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汉武帝刘彻一生有何作为能与秦始皇相提并论?

汉武帝刘彻一生有何作为能与秦始皇相提并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1918 更新时间:2024/1/19 9:47:19

汉武帝刘彻是汉朝的第七位皇帝,他的雄才伟略是真正的使中华民族世代光荣的。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

在中国历朝历代的皇帝中只有秦始皇被称为千古一帝,因为他是历史上首位一统中原的皇帝,而且为后世统一了货币、语言与文字,让华夏文明有了壮大团结的根基。历史上能够与他并肩的皇帝凤毛麟角,唯有与秦始皇并称为“秦皇汉武”的汉武帝刘彻能够与其相提并论。为何汉武帝为何能创下如此丰功伟业,是谁帮助了他?

一、董仲舒

那时候的孩子小时候听的故事可能都是什么神话传说或者奇异怪事,但刘彻听的却是匈奴如何欺压汉朝的血淋淋的事实,这让他从小就对匈奴恨之入骨,发誓长大之后让匈奴付出代价。

然而等他继位之后却没办法实现自己的设想,他虽然继位,但朝堂中的权利多数都是掌握在祖母窦太后的手中,他做颁布任何政令都需要先向窦太后报告请示,这让他十分憋屈。

当时汉朝因为两代皇帝的休养生息国库已经非常充盈了,刘彻认为是最好的讨伐匈奴的时机。可惜因为窦太后是黄老无为之治的拥护者,他的这个计划很难实现。公元前140年,刘彻在全国举办了一场考试,号召天下博学之人前来参加,题目是他自己出的,就是如何治国。

在众多学者中,一位名叫董仲舒的人才,依靠一篇《天人三策》的文章让刘彻拍案称奇,不仅钦点他为第一名,更是将他召入了自己的麾下,与其大谈特谈治国之道。

而董仲舒很早以前就曾辅佐过帝王,就是刘彻的父亲汉景帝。可惜当时汉朝情况并不乐观,再加上汉景帝采取的是黄老的无为而治,对他的谏言视而不见,他只能落寞地离开皇宫,回家当了个教书先生。

董仲舒真的没想到,自己竟然还能有被重新用的一天,而这一次,他非常的幸运,遇上了一个伯乐君主。刘彻对董仲舒的谋略十分感兴趣,君臣二人常常彻夜长谈,谋划未来汉朝的发展。

两人的相处被窦太后看在了眼中,祖孙二人开始了权利的博弈,而董仲舒最后成为了博弈的牺牲品,被迫离开了京师。虽然他未能真的在刘彻大展宏图之际陪伴左右,但他对于未来治国的策略确实让刘彻有了新的感悟。

二、张骞

公元前135年,窦太后与世长辞,刘彻终于没有了掣肘之人,可以独掌大权,建立自己的丰功伟业。也是在这一年,匈奴跋扈嚣张,派人送信前来求取公主。刘彻勃然大怒,与两年之后伏兵马邑攻打匈奴大军。

可惜汉军此战大败,匈奴的十万骑兵作战能力实在过于强悍,即使提前设伏也未能占到便宜。此次讨伐的失败,让汉武帝惆怅万分,但他心中更为惦念的是张骞。

那年他刚刚登基,边境恰巧抓到了一个匈奴士兵,士兵透露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在西域有一个国家的月氏,与匈奴是死敌。此消息让刘彻非常振奋,若是能够联合月氏共同讨伐匈奴,必然能够出奇制胜。

为了这件事情,刘彻在全国发出了一道招贤令,招募使者代表汉朝出使遥远的月氏。在此次选拔中,张骞成功当选。其实他很早就在刘彻身边当差了,只不过那时汉景帝身边的随从太多,他没有什么表现之机会,也没有被注意到。

为了不引人注目,汉武帝没办法派遣大批的军队护送张骞,只能给他安排了一个100人的随行队伍前往月氏国。临走之前,刘彻将汉节放到了张骞的手中,虽什么话都没说,眼神中却透露出了千言万语。

可惜张骞未能第一时间完成任务,因为他刚到匈奴境内就被抓了起来。匈奴人十分狡猾,得知他们自行的目的后,将他们全部都扣留在了匈奴境内,而且为了改变他的信仰,还给他们在匈奴安排了婚事,让他们彻底无法离开的匈奴。

在这十年间,张骞表面上越来越“匈奴化”,但心里一直没有忘记自己的故土,也没有忘记自己的任务。在十年后的深夜,张骞最后看了一眼匈奴妻儿,带着随从逃离了匈奴的监视,向月氏国的方向迅速前进。

几年后,张骞回到长安,为汉武帝带来了好的消息,而且他在西域行走多年,对西域地势地貌极为了解,是刘彻讨伐匈奴的巨大助力,这让刘彻分外兴奋,觉得踏平匈奴指日可待。

因为张骞对西域了解甚多,之后刘彻又派遣张骞出使西域,联合西域外的其他国家。虽然张骞最后没能完成原定的联合任务,却意外开辟了一条享誉世界的丝绸之路,让大汉的经济贸易更加兴旺。

三、卫青霍去病

如果说董仲舒与张骞给刘彻带来的是政治上的帮助,那么卫青与霍去病就是他在军中的左膀右臂。他能够成功的讨伐匈奴,离不开这两员大将地鞠躬尽瘁。

卫青与姐姐卫子夫一开始只是公主府上的马夫与歌姬,幸而姐姐被刘彻看中,成为了皇后,他也因此平步青云,有了大展宏图的机会。公元前129年,匈奴再次南境入侵,刘彻派遣卫青与公孙家两位将领分别率兵迎敌。而这几位骁勇善战的将领之中,唯有卫青大获全胜。此战让他一夜成名,刘彻也对他刮目相看,从此将他当做军中心腹着重任命。

