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清朝时期的母后皇太后和圣母皇太后有何区别?谁的地位更高?

清朝时期的母后皇太后和圣母皇太后有何区别?谁的地位更高?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4455 更新时间:2024/1/24 6:33:53

对清朝的母后皇太后和圣母皇太后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古代的继承制自商朝末期就开始使用嫡长子继承制,立嫡立长,但在具体的实施中,会有很多的特殊情况出现,尤其是清朝的皇室,嫡长子继承制基本就行不通了,甚至一度还出现了一段时间的秘密建储,所以在清朝时期,因为储君并不一定出自皇后,所以等储君登基之后,就可能会出现两宫太后并存的局面。

当然,太后和太后是不一样的,为了进行区分,一般来说皇帝的嫡母会被尊称为母后皇太后,而皇帝的生母则会被尊称为圣母皇太后,所谓嫡庶有别,很明显,母后皇太后的地位是远高于圣母皇太后的,至于皇帝亲近谁,那就另当别论了,我们可以举例来说明一下。

清朝时期曾出现两次两宫太后并存的局面,分别是康熙时期的仁宪皇太后博尔济吉特氏和慈和皇太后佟佳氏,以及同治和光绪帝时期的慈安太后钮祜禄氏和慈禧太后叶赫那拉氏。

很多人认为顺治帝时期也曾有过两宫天后并存的局面,即皇太极孝端文皇后和孝庄文皇后,但实际上两人并没有同时做过皇太后。

孝端文皇后哲哲是皇太极时期的皇后,当初被称为国君福晋,而孝庄文皇后布木布泰是皇太极的西侧福晋,也被称为永福宫庄妃。皇太极去世之后,多尔衮和豪格争权因自立条件不充足,因此将皇太极年仅六岁的儿子福临扶上位,即顺治帝。

先皇去世新君登基,先皇的皇后自然就是名正言顺的皇太后,因此哲哲在顺治帝登基之后身份上就变成了顺治朝的皇太后,按理说,其生母也会被尊为太后,但事实并未如此。顺治帝刚继位那几年是没有任何话语权的,话语权都在摄政王多尔衮手中。

而多尔衮并没有尊奉太后,顺治帝的生母布木布泰依旧是庄妃,只有哲哲成为顺治帝初期的皇太后,但也仅仅是被称为皇太后,并没有上徽号,即没有官方盖戳,直到哲哲在顺治帝六年去世,她都没有等来徽号。

相比于哲哲,布木布泰似乎更幸运一些,她虽然在顺治帝初期不是太后,但等到顺治七年冬天多尔衮去世之后,顺治帝亲政,尊其为皇太后,上徽号为昭圣慈寿皇太后。从此布木布泰这个太后就成为顺治帝时期唯一的皇太后,又在康熙帝时期成为太皇太后辅佐康熙,称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太后之一。

当然,虽然哲哲和布木布泰没有同时期成为太后,但仍旧能看出,哲哲的地位是远高于布木布泰的,她们之间不仅是姑侄的关系,更是正室和且是的关系,古代嫡庶之间是有严格的等级区别的。

接下来我们看看真正的两宫太后并存的局面,先来看看康熙帝时期的两宫太后,孝惠章皇后博尔济吉特氏是顺治帝的第二位皇后,但是并不怎么被顺治帝喜欢,毕竟顺治帝喜欢的是董鄂妃,所以博尔济吉特氏在六年多的时间里并没有为顺治帝生儿育女。

皇后无子没关系,毕竟顺治帝还有别的儿子,而且玄烨还是天选的皇帝,虽然孝康章皇后佟佳氏最开始仅仅是顺治帝的庶妃,但母凭子贵,她的儿子玄烨最后成了皇帝,即康熙帝。

康熙继位之后,尊嫡母博尔济吉特氏为母后皇太后,上徽号为仁宪皇太后;尊生母佟佳氏为圣母皇太后,上徽号为慈和皇太后。

虽然两宫太后并存,但很难根据两人的生平来判断究竟谁的地位更高一些,一来慈和皇太后去世的比较早,她在康熙二年就去世了,所以两宫太后并存的局面存在的时间极短。二来就算是两宫太后并存,但因为上面还有一个昭圣太皇太后布木布泰的存在,布木布泰的权威自然在仁宪皇太后和慈和皇太后之上。

