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诸葛亮在夷陵之败后感叹“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为何会这样说

诸葛亮在夷陵之败后感叹“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为何会这样说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464 更新时间:2023/12/28 6:00:03

诸葛亮在夷陵之败后感叹“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为何会这样说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我爱历史网小编告诉你。

《资治通鉴·魏纪一》:

诸葛亮与尚书令法正好尚不同,而以公义相取,亮每奇正智术。及汉主伐吴而败,时正已卒,亮叹曰:“孝直若在,必能制主上东行。就使东行,必不倾危矣。”

这里有三层意思:

诸葛亮认为法正的头脑比自己厉害;

法正若活着,很有可能阻止刘备东征;

即使无法阻止,若法正跟随刘备出征,那蜀汉也不至于落败。

其实诸葛亮的这段话还是非常客观地,体现了他一贯公正公平的为人处世态度。

第一,历史上的诸葛亮,并不像演义中那样神机妙算,更别提呼风唤雨

诸葛善治国(贾诩);

诸葛亮明于治而为相(刘晔);

西土咸服诸葛亮能尽时人之器用也(杨洪);

真乃天下奇才也!亮虑多决少(司马懿);

诸葛亮诚一时之异人也。治国有分,御军有法,积功兴业,事得其机,入无余力,出有余粮,知蜀本弱而危。故持重以镇之。(傅玄)

……

若翻看正史,查看诸葛亮同时期以及后世士大夫对他的评价,我们会发现,诸葛亮的最大特点是善于治国理政,为人处事公平,克己奉公、殚精竭虑,即使他的对手也对其钦佩不已。但说要行军打仗,他的特点也是持重、求稳,决不冒险,虽难以大胜,但也绝不会大败;甚至即使在形势不利之时,也能全身而退,所以司马懿对他大赞。

而法正则是真正的诡道家,刘备北取汉中时,法正作为军师随行,诸葛亮则留在成都负责后勤;而我们耳熟能详的定军山之战,更是法正的手笔。当时刘备移营于定军山,居高临下,俯视曹营;夏侯渊亲自带兵来夺,法正观察形势,眼见时机成熟,让刘备下令出击,这才成就了老将黄忠阵斩夏侯渊之名。

第二,由于身份的不同,法正能劝阻刘备,诸葛亮不行

我们首先搞清楚三个要点:

法正是刘璋的老部下,也就是益州的老人;

诸葛亮虽是山东琅琊人,但他的成长、出仕都在荆州,是典型的荆州派,这一点从他与马良等人的交情就能看出来;

刘备入川,骨干基本上是从荆州带过去的。

因此,关羽丢掉荆州,实际上等于刘备手下那些荆州的骨干丢失了故土,自己的祖坟、宗庙都沦落于孙权之手。这才是刘备不得不东征的原因:他需要给手下一个交代。

这个时候,诸葛亮能劝阻刘备吗?他若据理力争,就背上了忘本的罪名。

而法正不同,以他的局外人身份,他可以客观的陈述事实、列举利弊,以蜀汉政权大局出发,以文臣武将们的长远利益着眼,再加上他机智的权术,很有可能改变刘备骑虎难下的尴尬处境。

所以诸葛亮说法正很有可能阻止刘备东征。

第三,即使刘备坚持东行,但有法正做参谋,陆逊可能不是对手

当初刘备争夺汉中,法正是这一战略的推动者、策划者,以及随行的智囊。他陪同刘备,先与夏侯渊、张郃徐晃相持超过一年,以相对弱势的实力,在定军山大败曹军;其后曹操亲自前来对阵,最终也铩羽而归。

那么问题来了,陆逊有上面这些名将、老油条厉害吗?比得上久经沙场的曹操以及他身边的谋士群吗?而且蜀汉与曹魏的军力对比VS蜀汉与东吴的军力对比,是打曹操难,还是打东吴难?

