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为什么说刘彧是从猪圈里爬出来的皇帝?他的内心为何变得扭曲?

为什么说刘彧是从猪圈里爬出来的皇帝?他的内心为何变得扭曲?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567 更新时间:2024/1/20 23:10:22

刘彧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其实,经历过风雨磨难的人未必会有着豁达的胸怀,当经历了非常人所能忍受的痛苦,一颗心会逐渐扭曲,认为自己所承受的痛苦,羞于被他人所知,甚至也要让别人感同身受。比如春秋时期卧薪尝胆的那位替吴王夫差“尝粪识病”的越王勾践就是如此。

勾践忍受着常人不能忍受的痛苦,后来发奋图强灭了吴国,他开始将屠刀对准知情人士,比如赐死灭吴功臣文种,将本国功臣(越国)美女间谍西施投河喂鱼,而另一位功臣范蠡则逃过了一劫,因为他深知,君王只可共患难而不可同富贵,而且他知道勾践的事情太多了,于是早早开溜到其他地方逍遥地赚大钱去了,最终成为一代富翁,被后人尊为商圣。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与勾践生性类似的另一位帝王。

一、天降大任者,必会成大事吗?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能成大事者,他的成长路途不是一帆风顺,所走的路必然是布满荆棘与泥泞的,经历过狂风暴雨躲过了刀光剑影,方可成就丰功伟绩。

说起从底层做起的皇帝,历史上也是一抓一大把。比如:刘备早年靠着编草鞋才能够度日,明朝开国之君朱元璋曾经因生活所迫出家为僧,做过乞丐,后赵皇帝石勒甚至还当过奴隶。今天我们谈谈:有一位皇帝也是从“底层”做起,他是从猪圈里爬出来的皇帝——宋明帝刘彧。

二、从云端跌落到猪圈,忍辱偷生

刘彧本是天潢贵胄,是刘宋皇朝的皇子。早年丧母,刘彧是由他的哥哥刘骏的母妃抚养长大的,刘骏继位,刘彧被封为了湘阳王,后封湘东王。虽然刘骏生性暴躁,手段残忍,把和自己一样的皇室皇子赶尽杀绝,可是唯独留下的刘彧,究其原因,也是因为最初一母所养那份兄弟之情。

可是刘骏病逝后,他的长子刘子业继承了皇位,刘子业并不像他的父皇一样庇护自己的叔叔,反而变本加厉地羞辱,刘彧就开始了他的屈辱生活。

刚刚继位的刘子业根基不稳,十分害怕他那几位皇叔企图篡位,而在这一群皇叔中,他最讨厌最忌惮的便是刘彧。接下来,他所做的事情更是让人感受他的荒诞无情。

刘子业为了羞辱自己的皇叔,便把身体肥壮的刘彧封为了“猪王”。并且限制他的人身自由,为他挖了一个坑,修成了一座猪圈。将刘彧的衣服扒下来,赤身裸体地扔进了猪圈之中。给他吃的也是宫中剩下来的食物。看着身处猪圈,吃着猪食的皇叔,刘子业却高兴得不亦乐乎。

刘彧知道,只要自己一反抗,刘子业就会以大不敬的罪名处死自己。所以刘彧装作温顺服从的样子,以保自己活命。

三、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是可忍孰不可忍,“侄可忍叔不可忍”,一次,刘彧被狠狠羞辱后,忍无可忍,恼羞成怒,顶撞了刘子业,刘子业大发雷霆,下旨把他像猪一样绑起来,开膛破肚,烹煮而食。

有臣子急忙阻拦,说宫中即将有皇子出生,此时大开杀戒,不顾亲情,不利于皇子的生产和刘宋江山社稷,若是等皇子诞生之日宰杀庆祝也不迟。刘子业一听,似乎觉得有些道理,为了自己的江山,便就放过了刘彧。殊不知,他这一放,便给自己引来了杀身之祸。

刘子业的惨无人道、一心迫害自己,让刘彧意识到,如果自己不早点动手除掉这位侄子,可能日后自己必将死于非命。

当时在民间流传着一句:“湘中出天子。”传到了刘子业的耳中,刘子业认为自己终于可以以谋逆之罪杀掉刘彧,而刘彧和他的手下阮佃夫和李道儿也知道形势不待人,只能这时候下手,不成功便成仁。

