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高炽是怎么当上皇帝的?

朱高炽是怎么当上皇帝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2432 更新时间:2024/1/24 4:19:41

朱高炽是怎么当上皇帝的?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皇帝会选择什么样的人来做自己的继承人呢?很多人会觉得,皇帝挑选继承人,首选当然是嫡长子,如果嫡长子死了,那么剩下的皇子中,自然要选一个自己喜爱的,毕竟一个皇子如果收到宠爱,得到皇位的几率就更大一些。但是,在朱棣挑选继承人的时候,明明朱高煦能力更强,也更受朱棣喜爱,为什么最后反而是朱高炽得到了皇位呢?

首先,朱高炽深得他爷爷朱元璋的喜爱,正是他爷爷钦定他成为燕世子的。虽然朱高炽很得爷爷喜欢,但其父亲却特别不喜欢他。在他父亲朱棣眼中,朱高炽很无能。

朱棣尚武,而朱高炽却非常胖,自己走路都歪歪晃晃的,更别说什么武功了。他骑马射箭一会就体力不支了,在朱棣眼中,朱高炽很是无能。朱棣曾下令限制他的饮食,不过这方法一点作用都没有。不仅人没减肥成功,还饿得眼冒金星了。

负责朱高炽饮食的大厨心软了,便私下把家里菜给朱高炽吃了。后来这件事给让朱棣晓得了,这好心的大厨就被处以烹刑。偷偷给自己饭的人去世了,朱高炽还是依旧地胖,而燕王不喜欢世子的事传了出去。

朱高炽其他兄弟们早就对世子之位虎视眈眈,趁机进一步挑拨朱棣与朱高炽的关系。尤其是靖难之役的时候,朱高炽的弟弟朱高煦救了朱棣一命,朱棣似乎就想让朱高煦当世子了。

后来朱棣坐上了皇位,不过作为世子的朱高炽并没有被封为太子,朱棣心里并不想立他。后来,大臣们多次上表让皇帝选立太子,朱棣都以长子朱高炽还需要学习为由一直拖。而那时朱高炽已经二十五岁了。

后来举棋不定的朱棣便询问解缙,解缙提醒皇帝有个好孙子。朱高炽的儿子是深得朱棣的喜欢的,几经斟酌后,朱高炽终于被立为了太子。

有明一朝,共有16名皇帝,相对而言,明仁宗朱高炽是知名度较低的一位。然而就其治理朝政,稳定国家的贡献而言,朱高炽绝不在其父朱棣、其祖朱元棣之下。

朱高炽身体肥胖,又有足疾,比起其弟朱高煦的英武潇洒,不讨朱棣的喜欢。靖难之役后,朱棣登基称帝,在立太子一事上,曾多有犹豫,废长立幼,不过忌惮朝中大臣秉承嫡长子继承的礼法反对,造成朝局不稳而作罢。

朱棣曾就立太子一事问询于宠臣解缙,解缙回答说:“看皇孙”,意思是朱高炽的儿子的朱瞻基有一代仁君气象,如由朱高炽继位,起码可保三代江山。

在清代史学家谷应泰的《明史纪事本末》中,曾如此评价过明朝仁宗、宣宗治理下的社会繁荣,“明有仁宣,犹周有成康,汉有文景,庶几三代之风焉”,认为仁宣之治有上古周公之治,文景之治的风范。

不过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仁宣治世,是因为有三杨内阁,朱高炽在杨士奇、杨荣、杨溥的辅助下明朝才有一派歌舞升平、国富民强的气象。

因为儿子,才能登上大位,因为三杨,才有盛世之治,表面看来朱高炽是沾了别人的光,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朱高炽虽然不是惊才艳艳,身体也有残疾,但他的功勋却是靠自己拼搏出来的。

洪武二十八年,朱棣被封为燕王,朱高炽为燕世子。有一次,朱元璋命令诸王的世子去检阅士兵,在诸世子中,朱高炽回来最迟,朱元璋问其缘由,回答说:“旦寒甚,卫士方食,俟食毕,乃阅,以故迟。”

朱高炽身有残疾,心里却无半点扭曲,相反宽仁待人,因此受到朱元璋的称赞。登上皇位后,更是将“仁”一字发挥到极尽,扩展到天下万民。

朱棣靖难成功后,进行了一系列的开创活动,如五次北征蒙古、四次出兵安南、派遣郑和下西洋远抚四夷、迁都北京等等。这些活动虽然有利于开疆拓土,远扬国威,但其中消耗也是百姓难以承受的,作为监国多年的太子,朱高炽对其中利弊了然于胸。

永乐二十八年,朱棣死于北征路上,朱高炽继承皇位。在他的登极诏书里,朱高就提出与民休息的政治主张,提出例如停止远航西洋、免除之前百姓拖欠赋税、赦免囚犯等做法。

对于效忠建文帝的旧臣及其家属,朱高炽也采取宽仁的主张:“建文诸臣家属,在教坊司、锦衣卫、烷衣局及习匠、功臣家为奴者,悉肴为民,还其田土”,甚至还为建文帝恢复名誉,公开称朱允文为建文君,并取尊号为“崩”。

朱棣与朱高炽的关系也极为有趣,两人既是父子君臣,也是合作者。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父子两人一内一外,牢牢掌握着明朝这艘巨舰的方向。

