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雍正死后,为何乾隆皇帝会表现的如此伤心呢?

雍正死后,为何乾隆皇帝会表现的如此伤心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3878 更新时间:2024/1/9 20:18:06

清朝皇帝的继位自雍正之时就不再立太子,而是采用了密诏立储的形式,这是为了防止康熙时期九子夺嫡的悲剧重演而采取的措施。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特殊体质的遗传,清代帝王之死大多干脆利落,很少有拖泥带水缠绵病榻者。康熙、雍正、乾隆、嘉庆这四代皇帝,死前都没有什么征兆。从“偶染微恙”到撒手人寰,短则三天,长不过一周。因此,嗣皇帝的诏书中往往有“忽遭大故”“闻之惊恸”之语。

(图)雍正帝,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yìn zhēn)(1678年12月13日—1735年10月8日),清朝第五位皇帝,清朝入关后第三位皇帝

不过,雍正的死相比其他人,还是更为突然了些。

雍正十三年(1735年)八月二十二日晚上十点左右,大学士张廷玉刚刚就寝,突然被一阵急剧的敲门声惊醒。

圆明园的太监前来传旨,召他火速入宫。

张廷玉一边向圆明园“疾趋”,一边心中惶惶不安。白天刚刚见过皇帝,怎么这么晚又宣召?

从西南门进入圆明园来到寝宫,他惊讶地看到,雍正皇帝躺在大床上,已经两目紧闭,呼吸微弱,不认识人了。

张廷玉在回忆录中说自己当时的反应是“惊骇欲绝”。雍正今年不过58岁,年龄并不算老。前两天,也就是八月二十日,皇帝身体确实有些不爽快,不过仍然办事如常。虽然二十二日,病情加重了些,但仍然能接见大臣,处理政务,何以这么快就陷入弥留状态?

太医进药无效,拖到二十三日子时,在大家的惶惶无措中,雍正去世了。(《张廷玉年谱•雍正十三年》)

对于雍正的去世,后人产生了种种推测,其中最荒诞不经的说法当然是吕四娘飞剑取首级。不过当代史学家比较一致的结论是,雍正的暴亡是服用丹药所致。

作为清代帝王中最有个性的一个,雍正的为人行事多有离经叛道之处。他精研佛法又迷信方术,对道教的丹药理论十分感兴趣,平时爱吃丹药“即济丹”,还经常把它赐给自己的亲信大臣。他在后宫之中养了几位道士,他们的任务就是为雍正提炼能令他增强精力、延年益寿的“仙丹”。(《雍正传》)虽然正史不敢记载,但考究诸多种史料档案,原本没有致命大病的他,应该确系病急乱投医,在道士的劝说下服用了含有剧毒的“丹药”而提前离开了人世。最有力的证据是雍正死后第三天,嗣皇帝就将宫中那些炼丹的道士全部扫地出门。(《清高宗实录》)

雍正去世如此仓促,以至于没来得及留下任何遗诏。谁都知道在此情况下,最重要的事当然是确定新君。弘历和弘昼此时忙于大声哭号,宣布谁是新君这件事必须由大臣们来完成。

为了避免康熙晚年的悲剧,雍正发明了“秘密立储”之制。早在雍正元年(1723年)八月十七日,他就亲书密旨,藏于“正大光明”匾之后。群龙无首之际,还是德高望重的张廷玉先镇定下来。作为雍正帝的亲信,他知道雍正秘密立储的全过程。在年谱中,他回忆说:“我和鄂尔泰对聚集在寝宫的王公大臣们说:‘大行皇帝生前写有传位密诏,曾让我们二人看过。现在最紧要的事就是要找到密诏。’大家说是。于是命令总管太监去找。总管太监说:‘这件事皇上没有和我们说过,不知道密诏藏在哪儿。’我说:‘大行皇帝当日密封的文件,应该也不会多。你就找外面用黄纸封着,背后写一个‘封’字的小盒,应该就是。’”(《张廷玉年谱•雍正十三年》)

