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电视剧中周培公堪称康熙的第一谋臣 历史上的周培又是什么样的

电视剧中周培公堪称康熙的第一谋臣 历史上的周培又是什么样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102 更新时间:2023/12/7 10:49:19

对清朝周培公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在由二月河小说《康熙大帝》改编而来的电视剧《康熙王朝》当中,有一位极受观众喜爱的角色,他就是周培公。剧中的周培公富有谋略,数次挽救清朝于危难之际,为康熙鞠躬尽瘁,堪称康熙的第一谋臣。

那么,历史上的周培公果真如此吗?

要讨论这个问题,就得先回答另一个问题:正史上的记载,能否代表真实的历史?

如果能,那么历史上的周培公,与剧中的周培公可谓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人。

清朝的官方正史中对周培公的描述很少,关于他的记载只是附在《图海传》的后面。可以说,正史对于周培公是一笔带过的。那么,这寥寥几笔中,又记载了周培公哪些事迹呢?

首先,周培公得到康熙赏识与伍次友的推荐并无关系,因为历史上压根没有伍次友这个人。《先贤诗佩》中记载:“周昌,字培公,宛城人。父早丧。先生娠甫十岁,李自成寇荆郢间,母孙夫人殉难死,先生落魄无依。为州卒小吏,旋附显者入都门,充内阁供奉。”

周培公年少时十分不幸,他的父亲很早就去世了,李自成攻城期间,他的母亲又死于战乱。周培公无依无靠,只能依附于显赫贵族,这才得以进入京城为官。

周培公的第一件大功劳是他平定了察哈尔王的叛乱。吴三桂、耿精忠和尚可喜三藩起兵叛乱后,康熙将京城附近的军队全部调往南方,抵御三藩的攻势。三藩的攻势是勉强抵御住了,可京城的防备却陷入空虚。蒙古草原上的察哈尔王见状,决定趁火打劫,起兵叛乱,兵锋直指没有守备的京城。

蒙古人以骑兵为主,从草原到北京城,不过数日,这时再从南方调兵已不可能,京城的形势陷入险境。拯救京城的人,在剧中和历史上分别是两个人。剧中的是周培公,史书上记载的则是图海。

《清史稿》记载察哈尔王叛乱后,图海将满族的家丁家奴全部调集成军,发动他们平定察哈尔王。为了让这群入关后已经沉醉于纵情享乐的老爷兵奋勇作战,图海向全军许诺,打败察哈尔王后将所有战利品分给全体将士。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更何况这群人过去终究是纵横战场的满族勇士,图海带着他们,成功平定了察哈尔王的叛乱。

剧中关于这段历史的呈现与史书上的记载几乎一致,只不过主导者从图海变成了周培公。

那么,招降王辅臣,平定三藩之乱的功劳是周培公的吗?

按照史书上的记载来看,前者周培公确实有功劳,后者却与他没多大关系。

王辅臣是一员悍将,当年他曾跟随姜瓖反清复明,与清军数次交战。王辅臣经常亲自冲锋陷阵,勇猛无匹,连百战百胜的八旗精锐都被他打怕了,皆称他为“马鹞子”,以示他的勇猛。投靠清朝后,王辅臣又与吴三桂十分交好,所以吴三桂起兵后,受到拉拢的王辅臣也割据了陕西,不听朝廷号令。

康熙皇帝深知陕西的重要性,他立刻请图海再次出山,率军平定占据关内的王辅臣。图海抵达平凉以后,诸将请求图海下令立马攻城,图海却说道:“仁义之师,先招抚,后攻伐。今奉天威讨叛竖,无虑不克。顾城中生灵数十万,覆巢之下,杀戮必多。当体圣主好生之德,俟其向化。”(《清史稿》)

图海的话传到城内,军民无不感动,王辅臣的大军也逐渐丧失军心,不愿作战。图海见时机已到,就率军拿下了位于平凉城北的虎山墩,占据了有利地形,将平凉城的粮道切断,并以红衣大炮猛轰王辅臣军营。

这个故事情节是否感到十分熟悉?没错,这都是剧中周培公的功劳,至于图海则成为一位只知道打仗的莽夫。

那么历史上的周培公呢,他此时在哪里?

周培公出现时,战事已经快结束了。由于内失民心,外无外援,手下将士又失去战斗意志,王辅臣深知已无战胜图海的可能。其实,王辅臣割据陕西也有点左右逢源的意味,他既想跟着吴三桂一起造反打天下,又不想失去已经到手的爵位和高官。所以王辅臣反叛的决心一直不强烈。

与此同时,周培公的同乡在王辅臣手下担任总兵,他们不愿意与朝廷作对,于是一直劝王辅臣投降。看见王辅臣动摇后,他们以蜡丸密报周培公。周培公将此事告知图海,图海决定让周培公进城招降。

周培公孤身一人进城招降王辅臣的勇气固然可嘉,可平定王辅臣功劳最大的,却还是图海。就连招降王辅臣,周培公的同乡也在其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地位。

至于平定三藩之乱,则与周培公更没有关系了。王辅臣本就不是三藩之一,他充其量只是吴三桂的策应,招降他完全不能与平定了三藩之乱等同。而平定三藩之乱的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的仍是图海,周培公几乎没有什么存在感。

招降王辅臣以后,周培公到山东任职,因与总兵不合就辞官回乡。直到准噶尔叛乱后,周培公才重新得到用,被任命为盛京提督。后来,周培公死在了任上。至于绘制《康熙皇舆全览图》,则更是与周培公没有半点关系。

可以看到,如果按官方史书的记载,周培公确实没有多少功劳,剧中他的成就几乎都是属于图海的。那么,文艺形象的周培公和正史中的周培公,哪个才是他呢?

