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让白居易为之“倾倒”的一位爱哭男人

让白居易为之“倾倒”的一位爱哭男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3646 更新时间:2024/1/7 6:55:42

核心提示:哭,并不是男人的特长,但唐衢能哭得伤心,哭得动容,哭得周围的人六神无主,这的确是个硬功夫。不过,从“满坐不乐,主人为之罢宴”看,很多人是非常讨厌这个爱哭男的。别人讨厌的人,白居易如此欣赏,这里面一定有文章。

网络配图

性格耿直的白居易并不是一个轻信于人的人,然而,历史上却有一个人是白居易最相信最推崇的。这个人自唐代至今在中国文坛走红千年,被历代的文人墨客重笔讴歌,有时甚至还要流下几滴感动的泪水。这个人究竟是何方神圣?他到底靠什么硬功夫让白居易为之倾倒?

这个人叫唐衢,河南荥阳人。贞元十七年(801年),白居易游玩时于滑州李翱家和他不期而遇。从白居易的诗作中可以发现,其实他们仅一面之交,其后则是书信来往。在这次仅有的见面中,白居易感觉相见恨晚,两个人同宿谈论了一夜,第二天喝过酒,唐衢又骑马送白居易远去,等到告别时,天色已黑。从此,他们天各一方,再也没有机会相聚。不过,在李翱家的这次会面给白居易留下了终身难忘的印象,自此他对唐衢高看一眼,厚爱一分,敬重和崇拜的心情溢于言表。

唐代的诗坛有赠与之风,关系不错的,写首诗寄去,表达友谊之情,这在唐代是常见的事。白居易担任左拾遗时,曾写过一首《寄唐生》,赠与唐衢。这首诗中有“我亦君之徒,郁郁何所为?不能发声哭,转作乐府诗”之句。这里“君之徒”的“君”指的就是唐生(唐衢)。此处白居易竟直白地在唐衢面前屈身称徒弟,可以想象,这首诗在当时带来了多么大的震动,给后人会留下了多么猛烈的冲击。

屈身称徒只是一个开端,白居易第二次高调提到唐衢是在《与元九书》中,这是白居易被贬浔阳后写给好友元稹的一封书信。信中写道:“其不我非者,举世不过三两人。有邓鲂者,见仆诗而喜,无何鲂死。有唐衢者,见仆诗而泣,未几而衢死。”这段话告诉我们,真正能理解和读懂白居易的,整个世上也不过两三个人,有高兴死的邓鲂,哭死的唐衢,另外还有元稹。可见,白居易的知心朋友并不多,而唐衢就是其中之一,这样的评价其分量是何其重。

推崇的高潮源于唐衢之死,白居易为这个只有一面之交的朋友,一口气写了两首诗表达追思,其情之切、意之浓蕴含诗的行间。在《伤唐衢之一》中,白居易写道:“自我心存道,外物少能逼。常排伤心事,不为长叹息。忽闻唐衢死,不觉动颜色。”

网络配图

可见,白居易算是一个城府较深的人,平时的喜怒哀乐很少显露出来,可听到唐衢去世的消息后,他再也无法掩饰自己的悲痛之情,这情已不仅是友谊,更很有些崇拜的味道了。在《伤唐衢之二》中白居易写道,他担任谏官时作的诗文“贵人皆怪怒,闲人亦非訾”,只有唐衢一个人才能读懂其中的深刻内涵,唐衢成了他最知心的朋友。

白居易的“三部曲”证明,唐衢这个人在白居易的心目中的确占有特殊的位置。那么,唐衢究竟有什么真功夫值得白居易刮目相看呢?依常规眼光看,这位高人其实并不算高。他一生没有官禄,没有地位,50多岁时,依然衣食无着。他的诗作水平在诗歌横流的大唐,三流也算不上,据说他作诗千首,可没有一首流传后世。按照白居易的说法,唐衢写的诗都因散落民间而遗失。这样的说法似乎不能服人,因为唐代草根型诗人的作品中能万古流芳的并不鲜见。唯一可能的原因,就是这位高人的水平有问题。

不过,说他高,是因为唐衢有一手超凡脱俗的绝活儿,就是中国男人最鄙视的哭鼻子。《国史补》这样描述唐衢:“进士唐衢有文学,老而无成。善哭,每发一声,音调哀切。遇人事有可伤者,衢辄哭之,闻者涕泣。尝游太原,遇享军,酒酣乃哭。满坐不乐,主人为之罢宴。”哭,并不是男人的特长,但唐衢能哭得伤心,哭得动容,哭得周围的人六神无主,这的确是个硬功夫。不过,从“满坐不乐,主人为之罢宴”看,很多人是非常讨厌这个爱哭男的。别人讨厌的人,白居易如此欣赏,这里面一定有文章。

