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成吉思汗一生最重要的五次战争是什么 有何结局

成吉思汗一生最重要的五次战争是什么 有何结局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1529 更新时间:2024/1/16 23:23:25

一、野狐岭之战——集中优势兵力,单点突破

1211年,成吉思汗进攻金国野狐岭。主持军事的完颜承裕将兵力遍布野狐岭长城各个地方,他则坐镇中央,凭借山势和长城之险要,阻挡蒙古人。山势和长城固然能加强军队的防御能力,但同时也分散了兵力。

成吉思汗大军一抵达野狐岭就发动了进攻。蒙古骑兵全部下马,木华黎亲自率领敢死队冲锋在前。成吉思汗采取的是集中突破战术,所有力量都用到了完颜承裕的中军大营。完颜承裕面对成吉思汗的猛攻,意识到了自己的布阵失策,然而要挽回已来不及,因为兵力过于分散,联络调度已大成问题。

二、兀剌海城之战——心理战,以最小代价换取最大胜利

建国后的第二年夏末,成吉思汗命人给西夏皇帝李安全写信,却受到了李安全的嘲讽。成吉思汗先是暴跳如雷,但很快就冷静下来,他开始进行周密计划,调动二十个千户和怯薛军,用一个月时间对军队进行攻城训练,同时派出数个侦察小组,离开主力几十里进行情报搜集和武力侦察。秋季的第一个月结束后,他的兵团如同神兵天降,兵临西夏国兀剌海城下。在此之前,他的侦察小组把一个西夏牧羊人放进了兀剌海城,传播这样的消息:成吉思汗兵团对于坚守不降的城池,破城之后必屠尽城中之人。

这是成吉思汗惯用的攻心战,传播恐惧,以达“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三、初战摩诃末——机动、灵活的闪击战,出其不意

摩诃末采用他的传统阵法,自己指挥中军,他儿子札兰丁在右翼,速不台一眼就看出摩诃末的中路军是主力,右翼也不可小觑,只有左翼力量弱小,可以攻击。号角一响,速不台的一支偏师直奔摩诃末中军,吸引摩诃末的注意力,而他本人则率领主力发挥蒙古骑兵的快速能力,直攻摩诃末的左翼。摩诃末的左翼还没有来得及作出反应就被击溃,摩诃末急忙分出一支中军去救援左翼,这正中速不台下怀。

他的主力在击溃摩诃末左翼后,穿过乱哄哄的战场,绕到了摩诃末中军背后,发动猛烈穿插式攻击。摩诃末中军大乱,他本人也急忙向他儿子的右翼逃跑,幸好他儿子札兰丁是个英雄人物,迅疾调动机动部队及时阻挡了速不台兵团的强烈攻势。

四、攻占居庸关——诱敌法,以少量的部队做诱饵,干扰对方判断

哲别对居庸关做了一次试探性进攻后,立即断定居庸关绝不能硬攻,只能智取。智取的办法是诱敌人出关,打野战。要完颜福兴出居庸关,难度系数很低。完颜福兴傲慢,浮躁,没有头脑。哲别在发动了几次小规模的进攻后,就扔下些兵器和马匹,向东“逃跑”。

完颜福兴在城上看到蒙古人逃跑的风姿,豪情万丈地下令:“出关!”正当他洋洋得意、自命不凡时,猛地听到一阵马嘶声,鸡鸣山如同被掀翻的蚂蚁窝,突然从山腰冲下来无数蒙古人,完颜福兴派头顿失,像个强盗头子遇到政府军一样,掉马就逃。哲别兵团轻而易举地在追击途中将他们歼灭大半,剩下的人恨不得生四条腿,闭着眼睛向居庸关逃。

五、合阑真沙陀之战——斩首战术,扑灭对手士气

札木合的情报指出,王汗这次是倾巢而来,主攻分为四个梯队,作战计划则是以攻为主,各个梯队陆续上阵,把敌人压缩到固定地点后,中军分出四路从四个方向包围,打歼灭战。

铁木真想了想,对两个争先恐后的先锋官说,先不要冲锋,全力抵挡他们的第一梯队和第二梯队,攻他的第三梯队。第三梯队的部族擅长横排一字形进攻,比较容易冲破,一旦冲破,就要不遗余力地向前攻击第四梯队,王汗的卫队,只要破了王汗的卫队,克烈人必然士气大减,这样就能一鼓作气,打败他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成吉思汗一生最成功的一次突袭是哪次 结局如果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蒙古人征服过数以千计的城市,然而成吉思汗屈尊进入的城市,历史上仅仅提到一座。通常,当胜利得以确保的时候,他就带着他的朝臣侍从撤回到远方更舒适的营地,而由他的勇士去完成剩余的任务。1220年(即龙儿年)3月的某一天,这位蒙古征服者打破他独特的传统,带领骑兵进入到新征服的布哈拉城中心。该城是花剌子模算端

