表演堪称精彩。只是刘备为何要扮演没头脑的项羽,放过刘璋这块到嘴的鱼肉呢?当然,这里面肯定是有缘由的。一来刘备认为刘璋尽管政绩不佳,毕竟在西川主政多年,还是有一定群众基础,况且自己刚入蜀地,立足未稳,如果席间诛杀刘璋,忠于刘璋的大臣必然反扑,那样处境就会相当尴尬。二来刘备认为这样做会砸了自己赖以收揽人心的仁义招牌,不如先厚树恩德以收众心。这个想法,刘备也有向庞统有过交待:“季玉是吾同宗,诚心待吾;更兼吾初到蜀中,恩信未立;若行此事,上天不容,下民亦怨。公此谋,虽霸者亦不为也。”看来,在战略上,老道的刘备要比他的军师还是要高明一些。

经历了大风大浪,看遍了潮起潮落。通过刘备人生里的数场饭局,我们可以鉴定皇叔绝非一个爱哭的“饭桶”,至少,他也是一个英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揭秘岳飞不为人知的另一面:心高气傲 临阵脱逃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核心提示:唯一的原因,就是岳飞当年擅自脱离河北战场的行为,是名副其实的临阵脱逃!把这样两个人放在一起对比,就足以看出并非王彦心胸狭窄,而恰恰是岳飞心高气傲,从一开始就不肯甘居人下。网络配图岳飞(1103-1142年),字鹏举,相州汤阴(今河南汤阴)人。南宋初抗金名将。自幼喜读《左传》和孙武、吴起的兵

  • 并非天生:诸葛亮的军事水平师从何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纵使天资秉义,没有后天的培养也是很难有所成就的。诸葛亮就是大家眼中被神化了的人物,可是诸葛亮的军事水平也并非天生就有。那他究竟是师从何处呢?诸葛亮是一介文人,初出茅庐就明见三分,但是这只能说明他是一位喜欢钻研时政的青年,其本质和现在铁血的众多2B青年们没有区别。只不过考虑到三国时期资讯不发达,

  • 梁红玉有着怎样的经历?她与韩世忠是如何共同抗金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梁红玉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在我国古代经历过无数次改朝换代,但是女子的身份地位长久以来都是比较低微的,可经巾帼不让须眉的女英雄比比皆是,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一位,她的出身寒苦,甚至还做过娼妓,却做了抗金名将韩世忠的夫人,而且夫妇二人一同抗金,名震四海,她就是

  • 对于隆科多来说 隆科多把宝押在雍正身上是对是错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隆科多,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皇四子胤禛明里是富贵闲人,暗里却是争权忙人。他深知皇父康熙帝对皇子们争夺皇太子之位深恶痛绝,因此网罗党羽都是在极其隐秘的状态下进行的。可能正是由于他看上去对问鼎皇权不大感兴趣,加上笼络培植党羽的行动都很小心,主动投靠他的大臣并不多,被他拉入阵营

  • 失去了联姻价值,废皇后郭圣通最终又是怎样的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郭圣通是东汉历史是第一位皇后,她出生于公元6年,父亲是阳安思侯郭昌,舅舅是真定王刘扬。公元24年,刘秀为拉拢真定王刘扬,为争取更大的优势,决定迎娶其侄女郭圣通,进行一次政治联姻。刘秀战胜竞争对手,当上皇帝以后,将郭圣通和自己的发妻阴丽华,一起册封为贵人。后来,他为了稳定河北派势力,决定将郭圣通册封为

  • 魏源为什么是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人 魏源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对清朝魏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魏源是湖南邵阳人,出生时正好是清王朝时期,等他入仕时,时间已经悄悄来到清末时期,对于清末时期的清政府,很多人都是嗤之以鼻,那个时候慈禧当政,慈禧太后不断向外国人妥协,送出大量黄金,而大清奉行闭关锁国,让人们没有办法了解世界和其他国

  • 隆科多家族内部关系如何 只能说隆科多治家无方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隆科多家族,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雍正继位初期,隆科多颇受恩宠,雍正以“拥戴殊勋”将其封为一等公,委以重任,在朝堂上冠以“舅舅”尊称,其一度更是权倾朝野,而最终被雍正以“四十一条大罪”,落了个“圈禁”而终的下场。都说年羹尧是作死的,但隆科多不在年羹尧之下,隆科多的作并非

  • 雍正收拾了隆科多和年羹尧 雍正为什么不除掉张廷玉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雍正和张廷玉,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雍正皇帝在历史上的名声不太好,有人说他是一代暴君,屡兴大狱;也有人说他刻薄寡恩,屠戮功臣。可实际上,雍正皇帝之所以被后人诟病,主要原因在于他极力推行的摊丁入亩,官绅一体当差纳粮等改革举措触动了官员士绅和读书人的利益,所以被这些

  • 三位堪称战神级别的人物,为何都没能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古代战神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自古以来,每逢一个朝代必然有一代名将,他们在自己所在的时期,留下千功伟业令千秋万代为其歌颂传承,今天小编要盘点一下,那些历史上堪称战神级别的人物,却因自己的高傲、狂妄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令其最终不得善终,以下排名不分先后。第一位

  • 雍正和老三相比 康熙为什么不传位给老三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我爱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康熙和雍正,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公元1722年,69岁的康熙皇帝去世。在老皇帝去世之后,第四皇子胤禛继承了皇位,胤禛的新年号为雍正,这就是历史上争议很大的雍正皇帝。请注意,雍正不是嫡子,也不是长子。虽然老大胤禔和老二胤礽已经被圈禁,但老三胤祉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