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自成和张献忠是怎么成为死对头的?

李自成和张献忠是怎么成为死对头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1640 更新时间:2024/1/4 20:36:39

李自成张献忠是怎么成为死对头的?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李自成和张献忠二人,都是在明末崛起的农民将军,他们两个人有着同样低微的出身,也有着同样高的作战天赋。仅仅几年的时间,就将已经建朝几百年的明朝弄得风雨飘摇岌岌可危。两个人一起从卑微时开始奋斗,名声不相上下,一度齐名。在抗明的过程中两个人还成为了好友,如此相似的两人为何会从之前的并肩作战的队友一步步反目成仇成为死对头的呢?

在小编看来,主要原因还是随着形势的发展,双方在各方面都产生了难以调和的矛盾。尤其两人作为当时最负声望的起义军领袖,都想着能最终一统华夏,入主中原,作为势均力敌的两支力量,当然谁也不肯让步。两个人岁数相同,而且在起义之前的生活经历也很相似,一个人曾经是驿卒,另一个人则是当过捕快。都算处于社会的中下层,而在起义后都投奔到了高迎祥的手下。可以看出,他们二人的成功前的经历基本上一致。那么这两个人之间都发生过什么矛盾呢?

双方的第一次重大矛盾发生在武昌战役中。

公元1643年初,李自成在占领了孝感、汉川和汉阳府后,兵锋直指武昌。明朝大将左良玉望风逃窜,直接躲到了池州(今安徽贵池)城内。这样,湖北境内的官军非常薄弱,李自成攻取武昌可谓是探囊取物。然而,李自成部恰巧发生了罗汝才和贺一龙火并一事,李自成忙于处理此事,无暇东顾。这样一来,给了张献忠攻占武昌的机会。此时的张献忠驻军于安徽潜山一带,他看到李自成忙于处理内部事务,湖北守备空虚之机,挥师西进,进入湖广。一路连克黄梅、广济、蕲州、蕲水、黄州、麻城,并于公元1643年五月二十九日占领了武昌。

平心而论,张献忠之所以能够如此迅速的攻占武昌,于李自成将左良玉大军吓走以及在武昌西面摆出一副大军压境的形势是密不可分的。毕竟是李自成帮他牵扯住了武昌一方大部分的注意力,他才可以趁机将其拿下。而当李自成听说他攻占武昌,并且在武昌建立政权的消息以后,非常不满。他感觉到了来自李自成的不满,由于他此时拥有的兵力远不如李自成强大,为了避免与李自成产生冲突,他决定放弃武昌,挥师湖南。

然而,当张献忠放弃了武昌后,李自成却由于需要北上对付刚刚出关的明军孙传庭部,也没有向武昌进军,而是选择向河南用兵。这样一来,武昌反而重新落入了左良玉官军手中。双方的第一次矛盾就这样过去了,虽然没有发生正面冲突,但是在两方的心中都积攒了怒气和怨气,并且留下了一颗刺。最后在第二次矛盾中彻底爆发出来,发生了正面冲突。

双方的第二次重大矛盾发生在川北之役中。

张献忠初入四川时,曾在名义上奉李自成建立的大顺政权为正统地位,遵用永昌年号。但实际上,张献忠的入主四川就是准备与李自成裂土而治。不久,李自成被清军击败,为了进一步拓展起义军的生存空间,李自成派黎玉田和马科统兵收取川北一些张献忠尚未收取的州县,这样一来,直接触犯了张献忠的利益。张献忠忍无可忍,亲率大军来到川北,一举击败了马科部,把李自成的大顺军赶回了陕西。川北之役标志着张献忠与李自成的公开决裂。

根据目前掌握的史料来看,当时的李自成并没有想要于张献忠争夺四川的野心,因此,他出兵的地方都是张献忠尚且没有收取的州县。其实他是在可以避免双方发生矛盾和冲突,但即便如此,这种行为仍然严重伤害了张献忠的感情和双方的和气。而张献忠的心里始终憋着这口气,所以才会在川北之役后,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派大军进攻李自成占领的陕西汉中府,结果被守将贺珍击败。这个行为将双方矛盾进一步恶化,彻底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不死不休。