基于以上两点,很难通过她们的生平看出两宫太后的地位比较,不过,布木布泰去世之后,仁宪皇太后就成为唯一的太后了,自然是后宫中地位最高的女人,这一点毋庸置疑。

虽然康熙时期的两宫太后并存时间很短暂,不好判断,但同治帝和光绪帝时期就不一样了,慈安太后和慈禧太后曾在长达二十年的时间里两宫太后并存。

慈安太后钮祜禄氏和慈禧太后叶赫那拉氏是同时入宫的,时间在1852年的二月,只不过两人进宫后的命运完全不一样,钮祜禄氏进宫之后火速晋升,四个月之后被拟为皇后,又四个月之后正式被立为皇后。而叶赫那拉氏就是一步步晋升了。

但另一方面,同治帝子嗣稀少,统共不过有三个孩子,一个女儿两个儿子,其中次子还生下来就死了,只有叶赫那拉氏生的载淳长大成人,这就是后来的同治帝,而钮祜禄氏并没有生儿育女。

同治帝继位之后,尊嫡母钮祜禄氏为母后皇太后,上徽号为慈安皇太后;尊生母叶赫那拉氏为圣母皇太后,上徽号为慈禧皇太后。从此就有了两宫太后。当然,太后和太后是不一样的,慈安太后是嫡,慈禧太后是庶,嫡庶代表的是尊卑,慈安太后为尊,慈禧太后为卑。

在两宫太后并存的时候,“慈禧慑于嫡庶之分,亦恂恂不敢失礼”,不管慈禧太后是不是真的尊敬这慈安太后这个姐姐,但她必须事事以慈安太后为尊,这是礼教所决定的事情,并不是单靠个人所能冲破的。

《清宫遗闻》中记载:“当时天下称东宫优于德,而大诛赏大举措实主之。西宫优于才,而判阅奏章,及召对时谘访利弊。”我们知道慈安太后又被称为东宫太后,而慈禧太后又被称为西宫太后。

慈安太后对权力没有慈禧太后那么执着,很多事情她都放手让慈禧太后去做,而慈禧太后在做很多事情的时候也要请示慈安太后,以示敬重,慈安太后是那个最后做决定的事情,慈禧太后如果想要达到什么结果,就必须说服慈安太后。

慈安太后虽然对权力并没有那么执着,但并不代表她什么都不管不做,实际上,她也做过不少事,只是不说因为后来慈禧太后的影响力太大,以至于很多人忽略了慈安太后,实际上却是慈禧太后不得不以慈安太后为尊。

这在几件事上是能看出来的,比如慈安太后杀了慈禧太后的心腹太监慈禧太后,还有同治帝立后的事情,慈安太后和慈禧太后各有主张,而最终同治帝选择了慈安太后选择的阿鲁特氏为后,等等。

慈安太后在世的时候,还能压制慈禧太后,但等1881年慈安太后去世之后,慈禧太后就真的成了大清朝话语权最大的人物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如果诸葛亮没有北伐的话 蜀汉的结果又会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诸葛亮北伐,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唯一能够做的,就是比较一下在蜀汉建立的政权中,有没有不北伐,而能保住江山的。中国历史上,在蜀地建立的政权中,前后有十多个,包括蚕丛开国以来,历经五朝前后七百多年的古蜀国,西汉末公孙述建立的成家(也有说叫成汉),三国刘备建

