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元璋的军队为何所向披靡如此强悍?

朱元璋的军队为何所向披靡如此强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1892 更新时间:2024/1/22 20:35:38

一般来说,开国皇帝都有驾驭人才的能力,特别是对手下的骄兵悍将,这关系到一个新王朝的兴衰。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秘朱元璋的军队为何强悍吧?

元顺帝见风使舵的投机行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朱元璋采用的是多种方式将其部下牢牢掌控于手中,他令行禁止,高度集权,整个军队号令严明,召之能来,来则能战,战则能胜,这是他的军队所向披靡的原因。

朱元璋采取什么高明的手段来驾驭他那些曾经野心勃勃的武将,使他们俯首称臣、甘心卖命的呢?总结起来有以下几个关键词:“人质”、“干儿子”、“愚民”、“法令”、“抓辫子”、“姻亲”。

网络配图

“人质”是指朱元璋为了防止部将叛乱,规定凡是出征的将领,必须将老婆孩子留在京城做人质。早在刚刚攻取南京的时候,朱元璋就立下了规矩,他对众将说:“与我取城池的总兵官妻子,俱要在京城住坐,不许搬取出外。”

将官们顾虑老婆孩子的安全,自然不敢违抗投敌或是自立门户。但是将领们又过不了“和尚”生活,于是朱元璋又采取了将官正妻留住京城,小妾可任意住在别处的方法。

“干儿子”是指利用收养的义子代替自己监军或是坐镇一方,朱元璋用部将攻城,用干儿子守城,这样就可以把胜利的果实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朱元璋的义子共有二十多个,可惜大多数只有小名,比如真童、金刚奴、也先、买驴、泼儿、老儿等人,大名都失传了。

“愚民”是指不许武将拥有幕僚。朱元璋对地主知识分子十分重视,广泛收罗人才,“所克城池,得元朝官吏及儒士尽用之”,如果有逃跑的,抓到就处死。他这么做并不完全处出于对知识分子的热爱,还有两点考虑。

一是担心知识分子跑到敌人那里或是被人养了起来,成为自己的劲敌;二是知识分子大多是士人,多半在地方上有点名气,老百姓都尊崇他们,收留他们花钱不多,社会效益却很高,是个划算的买卖,这样既可以帮助他做好安抚地方的工作,老百姓也会跟着过来。

网络配图

因此,朱元璋每占领一个地方,必求当地名士,软硬兼施,将他们收罗在幕府做秘书、参谋或是顾问,如克太平时,用李习、陶安;克应天时,用孙炎、杨宪。随后浙东的刘基、章溢,叶琛等人被聘到应天,朱元璋还特意盖了个礼贤馆。

但是,朱元璋严禁手下的武将任用知识分子,这与他自己的亲身经历有关。朱元璋本是郭子兴手下一员干将,因为遇到李善长、冯国胜、冯国用,受到他们的教唆,才走上自立门户的道路。他以自己为鉴,担心手下的武将也会像他一样独立发展,因此严禁武将使用知识分子当幕僚,如有发现,严惩不贷。

“法令”是指朱元璋用严刑峻法保证政策得到执行。为了制止士兵抢劫,朱元璋多次诛杀士卒以儆效尤。法必从亲贵开始,朱元璋尤其重视对自己身边的人开刀以示六亲不认。

大将胡大海为朱元璋攻城拔寨,立下赫赫战功,他的儿子违反禁酒令,依律当斩,当时胡大海正在绍兴一带打仗,有人建议朱元璋不要杀他,以免激反胡大海,朱元璋说:“宁可胡大海叛我,不可使我法不行。”竟亲手把胡大海的儿子杀死。

“抓辫子”是指朱元璋可以抓住将领们的错误,然后让其戴罪立功,以激发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当年攻下和州的时候,朱元璋隐藏了自己的任命状,然后以筑城迟缓之名欲治罪众将,从而一举立威。

有时朱元璋抓不到部下的把柄,不惜通过演戏来震慑诸将。攻下应天后不久,朱元璋立即派徐达攻取镇江。出战前,为了严明军纪,朱元璋和李善长、徐达表演了一场“挥泪斩马谡”的好戏,朱元璋故意以放纵士兵的罪名将徐达抓起来,并假意要以军法处斩。

此时,李善长出来求情,众人不知是计,也一起求情,于是朱元璋顺水推舟,暂时免去了徐达的死罪,要他戴罪立功,攻下镇江,并做到不烧不抢,方可赦免其死罪。此计收到了杀鸡儆猴的效果,众将见朱元璋对亲信主将尚且如此严厉,更加遵守军纪。

网络配图

“姻亲”是指朱元璋以儿女婚姻拉拢战将。朱元璋之子大多娶了诸将之女为妻,比如:太子朱标娶常遇春之女,燕王朱棣娶徐达之女。朱元璋的女儿也大多嫁给李善长、陆仲亨、傅友德郭英等功臣之子。

朱元璋的女儿不够用,就采取赏赐美女的办法,笼络人心,如自作主张把大将谢再兴的女儿赏赐给徐达做小老婆,不过这次他是通了篓子,这一做法有惩罚谢再兴的性质,谢再兴感觉受到了侮辱,一气之下叛投了张士诚

