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刘邦为什么要分封诸侯王最终却铲除?

揭秘刘邦为什么要分封诸侯王最终却铲除?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2198 更新时间:2024/3/18 18:05:18

商周时期实行分封制,但是分封的各诸侯王之间不时就会发生几场战争,有时候强大的诸侯国一激动就吞并了小的诸侯国,然后权力和土地越来越大,最后直接威胁到周天子的权力和地位,使得天子不得不派兵镇压。这就是分封制的弊端之处,落后的分封制早在秦始皇建立秦朝的时候,丞相李斯就提出了要废掉这种落后的政治制度的思想。

网络配图

秦朝也是按照李斯的想法实行的郡县制,废除了分封制。即使后来又有七十几人联名上书请求秦始皇实行分封,李斯还是站出来强烈反对,最后分封还是没能实行。

在我们古代中国的历史上,两千多年几乎都是实行的郡县制,就是直到现在也在沿用,可见郡县制这种制度的先进之处。刘邦作为汉朝的开国皇帝,打败了暴秦以及奉行分封制的西楚霸王项羽,这么强大的一个政治首脑为何在建立汉朝的时候还要像项羽那般的分封诸侯呢?当初他自己就是那被分封的诸侯,他应该很清楚分封所带来的弊端才对呀!

秦朝的时候,虽然秦始皇统一了七国,打造了有史以来第一个郡县制的国家,但是已经习惯了分封制的各国人民以及朝廷的官员们一时还不适应郡县制,但是他们依然按照秦始皇的意思施行了。否则就会出现像焚书坑儒这种事件。秦始皇用自己的强制性的手段将这些提倡分封的思想给镇压下去了。

网络配图

可是秦末时候,各地起义叛乱,社会一片混乱。各地的诸侯也纷纷崛起,分封思潮死灰复燃,又卷土重来了。楚霸王项羽在自封西楚霸王之后也进行了分封诸侯。也就是说那个时候人们的主流思想还是分封制,毕竟是经历了百年的政策,无论从实行的难度还是人们的接受程度来说,分封制都较为容易被接受。

而且当时刘邦带领的那些人物,曾经也都是项羽分封的诸侯王,他们有的在一定程度上地位比刘邦还要高,只不过为了消灭项羽,于是才愿意听从刘邦的指挥。现在项羽已除,联军首领们纷纷忍不住叛乱了,就是为了争夺天下主的地位,战争不停歇。

刘邦和自己的领导班子耗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这些叛乱一一镇压,现在他们打算让刘邦做老大,像秦始皇那样直接建立一个新的政权。可是大家都为这件事出了力,而且功劳不一,怎么才能更好的按照功劳来进行赏赐和分配呢?

如果刘邦不给这些人好处,他们会不会像那些叛乱的诸侯王一样呢?所以刘邦必须要有所表示,给这些跟着自己出生入死的兄弟们一些赏赐,当做报答。更可况他们的心里的想法就是想要得到封国和王的地位,所以刘邦要满足他们,否则社会就一直安定不下来。

刘邦对这些开国功臣一一进行了分封,其中就有异姓王。这就是后来刘邦稳固了政权以后第一个铲除的对象。实行分封是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现在社会和皇权都已经稳定下来了,所以也就是时候来解决朝堂之上的历史遗留问题了。

网络配图

匈奴围韩王信,韩信求救,而刘邦反而使人责让之,这摆明了就是借刀杀人的手段。而卢绾这个刘邦的发小,没当诸侯前那就是刘邦的同伴,当了诸侯那就刘邦的敌人,政治上两人就是针锋相对的立场。贯高谋杀刘邦,是因为张敖在刘邦面前受了羞辱,主辱则臣死,作为张敖的臣,贯高他们必须要洗刷这个耻辱。陈豨的反就有些莫名其妙了,论才谋他也只是中等,而且据《淮阴侯列传》说,是韩信之。也就是说他的造反和韩信脱不了关系。

吕后派人将彭越剁成肉酱送给英布,英布一看大惊,没有安全感的他也立即就反了,可是最后被镇压,还是死了。韩信是吕后和萧何两人设计害死的,史书上说韩信谋反被吕后杀死,但是韩信到底反没反依然是一个谜。不管他们这些诸侯王是真的造反还是假的造反,总之刘邦作为天子是需要他们反的,只有这样他才有借口剥夺他们的权力甚至杀了他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刘邦手下为何有那么多 揭秘刘邦身边的人才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楚霸王项羽的失败和泗水亭长刘邦的胜利令很多人大跌眼球,项羽原本拥有排山倒海的气势,曾经五万楚军对抗四十万秦军的壮烈还历历在目,可是转眼之间他就成为了刘邦的围困之兽,毫无还手之力。刘邦身边人才济济,可是项羽身边却似乎只有亚父范增一人而已,这又是为何呢?刘邦有什么吸引力,竟然能够让各地群雄纷纷归附呢?网