两个答案都有可能是真相。也许真实的周培公真的如文艺作品中的一样,只是满族不愿意承认身为汉人的周培公的功绩,因而把他的功劳全安到了图海身上。只是天下百姓知道真相,因而争相传颂周培公。

也许真实的周培公只是一位还算有能耐的清臣,那些功劳本就是图海的,只是天下的汉人需要一位出色的汉臣,来寄托他们的愿望。

至于哪个才是真相,便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了。

参考资料:

《清史稿》

《先贤诗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武惠妃的一生是怎样的?武家人这一身份为她带来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唐玄宗李隆基是武则天的孙子,也是唐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与杨贵妃之间的爱情故事流传甚远。其实在杨贵妃之前,有另一位女子在唐玄宗的后宫中独领风骚,她就是武惠妃。看到“武”这个姓氏,不难想到武惠妃与武则天以及武家渊源深厚了。武惠妃是武则天的侄孙女,父亲是恒安王武攸止,母亲是郑国夫人杨氏。武家人这个身份

  • 刘备去世前,为什么说赵云不能重用?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对于三国时期的名将,不同的人喜爱不同的名将,如果说起大将赵云,想必大家也不会陌生了,在中国5000千的历史长河中,赵云的名声那也是响当当的。特别是赵云在长坂坡救出了刘备的儿子阿斗,然而,就是如此出色的赵云,却没有得到刘备本人的重用,这是为什么呢?而且在刘备死的时候,还斥责道,说赵云不可重用。通过赵云

  • 同样都是长公主 平阳公主的权势和影响为何比不上馆陶公主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对馆陶公主和平阳公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馆陶公主和平阳公主都是长公主,可是在权势和影响力上,平阳公主却远不及馆陶公主,这是怎么回事呢?(馆陶公主剧照)馆陶公主是汉文帝刘恒和窦皇后的嫡长女说起来,馆陶公主的命运实在很好。早在她9岁时,吕后去世,周勃、陈平等老臣尽

  • 江东六郡指的是什么地方 这个地方为何给孙权如此底气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江东六郡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江东成也富饶,败也富饶如周瑜为了辅佐孙策成就大业、孙权是父兄去世不得不即位称王、凌统为了报杀父之仇加入团体、甘宁是个强盗、黄盖为了追随主公、太史慈是走投无路,直到陆逊,吕蒙才有个谋取天下的样子。那为何三国中最富饶的江东,反倒生不出真正为了

  • 历史中的道光皇帝是个什么样的人?能文能武却管理不好国家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历史中的道光皇帝是个什么样的人,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众所周知我们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过去的几千年历史中,有过非常多的皇帝,这些皇帝有的能力出众有的昏庸无能还有的能文能武。但是作为一个皇帝不论你的能力有多强,要是管理能力不足,那其他方面的能力再强都没有

  • 历史上真正的窦漪房是什么样的 正史和电视剧差距有多大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西汉窦漪房,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说起窦漪房这一人物大家也都有所了解了,尤其是看过美人心计这部电视剧的,在电视剧中窦漪房的性格和长相都非常的讨喜,天生聪慧,颜值也很高,并且他是一位心地非常善良的女人,然而历史上的它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窦漪房在

  • 薄姬不受宠却能成为皇太后 薄姬是怎么在后宫生存的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薄姬,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薄姬被刘邦带回宫后,一年多也没见过她一次。她不服气:我可是生下天子的命。于是,她让好姐妹去吹耳旁风。当她见到刘邦后,说道:“我梦见有苍龙盘踞在我肚子上。”刘邦笑了笑:“朕懂。”公元前203年,薄姬千盼万盼终于等来了刘邦,她自然不会放弃

  • 历史上真实的刘裕“皇帝杀手”的称号是怎么来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宋武帝刘裕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刘裕是东晋末权臣,因自幼家贫而投身北府军,辅佐东晋期间,其对内平定孙恩叛乱,攻灭桓楚、西蜀、卢循、刘毅、司马休之等割据势力,使得东晋一统南方,对外则消灭南燕、后秦等国,降服仇池,大破北魏,先后收复淮北、山东、河南、关中等地,光

  • 刘邦和刘秀是什么关系 两人真的是平民出身的皇帝吗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刘邦和刘秀,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有人曾说过,刘秀曾经替刘邦换过老婆,但是历史上他们两个却相差了200多年,这又是如何做到的呢?我们通过历史来了解一下当时的刘邦与刘秀。在当时的时候,女人来月事是非常尴尬的事情,有时候面对皇上的宠幸,让皇帝冲撞了,甚至还会危害国运,让皇帝

  • 唐朝宰相刘仁轨为何会差点被李世民所杀?发生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唐朝宰相刘仁轨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公元640年,离长安不远陈仓县发生一起命案,唐太宗李世民听闻后非常恼火,当场怒骂道:“一个八品县尉竟然打死一个四品折冲都尉,真是胆大包天!”于是,李世民立即派禁军把这个八品县尉押送到长安,他要亲自问问谁给他这么大胆子。先介绍这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