通过以上手段,朱元璋牢牢地掌控着众将,并驱使他们为自己竭忠尽力,因此团队呈现出良好的凝聚力。

当然事事都不那么完美,一些犯了错误的手下受到处分心怀怨恨,有些做了错事害怕受到处分,心怀不轨,尤其是大明建国后,不少功勋因此被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皇帝也带绿帽:谁是第一个被戴绿帽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在遥远的周朝,有一个天子(那时还不叫皇帝,但相当于皇帝),名叫姬郑,也就是后人所说的周襄王。跟自己彪悍的祖先相比,周襄王比较悲催。为什么?因为他身处的时代,是东周。大家知道,东周时期,各诸侯国都越来越强大,周天子的权威已经大打折扣了。权力上的失意,也就罢了。更严重的是,周襄王的后院也起火了。他年轻的

  • 慈禧太后的奢靡生活:一天四万两白银是怎么花掉的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俗语说:“一双象牙筷配穷人家。”因为你既然有一项奢侈品,你得拿另项奢侈品去“配”呀!这样连环“配”下去,就没个止境了。皇室正是如此,你已有九千间华丽的宫殿,你还得有对等的金玉珠宝、绫罗绸缎、山珍海味、宫娥采女和千万个大小太监去“配”呀!这也就没个止境了!网络配图康熙皇帝曾说过,他宫廷一年的用度,还抵

  • 曹操临死前为什么不杀司马懿 却杀死杨修?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曹操临死前为何不杀司马懿,却杀死杨修?三国历史中记载,曹操广纳贤才多次大胆的任用贤才能人,但曹操为何非要杀死主簿杨修呢?据说,曹操是在自己即将死去时才下令杀死杨修,人们一直好奇曹操为何不杀司马懿,原因终于揭开了,下面小编带你看。网络配图关于杨修的死亡,由于,由于受《后汉书》、《三国演义》的影响,后世

  • 朱元璋为什么要杀富可敌国的沈万三?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沈万三,本名沈富,字仲荣,俗称万三,万三者,万户之中三秀,所以又称三秀,作为巨富的别号,元末明初商人、巨富。沈万三通过开展海外贸易而积累原始财富,从而使他迅速成为"资巨万万,田产遍于天下"的江南第一豪富。周庄"以村落而辟为镇",也实为沈万三之功。网络配图关于沈万三富豪事,民间甚至传说他有一只聚宝盆等

  • 太监安德海侍候慈禧宫禁淫乱的惊人手段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慈禧太后与安德海宫禁寻欢,传到了年轻的同治皇帝的耳朵里,同治气恨不已。有一次,同治也逮着个机会,狠狠地训斥了安德海一顿。安德海一肚子委曲,竟然向同治的母后慈禧太后倾诉,慈禧太后不仅不责骂太监安德海,反而还护着他,竟然训斥起自己的儿子来了。·网络配图其实,慈禧对安德海宠幸有加应该是周所周知的事情了,但

  • 杨坚后宫中为什么只有一个皇后 杨坚真的很怕老婆吗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对杨坚怕老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杨坚是个很出色的皇帝,他是第四个完成了统一大业的皇帝,在登基之后注重民生,实行改革,创立了很多影响后世的政策和制度,在他的努力之下,迎来了开皇之治的盛世景象。当然他最被人津津乐道的还是他和皇后独孤氏的爱情故事,一个皇帝的后宫却只

  • 权倾天下的董卓为何会害怕孙坚?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孙坚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东汉末年,皇室衰微,内有外戚宦官乱政,外有诸侯割据。中平六年(189),汉灵帝驾崩,大将军何进与十常侍争权同归于尽,手握重兵的董卓假借勤王之名得以入朝掌权,在京城内横行跋扈,恣意妄为。关东诸侯以讨董为名在各地起兵,共计十八路

  • 朱棣还是燕王时,他的燕王府旧址在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1399年七月,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第四子、燕王朱棣在其封地北平打出了“清君侧,靖国难”的旗号,正式起兵挑战建文帝的中央朝廷。经过近三年时间征战,1402年六月,朱棣率军占领京师应天府(今南京),建文帝在一场皇宫大火过后下落不明,“靖难之役”以朱棣获胜告终。之后,朱棣在应天府登基,成为明朝历史上的第

  • 诸葛亮在草船借箭的时候 周瑜为什么要十万支箭而不是十万张弓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周瑜要箭,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草船借箭本来就是一巨大的坑,这个坑就是周瑜一步一步给诸葛亮下的套。这个套的终极大目标就是杀掉诸葛亮。所以说这是高手之间的较量,是高智商之间的极限博弈。所以说草船借箭不是一个凭空想象的无厘头的搞笑。可以随意改变其中的条件。如果周瑜傻乎乎的对诸葛

  • 宣太后在秦国是怎样的地位?她为何帮秦国对付楚国?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宣太后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芈八子出生于楚国,后来加入秦国成为秦惠文王之妾。实际上芈八子是战国时期一位杰出的女政治家,她以太后身份掌管了秦国政权长达36年时间,期间还灭掉了义渠国,为秦国消除了在西部的隐患。可能有人不理解,芈八子身为楚国人,为什么会选择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