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在魏蜀吴三国担任过大司马官职的人分别是谁?

历史上在魏蜀吴三国担任过大司马官职的人分别是谁?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4255 更新时间:2023/12/28 10:57:46

208年发生赤壁之战,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大司马,古代官名。先秦时期,有武事则以大司马掌之,而在平常则仍设立大司马以备不虞。比如西周大司马姜子牙(吕尚),齐国大司马田穰苴(司马穰苴)。西汉元狩四年(前119年)设立大司马,以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功多,特加号大司马,以冠将军之号。东汉初期,大司马为三公之一,旋改太尉,东汉末年又特别设立大司马,位在三公之上。

魏晋时期,大司马为上公之一,位在三公之上,是第一品的武将官职。由此,非常明显的是,在三国时期,大司马这一武将官职的地位,不仅超过了太尉、司徒、司空等三公,更在大将军之上,也即对于三国时期的武将来说,大司马是自己可以获得的最高官职了。那么,问题来了,对于魏蜀吴三国,第一任大司马分别是谁呢?

曹魏第一任大司马:曹仁

曹仁(168年-223年5月6日),字子孝,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三国时期曹魏名将,魏武帝曹操从祖弟,陈穆侯曹炽之子。作为曹魏宗室,曹仁早在东汉末年就跟从曹操征战四方,破袁术、攻陶谦、擒吕布、败刘备,参加官渡之战,立下汗马功劳。赤壁之战后,曹操率领大军退回北方,曹仁负责守江陵,抵御周瑜的进攻,最终弃城而走。马超起兵之后,曹仁跟随曹操败马超于渭南,破苏伯、田银于河间,灭侯音于宛城。在襄樊之战中,誓死镇守樊城,挡住关羽的围攻,从而最终扭转了襄樊之战的走向。

公元220年,曹操去世后,魏文帝曹丕继位。彼时,曹丕以夏侯惇为曹魏第一任大将军,而曹仁拜车骑将军、都督荆扬益州诸军事、荆州刺史,晋封陈侯。一年后,大将军夏侯惇已经去世,所以魏文帝曹丕晋升曹仁为大将军,并加封为大司马,从而执掌曹魏的兵马大权。因此,对于曹仁来说,虽然是曹魏第二任大将军,却是第一任大司马,也即第一任大将军夏侯惇因为去世的时间较早,没能担任大司马一职。黄初四年,大将军、大司马曹仁率兵进攻濡须口,不听蒋济所劝,惨败于吴将朱桓,郁郁而终,时年五十六,谥号为忠,配享曹操庙庭。

蜀汉第一任大司马:蒋琬

公元221年,刘备于成都称帝,正式建立蜀汉。和曹魏不同,蜀汉建立之后,并没有设立大将军和大司马一职。在很多人看来,这是因为关羽已经于公元220年被杀了。因此,刘备心目中,大将军和大司马都没有比较合适的人选。所以,对于蜀汉来说,初期只有骠骑将军、车骑将军等武将官职,比如马超担任骠骑将军,张飞担任车骑将军。夷陵之战后,刘备于公元233年去世。与此同时,蜀汉五虎上将中,也只有赵云一人尚存。在此背景下,诸葛亮虽然是蜀汉丞相,却成功执掌蜀汉兵马,也即诸葛亮成为蜀汉事实上的大将军、大司马了。

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病逝,蒋琬被任命为尚书令,不久又加行都护、假节,领益州刺史,再升为大将军、录尚书事,封安阳亭侯。延熙元年(238年),刘禅下诏蒋琬开府治事,加大司马。因此,作为诸葛亮的继承人,蒋琬成为蜀汉第一任大司马。彼时,蜀汉的兵权也确实在蒋琬的执掌下,比如姜维就需要听从蒋琬的指挥。延熙九年(246年),蜀汉第一任大司马蒋琬病逝,获赐谥号为“恭”。

东吴第一任大司马:吕范

在三国时期,吴国设有大司马和左大司马、右大司马,位在上大将军之上,一般由大将军或者上大将军升迁而来。如吕范,吕岱、施绩、陆抗、丁奉、朱然、全琮。其中,就吕范来说,就是东吴第一任大司马。吕范(?-228年),字子衡。汝南郡细阳县(今安徽太和)人。东汉末年,吕范年轻时为汝南县吏,后避难寿春,结识孙策。此后,吕范先跟随孙策,又在孙策去世后继续辅佐孙权。对于东吴的建立,吕范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可以说是吴国的开国功臣之一。吴国建立后,吕范累官至前将军、假节、扬州牧,封南昌侯。黄武七年(228年),吕范被拜为大司马。