在小编看来,他们双方都没有想到一件事情,就是双方的自相残杀只能便宜一个势力,就是清军。两方只顾着互相争斗,正好给了清军一个各个击破的好机会。在汉中之战不久后,李自成就在清军的进攻下放弃了陕西,而近在咫尺的张献忠却见死不救。这样一来,大西政权就失去了北满的屏障,他占领的四川也就直接暴露在清军的威胁之下。张献忠见死不救的时候或许没想到自己下场会是这样吧?他也终于为自己的见死不救吞下了覆亡的恶果。

后来他们双方的死都和清兵有关,双方只顾着互相争斗却都轻视了清兵。李自成在吴三桂表示投降并且带兵进京的时候,没有派自己的嫡系重要力量去山海关驻防,结果最后失败了。而一路逃亡到了南方的时候,在湖北这个地方还是因为他性格中的自大,自己轻易带着几十个人就在前方探路,结果却被地主武装所杀。曾经攻占北京城的他,最后却死在了地主的武装手中,这可真不是死得其所啊。

而张献忠最后死亡的原因是因为轻视清八旗,虽然在初期听到旗兵攻入四川打过来,张献忠觉得守不住就烧了成都而撤走。但是撤退过程中,对于斥候回来报告说清军八旗先锋已经追上来还不相信,就亲自前去查看,但张献忠又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居然只带着少数随从出营观察,也没有作任何战斗的准备。双方隔着一条水沟相遇。张献忠由于走得太近被清兵一箭射中左胸,坠马而死。

综上所述,小编认为明末农民战争的失败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李自成与张献忠的同室操戈绝对是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在整个汉族人民面临清军剃发易服的民族压迫面前,二人不以拯救民族大业为己任,反而为了一己私利大打出手,最后只能最后身死也只是为私利,而不是为大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汉顺帝刘保在位期间有哪些作为?为何他的子孙说他毫无功德?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汉献帝刘协让位给谁,刘保后面是哪个皇帝,汉顺帝简介

    刘保,即汉顺帝,东汉第八位皇帝,汉安帝刘祜长子,他在位期间朝政都操于宦官、外戚之手。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汉朝不管是西汉还是东汉,似乎都摆脱不了外戚干政或是后宫临朝称制的命运,西汉有吕后而整个东汉后期朝政几乎都是在外戚和宦官、太后手里来回换,而皇帝多是他们手中傀儡。汉安帝在邓

  • 刘备去东吴娶亲时陪同去的人都是谁?为何诸葛亮不在?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新三国刘备去东吴,刘备到东吴结婚歌曲,刘备去东吴娶亲哪一集

    说起“吴蜀”联盟,大家肯定都非常熟悉了。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三国演义》是古代著名作家罗贯中先生撰写的,现已成为一部家喻户晓的古典书集,流传至今深受读者的喜爱,特别是通过现代艺术的加工,拍成了影视作品后,更是受到了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剧中刻画出许许多多生动形象的历史人

  • 刘志是如何铲除权臣梁冀的?他为东汉带来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东汉的豪强地主势力是如何出现的,重生之权臣,东汉末年群雄割据天下大乱

    刘志,即汉桓帝,东汉第十一位皇帝,汉章帝刘炟曾孙,河间孝王刘开之孙,蠡吾侯刘翼之子。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跟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看吧。朝中外戚梁冀因为汉质帝说他是跋扈将军,担心汉质帝长大后会对自己不利,因此毒死了汉质帝。为了重新找个受自己控制的傀儡,梁冀选了刘志,刘志也因此从侯爷变成了东汉第十位皇帝。刘志

  • 汉灵帝刘宏在位期间,做了哪些荒唐事?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刘彻晚年最大的错误,历史疑案中的帝王心术,那五做了哪些荒唐事

