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后赵将领王擢的一生是什么样的?经历了什么?

后赵将领王擢的一生是什么样的?经历了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3370 更新时间:2024/1/19 10:40:55

王擢(?~355年),匈奴屠各人,十六国时期后赵将领。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

提到东汉末年的名将吕布,相信很多人最先想到的甚至不是他天下无双的武勇,而是其反复无常的性格。在经典名著《三国演义》当中,为了董卓赏赐的金银珠宝和赤兔宝马,吕布将对自己有知遇之恩的义父丁原杀害;因为和董卓之间产生了矛盾,吕布又毫不犹豫地除掉了董卓。后来,刘备好心收留吕布,吕布却趁其外出袭取了徐州。

不过,人人都说吕布反复无常,其实在吕布兵败身亡仅仅一百余年后,天下间便又出了一位比他有过之而无不及的将领,那便是王擢。王擢本是后赵将领,后来两年内先后转投了四个政权,可以说论起反复无常,吕布都要对这位“后辈”肃然起敬、自愧不如。

西晋末年天下大乱,以匈奴、鲜卑、羯、氐、羌为首的塞外众多游牧民族趁着西晋朝廷因八王之乱陷入混乱的机会纷纷入主中原,史称“五胡乱华”。在众多少数民族政权当中,后赵是由羯族首领石勒建立,但我们今天要说的王擢并非羯族人,而是来自匈奴的屠各部落。

有关王擢的详细出身如今已不可考,但根据《资治通鉴》的记载,建元二年(344)时他就已经作为后赵将领与前凉将领张瓘交战于三交城,并被对方击败。两年后,王擢出兵攻打前凉,并成功一雪前耻,不但抓获敌将数员,还将前凉境内七千余户百姓迁徙到了己方控制下的雍州。次年,王擢继续与前凉作战,不过在取得几次胜利后又被前凉名将谢艾击败,狼狈逃回了黄河南岸。

永和七年(351),后赵在经历一系列内部斗争后宣告灭亡,第二年七月,王擢向东晋投降,被封为征西将军、秦州刺史。十月,燕王慕容儁在击败冉魏,占据河北后宣布与东晋决裂,自己登基为帝,他的政权也就是后世所说的前燕。王擢见此情形,当即放弃了偏安一隅的东晋,转而归附于慕容儁,并被封为了益州刺史。

十一月,前秦丞相苻雄出兵陇西,王擢不敌强大的前秦军队,只好投靠了临近的前凉,并被昔日曾经多次兵戎相见的前凉君主张重华封为征虏将军、秦州刺史。对于王擢在前凉的待遇,史书表示张重华对其“特宠待之”,可见其很受器重。

永和九年(353),王擢奉张重华之命与张弘、宋修两名将领共同率领一万五千兵马讨伐前秦。然而,在苻雄的指挥下,前秦军队大胜前凉,斩首了足足一万两千余人,张弘、宋修也战败被俘。逃出生天的王擢只得放弃名义上归自己管辖的秦州,逃到了姑臧。三个月后,对王擢仍然十分信任的张重华又拨给他两万兵马,让他收复秦州,击败前秦任命的秦州刺史苻愿。

幸运的是,王擢的这次出兵得到了秦州各地郡县的响应,且苻愿的能力也十分平庸。在种种有利因素的作用下,王擢终于取得大胜,夺回了秦州。永和十年(354),桓温领东晋兵马北伐前秦,王擢则率军夺下陈仓响应。然而,前秦在初期陷入颓势后很快反应过来,不但从王擢手中夺回了陈仓,还采用坚壁清野战术逼得缺粮的桓温被迫撤军。

兵败陈仓后,王擢遭到了新任君主张祚的猜忌,甚至被昔日同袍讨伐。为了自保,王擢只得于同年十一月投靠了前秦,并被封为尚书。从永和八年(352)七月投靠东晋到永和十年(354)十一月投降前秦,王擢在两年时间里先后转投了四个政权。

客观来说,王擢投靠东晋是因为原本的祖国后赵灭亡,投降前凉是因为被前秦讨伐失去了立足之地,投奔前秦则是因为被君主猜忌甚至遭受攻伐,这三次都可以勉强说是被逼无奈、无可厚非。但是,他在归附东晋仅仅三个月后就转投前燕,这就完全称得上是反复无常了。当然,王擢出身匈奴部落,并没有从小接受忠君爱国、舍生取义等儒家思想,对于他来说,或许尊奉强者才是最根本的价值取向。另一方面,在那个混乱的时代,贯彻忠诚和信义本来也是十分困难的。

正因为忠诚可贵,所以从古到今人们才会对忠诚之人格外推崇,但事实是,大部分人就像王擢一般,在面临选择时会更加重视自身的安危和利益。国家灭亡后,王擢投靠东晋不是因为对东晋有特殊感情,而是为求自保。同理,三个月后他转投前燕,也是因为前燕正值强盛之时,比起东晋更加利于自己的发展。搞清楚这一点,或许王擢的“反复无常”看起来更多了几分无奈和现实的色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作为曹操最喜欢的儿子,曹冲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曹冲那么聪明,为什么没有四曹,曹冲真是一个什么的孩子啊

