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石亭之战是怎么回事?曹休为何会在此战后惭恨离世?

石亭之战是怎么回事?曹休为何会在此战后惭恨离世?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3620 更新时间:2024/1/8 4:47:10

曹休,字文烈,三国时期曹魏名将,曹操从子,被视为己出,他最后是怎么死的呢?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跟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看吧。

曹休于曹操起兵讨伐董卓时前往投奔,被称为“千里驹”。曹操对其如同亲子,对其极为宠信,让他率领曹军的精锐部队——虎豹骑。

汉中之战时,曹休识破张飞计谋,大败吴兰。曹魏建立后,镇守曹魏东线,多次击破吴军。

黄初七年(226年),曹丕驾崩,曹休与镇军大将军陈群、中军大将军曹真、抚军大将军司马懿四人受遗诏辅政。

魏明帝曹叡即位后,曹休进封长平侯。当时吴将审德屯驻皖城,曹休将其击破,斩杀了审德,收降了吴将韩综、翟丹等人。遂升迁为大司马,成为曹魏军队的最高统帅,都督扬州。

228年,孙权命鄱阳(今江西鄱阳)太守周鲂用诈降诱敌之计致书魏国曹休,表示愿意叛吴归魏,请求曹休派兵接应。

曹休得到消息后果然上当,亲自率领步骑兵十万人向皖城(今安徽省潜山县)进发,来接应诈降的吴将周鲂。

同时,魏明帝又命司马懿向江陵方向、贾逵向东关方向,三路大军同时进发伺机攻吴。

八月,孙权进驻皖口(今安徽怀宁皖水入江处),任命陆逊为大都督,朱桓全琮分别担任左、右督,各领三万人马迎击曹休。

朱桓对孙权说:“曹休本因是皇亲国戚,所以才会被重用,并不是因为他有勇有谋。如今他与我们交战必败,败后必逃,逃走时肯定经由夹石、挂车。这两条道路都很险要狭隘,如若能让一万士兵用柴断路,那么可把他的部众全部俘虏,甚至生擒曹休。请求用我的部队前往断路,若蒙上天神威,使得曹休自动投降,我们就可乘胜长驱直入,进而攻取寿春,获得淮南,进一步威胁许昌、洛阳,这是千载难逢的良机,切不可失!”

孙权听后拿不定主意,又询问陆逊,陆逊却认为太过冒险,孙权因而没有批准这个擒获曹休的大好良策。

曹休临近皖城时才知道被骗,但他没有听从琅邪太守孙礼不可孤军深入的劝谏,而是自持兵多将广,继续带兵行至石亭(今安徽桐城境),打算就此与东吴展开大战。

于是,三国时代一场不亚于“赤壁之战”的“石亭之战”爆发。

陆逊亲自指挥中路大军,命朱桓、全琮为左、右翼,三路并进,在石亭伏击曹休。曹休没有防备,初一交战不利后便慌忙退兵。

曹休之前的行军路线背靠湖泊、旁依大江,在仓皇退却时行军受阻而十分缓慢。吴军又在后面紧追不舍,魏军无心应战,被斩杀万余,丢弃军械车马无数。

曹休突围至夹石时,又遭遇孙权的伏兵。曹军士卒前无退路、后有追兵,惶恐之下陆续叛逃,曹休的人马几乎已经溃不成军。

在此危急关头,幸亏一向与曹休不和的贾逵前来救援。

曹休与贾逵向来不和,黄初年间,魏文帝曹丕曾想授予贾逵符节,曹休从中作梗,说道:“贾逵性情刚烈,一向轻视诸将,这种人不可都督一方。”曹丕于是打消了重用贾逵的念头。

而此时在东关的贾逵没有发现吴军,猜测吴军必然集结于皖城,曹休与之交战必败。虽然贾逵与曹休不和,但大敌当前,贾逵抛弃前嫌,下令部队水陆并进,急行200里,来到夹石,遍插旌旗,多擂战鼓。

吴军以为魏国救援大军已经来到,于是迅速撤离战场。贾逵把曹休安全救出后,又拿出粮食和军资供应饥饿交加的曹休军队。

然而,令贾逵没想到的是,曹休被救后却埋怨贾逵救援迟缓,当场呵责贾逵,并以大司马的名义命令作为豫州刺史的贾逵,帮他捡拾丢弃的仪仗、甲胄等物。

贾逵认为自己心中无愧,乃对曹休说:“本为国家作豫州刺史,不来相为拾弃仗也。”(《三国志·魏书十五·贾逵传》)

贾逵顶撞完曹休后,独自引军退回豫州,留下一脸惊愕的曹休在那里独自生气发怒。

其后,曹休回到洛阳上书谢罪。不久,因气愤引发背上毒疮发作而去世,时年大约50岁左右。

石亭之战,魏国出动大军,然而损兵折将,曹休不久病死。魏国直到24年之后,即252年才再次发起大规模的攻吴行动——东兴之战。

石亭之战后一年,即229年,孙权最后一个称帝,魏、蜀、吴三国遂鼎足而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孟郊借送好友的一首五言诗,倾吐心情的抑郁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七绝相思原创五十首,写给素未谋面的朋友的诗,七绝笑对人生

