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嘉庆帝只是平庸无能之辈?揭大清衰败原因

嘉庆帝只是平庸无能之辈?揭大清衰败原因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3358 更新时间:2024/2/7 0:47:02

在大清王朝中,有这样的一位皇帝,他前承“康乾盛世”后接鸦片战争。可以说,这位皇帝是大清王朝中十分关键的一位人物——他就是大清中衰皇帝:嘉庆帝。如果说将清王朝的衰败归罪于一人太过的武断,那至少可以说在嘉庆皇帝时期,大清王朝就已经开始加速走下坡路。嘉庆帝只不过是一个平庸的好人而已!

嘉庆皇帝的二十多年统治,就在这一日日抱怨、迷惑、痛苦、尴尬中过去了。

网络配图

二十多年间,虽然经常心灰意懒,但是他从来没有放松过权柄,一直到去世前一天,还在不倦地处理政务。

其实,这种勤奋已经成了一种惯性,成了一种“懒惰”着的勤奋。他弄不明白为什么他越努力,形势就越糟。他不明白他已经在中国历史上找遍了所有药方,为什么还是不见效。越到后来,皇帝越对扭转社会大势丧失了信心,他已经成了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表面上,他一天到晚,一刻也不休息。实际上,他已经习惯于不动脑子,让祖宗为自己动脑子。“体皇考之心为心,本皇考之治为治。”只要祖宗说过或做过的,他都依样画葫芦地执行贯彻。

到了晚年,他的“守成”“法祖”已经升华到如此高度,那就是每天都死按“实录”办事。

嘉庆二十年(1815年),礼亲王昭琏因小事将其属下人等禁押在王府之内,严刑拷打,手段非常残酷。皇帝闻知十分生气,判昭琏革去王爵,圈禁两年。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六月,皇帝早起恭阅康熙“实录”,看到内有平郡王纳尔图打死无罪人又折二人手足一事,当时康熙的处理方案是革去王爵,免其监禁。礼亲王案远较之平郡王案轻,于是皇帝当日下旨,改变前判,“敬承家法”,将昭琏释放。

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十月十九日,宫内文颖馆失火。火势不大,内宫太监鉴于天理教血染紫禁城的教训,怕引来坏人混入宫中,没有开宫门命护兵入内救火,而是由太监们亲自扑灭。按理说这事处理得不能算错。可是嘉庆皇帝在八天之后读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九月“实录”,内载乾隆帝规定,凡宫内园庭遇失火等意外之事,即行开门放外边人等进内扑灭。于是皇帝根据这一记载,以违背乾隆指示为由,下旨处罚有关官员。

网络配图

正是在这种不论时间地点一律按“实录”办事的原则下,大清朝一天天走向了万劫不复的沉沦,皇帝也在迷茫中一天天老去。

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孔子后人、第七十三代衍圣公进京面圣,回来后把皇帝的谈话一丝不苟地记载下来,使我们得以直击这位皇帝晚年的精神面貌。皇帝一见面就说:“我想到曲阜去,不能,你知道不?山东的水都过了临清了,这个怎么好,真没法。圣庙新修的,我等到七八年后去,又残旧了,怎么了?”

过几天辞行,皇帝又旧事重提,絮絮叨叨地说:“我登基已是二十四年,总不能去(祭孔),是缺个大典。我从前虽然随着高宗(乾隆皇帝)去过两回,到底不算。我到你那里去容易,就是路上难,水路吧亦难走,旱路吧亦难走……你看河上水这么大,山东民情亦不好,到底怎么好?弄得真没法,了不得!”