    曹操最喜欢的儿子是哪一个?毫无疑问是曹冲。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曹操在中古历史上是非常出名的人物,对中国历史的走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随着这些年,曹操翻案风的兴趣,曹操的形象差不多已经翻过来了,不再是过去,单纯的大坏蛋,大奸臣了。中国史学非常发达,即便是过去大家

  • 同样是大权在握,为何吕雉不敢像武则天一样成为女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在历史上,除了武则天成为第一个女皇帝之外,还是有着许多政治手段极高的优秀女性的,诸如汉高祖刘邦的皇后吕雉,汉文帝刘恒的皇后窦漪房,以及宋真宗赵恒的皇后刘娥。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同样是大权在握,为何吕雉不敢像武则天一样成为女皇帝?汉高祖刘邦驾崩之后,由其子汉惠帝刘盈继位,但刘盈的性格很是懦弱,所以

  • 李显为何在武则天死后将她归葬乾陵?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武则天乾陵图,武则天最终让位李显,李显为什么不杀武则天

    唐中宗李显唐高宗李治第七子,武则天第三子,唐朝第四位皇帝。我爱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公元705年十一月二十六日,一代女皇武则天,病殁于洛阳上阳宫,终年八十一岁,属于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女皇时代落幕了,但围绕着女皇的是是非非却没有结束。在武则天去世前一年,太子李显已经

  • 晋愍帝司马邺:西晋末代皇帝,在投降后历尽屈辱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晋怀帝,晋王朝怎么灭亡的,西晋灭亡有多惨

    西晋开国皇帝司马炎代魏自立后,肯定没有想到西晋王朝也如同黄粱一梦一般,只存在了短短的五十一年。在司马炎去世后,西晋陷入了一系列天灾人祸的旋涡之中,作为西晋末代皇帝的晋愍帝司马邺,自然难以善终。司马邺是晋武帝司马炎的孙子,吴敬王司马晏第三子,从辈分上看,他是司马懿的玄孙。他最初被过继给了已故的伯父司马

  • 在明朝历史上为何说朱祐樘是最特别的一位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朱佑樘是明君还是昏君,朱祐樘之后的皇帝,明朝朱祐樘是谁的儿子

    明孝宗朱祐樘1487年-1505年在位,年号弘治,明朝第九位皇帝。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在古代封建社会中,皇帝贵为九五之尊富有天下,拥有着绝对至高无上的皇权。而提到皇帝,说到皇帝的爱情,给人的第一感觉,那就是皇帝嫔妃众多,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之称。在古代显贵之家,有的也会妻妾不

  • 作为朱元璋最为疼爱的儿子,朱标死后的待遇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朱棣敢反朱标吗,朱元璋为什么对朱标那么信任,朱标谋反朱元璋高兴

    朱标是朱元璋的大儿子,早早被立为皇太子。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明太祖朱元璋后宫妃嫔众多,她们为朱元璋生育了二十六个儿子、十六个女儿,其中两孩早夭,共三十八个孩子顺利长大成人。朱元璋对自己的子女都是十分重视的,而其中最为疼爱的是其嫡长子朱标,对朱标的关爱甚是令旁人羡慕。朱标,生于

  • 武三思是什么人?在武则天死后他在朝廷是何地位?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武则天是李渊的什么关系,武则天立武三思为太子,武则天为什么不杀武三思

    武三思是武周宰相,荆州都督武士彟之孙,。以上问题我爱历史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武三思是女皇武则天的侄子,当年也曾经梦醒过,弄个太子当当,不过自从李显从外地回来之后,武家人知道了武则天的最终选择,还是会传位给李唐子孙。当时这也绝不意味着,武则天放弃了武家人,为了能够弥合武家和李家的矛盾,武则天

  • 历史上高阳公主的一生都经历了什么?李治为何赐死她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上的吴怀先,历史上的辛追一生经历,高阳公主和武则天的关系

    没有任何一个朝代的公主,能如大唐公主那样拥有着斑斓多姿的传奇人生。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高阳公主,是唐太宗李世民非常钟爱的女儿,她的生母,史书记载不祥。由于她深得唐太宗的钟爱,所以唐太宗对她的婚事也非常用心,为她找了一户显贵之家,让她做了唐朝初年时期的

  • 唐宣宗李忱能和太宗并列,他的能力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唐宣宗李忱,汉族,唐朝第十八位皇帝。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安史之乱之后,唐帝国基本上就两件事,内斗与外斗,内斗就是宦官跟大臣斗,大臣之间斗,皇帝跟大臣跟宦官斗,斗来斗去都是一地鸡毛,没有精彩的故事,也没有惊天动地的伟业,历史老儿没有什么新花样,翻

  • 历史上诸葛亮掌权后为何没有攻打东吴?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在赤壁之战后,由于曹操的失败,让他短时间内,无力再对江东发动大规模的征讨,这就让东吴有了发展稳固势力的机会,与此同时,也给了刘备发展地盘的时机。正是因为曹操在赤壁之战的惨败,得以为后来魏蜀吴三分天下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