    刘宏,即汉灵帝,东汉帝十二位皇帝,汉章帝刘炟的玄孙。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跟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看吧。汉桓帝刘志逝世后没有继承人,外戚窦氏从诸侯王中选,刘宏就登上了皇位。汉桓帝时因为靠宦官掌权,所以宦官势力极大,窦氏虽然权利大,但没能压住宦官势力,于是想联合太傅陈蕃除掉宦官。不想消息走漏被宦官知道了,宦官

  • 石亭之战是怎么回事?曹休为何会在此战后惭恨离世?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固陵之战到底谁赢了,三国演义石亭之战,夷陵之战为什么会失败

    曹休,字文烈,三国时期曹魏名将,曹操从子,被视为己出,他最后是怎么死的呢?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跟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看吧。曹休于曹操起兵讨伐董卓时前往投奔,被称为“千里驹”。曹操对其如同亲子,对其极为宠信,让他率领曹军的精锐部队——虎豹骑。汉中之战时,曹休识破张飞计谋,大败吴兰。曹魏建立后,镇守曹魏东线

  • 孟郊借送好友的一首五言诗,倾吐心情的抑郁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七绝相思原创五十首,写给素未谋面的朋友的诗,七绝笑对人生

    孟郊,字东野,唐朝时期诗人,有“诗囚”之称,与贾岛并称“郊寒岛瘦”。下面为大家准备了孟郊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跟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看吧。孟郊的早年生活贫困,曾周游湖北、湖南、广西等地,无所遇合,屡试不第。在湖州和僧皎然等组织了诗会,刻意吟诗。四十六岁时才进士及第,五十岁时出任溧[lì]阳尉。这时

  • 探索曹丕的帝王术,他是如何设计除掉于禁的?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探索发现曾侯乙墓,曹丕为什么打压宗室,中国已经发掘的帝王墓

    曹丕,即魏文帝,三国时期政治家、文学家,曹魏开国皇帝,曹操次子,与正室卞夫人的嫡长子。曹丕和其父曹操、其弟曹植并称为“三曹”,是“建安文学”的代表。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跟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看吧。曹丕是三国时代杰出的诗人,其《燕歌行》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文人七言诗,对后世七言诗的创作有很大的影响。曹丕还是魏

  • 刘辩:东汉唯一被废黜的皇帝,他有着怎样的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刘辩字是什么,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措施,汉少帝被何人废黜

    刘辩,即汉少帝,汉灵帝刘宏与何皇后的嫡长子,他是东汉唯一被废黜的皇帝。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汉灵帝不喜欢刘辩想立刘协为太子,但因刘辩母亲何皇宫中受宠且舅舅在朝中位高权重,刘辩才能在汉灵帝驾崩后登基即位。登基后刘辩年纪小,政权都掌握在舅舅大将军何进和母亲手里,这时也已经

  • 刘协:东汉末代皇帝,无力回天只能做傀儡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东汉末年竟然没有三分天下,刘协是不是最窝囊的皇帝,刘备要是统一天下汉朝会延续吗

    刘协,即汉献帝,东汉末代帝王,他9岁时登基,在董卓、曹操等权臣中做傀儡皇帝,想拜托钳制却无力回天,最后还是禅位于曹丕。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刘协从皇帝位置下来后,反而拜托了家国大事,为百姓尽自己微薄之力,深受百姓爱戴,也不像其他灭国之君草草去世,得以寿终正寝。登基为帝

  • 刘备本是落魄皇族宗室,他如何成为三分天下的帝王?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三分天下之后是谁统一天下,刘备和谁三分天下,刘备统一天下了吗

    刘备,字玄德,即汉昭烈帝,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有人叫他刘皇叔,因为刘备是汉朝宗室,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不过虽然说是皇室后代但到了刘备这里只是有个名头而已,其实生活过很艰苦。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刘备父亲早逝,少年时期生活艰苦,与母亲织席子卖鞋子为生。十五岁时他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