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薄姬不受宠却能成为皇太后 薄姬是怎么在后宫生存的

薄姬不受宠却能成为皇太后 薄姬是怎么在后宫生存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201 更新时间:2024/3/29 17:31:21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薄姬,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薄姬被刘邦带回宫后,一年多也没见过她一次。她不服气:我可是生下天子的命。于是,她让好姐妹去吹耳旁风。当她见到刘邦后,说道:“我梦见有苍龙盘踞在我肚子上。”刘邦笑了笑:“朕懂。”

公元前203年,薄姬千盼万盼终于等来了刘邦,她自然不会放弃这难得的机会。看到薄姬那婀娜的身姿,听到她温柔的话语后,本来就精通男女之事的刘邦,立马就明白了薄姬的暗示。

不得不说,薄姬这个女人非常幸运,仅一次机会就怀上了皇子,从那以后她谨言慎行只想着培养儿子。和刘邦的其他妃子相比,薄姬的言行非常低调,更没有争宠的心思。但实际上,薄姬可不是善良单纯的“白莲花”,所有的事情都在她的计划当中。

薄姬虽然出身不好,原本是魏豹府中的小妾,但像魏豹这样有钱有势的男人,身边从来不缺美女的陪伴,薄姬入府多年依旧不受宠。为了获得魏王的宠爱,薄姬和母亲魏媪决定另辟蹊径。谁知道竟然歪打正着。

当时,魏媪到许负那里为女儿看相,算出来薄姬是生下天子的命。结果,她俩就利用相士批命来造势。

不久以后,城中便流传着这样一则预言:薄姬生来便是富贵命,她的儿子会成为将来的天子。

魏豹听到消息后高兴得不得了,既然薄姬是他的小妾,是不是说明,自己将来会成为皇上的爹?魏豹越琢磨越兴奋,时时刻刻都想把薄姬带在身边,只盼望她早日生下贵子,让自己过过“万人之上”的瘾。

可薄姬的孩子还没怀上,魏豹的心思越来越飘,甚至背叛了刘邦自立为王,然而没过多久就被现实打了脸。

刘邦这个人向来睚眦必报,得知魏豹反叛的消息时,就为他下达了“催命符”。魏豹死后,刘邦不但抢了他的地盘,还将他府中的美女纳入自己的后宫,而薄姬便是其中之一。

眼看魏豹死了,薄姬也忘不了自己能“生下天子”。于是,为了获宠,薄姬每天都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还经常在府内赏景弹琴,奈何刘邦实在是太忙了,几乎没有时间宠幸新的美人。

一晃一年多过去,她还是没能见到刘邦,眼看要被遗忘在深宫中,她不甘心,便对管夫人、赵子儿说:“咱们几个都是苦命人,应该联合起来争宠,否则迟早变成黄脸婆。”

就这样,在陌生的环境中,管夫人和赵子儿也是心有惴惴,便同意了薄姬的提议,三个人变成了好姐妹。

事实证明,平时多结交朋友是非常有必要的,薄姬便是借了她们的“势”顺利出头。

这天,刘邦突然起了兴致想外出游玩,陪在身边的恰好是管夫人和赵子儿。管夫人对刘邦说:“我们姐妹俩都得到了大王的恩宠,只可惜独独少了薄姬,她对大王仰慕得很。”

此时的刘邦心情正好,也乐得给美人面子,就这样,薄姬的命运迎来了高光时刻。一夜风流过后,薄姬本想着继续争宠,但孩子刘恒的到来让她打消了这个念头。

毕竟,在刘邦的后宫中,吕后与戚夫人正打得你死我活,所以,她没必要带着儿子去涉险。刘恒的存在便是薄姬的护身符,更何况,她没有人脉没有外戚,根本不具备争夺王位的资格,置身事外才能活得长久。

刘邦去世以后,吕后对昔日的情敌大开杀戒,首当其冲的自然是戚夫人。眼看着戚夫人悲惨的下场,薄姬和儿子过得越发谨慎,生怕吕后将矛头对准他们母子。除了戚夫人外,其他时常被宠幸的女子,也是吕后恼恨的对象,将她们都幽禁起来,不能出宫。

不过,吕后眼看薄姬除了儿子什么都没有,刘邦生前也不喜爱她,于是,吕后“放松警惕”了,宣召薄姬,对她说:“你之前没有得罪过我,我也不想为难你,跟着儿子去封地好好生活吧。”获得准许后,薄姬立刻收拾行李离开了都城,就害怕吕后会反悔。

万万没想到,昔日术士的预言竟然成了真,薄姬的身份也随之水涨船高。

原来,自从吕后掌权以来,刘邦的庶子们都或多或少地遭到了打压,和那些兄弟们相比,远离世事的刘恒反而平安长大。待吕后去世后,与吕家有关的人也遭到了打击,朝堂中瞬间就空了下来。等那帮老臣们冷静下来才发现,可以继承王位的皇子所剩无几,他们瞬间就慌了神。

当然,陈平等人之所以选择刘恒,不是因为他能力强,而是因为他实力弱,登基后不会危及到他们的利益。这些老臣们一合计,连忙将远在封地的刘恒请了回来,薄姬就这样,真的成了皇帝的母亲。