在景和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夜晚,刘子业召集几位皇叔一起前往竹林“射鬼”。只留下刘彧一人在秘书阁,这局面,意思已经很明显了,刘子业今晚就要除掉刘彧。

但是刘彧可不是吃素的,他的手下也不是软柿子,大臣阮佃夫和李道儿发动了宫变,刘子业平时就虐待宫人,毫无仁心,根本不得民意,宫变很是顺利,二人很快就拿下并处死了刘子业,然后进入了秘书省,迎刘彧为新帝。

四、苦其心志?受够了苦拿起了刀

从猪圈里爬出来的皇帝,他捡起了刘子业那把沾满人血的利刃,这把刀上的血,有别人的,也有自己的。他亲手拿起了这把刀,对准了那些了解他的过去和他的屈辱的人。

刘彧曾经被剥去衣服,大庭广众之下袒露身体,被人取笑作为饭后谈资。如今的他,将这样的羞辱强加在别人身上,他召集宫中的女子下令她们剥去衣服,以此来寻求刺激。

他忌惮宗室,生怕他们密谋自己的皇位。为了给皇太子刘昱铺路,他残杀宗室,将自己的哥哥刘骏的二十多个孩子杀得干干净净。

他杀掉了小辈的侄子们,又害怕和自己同辈的王爷谋取皇位。那些和自己有血缘的兄弟,在他的眼里只不过是自己帝王宝座软榻上面的一根刺,急于拔之而后快。

他逼着自己的哥哥自杀,派人暗杀了自己的弟弟。当他把他身边的血脉亲情都斩断以后,他又畏惧维系着刘宋江山的根基满朝大臣,疑心又起。于是,他又将屠刀对准了那些为刘宋江山立下汗马功劳的大臣。

吴喜曾经帮助刘彧登上皇帝的宝座,对刘彧忠心耿耿,可是刘彧却不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吴喜为人高尚,深得人心,刘彧的儿子刘昱肯定比不上这位深得人心的大臣。所以,刘彧在杀死寿寂之后,决定赐死吴喜,尽管先前吴喜已经上书刘彧卸去要职,只求中散大夫之职以求活命。

刘彧宴请吴喜,吴喜见刘彧对自己的态度和之前一样,以为帝王对自己还如旧时,结果当晚就一命呜呼。刘彧手上沾的血越来越多,忧虑也越来越重,身体也是越来越差。他想着,留给儿子刘昱的将会是一个完全巩固,不留后患的王朝,他觉得自己做得够多了,在他撒手归去之后,刘昱继位。

不知刘彧有没有想过,一棵大树是由树枝树干和树根组成的,大树的成长是要靠着阳光雨露逐渐滋养起来的。刘彧把一棵大树的枝干全都砍断,将它的根基全部挖出,用血雨腥风来培养这棵大树,轰然倒塌只是一瞬间的事情。

刘彧将刘宋这颗大树上的大半枝叶砍了个一干二净,刘昱紧随其后捡起了他父亲留下的那把沾满血的刀。由于父亲杀人成性,刘昱自小耳濡目染,这位新帝杀心更重,以杀人取乐,鲜血横流的满目疮痍在他眼里却是满园春色。

刘彧曾经为了巩固皇位,为了个人私欲,杀尽身边人。当然,他什么也没留给自己的儿子,留给刘昱的只有一把喋血利刃。

刘昱没有血浓于水的兄弟,没有肝胆相照的朋友,没有忠心耿耿的臣子,没有两情相悦的爱人,身上穿着带刺的铠甲,时时刻刻都把刺对准身边的人,人人避之不及,生怕惹祸上身,最后部下反水杀死了刘昱,刘宋这棵大树摇摇欲倾,最终被萧道成连根拔起,宋朝(刘宋)灭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与朱元璋比起来,元末枭雄陈友谅究竟输在哪些方面?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元朝末年政治黑暗官僚腐败,百姓生活困苦,一场反元起义的风暴已经形成。公元1351年,韩山童和刘福通领导的红巾军起义,点燃了反元斗争的第一把火!天下群起而应之,此后便烽火燎原而不可遏。都是元末乱世之枭雄,凭什么朱元璋成功,而陈友谅却失败了?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1.朱