其实,白居易欣赏唐衢是有历史背景的。当时,白居易发起新乐府运动,以讽喻诗为武器,针砭时弊,为人民的疾苦而呼吁,揭了一些人的伤疤,刺痛了一些人的心灵。这一点白居易是心知肚明的,正如他在《与元九书》所说的:“闻仆《哭孔戡诗》,众面脉脉,尽不悦矣;闻《秦中吟》,则权豪贵近者,相目而变色矣;闻《登乐游园》寄足下诗,则执政柄者扼腕矣;闻《宿紫阁村》诗,则握军要者切齿矣!”由此看来,当时白居易的创作环境是十分尴尬的,他不但忍受着外人的白眼,有时甚至会遭到讥讽和谩骂。

试想,白居易遇到的这种社会现实,与唐衢哭泣时的“满坐不乐,主人为之罢宴”又有什么不同呢?同是不被别人理解,同是被人侮辱,同是遭到别人的耻笑和憎恶,白居易每每伤心时,自然会想起这个爱哭的同命人,他要借用热捧唐衢之哭来宣告自己的正义。

网络配图

值得关注的是,白居易欣赏的不是王公贵族,也不是诗坛大腕,而是一个无地位、无依靠、不被人重视的草根文人。这又是为什么呢?其实在白居易的心目中,唐衢作为一个草根,不顾世俗的冷嘲热讽,爱我所爱,哭我所哭,这种孤标傲世、远离流俗的傲岸精神正击中了白居易的最软处。不管别人怎么看,白居易认为,唐衢“不悲口无食,不悲身无衣。所悲忠与义,悲甚则哭之”。这种哭不是无聊的哭,而是忠与义的抒发,这种哭,比诗句更美丽,比唱歌更动人。唐衢死后,白居易的情感闸门再也关不住了,他要以哭还哭,以泪还泪,终于发出了最后的吼声:“何当向坟前,还君一掬泪。”

白居易这么带头一吹捧,韩愈便坐不住了,他在《赠唐衢》中写道:“虎有爪兮牛有角,虎可搏兮牛可触。奈何君独抱奇材,手把锄犁饿空谷。当今天子急贤良,匦函朝出开明光。胡不上书自荐达,坐令四海如唐。”白居易、韩愈共同吹捧,贾岛也坐不住了,元和五年(810年)他在游嵩岳途经唐衢墓时,也赶紧写了一首悼念诗:“京索先生三尺坟,秋风漠漠吐寒云。从来有恨君多哭,今日何人更哭君。”通过这几个诗人的扎堆炒作,一个“哭神”应运而生。

唐衢作为一介草民,身后没留一首诗,本该名不见经传,但后来的诗人、史官们顺着白居易指引的方向往他的“善哭”上一聚焦,一个光彩夺目的为正义而哭的高大形象跃然而出。《唐书》、《唐才子传》、《太平广记》以及历代的诗作,都把唐衢之哭刻画得楚楚动人,引发后人的无限推崇。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当初,唐衢在官场上一事无成,在诗坛上毫无建树,没想到在白居易的亲自热捧下竟然一哭成名,他在九泉之下,应该感谢乐天先生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揭秘历史上唯一一个既做过奴隶也做过皇帝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石勒是史上唯一从奴隶做到皇帝的人,他和司马睿几乎同时发迹304年,刘渊借口离开,在邺城的司马颖苦苦等待救兵,可是望眼欲穿,也见不到匈奴兵的影子。前方失败的消息不断传来,人心惶惶,司马颖的士兵渐渐逃散。司马颖绝望了,带着卢志和几十名亲信挟持着晋惠帝奔往洛阳。网络配图他从一个暴发户到彻底破产,只有几个月

  • 探秘三国秘密:谁是曹操帐下的第一谋士?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熟读三国的人都知道,曹操手下一共有五大谋士:荀彧、荀攸、贾诩、程昱、郭嘉,这五位谋士都为曹操立下过大功,而至于谁是第一谋士,各有争议。让我们通过《三国志》一起来分析一下谁是曹操帐下第一谋士吧。图片来源于网络荀彧属于丞相之才,他眼光长远,智谋偏于战略。荀彧思维精深,看问题很透彻。比如他认为颍川是“四战

