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驰名中外的“双截棍”是由哪位皇帝发明的?

驰名中外的“双截棍”是由哪位皇帝发明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2434 更新时间:2024/3/5 6:07:09

核心提示:据传说,千百年来一直广泛流传于我国北方被称为中国武术界六大名拳之一的“太祖长拳”就是赵匡胤当年独创的,此外,武术中的“大小盘龙棍”,也就是“双截棍”,据说也是赵匡胤发明的。所以,若论武功,赵匡胤绝对是中国皇帝中的冠军,即使是后来的成吉思汗忽必烈这些马背上的皇帝,倘若单打独斗起来,也绝对不是他的对手。

网络配图

后唐天成二年(公元927年)二月十六日,赵匡胤出生在河南洛阳夹马营。据说,他出生时身上有一股异香,三日不散。因而,他从小就有一个好听的乳名,叫作“香孩儿”。很有可能,这是在赵匡胤当了皇帝之后,其本人或是一些拍马溜须之徒的蓄意杜撰,意在证明他乃天命所归的真龙天子,生有异征,不同凡人。实际上,赵匡胤能当上皇帝,虽然有一些天命即运气的成分,然而更多的似乎还应归因于他的精明与能干。

从史书上看,赵匡胤出身于一个普通人家,几乎没有任何背景。他的父亲赵弘殷虽说曾是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四代王朝的禁军将领,但却是一个没有多大长进的下级军官。赵匡胤出生时,家道中落,十分艰难。所以,赵匡胤日后的出人头地完全是靠他个人打拼得来的。或者,换句文绉绉的话说,他的奋斗史完全是由他自己一个人去书写的。

尽管时间已经过去了一千多年,但在今天,读赵匡胤的个人奋斗史或者叫发迹史,仍然觉得很有意思。就像梁羽生和金庸武侠小说中的人物一样,应该说,早年的赵匡胤的经历也很有传奇色彩,或者,用《水浒传》里的话说,年轻时的赵匡胤“风风火火闯九州”,“端的是一条好汉”。

据史料记载,由于生于“五代十国”这样一个乱世年间,更由于受家庭的熏陶,赵匡胤从小便喜欢舞枪弄棒,练就一身好武艺。据传说,千百年来一直广泛流传于我国北方被称为中国武术界六大名拳之一的“太祖长拳”就是赵匡胤当年独创的,此外,武术中的“大小盘龙棍”,也就是“双截棍”,据说也是赵匡胤发明的。所以,若论武功,赵匡胤绝对是中国皇帝中的冠军,即使是后来的成吉思汗与忽必烈这些马背上的皇帝,倘若单打独斗起来,也绝对不是他的对手。

也许正是由于自恃有一身好武艺,21岁那年,赵匡胤决意离开了虽不富裕但还算温暖的家,只身到外面闯荡江湖,由此谱写了一曲成功的“流浪者之歌”。

在刚开始的两年中,他简直就像个没头的苍蝇,到处乱转,不仅人生没有目标,生活也没有着落,整个儿就是一个流浪汉。最惨的时候,竟然靠在街边设赌局骗钱来填饱肚子。由此可见,在落难时,我们的这位大宋开国皇帝混得确实不怎么样,和早年曾当过和尚、做过乞丐的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简直就是难兄难弟。相传,有次在与人赌钱之时,竟然遭到了当地一伙流氓的围攻殴打,可想而知,我们的这位未来的大宋开国皇帝在当时落魄到了怎样的一种程度?

就在年轻的赵匡胤在人生之路上穷愁潦倒陷入极度迷茫时,即所谓的“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时候,有一天,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没想到一个老和尚竟然为他指点了迷津。

网络配图

那是后汉乾佑二年(公元949年)的秋天,到处流浪的赵匡胤到了汉水边上的重镇襄阳,因为没有钱住店,便栖身在一座寺庙里。在我国的许多武侠小说中,通常都把一些寺庙的住持或方丈描写成能通阴阳,明八卦,上知神佛,下晓鬼神的世外高人。如赵匡胤在襄阳栖身的这座寺庙的住持便是这样的一位接近于半神半人的高僧。当时,这位老住持已年近百岁,因饱经沧桑,阅人无数,所以,乍一看到赵匡胤,他便觉得这位个头不高,虽风尘满面却难掩英挺之气,衣衫褴褛然全无寒酸之态的年轻人绝非池中之物,日后一定会富贵至极。于是,老和尚便将赵匡胤待为上宾,热情接待。他与赵匡胤谈古论今,彻夜倾谈,指教赵匡胤说,如今汉水以南社会稳定,英雄无用武之地,难有作为;而北方现在兵荒马乱,征战不休,自古乱世出英雄,正好可以大显身手。说到最后,老和尚忽然有些神秘地微笑着,用一种异样的眼光凝神看着赵匡胤说:“老衲不知道少年英雄奈何南下,而不北上去建功立业?”