卫青扬名的时候,外甥霍去病尚是幼年,但他从小就跟着舅舅一起习武,作战领兵的能力并不逊色,刘彻也愿意信任这位年少的将领。公元前123年,18岁的霍去病带着八百骑兵连夜赶路,成功突袭了匈奴的大本营,让匈奴大军惊慌失措,为后续汉朝的胜利埋下了伏笔。

公元前119年,刘彻集结十四万骑兵五十万步兵,任命卫青与霍去病为两大统帅,兵分两路穿越大漠,直逼匈奴老巢。此次战役,卫青与霍去病歼灭匈奴九万人,致使他们弃城而逃,从此再无与汉朝对抗的勇气与能力。

在汉武帝的丰功伟业中,这四人对他有着巨大的帮助,甚至可以说是他汉朝伟业的奠基人。如若没有这四位忠心耿耿的人才,可能汉武帝也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与设想。

当然,这四人的伟大也是建立在汉武帝的全心信任之上。在政务上,他绝对是一位知人善用,贤明包容的君主。而且刘彻晚年还发罪己诏,反省数落自己多年的过失,这份自省自嘲是许多帝王都做不到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李世民的八百兵力,怎么在玄武门之变中取胜?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李世民的八百兵力,怎么在玄武门之变中取胜?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玄武门之变,长孙皇后起到了极为关键性的作用。用后世的话说,军功章有李世民的一半,也有长孙皇后的一半。长孙皇后领兵隔离李渊,成功化解玄武门政变的最大威胁玄武门之变时,李世民主要出动了四路兵马,即:一路兵马隔离高祖李渊,

  • 单雄信被处死,李世民到底后悔没有?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单雄信被处死,李世民到底后悔没有?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在小说《隋唐演义》中,瓦岗军五哥单雄信的命运无疑最让人唏嘘。在瓦岗寨,单雄信无疑是最讲义气的一位好汉。但世事无常,瓦岗寨因李密的缘故而分崩离析,单雄信被迫与曾经的好兄弟——秦琼、程咬金、徐茂公等人反目成仇。而最终,单雄信死在

  • 李世民的十四个儿子只有两个存活,原因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李世民的十四个儿子只有两个存活,原因有哪些?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提到李世民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唐朝开国皇帝李渊的次子,他发动玄武门事变后大力清算太子党,即位后文治武功,统治时期内部国泰民安,外部开疆拓土。开创了封建王朝的盛世“贞观之治”,中国也在当时成为世界上综合国力最强的国家。

  • 才能出众的李恪为什么没被李世民重视?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才能出众的李恪为什么没被李世民重视?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公元642年,太子李承乾被唐太宗废黜,发配黔州。而继其太子之位的是他的同母弟李治,也就是后来的唐高宗。那么李承乾之后,为什么李世民会将太子之位给了软弱平庸的李治,而不是更为优秀的李恪呢?其实,原因主要有四点。嫡庶尊卑有别。

  • “彭城之战”中项羽3万兵马是怎么打败刘邦的?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彭城之战”项羽3万兵马是怎么吊打刘邦的?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在奇招迭出的中国古代战争史上,汉二年(公元前205)四月的楚汉彭城之战,公认是一场收了后世无数军事家膝盖的惊艳奇迹。在这场奇迹爆发之前,手握五十六万大军的汉王刘邦,除了坐拥三秦根据地,更高调横扫楚王项羽老巢,兵不血刃

  • 耶律阿保机为什么将全家老少都改姓刘?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耶律阿保机为什么将全家老少都改姓刘?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您别看古代的皇帝们尊贵无比,但其实他们也有自己崇拜的对象,在偶像面前,这些九五之尊照样表现得像迷弟一样崇拜万分。比如说唐太宗李世民就是汉高祖刘邦坚定的崇拜者,他经常夸奖汉高祖说他从屌丝一跃成为皇帝是什么原因?人家会用人啊!

  • 开国功臣徐达的儿子为什么会没有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开国功臣徐达的儿子为什么会没有善终?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徐达和朱元璋是发小,两个人可以说是穿着开裆裤一起长大的。成年后,朱元璋率先投身起义,后来,徐达在朱元璋招募下也加入了起义军,最终,朱元璋一不小心成为了明朝开国皇帝,而徐达也一不小心成为了明朝开国的头号功臣。明朝建立后,朱元

  • 明朝开国功臣李善长被抄家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开国功臣李善长被抄家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李善长跟随朱元璋(朱洪武),出生入死,功劳非常大,朱洪武都说他是自己的萧何。洪武三年(1370年),朱洪武大封功臣,李善长被授为开国辅运推诚守正文臣、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师、中书左丞相,进爵韩国公,年禄四千石,子

  • 朱元璋问鸭蛋多少钱,商家为何被处死?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朱元璋问鸭蛋多少钱,商家为何被处死?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百废待兴,全国上下都保持着一种简朴的风气,朱元璋还率领着天下作出表率,她不穿华丽的衣服,吃的喝的都和百姓一样,因为他从小吃苦,当过和尚,放过牛,后来当了皇帝,也不会忘了以前的贫贱,他知道民间的疾苦,百姓

  • 朱元璋杀了十多万的贪官,为何还是治不了?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朱元璋杀了十多万的贪官,为何还是治不了?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在古代封建社会,贪官污吏为了一己私利而祸害百姓。常年累与下来,民间自然是怨声四起。虽然通过强权能够短暂地镇压,但是却难掩众口。最后积累下来的矛盾一旦爆发将势不可挡,正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反过来看,失民心者自然便要失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