  • 独孤皇后因嫉妒杀死隋文帝宠妃:隋朝宫斗史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独孤皇后因嫉妒杀死隋文帝妃子真相:文献皇后(西元543年—602年)独孤伽罗,隋朝云中(位于今山西.大同)人,北周大司马独孤信之七女。独孤信见杨坚相貌奇伟,器宇轩昂,故将伽罗女许配为婚,时年十四。隋文帝即位之后,封为皇后。文献皇后柔顺恭孝,谦卑自守,很受隋文帝宠爱。文帝上朝时,她与帝同辇而进,至阁乃

  •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后 石达开被凌迟至死不动声色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太平天国时期的翼王石达开,领兵出走后被困大渡河,后来为了解救全军性命,自动前往清营,后来也被清朝凌迟处死,同时凌迟处死的还有他的几个属下,行刑时他的下属不胜痛楚惨呼不止,石达开说:“何遂不能忍此须臾?当念我辈得彼,亦正如此可耳。”至死寂无声。凌迟也称“陵迟”,俗称“千刀万剐”。就是把活人一刀一刀地割

  • 明朝朱元璋能当皇帝 为何关公是首功?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民间传言朱元璋常常跟身边人唠叨:我能当皇帝,关公当属首功!初看此话,您可能以为老百姓又在意淫了,都不是一个年代的,但小袁追溯了其源头后,发现这句话还真不是乱扯。出自朱元璋给自己父亲写的自传《御制皇陵碑》,虽说这碑是朱元璋对自己父亲的盖棺定论。网络配图但细读碑文,更多的是朱元璋当上皇帝后对“卑微”往事

  • 他是三国第一贪污犯和吝啬鬼结局令人意外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谁是三国第一贪污犯+吝啬鬼?非曹氏重臣曹洪莫属!曹洪字子廉,是曹操的本族堂兄弟。此君名字中有一个“廉”字,但是,他却一点也不清廉,不但不清廉,他还是个贪污犯,不仅是个贪污犯,他还是个吝啬鬼。曹洪吝啬到什么地步呢?他竟然连曹操的继承人曹丕的面子也不给,曹丕向他借东西,他一口拒绝,来了个一毛不拔!图片来

  • 揭秘:秦始皇最信任的谋士李斯居然是个骗子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人是会变的,而人性不会。中国历史上最矛盾的人莫过于李斯,此人与韩非子是同窗,他协助秦始皇建立统一了秦王朝成为了不世之能臣,统一文字、度量衡,实行中央集权、采用郡县制等等。然而他的却做了两件最让人匪夷所思的事情,杀害韩非子,拥护胡亥登基,其结果不仅让自己死于非命,也让秦王朝陷入了岌岌可危的境地,果然不

  • 一代战神秦琼的成名史:一生大战200余次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战神秦琼:很多时候,民间都称呼秦琼为秦叔宝,传奇小说也都把秦叔宝当成了秦琼的别名。其实,叔宝是秦琼的字,只是他的字太响亮了,以至于压住了他的名。秦琼是齐州历城人,家世很平凡,他的父亲不过是北齐时期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录事参军。在秦琼几乎还没有记忆的时候,北齐为北周所破,秦琼的父亲战死在了沙场。此后,秦琼

  • 杜甫为何曾当上“工部员外郎” 晚年却穷困潦倒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核心提示:大诗人杜甫就曾被节度使严武聘入幕府当参谋,叫“节度参谋”,但是又在京朝挂个虚衔,叫“检校工部员外郎”,因此人们常叫他“杜工部”,其实他压根儿没去工部上过一天班。这里头有无讲究呢?网络配图“自家人”的第二层次是幕僚,也就是人们已在小说弹词、故事评话之类文艺作品中经常遇见的“绍兴师爷”。要说幕

  • 历史上最能生孩子的王爷 53年生120多个孩子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刘备既然姓刘,应该是刘邦的后裔,但他为什么不直接说自己就是刘邦的某某世孙,而偏要选定中山靖王作为自己的先祖呢? 这还得从这位“中山靖王”开始讲起。中山靖王刘胜,是汉景帝的庶子,母亲为贾夫人,还有一个同产兄赵敬肃王刘彭祖。刘胜在前元三年被父亲封为中山王。汉武帝(刘胜的兄弟)刚即位,大臣都因为七国之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