  • 杨广:中国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到过西部的帝王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杨广是一位胸怀远大志向的皇帝,他以“大业”两个字作为自己的年号,便可窥见他的雄心。《隋书· 炀帝纪》说他“尚秦汉之规摹”,处处以秦皇、汉武的功业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为了在有生之年实现自己的伟大理想,成为历史上的又一位千古一帝,他必须要有所作为。隋文帝杨坚,隋朝开国皇帝,中国古代伟大的政治家、战略家。

  • 独孤皇后:仅用一时意念改变了大隋朝的走向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启禀皇后娘娘,晋王求见。”“让他进来吧。”独孤皇后放下手中的书,望着门口方向,眼中尽是慈爱。独孤伽罗,大隋朝的皇后,隋文帝杨坚的爱妻。结婚几十年来,不管是做夫人,还是当皇后,一直都被丈夫宠着、爱着,以至于后人(唐人)称她为隋文帝的“宠妇”(不知道发明这个词语的人是出于嫉妒还是羡慕)。最让独孤伽罗引

  • 一代奸臣赵高:从底层爬上权利顶端导致秦国灭亡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赵高是赵国的宗室的远亲(也有说是秦国宗室的远亲),家族败落后流亡到秦国。赵高的母亲因为触犯刑法,导致身体部分残缺,后面被收入隐宫——秦朝专门收容刑满释放的囚犯的地方。赵高兄弟都是在这里出生的。秦始皇看赵高为人勤奋,就让他任中车府令,管皇帝的车马,并且还让赵高教胡亥断案。赵高本就是个察言观色、逢迎献媚

  • 隋朝第一名臣高颎为何惨遭隋炀帝杨广迫害?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他是隋朝第一名臣,深得隋文帝杨坚信任。只因他得罪了独孤皇后,被隋文帝猜忌,被贬为庶人。后来又得罪了杨广,被杨广处死。他就是高颎(jiǒng),其父高宾是北周时大司马独孤信僚佐,被赐独孤姓。高颎自小聪明好学,善于言辞。十七岁入仕,就立下战功。杨坚当时还是北周的宰相,独揽大权,想自立为王。杨坚在众多人中

  • 揭秘:隋唐枭雄罗艺为何两次被叫“叛贼”之名?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隋唐英雄传》中,“冷面寒枪”俏罗成可谓是虏获了不少看官的心。剧中他文武双全,是“常胜将军”,堪比赵子龙,最终却成为秦王与太子之争的牺牲品,落得个万箭穿心的下场,实在是可悲可叹。其实隋唐正史中并没有罗成这个人,真正厉害的要数他名义上的父亲“罗艺”了,真正的牺牲品也是罗艺!都说“仁义走天下”,但是罗艺

  • 揭开明朝最后一个首辅周延儒:是忠臣还是奸臣?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最后一个首辅,只要对明朝历史有一定了解的人都知道,那就是周廷儒。周廷儒于1593年生,幼年时期,就有了一定的名气,从小就能写一手的好文章,为人比较有个性,民间对其的传说有很多。据说,周廷儒4岁的时候,他的祖父驮着他去街市上瞎逛,看到了一座徐阁老徐溥的碑坊,就问道:“徐阁老当了首辅之后,就把碑坊竖

  • 揭秘:大奸臣严嵩的一世骂名到底是因何而来的?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一开始,严嵩只是一个翰林院的小官,而且一当当了十来年。之后,严嵩通过巴结讨好同乡的顶头上司夏言,在他的举荐下才平步青云,之后还被调入了京城任职,见了皇帝做了高官,甚至进入了内阁。不过等到严嵩官居高位,他就开始忘恩负义,各种诬陷谋害夏言,怂恿世宗将他罢官,最后踩着他的尸体更上一层,当上了内阁首辅。除了

  • 人中吕布的名声为何落得没有白脸奸臣曹操的好?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马中赤免,人中吕布”,无论怎么说小吕在纷乱的三国都称得上一代豪杰,可奇怪的是,他在历史中、在如今的影视小说中却被丑化成了“三姓家奴”或者有勇无谋的莽汉,即使客观公正一点的,也只是承认他武功第一,勉为其难称之为“武霸”,反而把好听的头衔“武神”送予了赵子龙、“战神”封给了关云长。更可气的是,堂堂温侯

  • 唐太宗时期的贞观之治是靠隋朝的余粮养出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贞观之治的出现,使得大唐成为当时世界文明的大国。那么贞观之治的背景是怎样的呢?当时隋朝结束南北朝的分裂割据局面,重新统一了中国。但隋炀帝滥用民力、横征暴敛使得百姓民不聊生,在三次远征高丽失败后,社会矛盾加剧,天下大乱,此时唐朝应运而建,开启新的盛世。唐朝建立后,李渊和李世民都比较开明,他们重视历史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