  • 梁山好汉的五大好色之徒 宋江竟然也会上榜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看过《水浒传》的人都知道,梁山一百单八将个个英雄好汉,铁骨铮铮,他们胆大包天,敢作敢为,武艺高强,杀人如麻,烧杀抢夺无所不为。他们似乎将好汉与好色视作水火不相容,面对女人的诱惑毫不动心,甚至没有半点欲望,真不知道他们如何调节自己心理和生理的双重平衡。网络配图他们中许多人一生未婚,比如武松、李逵、鲁知

  • 第一英雄司马懿 三国无人与之争锋 制胜秘诀靠一本书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核心提示:谁是三国真英雄? 唯曹操与司马懿。而司马懿又远胜曹操一筹。因为司马懿有比曹操多了一个制胜法宝。网络配图一对三国杰出人物,头-条网友指出,曹操是三国初期的英雄,诸葛亮是中期英雄,司马懿则是后期英雄。更有头-条网友毫不客气的提出——诸葛亮令人津津乐道的草船借箭、空城计、七擒孟获等等,都是虚构的

  • 刘备病故曹操驾崩 孙权为这一天等了30年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核心提示:孙权熬死了曹操,熬死了刘备,天下的威胁已经解除,于是他才堂而皇之地“顺应天命” ,宣布称帝。网络配图一曹丕于 220 年代汉称帝,刘备于次年宣布称帝。而孙权从 211 年起, 一直以曹氏所封吴王的身份统治江东,直到 229 年, 孙权方才称帝。及其称帝时,刘备已死 6 年, 曹丕也死了 3

  • 宋英宗即位后,对赵允让是作为皇伯还是皇父有何争议?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赵允让(995年-1059年),男,汉族,字益之,河南开封人。北宋宗室大臣,宋太宗赵炅之孙,商王赵元份第三子,宋英宗赵曙生父。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天资浑厚,外庄内宽,喜愠不见于色。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四月,起家右千牛卫将军,四迁右骁卫将军。天禧二年(1018

  • 雍正死后,为何乾隆皇帝会表现的如此伤心呢?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清朝皇帝的继位自雍正之时就不再立太子,而是采用了密诏立储的形式,这是为了防止康熙时期九子夺嫡的悲剧重演而采取的措施。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特殊体质的遗传,清代帝王之死大多干脆利落,很少有拖泥带水缠绵病榻者。康熙、雍正、乾隆、嘉庆这四代皇帝,死前都没有什么征兆。从“偶染微恙”到撒手人寰,短则三天,长不过一周

  • 历史上的永兴公主萧玉瑶真的与萧衍之死有关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说起永兴公主萧玉瑶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萧衍,是我国古代南北朝时期南朝的一位传奇帝王。他出生于一个贫寒的庶族家庭,在看重门第的当时显得十分微不足道。他之所以能登基为帝,完全得益于他的叔父萧道成。如果不是萧道成篡夺了刘宋政权,他也不会有立国的资本。当然,在那个战争频繁的时代,萧衍飞黄腾达

  • 郭威后宫中为什么大多数都是寡妇 郭威难不成有什么癖好吗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郭威后宫,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骄奢淫逸、荒淫无道的皇帝却比比皆是,但们今天要说这位皇帝却非常的特殊。他就是后周的开国皇帝郭威,对于他的后宫,却是非常特殊的现象。就是绝大多数妃嫔都是郭威“精挑细选”寡妇,难道郭威有什么癖好吗?专门喜欢找寡妇做老婆?说到郭威,这位皇帝的生

  • 郭威为什么把皇位传给自己的义子 这事还得“感谢”一个人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我爱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郭威传位,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郭威和柴荣,在历史上是少有的一对模范义父子,而且,两人还都是文治武功的明君雄主。正是在后周的基础之上,才让赵匡胤有机会建立了一个新的大一统王朝北宋。郭威之所以会将皇位传给义子柴荣,而没有传给其他人,这完全要“感谢”一

  • 赵匡胤篡位后为什么要留着柴荣的子孙 赵匡胤就不怕被报复吗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赵匡胤篡位,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纵观历史,一个政权的灭亡,一定会伴随其皇族的覆灭,古往今来从不例外,但赵匡胤却是个奇迹。他不但没有杀了后周柴荣的子孙,还给他们找了“寄养家庭”,让他们在北宋繁衍生息。常说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赵匡胤不会不懂这个道理,他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