一语惊醒梦中人。经老和尚这么一点拨,赵匡胤顿时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第二天一大早立即掉头北上。临别时,老和尚倾囊相助,赠送给赵匡胤一大笔重金,又将寺中唯一的一头毛驴送给他作为脚力。

与老和尚传奇般的相遇,可以说使赵匡胤的人生峰回路转,出现了戏剧般的变化。

一年后,赵匡胤来到邺都(今河北大名东北),投奔到后汉枢密使郭威麾下,当了一名普通的士兵,从此正式结束了流浪汉的生涯。一个新的颇具传奇色彩的时代开始了。

因为武艺高强,作战勇猛,头脑又很灵活,所以,年轻的赵匡胤很快便在一大堆士兵中脱颖而出,得到了郭威养子柴荣的赏识。乾佑三年(公元951年),郭威发动兵变,取代后汉自立,成为后周的开国皇帝。公元954年,郭威病死,因没有儿子,其抢来的皇位最后只好由其养子柴荣继承,是谓周世宗。柴荣即位以后,受其赏识的赵匡胤自然被调到中央禁军任职,成了一名经常呆在皇帝身边的中级军官。

显德元年(公元954年)二月,趁柴荣即位不久,当时的北汉勾结辽国契丹大举入侵后周。时年只有33岁的柴荣决定御驾亲征。双方在高平(今山西晋城东北)展开激战。当时,敌强我弱,后周军队严重受挫,形势岌岌可危。赵匡胤虽说还只是个普通的禁军将领,但在后周的两员大将贪生怕死临阵脱逃的关键时刻,看到周世宗柴荣身先士卒,拼死作战,他深受感动,大声疾呼:“皇上这么危险,主危臣死,我们怎么能不拼死作战?”说罢,便奋勇杀入敌阵,后周士气由此大振,并很快反败为胜。

网络配图

战后,周世宗柴荣破格将赵匡胤提拔为殿前都侯,大约相当于中央禁军的第三把手,一战成名的赵匡胤由此一跃而跻身到高级将领的行列。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高平之战的最大赢家是赵匡胤,故后世史学家称这场战役为赵匡胤肇基皇业的开始。

如果事情仅仅只是到此为止,赵匡胤顶多不过是个高级将领罢了,绝对不会成为后来的赵匡胤,人们也根本就看不清其实也压根就看不到他那野心家的真实面目。但随后的一系列征战,不仅使赵匡胤立下了显赫战功,也使他在军队内外获得了广泛的人脉,而且,他的赌徒心理又被渐渐激活了。一个有了政治资本而又很想赌一把的人往往非常可怕。

就这样,由于各种内外因素的杂交与耦合,一个野心家渐渐破壳而出,浮出了水面。

有道是外表精明的人从商,外憨内精的人从政。赵匡胤显然就属于那种外憨内精的人。他做人做事外粗内细,外憨内精,表面看来,方头大耳的他为人处世大大咧咧,但实际上,却很有城府,心机颇深,绝对不是那种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一介武夫。

也许因为闯荡过江湖,据说赵匡胤身上很有些江湖义气。犹如当年瓦岗寨的秦琼程咬金以及后来的梁山泊好汉那样,平时他老兄非常重友情,讲义气,仗义疏财,慷慨大方,真正是有酒大家喝,有肉大家吃,有钱大家花。但是,不同的是,如果说秦琼、程咬金以及后来的梁山泊好汉的这些表现完全是个人性格的真实流露,没有任何的做作与虚伪,而对于赵匡胤来说,这其中固然有其性格的自然流露,但更多的却是因出于个人不可告人之目的所作的虚情假意的伪装与表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朱元璋的军队为何所向披靡如此强悍?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一般来说,开国皇帝都有驾驭人才的能力,特别是对手下的骄兵悍将,这关系到一个新王朝的兴衰。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秘朱元璋的军队为何强悍吧?与元顺帝见风使舵的投机行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朱元璋采用的是多种方式将其部下牢牢掌控于手中,他令行禁止,高度集权,整个军队号令严明,召之能来,来则能战,战则能胜,这是他