一口一句“真没法”“怎么好”“怎么了”“了不得”,似乎已经成了皇帝的口头语,焦头烂额之态毕显。帝王生涯现在对他来说,简直是一种刑罚。在撒手而去的时候,他的最后一丝意识也许不是留恋,而是轻松。

网络配图

从亲政初期的伟大,到谢幕时的尴尬,嘉庆的滑落曲线如此令人叹息。在全面盘点嘉庆皇帝的统治时,历史书给出的词汇是“嘉庆中衰”,他二十多年的统治,前面连着“康乾盛世”,紧接其后的,则是“鸦片战争”。正是在嘉庆皇帝的统治下,大清王朝完成了走向万劫不复的衰败的关键几步:腐败之癌由乾隆晚期侵蚀到国家肌体的几个重要器官,演变成了嘉庆晚期的沦肌浃髓,全面扩散。国困民贫交织在一起,大清帝国已经被掏空了精华,成了风中之烛,所以在他之后,昔日不可一世的大清帝国才那么容易地沦为任人宰割的对象。这个辛苦了一辈子的皇帝,后来是作为一个彻底的失败者进入了历史。

失败的原因,是一直标榜“法祖”的嘉庆,在最核心的地方背离了祖先的传统。

清朝历代雄才大略的帝王一以贯之的特点,一是“现实精神”,二是超凡勇气。皇太极说过:“凡事莫贵于务实。”雍正皇帝也说:“本朝龙兴关外,统一天下,所依靠的,唯有‘实行’与‘武略’耳。我族并不崇尚虚文粉饰,而采取的举措,都符合古来圣帝明王之经验,并无稍有不及之处。由此可知,实行胜于虚文也。”

努尔哈赤多尔衮,正是因为他们头脑不受束缚,一切判断从现实出发,因势利导,灵活实用,才成功地从东北走到了北京。从康熙到乾隆,也正是在现实精神的指导下,才出现了连续百余年间多次不拘定势的政治创新,生机勃勃、充满进取精神的政治态势,不断生长、修正、完善的制度演变,才导致了康乾盛世的诞生。他们高举“法祖”之旗,法的正是祖先的现实主义精神和宏大气魄。

网络配图

恰恰是从高喊守成的嘉庆开始,清朝皇帝丢掉了祖先的精神内核。对失败的恐惧,已经注定嘉庆是个失败的皇帝。因为一个没有缺点的人,注定是平庸的人。一个不敢承担任何风险的统治者,注定不能成大事。在这“千年不遇之变局”前,要想挽救大清朝,最关键的不是勤奋,不是仁爱,也不是节俭,而是眼光、观念和勇气。

可惜,嘉庆皇帝缺乏的,就是这样一双能发现问题的眼睛和解决问题的勇气。大清王朝的不幸,就在于需要伟大人物的时候,坐在这个位置上的却是一个平庸的好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唐高宗李治地位尴尬 为何却能当上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俗话说得好,创业难,守业更难。唐太宗李世民开创了贞观之治,而他的儿子唐高宗李治也并非毫无建树,可以称得上是一个称职的守成君主。然而,唐高宗李治的地位是尴尬的,因为前有一代圣君李世民,后有媳妇千古一帝武则天,他们二人被后世人无休止地谈论着、评说着。而唐高宗李治,人们似乎对他知之不多。网络配图李治是李世

  • 揭秘朱元璋为何被称为中国古代第一屠夫?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古代,无论是春秋争霸、战国称雄,还是秦扫六合、楚汉大战、三国风云等等,凡有征战自然难免杀戮,秦始皇杀人不眨眼,曹操杀人如麻;那创立新朝的功臣末路又可能是染血的断头台,如“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文种、韩信等。若论谁是中国古代“第一屠夫”,非明太祖朱元璋莫属。网络配图说朱元璋是古代“第一屠夫”,主要

  • 揭秘汉武帝为何非要整死忠于自己的酷吏?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在古代权力结构中,普通民众与官员之间还存在一个非官非民的“中介”,这就是胥吏。胥吏虽然不在官员行列,但却操纵着隐性的权力。明朝的一本书中就讲到一个胥吏如何利用隐性权力操纵官司骗钱的故事。酷吏是中国古代官场的特殊群体,酷吏的酷,是对犯法者动辄处以极刑,杀头无数的表现手法。在权力系统秩序井然的官场