    孟郊,字东野,唐朝时期诗人,有“诗囚”之称,与贾岛并称“郊寒岛瘦”。下面为大家准备了孟郊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跟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看吧。孟郊的早年生活贫困,曾周游湖北、湖南、广西等地,无所遇合,屡试不第。在湖州和僧皎然等组织了诗会,刻意吟诗。四十六岁时才进士及第,五十岁时出任溧[lì]阳尉。这时

  • 探索曹丕的帝王术,他是如何设计除掉于禁的?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探索发现曾侯乙墓,曹丕为什么打压宗室,中国已经发掘的帝王墓

    曹丕,即魏文帝,三国时期政治家、文学家,曹魏开国皇帝,曹操次子,与正室卞夫人的嫡长子。曹丕和其父曹操、其弟曹植并称为“三曹”,是“建安文学”的代表。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跟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看吧。曹丕是三国时代杰出的诗人,其《燕歌行》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文人七言诗,对后世七言诗的创作有很大的影响。曹丕还是魏

  • 刘辩:东汉唯一被废黜的皇帝,他有着怎样的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刘辩字是什么,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措施,汉少帝被何人废黜

    刘辩,即汉少帝,汉灵帝刘宏与何皇后的嫡长子,他是东汉唯一被废黜的皇帝。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汉灵帝不喜欢刘辩想立刘协为太子,但因刘辩母亲何皇宫中受宠且舅舅在朝中位高权重,刘辩才能在汉灵帝驾崩后登基即位。登基后刘辩年纪小,政权都掌握在舅舅大将军何进和母亲手里,这时也已经

  • 刘协:东汉末代皇帝,无力回天只能做傀儡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东汉末年竟然没有三分天下,刘协是不是最窝囊的皇帝,刘备要是统一天下汉朝会延续吗

    刘协,即汉献帝,东汉末代帝王,他9岁时登基,在董卓、曹操等权臣中做傀儡皇帝,想拜托钳制却无力回天,最后还是禅位于曹丕。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刘协从皇帝位置下来后,反而拜托了家国大事,为百姓尽自己微薄之力,深受百姓爱戴,也不像其他灭国之君草草去世,得以寿终正寝。登基为帝

  • 刘备本是落魄皇族宗室,他如何成为三分天下的帝王?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三分天下之后是谁统一天下,刘备和谁三分天下,刘备统一天下了吗

    刘备,字玄德,即汉昭烈帝,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有人叫他刘皇叔,因为刘备是汉朝宗室,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不过虽然说是皇室后代但到了刘备这里只是有个名头而已,其实生活过很艰苦。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刘备父亲早逝,少年时期生活艰苦,与母亲织席子卖鞋子为生。十五岁时他母亲

  • 刘禅的一生经历了哪些阶段?后世对刘禅有哪些看法?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三国志对刘禅的评价,刘禅一生有何作为,诸葛亮留给刘禅的话

    刘禅,即蜀汉怀帝,小名阿斗,三国时期蜀汉第二位也是末代皇帝,蜀汉昭烈帝刘备之子。他在位41年,是三国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人,后来投降曹魏,成为安乐公,知道逝世,在亡国之君中结局算是不错的。 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幼年坎坷建安十三年,刘禅出生不久,此时的刘备兵败逃往江陵,

  • 魏文帝曹丕:上能骑马打仗,下能安邦治国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曹丕和曹植,十虎战曹彰原文,魏武遗风

    曹丕,即魏文帝,曹操次子,汉献帝禅位而创建魏朝。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曹丕十岁从军打仗,一直跟随曹操南征北战,创建魏朝后完成北方统一,出征东吴。他一心平定天下,却在位七年后病逝。曹丕能文能武,诗、赋、文学皆有成就,和曹操、曹植并称“建安三曹”,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 万历皇帝的生母,李太后在历史上有多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万历的母亲是谁,历史上杀母亲的皇帝,皇帝见太后要跪吗

    万历皇帝生母李太后在历史上有多厉害?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一个朝代的皇帝供奉自己家的祖先,这是人之常情,而且这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是一件必须做的事情,但是如果他们还供奉了前朝的人,那听起来才是真的很奇怪了。然而清朝时期的皇帝,就供奉了一位明朝时期的太后,她就是

  • 郑贵妃想让儿子继位,为什么失败了?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郑贵妃结局,朱元璋为什么不让燕王当太子,万历郑贵妃的儿子

    郑贵妃想让儿子继位,为什么失败?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如果用一句话来说那就是文官集团彻底绑架了万历皇帝,导致万历想法失败。而后来的崇祯皇帝虽说刚愎自用,但到最后还得被文官集团彻底按在了北京,而没有去南京。导致亡国。万历三大案,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所有起因就是

  • 历史上范进中举后担任的是什么官职?权力有多大?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古代权力最大的大臣,古代权力最大的官职,古代有实权的官职

    俗话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以上问题我爱历史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范进中举的故事,出自清代著名的小说家吴敬梓笔下的《儒林外史》。故事大致讲述了一个失落的读书人,在生活中处处碰壁,一日突然传来了范进高中举人的消息,范进高兴发疯,一时沦为笑谈这样一个故事。那么范进为什么就疯了呢?中了举人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