不过,非常可惜的是,孙权赐予的大司马印绶尚未下发,吕范便已经因病逝世。孙权闻讯后,非常悲痛,为其素服举哀,并遣使者追赠大司马印绶。因此,对于吕范来说,可以称之为东吴第一任大司马,只是吕范实际上没有正式担任大司马这一官职。黄龙元年(公元229年),在第一任大司马吕范去世后,孙权晋升朱然为车骑将军、右护军,领兖州牧。赤乌九年(公元246年),孙权派遣使节拜朱然为左大司马、右军师。也即和蜀汉和曹魏不同,孙权将大司马这一官职分为左大司马和右大司马,一定程度上,这体现出孙权对于武将掌握兵权的担忧和防备,所以将这一重要官职一分为二,以此达到互相制衡的效果。对于三国时期的大司马,你怎么看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朱棣夺皇位的过程是怎样的?可谓演技之高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朱棣夺得皇位的过程可谓演技高超,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明朝开国帝王朱元璋死后没把皇位传给他的几个儿子,而是直接给了他的孙子,也就是历史上被称为建文帝的朱允炆。究其原因,主要是太子朱标性格比较懦弱,遇事很难有决断,朱元璋始终对他始终都不太满意,怕他将来有朝一日守不住大明江山。在知道

  • 朱高炽是怎么当上皇帝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朱高炽是怎么当上皇帝的?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皇帝会选择什么样的人来做自己的继承人呢?很多人会觉得,皇帝挑选继承人,首选当然是嫡长子,如果嫡长子死了,那么剩下的皇子中,自然要选一个自己喜爱的,毕竟一个皇子如果收到宠爱,得到皇位的几率就更大一些。但是,在朱棣挑选继承人的时候,明明朱

  • 苏轼和司马光反对王安石变法的原因是?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苏轼、司马光等人并非不明事理之徒,那他们为何要反对王安石变法呢?仅仅是因为他们是守旧势力,变法触犯了他们的利益吗?这个解释说实话不具有太强的说服力。那究竟是为什么呢?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当时的很多政治家都认为王安石不具有宰相之才。如三朝元老韩琦,此人可是推行过“庆历新政”的人,

  • 孙休是如何铲除权臣的?他的老婆儿子为何会被杀?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孙休,三国时期东吴第三位皇帝,吴大帝孙权第六子。孙亮诛杀孙綝失败之后被,孙綝废掉,罢黜为会稽王,孙休被迎立称帝。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孙休最初是被封为琅琊王,居住虎林,后迁至会稽,与会稽太守濮阳兴、左右将督张布交情深厚,这两人在孙休登基之后也成为孙休的心腹大臣。孙綝迎

  • 欧阳修历史上被贬滁州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欧阳修被贬滁州,与支持范仲淹的改革有关,直接原因是有人诬陷他卷入桃色事件!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欧阳修是宋代文坛领袖,也是宋代政坛上的后起之秀。按照人生的逻辑,要是欧阳修懂事,要是欧阳修能遵从官场的潜规则,溜须拍马、拉人下水、捕风捉影之类的,他就能在官场干的风生水起。但是欧阳修不

  • 为赢得皇帝的尊严,曹髦做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曹髦(máo),三国时期曹魏第四位皇帝,魏文帝曹丕之孙,东海定王曹霖之子。司马师为掌控政权废掉曹芳后,迎立了曹髦为新帝。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曹髦堪称才子,其擅长诗文,绘画,因此他身边的心腹都是文臣,军权还是掌握在司马家族手里,这也为后来他反抗司马昭失败埋下了隐患。曹

  • 曹奂是命最好的亡国皇帝,为什么这么说呢?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曹奂,本名曹璜,即魏元帝,三国时期曹魏末代皇帝,魏武帝曹操之孙,燕王曹宇之子。曹奂虽然是皇帝,实则为司马氏的傀儡。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曹奂前任曹髦不甘当傀儡,宁愿死也要反抗司马昭的统治,甚至说出流传千古的“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之后亲自持剑披甲杀到司马家府上,但没

  • 北齐皇后李祖娥为何会杀死自己的女儿?她经历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李祖娥,北齐文宣帝高洋的皇后。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我们喜欢美貌的人,喜欢美人关注美人,美人的一颦一笑都让我们为之停留,但是有时美貌好像成了一种罪。在古代,女子的美貌不仅能获得众人的喜爱,还能获得荣华富贵,凭借美貌改变自己的命运。但事情总是两面的,历史上的美人们

  • 实现全国统一建立晋朝的司马炎,做了什么让天下大乱?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司马炎,即晋武帝,他是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西晋开国皇帝。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司马昭死后,把司马家族的势力交到司马炎手上,是魏国的重臣,是实际掌握魏国朝政的权臣。钟会、邓艾等将士消灭了蜀汉,三国鼎立的局面被打破,蜀汉灭亡的两年后,司马昭去世。司马炎继

  • 晋明帝司马绍在位期间有哪些作为?他是如何拯救东晋王朝的?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司马绍,即晋明帝,东晋第二位皇帝,晋元帝司马睿长子。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司马绍性情孝顺,从小才智过人,有文才武略,敬贤爱客,又好习武艺,善于安抚将士。当时江东人才济济,远近都归心于司马绍。司马绍的明君之像使得权臣王敦很不安,怕他登基后自己日子不好过,想以不孝名义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