  • 赫舍里氏为何能被选为皇后?她与康熙帝的感情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赫舍里氏为何能被选为皇后?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康熙皇帝为一代圣贤的皇帝,文韬武略,成就了历史上很多皇帝所达不到的高度。正是因为其成就之高,所以为了维持良好的政治关系,也缺少不得世家女子的入宫,后宫因此百花争艳,美貌女子何其多。她11岁嫁给康熙,一入宫就是皇后,

  • 明朝著名谏臣:揭秘杨继盛的传奇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中华上下五千年,涌现出了一大批的敢于直言的谏臣,但明朝最让人敬佩的谏臣,非杨继盛不可。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杨继盛,字椒山,直隶容城人。本是一届放牛娃,受当时重臣徐阶的赏识。但他的发家史还是靠仇鸾。他向当时的皇帝朱厚熜弹劾了仇鸾,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来他的嫉恶如仇,他的正直善良。

  • 明知军出征的危险性极大,诸葛亮为何还要亲征?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诸葛亮是蜀汉第一人,为何要亲率大军出兵北伐?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公元228年春,诸葛亮为了完成汉献帝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遗愿,他上书《出师表》给刘禅,阐述了北伐的重要性,表明了北伐时机的成熟性。在接到刘禅同意出兵的诏书后,诸葛亮提兵汉中,准备北伐。当时诸葛亮派镇东将军赵云、扬

  • 成王败寇是不二规律,项羽的“霸王”桂冠为何仍能戴在头上?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自古以来,"成王败寇"是不二规律。但楚汉之争中先胜后败的楚霸王项羽却是个例外。至今"霸王"的千年桂冠仍妥妥地稳戴头上,无人敢与争,无人能与争。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一、项羽作战勇猛项羽是灭秦英雄,第一大功臣,最后失败让人十分惋惜。从秦孝公开始,强秦经过七世的不断征战

  • 苻坚为什么会身死国灭?与他的性格有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对苻坚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俗语有云:“宁为太平犬,莫作乱离人。”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乱世之一,那是一个礼乐崩坏,生灵涂炭的时代。各种昏君暴君层出不穷,百姓流离失所,朝不保夕。前秦天王苻坚在昏暴之君扎堆的魏晋南北朝可谓是一股清流。唐朝人编撰的《晋

  • 杨坚作为隋朝的开国皇帝,他为何没有被称为隋太祖?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隋朝的开国皇帝杨坚,通常被我们称为隋文帝,“文”其实是杨坚的谥号。而某祖或者某宗,则是庙号。杨坚也有庙号,那就是隋高祖。杨坚之所以没有被称为隋太祖,是因为,杨坚将隋太祖的庙号追尊给了自己的父亲隋武元帝杨忠。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谥号,是对一些有身份地位的人,生前作为

  • 皇子李素节是什么结局?他是如何得罪武则天的?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武则天为什么要杀李旦的妻子,武则天为何毒死李弘,武则天的儿子们的结局

    李素节,唐朝皇子,本名李廉,字素节,陇西狄道(今甘肃省秦安县)人。父亲为唐高宗李治,母亲为淑妃萧氏。在兄弟中,李素节排名第四位,较受唐高宗宠爱。历史上萧淑妃因为有姿色而被选入东宫,被封为良娣。又因为狐媚动人,很快就受到李治的宠爱,李素节出生。永徽元年二月二十二日,唐高宗继位不久后李素节受封雍王 ,官

  • 刘备死前说赵云不可重用 刘备这话是什么意思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刘备和赵云,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在《三国志注》这本书当中,作者裴松之就借先生之口,评价赵子龙这人英勇无比,甚至在当时民间还有人称赵子龙乃是常胜将军。可他就因为刘备临终前的那一句话,一生当中都没有被重用。而我们在一些影视剧当中也确实发现,赵云的出场几率与其他人相比,确实少之

  • 清朝时期的母后皇太后和圣母皇太后有何区别?谁的地位更高?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对清朝的母后皇太后和圣母皇太后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的继承制自商朝末期就开始使用嫡长子继承制,立嫡立长,但在具体的实施中,会有很多的特殊情况出现,尤其是清朝的皇室,嫡长子继承制基本就行不通了,甚至一度还出现了一段时间的秘密建储,所以在清朝时期,因为储君并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