  • 皇帝也带绿帽:谁是第一个被戴绿帽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在遥远的周朝,有一个天子(那时还不叫皇帝,但相当于皇帝),名叫姬郑,也就是后人所说的周襄王。跟自己彪悍的祖先相比,周襄王比较悲催。为什么?因为他身处的时代,是东周。大家知道,东周时期,各诸侯国都越来越强大,周天子的权威已经大打折扣了。权力上的失意,也就罢了。更严重的是,周襄王的后院也起火了。他年轻的

  • 慈禧太后的奢靡生活:一天四万两白银是怎么花掉的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俗语说:“一双象牙筷配穷人家。”因为你既然有一项奢侈品,你得拿另项奢侈品去“配”呀!这样连环“配”下去,就没个止境了。皇室正是如此,你已有九千间华丽的宫殿,你还得有对等的金玉珠宝、绫罗绸缎、山珍海味、宫娥采女和千万个大小太监去“配”呀!这也就没个止境了!网络配图康熙皇帝曾说过,他宫廷一年的用度,还抵

  • 曹操临死前为什么不杀司马懿 却杀死杨修?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曹操临死前为何不杀司马懿,却杀死杨修?三国历史中记载,曹操广纳贤才多次大胆的任用贤才能人,但曹操为何非要杀死主簿杨修呢?据说,曹操是在自己即将死去时才下令杀死杨修,人们一直好奇曹操为何不杀司马懿,原因终于揭开了,下面小编带你看。网络配图关于杨修的死亡,由于,由于受《后汉书》、《三国演义》的影响,后世

  • 朱元璋为什么要杀富可敌国的沈万三?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沈万三,本名沈富,字仲荣,俗称万三,万三者,万户之中三秀,所以又称三秀,作为巨富的别号,元末明初商人、巨富。沈万三通过开展海外贸易而积累原始财富,从而使他迅速成为"资巨万万,田产遍于天下"的江南第一豪富。周庄"以村落而辟为镇",也实为沈万三之功。网络配图关于沈万三富豪事,民间甚至传说他有一只聚宝盆等

  • 太监安德海侍候慈禧宫禁淫乱的惊人手段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慈禧太后与安德海宫禁寻欢,传到了年轻的同治皇帝的耳朵里,同治气恨不已。有一次,同治也逮着个机会,狠狠地训斥了安德海一顿。安德海一肚子委曲,竟然向同治的母后慈禧太后倾诉,慈禧太后不仅不责骂太监安德海,反而还护着他,竟然训斥起自己的儿子来了。·网络配图其实,慈禧对安德海宠幸有加应该是周所周知的事情了,但

  • 杨坚后宫中为什么只有一个皇后 杨坚真的很怕老婆吗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对杨坚怕老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杨坚是个很出色的皇帝,他是第四个完成了统一大业的皇帝,在登基之后注重民生,实行改革,创立了很多影响后世的政策和制度,在他的努力之下,迎来了开皇之治的盛世景象。当然他最被人津津乐道的还是他和皇后独孤氏的爱情故事,一个皇帝的后宫却只

  • 权倾天下的董卓为何会害怕孙坚?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孙坚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东汉末年,皇室衰微,内有外戚宦官乱政,外有诸侯割据。中平六年(189),汉灵帝驾崩,大将军何进与十常侍争权同归于尽,手握重兵的董卓假借勤王之名得以入朝掌权,在京城内横行跋扈,恣意妄为。关东诸侯以讨董为名在各地起兵,共计十八路

  • 朱棣还是燕王时,他的燕王府旧址在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1399年七月,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第四子、燕王朱棣在其封地北平打出了“清君侧,靖国难”的旗号,正式起兵挑战建文帝的中央朝廷。经过近三年时间征战,1402年六月,朱棣率军占领京师应天府(今南京),建文帝在一场皇宫大火过后下落不明,“靖难之役”以朱棣获胜告终。之后,朱棣在应天府登基,成为明朝历史上的第

  • 诸葛亮在草船借箭的时候 周瑜为什么要十万支箭而不是十万张弓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周瑜要箭,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草船借箭本来就是一巨大的坑,这个坑就是周瑜一步一步给诸葛亮下的套。这个套的终极大目标就是杀掉诸葛亮。所以说这是高手之间的较量,是高智商之间的极限博弈。所以说草船借箭不是一个凭空想象的无厘头的搞笑。可以随意改变其中的条件。如果周瑜傻乎乎的对诸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