靖难之时,朱棣率兵在外,朱高炽则坐镇大本营北平,成功抵御了李景隆几十万大军的攻击,为朱棣免去后顾之忧。靖难成功后,朱棣常年在外征战,内政大多由朱高炽处理。

“东宫临国,朝无废事”,朱高炽虽然不像他的两位弟弟朱高煦、朱高燧那样陪伴父亲驰骋疆场,却以另一种方式支持了朱棣的扩张政策,也为自己赢得了朝臣的支持。若无处理政事的卓越才能,在朱棣意图废立太子时,又怎么会有金忠、黄淮等大臣为他挺身而出,极力劝阻。

因此朱高炽能够当上太子,成功继位,并不只是因为他是长子,他有位好儿子朱瞻基,更是因为他的“仁”,他处理内政的能力,相较于只会打仗,英武的朱高熙,他更适合当继任者。

朱高炽战战兢兢当了二十年太子,敖到47岁才当上皇帝,可惜的是只当了9个多月的皇帝便驾崩了,很多主张都未能实行下去。但他休养生息,发展民力的政治理念却深深影响了他的继位者朱瞻基,“其盛也本于休养生息,其衰也必有土木兵戈”,他的“仁”政由宣宗继续执行下去,才有了“仁宣之治”,让明朝进入了一个稳定安宁的时期。朱高炽得“仁”字为谥号,可谓实至名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苏轼和司马光反对王安石变法的原因是?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苏轼、司马光等人并非不明事理之徒,那他们为何要反对王安石变法呢?仅仅是因为他们是守旧势力,变法触犯了他们的利益吗?这个解释说实话不具有太强的说服力。那究竟是为什么呢?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当时的很多政治家都认为王安石不具有宰相之才。如三朝元老韩琦,此人可是推行过“庆历新政”的人,

  • 孙休是如何铲除权臣的?他的老婆儿子为何会被杀?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孙休,三国时期东吴第三位皇帝,吴大帝孙权第六子。孙亮诛杀孙綝失败之后被,孙綝废掉,罢黜为会稽王,孙休被迎立称帝。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孙休最初是被封为琅琊王,居住虎林,后迁至会稽,与会稽太守濮阳兴、左右将督张布交情深厚,这两人在孙休登基之后也成为孙休的心腹大臣。孙綝迎

  • 欧阳修历史上被贬滁州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欧阳修被贬滁州,与支持范仲淹的改革有关,直接原因是有人诬陷他卷入桃色事件!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欧阳修是宋代文坛领袖,也是宋代政坛上的后起之秀。按照人生的逻辑,要是欧阳修懂事,要是欧阳修能遵从官场的潜规则,溜须拍马、拉人下水、捕风捉影之类的,他就能在官场干的风生水起。但是欧阳修不

  • 为赢得皇帝的尊严,曹髦做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曹髦(máo),三国时期曹魏第四位皇帝,魏文帝曹丕之孙,东海定王曹霖之子。司马师为掌控政权废掉曹芳后,迎立了曹髦为新帝。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曹髦堪称才子,其擅长诗文,绘画,因此他身边的心腹都是文臣,军权还是掌握在司马家族手里,这也为后来他反抗司马昭失败埋下了隐患。曹

  • 曹奂是命最好的亡国皇帝,为什么这么说呢?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曹奂,本名曹璜,即魏元帝,三国时期曹魏末代皇帝,魏武帝曹操之孙,燕王曹宇之子。曹奂虽然是皇帝,实则为司马氏的傀儡。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曹奂前任曹髦不甘当傀儡,宁愿死也要反抗司马昭的统治,甚至说出流传千古的“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之后亲自持剑披甲杀到司马家府上,但没

  • 北齐皇后李祖娥为何会杀死自己的女儿?她经历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李祖娥,北齐文宣帝高洋的皇后。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我们喜欢美貌的人,喜欢美人关注美人,美人的一颦一笑都让我们为之停留,但是有时美貌好像成了一种罪。在古代,女子的美貌不仅能获得众人的喜爱,还能获得荣华富贵,凭借美貌改变自己的命运。但事情总是两面的,历史上的美人们

  • 实现全国统一建立晋朝的司马炎,做了什么让天下大乱?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司马炎,即晋武帝,他是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西晋开国皇帝。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司马昭死后,把司马家族的势力交到司马炎手上,是魏国的重臣,是实际掌握魏国朝政的权臣。钟会、邓艾等将士消灭了蜀汉,三国鼎立的局面被打破,蜀汉灭亡的两年后,司马昭去世。司马炎继

  • 晋明帝司马绍在位期间有哪些作为?他是如何拯救东晋王朝的?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司马绍,即晋明帝,东晋第二位皇帝,晋元帝司马睿长子。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司马绍性情孝顺,从小才智过人,有文才武略,敬贤爱客,又好习武艺,善于安抚将士。当时江东人才济济,远近都归心于司马绍。司马绍的明君之像使得权臣王敦很不安,怕他登基后自己日子不好过,想以不孝名义废了

  • 晋成帝司马衍为什么当了一辈子的傀儡皇帝?他在位期间发生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司马衍,即晋成帝,东晋第三位皇帝,晋明帝司马绍长子,晋康帝司马岳同母兄。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晋明帝司马绍英年早逝,儿子最大的只有五岁,就是晋成帝司马衍。因为年纪小所以由母亲庾文君临朝听政,其实当权的主要是舅舅庾亮和王导。当时王氏家族势力过大,虞氏上来后,试图排挤王导

  • 晋康帝司马岳在位期间,发生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司马岳,即晋康帝,东晋第四位皇帝,晋明帝司马绍次子,晋成帝司马衍同母弟。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司马衍病重,庾冰等实权派不愿意让小皇子接任皇位,因为如果是皇子即位只能把权力交给孩子的母亲,实行皇太后辅政。于是在庾冰等人建议下,没有立自己两个儿子为帝,选择弟弟司马岳为皇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