纵观薄姬的一生,她对刘邦是否有感情,她是否将刘邦当成自己的配偶,这些也许早在她被忽视的那些年中,就不重要了。

不过,她并非心如止水与世无争,而是对自我定位非常明确。她的命虽不是一帆风顺,但好在够幸运。但她这份幸运中,还有几丝能力。既然自身实力比不上其他的女子,何必要锋芒毕露的争宠,男人的真心来得快去得也快。薄姬是真正的聪明人,她总在最合适的时机耍手段,其他时间则扮演柔弱的“白莲花”,将自己的存在感刷到最低,到最后才能出其不意,在“鹬蚌相争”中“渔翁得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真实的刘裕“皇帝杀手”的称号是怎么来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宋武帝刘裕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刘裕是东晋末权臣,因自幼家贫而投身北府军,辅佐东晋期间,其对内平定孙恩叛乱,攻灭桓楚、西蜀、卢循、刘毅、司马休之等割据势力,使得东晋一统南方,对外则消灭南燕、后秦等国,降服仇池,大破北魏,先后收复淮北、山东、河南、关中等地,光

  • 刘邦和刘秀是什么关系 两人真的是平民出身的皇帝吗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刘邦和刘秀,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有人曾说过,刘秀曾经替刘邦换过老婆,但是历史上他们两个却相差了200多年,这又是如何做到的呢?我们通过历史来了解一下当时的刘邦与刘秀。在当时的时候,女人来月事是非常尴尬的事情,有时候面对皇上的宠幸,让皇帝冲撞了,甚至还会危害国运,让皇帝

  • 唐朝宰相刘仁轨为何会差点被李世民所杀?发生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唐朝宰相刘仁轨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公元640年,离长安不远陈仓县发生一起命案,唐太宗李世民听闻后非常恼火,当场怒骂道:“一个八品县尉竟然打死一个四品折冲都尉,真是胆大包天!”于是,李世民立即派禁军把这个八品县尉押送到长安,他要亲自问问谁给他这么大胆子。先介绍这两

  • 霍去病打仗那么厉害 霍去病究竟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西汉霍去病,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公元507年的某一天,南梁梁武帝萧衍心里是十分开心的,开心的原因很简单,大将军曹景宗在徐州打败了北魏的军队。一向嚣张的的北魏居然也有吃亏的时候,为了庆祝这场胜利,梁武帝在华光殿大摆筵宴,款待得胜归来的英雄。梁武帝大约因为梁武帝好文的缘故

  • 汉宣帝将西汉推向巅峰 汉宣帝的名声为何比不上汉武帝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汉宣帝和汉武帝,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孝先之治,信赏必罚,综核名实,政事、文学、法理之士咸精其能,至于技巧、工匠、器械,自元、成间鲜能及之,亦足以知吏称其职,民安其业也。——《汉书·宣帝纪》如果要问起关于汉朝的事情,也许很多人会想起刘邦从低往高处爬的故事。他原本

  • 侯君集灭掉高昌国后将皇宫洗劫一空,李世民是如何解决的?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你们知道侯君集灭掉高昌国后将皇宫洗劫一空,李世民是如何解决的?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公元626年,唐朝玄武门喋血,李世民带领秦王府众将将李建成和李元吉诛杀于玄武门。而后,李世民有一件大事要做,那就是尽快控制唐高祖李渊和朝臣。关键时刻,李世民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尉迟恭和侯君集,由侯君集带兵控制外围的

  • 向宠:诸葛亮力捧的军事家,最后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人才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国家的兴衰成败往往取决于人才的发展,这在任何时代都是不变的真理,三国时期的刘备更是将广纳贤才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他与关羽、张飞的感情令人羡慕,桃园三结义的故事直至现在都是一段佳话,作为一国之主,他更是不惜三顾茅庐拜访诸葛亮,可见他对人才的重视,也正是因为刘备虔诚的态

  • 曹魏最低调的猛将:郝昭的一生经历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时期,一个群英荟萃的时代,可谓战将如云、谋臣如雨。在无数次战役之中,涌现出一个个传奇名将,有冲锋陷阵,每战先登的猛将,也有使出浑身解数,寸土不让的守将。说到守将,不仅仅只是守住某座城市,更多的是善于守住某个防区,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位就是三国后期中最“善守” 的名将,他就是郝昭。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

  • 诸葛亮大权独揽期间的蜀汉是什么样的?百姓的日子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诸葛亮大权独揽期间的蜀汉是什么样的,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公元223年春,身在永安的刘备感觉到自己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或许是因为戎马一生带来的一身伤病,或许是夷陵之战的惨败让心气极高的刘备大受打击,在病倒之后,刘备感觉到自己大限已到,于是他将身在成都的诸葛亮召到身

  • 彭越究竟是个什么样的 彭越最后为什么会被灭三族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汉初彭越,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公元前197年,彭越因谋反当死,刘邦放了他一马,判其流放蜀地。押送途中,彭越碰到了吕后,向其诉苦。哪知吕后将彭越带回洛阳,劝刘邦说:“彭越是一位壮士,如今将其流放蜀地,是纵虎归山,不如将其杀之,以除后患。”刘邦听从了吕后建议,将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