一小会儿,太监把密诏找到了。王公大臣们共同捧到灯下宣读。

雍正的遗诏原文如下:

宝亲王皇四子弘历秉性仁慈,居心孝友,圣祖皇考于诸孙之中最为钟爱,抚养宫中,恩逾常格。雍正元年八月间,朕于乾清宫召诸王满汉大臣入见,面谕以建储一事,亲书谕旨,加以密封,收藏于乾清宫最高之处,即立弘历为皇太子之旨也。其后仍封亲王者,盖令备位藩封,谙习政事,以增广识见,今既遭大事,著继朕登极,即皇帝位。(《清世宗实录》)

张廷玉在《年谱》中回忆说:“新皇帝乾隆听到是自己继承大位后,立刻伏地大哭良久,王公大臣再三劝解,新皇帝仍不起来。”

弘历的痛哭是真情实意,痛快淋漓。虽然早就猜到自己将是大清帝国的继承人,但对父亲的死他确实毫无准备。他早已作好40岁甚至50岁继位的心理准备,因为看起来他的储君生涯将是一场无比漫长的耐力竞赛。没想到父亲的寿命比祖父短了11年,去世时年仅58岁,使自己得以在25岁的盛年位登大宝。

弘历不能不为自己的幸运庆幸。回顾整个中国历史,在帝位交接那一刻,曾经出现过多少云谲波诡,明枪暗箭。大清开国以来,5位皇帝登位,都经过了激烈的斗争,几乎每一代都是剑拔弩张,甚至腥风血雨。只有自己的继位过程,光明正大,水到渠成,没有一丝波澜。命运对自己实在是太慷慨了。

不过作为一个情商极高的人,弘历绝不会泄露心中的任何一丝兴奋。他迅速调动起全部精神,投入到“孝子”角色中去。

大行皇帝的丧事进行得迅速而周到。

《清高宗实录》记载,新君对于丧礼上孝子的所有规定动作,都演出得十分尽力,十分到位,十分令人感动:大殓之际,他“痛哭失声,擗踊无数”,就是说无数次挣扎跳跃,拦着不让人盖上棺材。“从头一天夜半到第二天日暮,皇上哀恸深切,哭不停声,一整天水浆不进,群臣伏地环跪,恳请皇上节哀,皇上悲不自胜,左右都感动哭泣,弗敢仰视”。

按礼制要求,大行皇帝(刚刚死去的皇帝)皇舆回紫禁城时,嗣皇帝应该在乾清门内迎接。然而弘历不同意这样做,他坚持要亲自全程护送皇舆回宫。大臣们当然不能同意这有违成例的做法,为此弘历宣谕大臣说:“若在乾清门内迎接,心实不忍,王大臣等不必固请,俾得稍尽此心。”(《清高宗实录》)

《清高宗实录》记载,在护送大行皇帝皇舆回宫的一路之上,弘历“哭不停声”。进入乾清门前一刻,他又传谕,不以新皇帝身份直接由乾清门入,而要由内右门入,以示对刚刚死去的老皇帝的尊重。其他任何一个孝子也不可能把这些细节做得更到位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的永兴公主萧玉瑶真的与萧衍之死有关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说起永兴公主萧玉瑶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萧衍,是我国古代南北朝时期南朝的一位传奇帝王。他出生于一个贫寒的庶族家庭,在看重门第的当时显得十分微不足道。他之所以能登基为帝,完全得益于他的叔父萧道成。如果不是萧道成篡夺了刘宋政权,他也不会有立国的资本。当然,在那个战争频繁的时代,萧衍飞黄腾达

  • 郭威后宫中为什么大多数都是寡妇 郭威难不成有什么癖好吗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郭威后宫,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骄奢淫逸、荒淫无道的皇帝却比比皆是,但们今天要说这位皇帝却非常的特殊。他就是后周的开国皇帝郭威,对于他的后宫,却是非常特殊的现象。就是绝大多数妃嫔都是郭威“精挑细选”寡妇,难道郭威有什么癖好吗?专门喜欢找寡妇做老婆?说到郭威,这位皇帝的生