  • 中国古代疯狂皇帝:带领整支大军吃人肉作战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核心提示:好莱坞的恐怖大片常有食人镜头,但整支军队以人肉为正餐,恐怕从古到今只有这一支队伍吧?那些为军粮犯愁的将领们真该向苻登将军取取经。苻登的军队有了外号,食人魔军!苻登也有了一个令人恐惧的名字,食人魔王!网络配图七夕佳节,枹罕文武官员敦请卫平至啖青府中赴宴。幽蓝的天幕上,一轮弯月喷射出清冷的寒辉

  • 曹操年收入过亿:薪水加定期赏赐加封地税收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在分析曹操的年薪之前,让我们先翻开《三国志·魏书》。《魏书》里说,曹操20岁做官,66岁去世,在政坛混了47年,先后做过洛阳北部尉、顿丘令、议郎、骑都尉、典军校尉、司隶校尉、骁骑校尉、大将军、武平侯、丞相、魏公、魏王。其中武平侯、魏公和魏王是爵位,剩下的都是官职。彼时洛阳是首都,分东、西、南、北、中

  • 纵欲无度:中国历史上唯一死后被做成菜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自始皇帝算起,几千年来做皇帝这个职业的也不过几百个。虽然都是亿人之上权之顶峰,但结局却是各不相同。说起来,一般是明君多善终,亡君多惨死,但就有这么一位有作为的皇帝,死后居然被做成了一道菜,也算是千古奇闻了。网络配图五代十国时期,44岁的大汉奸石敬塘为了取后唐而代之,以割让幽云十六州、岁绢30万匹

  • 揭秘:一个传奇与悲剧色彩并存的帝王苻坚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前秦君主苻坚之死。中国历史上因为不加节制的异性恋而断送的政权不在少数,夏、商、西周、北齐等等都是因为末代君主迷恋女色,被几个著名的红颜祸水冲垮了祖宗基业。然而有一个政权却很例外,它是被一段同性恋情摧毁的,这就是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前秦帝国。故事的两个主角分别是前秦皇帝苻坚和十六国时期的第一帅哥慕容冲。网

  • 这个皇帝太悲惨!为何被俘虏做杂役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西晋是魏晋南北朝史上短暂的大一统王朝,共有四代皇帝,司马邺是亡国之君,谥号晋愍帝,“愍”指的就是他一生所经历的苦难忧患。司马邺的前任皇帝晋怀帝司马炽就是在“八王之乱(西晋中后期司马氏同姓王之间为争夺中央政权而爆发的混战)”中被扶上皇位的傀儡皇帝,他在位也只有短短八年,而且朝政一直被权臣司马越把持,当

  • 宦官高力士并不坏:忠心辅佐唐玄宗 反对弄虚作假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唐代大宦官高力士在后人的印象中不是什么好鸟,很多人认为他是“奸臣”,是“坏蛋”,与赵高、魏忠贤、李莲英等是一路货色。其实,在历朝历代的大宦官中,高力士虽然也权倾朝野,参与政事,但纵观他的一生,似乎并没有干什么祸国殃民的坏事。相反,他对唐代形成“开元盛世”的局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这是不容否定的。从他的

  • 汉光武帝与阴丽华:辗转在政治夹缝中的爱情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更始年间,刘秀已有一妻一妾,妻为郭圣通,妾为阴丽华。刘秀完成学业后从长安回到故乡,与新野阴家的联系日益密切,阴丽华的兄弟阴识、阴兴都和刘秀结为生死之交。他们对刘秀的敬重和钦佩,也加深了阴丽华对刘秀的爱慕。刘秀兄弟在南阳起兵后,正在长安游学的阴识立即回到家乡,聚合子弟、宗族、宾客千余人,参加起义。昆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