  • 刘禅为何能稳坐皇位四十多年,成为亡国之君后还能善终的?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对刘禅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历史上对刘备的儿子刘禅的评价历来是分为两个极端,其一就是认为刘禅是扶不起的阿斗,能力太弱,还乐不思蜀,简直就不配做一个皇帝;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刘禅是大智若愚,要不如何将在皇帝的位子上坐了四十年,又如何能自成为亡国之君之后,还能得以善终

  • 对于曹魏之所以能够开国,为什么却说是离不开贾诩的?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贾诩是非常厉害的毒士。曹操都说过了。有贾诩在。他很多战胜利都是靠贾诩的,可见贾诩的计谋如此之毒了。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贾诩算无遗策,是三国中名列前茅的智者,如果单论智谋恐怕无人能出其右。而且做人油滑,善变,可以说见风使舵,也可以说识人善认。要说曹魏之所以能够开国,

  • 贾诩是三国谋士中的杰出人物,与他有关的故事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贾诩是三国谋士群中的杰出人物,他的历史颇为复杂,经历颇富戏剧性,他先后做过李傕、张绣、曹魏三家的谋士,不管是为哪家服务,都是料事如神,妙计成串,可以说,东汉末年许多政治军事局面的形成,都与他有着直接关系。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贾诩在李傕手下献的最著名的一计,是董卓死

  • 提起元末的元顺帝,为何却说他跑起路来很是坚决?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当年在徐达的咄咄逼人之下,元顺帝其实已经想要出逃大都。但就在这个时候,几个臣下拦住了他,这就和崇祯皇帝的处境一样,其中又个宦官家叫做赵伯颜不花的说了一段话之后,元顺帝一听就很伤心了,意思很明显,说的是他不可以像宋朝宋徽宗那样,直接被人给掳走,所以也就能够断定,元顺帝其实根本就没有要死守大都。下面我爱

  • 刘备有卧龙和凤雏 刘备为什么没有能夺得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刘备和卧龙凤雏,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三国中流传着一句这样的话“卧龙凤雏得一者,便可安天下”。卧龙凤雏指的是诸葛亮和庞统,他们二人皆为谋士,都拥有着超人的智慧,以至于在这个乱世之中,只要得到他们其中一人就可以赢得天下,可见得他们的能力有多强。在三国中,刘备就得到此二人,

  • 张裕妃怀有身孕,为何还会被投入别宫?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对张裕妃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张裕妃是个可怜的妃子,她七岁(6周岁)入宫,后来成为明熹宗朱由校后宫妃嫔中的一员,1723年5月18日因为怀有身孕而被封为裕妃,结果三个月还不到,即1723年8月8日,张裕妃就被革去封号冠服,并被投入别宫,14天后的8月22日,这位

  • 李善长都已经退休种地了 朱元璋为什么还要杀他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朱元璋和李善长,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有一句民间谚语叫:“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节军事诸葛亮,后世军事刘伯温。”当然,诸葛亮和刘伯温成就的不同也并不能只是怪罪两人的智谋,与他们的时代背景的不同,所侍主公的不同,国力强弱的不同也有很大的关系。刘伯温本是元末进士

  • 房陵公主有过几段婚姻?她的一生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对房陵公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李渊作为大唐的开国皇帝,存在感是历任开国皇帝中最低的,连带着他的子女存在感也不高,当然这不包括他的嫡子女:李建成、平阳昭公主、李世民、李元吉、李玄霸。除这五个嫡子女外,李渊的其他子女的存在感似乎是非常低的,但存在感低不代表没有故事

  • 诸葛亮北伐失败多,姜维北伐成功多 后人对两人的评价为何完全不用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诸葛亮和姜维,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章武三年公元223年春,刘备病故于白帝城,与刘备一起死了的还有他那复兴汉室的梦想,刘禅显然对这没兴趣,只不过是迫于压力,刘永刘理又太小,刘封不过是养子罢了,因此想要让刘家复兴汉室,那就只有靠辅臣。《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中记载:先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