  • 郭威为什么把皇位传给自己的义子 这事还得“感谢”一个人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我爱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郭威传位,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郭威和柴荣,在历史上是少有的一对模范义父子,而且,两人还都是文治武功的明君雄主。正是在后周的基础之上,才让赵匡胤有机会建立了一个新的大一统王朝北宋。郭威之所以会将皇位传给义子柴荣,而没有传给其他人,这完全要“感谢”一

  • 赵匡胤篡位后为什么要留着柴荣的子孙 赵匡胤就不怕被报复吗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赵匡胤篡位,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纵观历史,一个政权的灭亡,一定会伴随其皇族的覆灭,古往今来从不例外,但赵匡胤却是个奇迹。他不但没有杀了后周柴荣的子孙,还给他们找了“寄养家庭”,让他们在北宋繁衍生息。常说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赵匡胤不会不懂这个道理,他为

  • 赵构如果不想迎回“二圣”,为何不罢官岳飞?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赵构的事情,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杀鸡儆猴呗。赵构为什么要杀岳飞?传统的说法是“徽钦既返,此身何属?”,认为赵构怕岳飞迎回二圣,影响自己的皇位不保。我认为这观点不确。几百年以后,也有过“先皇”返回的情况。朱祁镇回到北京,他是重登皇位了呢,还是被关在“南宫”之内,做了八年囚徒

  • 历史上享年和在位时间最长乾隆皇帝的疑点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对乾隆皇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清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是清代皇帝中享年时间最长,实际在位时间最长,在官方文献中疑点最多的一位皇帝。笔者在此聊聊他的三个疑点。(一)出生地到底在哪里乾隆皇帝的出生地是个谜的由来,是因乾隆、嘉庆、道光三朝皇帝的说法不一致出现的。乾隆

  • 东晋孝武帝司马曜在历史上是什么样的?在位时权力有多大?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东晋孝武帝司马曜为什么会成为东晋历史上权力最大的皇帝?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建兴五年(317年),司马睿在建康(今江苏省南京市)称帝,东晋正式建立。东晋从建立那天起就是一个皇权不振的朝代,司马睿当皇帝时被评价为“王与马,共天下”。此后直到刘裕(南宋武帝)篡位,东晋的皇帝们大都存

  • 电视剧中周培公堪称康熙的第一谋臣 历史上的周培又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对清朝周培公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由二月河小说《康熙大帝》改编而来的电视剧《康熙王朝》当中,有一位极受观众喜爱的角色,他就是周培公。剧中的周培公富有谋略,数次挽救清朝于危难之际,为康熙鞠躬尽瘁,堪称康熙的第一谋臣。那么,历史上的周培公果真如此吗?要讨论这个问题

  • 武惠妃的一生是怎样的?武家人这一身份为她带来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唐玄宗李隆基是武则天的孙子,也是唐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与杨贵妃之间的爱情故事流传甚远。其实在杨贵妃之前,有另一位女子在唐玄宗的后宫中独领风骚,她就是武惠妃。看到“武”这个姓氏,不难想到武惠妃与武则天以及武家渊源深厚了。武惠妃是武则天的侄孙女,父亲是恒安王武攸止,母亲是郑国夫人杨氏。武家人这个身份

  • 刘备去世前,为什么说赵云不能重用?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对于三国时期的名将,不同的人喜爱不同的名将,如果说起大将赵云,想必大家也不会陌生了,在中国5000千的历史长河中,赵云的名声那也是响当当的。特别是赵云在长坂坡救出了刘备的儿子阿斗,然而,就是如此出色的赵云,却没有得到刘备本人的重用,这是为什么呢?而且在刘备死的时候,还斥责道,说赵云不可重用。通过赵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