所以啊,如同诸葛亮感叹的那样,如果法正活着,一定是刘备东征参谋的首选;而以他的智慧,即使受制于政治格局以及后勤,最终难以取得大胜,但也绝不会落败。

只可惜,刘备先失庞统,后失法正;落的壮志难酬,白帝城悲愤而死,也许这就是宿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向朗向宠是什么关系?他们在蜀汉的地位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向朗向宠是什么关系?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出师表》出自于《三国志·诸葛亮传》卷三十五,是三国时期(227年)汉丞相诸葛亮在决定北上伐魏、夺取长安之前给后主刘禅上书的表文。在《出师表》中,诸葛亮曾向后主刘禅推荐了几位人才: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

  • 仁孝徐皇后:徐达的女儿,明成祖朱棣原配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对仁孝文皇后徐仪华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提起明朝开国第一功臣,非徐达莫属。徐达和朱元璋是老乡,两人情同手足。从朱元璋早年起义时,徐达就跟着他征战沙场,并先后打败陈友谅、张士诚等人。公元1368年,徐达和副将常遇春推翻元朝统治后,顺利攻入大都。元朝灭亡,朱元璋即位

  • 徐达和常遇春都是农民出身 他们打仗为什么会那么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徐达和常遇春,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除了知识和学问之外,世上没有任何其他力量能在人的精神和心灵中,在人的思想、想象、见解和信仰中建立起统治和权威。”人们常说知识改变命运,于是当今社会极其注重学习,从小家长就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而青少年要上的各种辅导班、补习班更是数不胜数

  • 汤和战事多败少胜,朱元璋对他颇有不满,最后为何没有除掉他?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汤和战败多次,又经常发牢骚,为什么没被朱元璋杀掉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看《明史·汤和传》开头,就知道汤和这个人的结局注定不会太差。从取和州,时诸将多太祖等夷,莫肯为下。和长太祖三岁,独奉约束甚谨,太祖甚悦之。这跟徐达差不多,当初在滁州时,徐达挺身而出,代替朱元璋为

  • 三国时期死得最惨的十大谋士分别是谁?因何被杀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三国最聪明的十大谋士,三国真正历史十大谋士,三国战死的名将

    三国时期死得最惨的十大谋士分别是谁?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下去。三国时期,群雄逐鹿,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谋略奇才。他们为自己追随的主公服务,为其出谋划策,也是为了成就自己的理想。不过古人有言:“兔死狗烹,鸟尽弓藏。”谋士的功劳如果太过,就会危及到主子的地位。正所谓“功高盖主”,主公会不

  • 俗话说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夏侯惇和夏侯渊两兄弟谁更强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夏侯渊兄弟,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打仗厮杀,讲究的是“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意思是亲密的血缘关系能够使将士们团结一心,同仇敌忾,在战场上更加奋力作战,紧密配合。蜀汉多出“父子兵”,父子俩同时出现在战场上,例如刘备和刘封、关羽和关平、诸葛瞻和诸葛尚。曹魏多出“

  • 刘子业的残暴体现在哪两个方面?他有哪些所作所为?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对刘子业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中国历史悠久,而在2000多年的封建王朝中,共出了近500位皇帝,其中有明君,也有昏君,更有暴君,今年我们就来看一个史上最荒诞最牛的暴君,他淫乱宫闱,为了一私之欲,和亲姐姐行乱伦之事,杀了姑父霸占亲姑姑;他残暴变态,为了取乐,而亲叔

  • 关羽能水淹水军只因为对手是于禁?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关羽水淹七军,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公元219年,刘备赢得了汉中之战的胜利,并就此在成都自立为汉中王,在此之后,刘备对有功之臣大肆封赏,他封坐镇荆州的关羽为前将军,假节钺。或许是受到了刘备自立汉中王的鼓舞,在此之后,关羽让南郡太守糜芳坐镇江夏,将军傅士仁坐镇公安,他认为后方无碍,就此率领大部分坐镇荆

  • 在中国古代的后宫中,妃子又是如何得到皇上的宠幸?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古代后妃可以出宫吗,古代妃子的等级,古代先帝的妃子是怎么处置的

    在中国古代的后宫中,妃子希望能得到皇上的宠幸是很自然的事,这样怀孕有了自己的孩子才能让自己有地位。很多有心计的女人往往为了得到皇帝的宠幸,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而那些她们在侍寝过程中使用的办法更是令人大跌眼镜。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唐朝,有这么一个传说,当时,唐玄宗

  • 如果被斩需要复立五次,李世民为何定下这条律法?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李世民立杨妃为后,腰斩是谁废除的,隋唐英雄二李世民斩单雄信的那一集

    如果被斩需要复立五次,李世民为何定下这条律法?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帝王,其功绩足可以和秦皇、汉武并列。李世民在位期间,爱护百姓,重视农桑,造就了“贞观之治”,为大唐的繁荣做出了良好开端。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中屠戮自己的兄弟后,再也没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