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宋太祖赵匡胤为何离奇死亡?其背后有何隐情

宋太祖赵匡胤为何离奇死亡?其背后有何隐情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4339 更新时间:2023/12/14 14:25:02

《湘山野录》中说,开宝九年10月,一个雪夜里,赵匡胤急召他的弟弟赵光义入宫,兄弟二人在寝宫对饮,喝完酒已经是深夜了,赵匡胤用玉斧在雪地上刺,同时说:"好做好做",当夜赵留宿寝宫,第二天天刚刚亮,赵匡胤不明不白地死了,赵光义受遗诏,于灵前继位。

《烬余录》说,赵光义对赵匡胤的妃子花蕊夫人垂涎之久,趁赵匡胤病中昏睡不醒时半夜调戏花蕊夫人,惊醒了赵匡胤,并用玉斧砍他,但力不从心,砍了地,于是赵光义一不做二不休,杀了赵匡胤,逃回府中。

《涑水纪闻》里说:太祖去世时已是四鼓,宋皇后叫内侍王继恩把皇子德芳叫来,王继恩考虑到太祖早就打算传位于晋王光义,却找来了赵光义,进宫后,宋皇后问:“是德芳来了吗?”王继恩回答:“晋王来了。”宋皇后惊诧莫名,后来突然醒悟,哭着对赵光义说:“官家,我母子的性命,都托付给你了。”

另外,据说赵光义以弟弟的身份继承兄长的帝位,是他母亲杜太后的意见,说是杜太后临终时,曾对赵匡胤说:“如果后周是一个年长的皇帝继位,你怎么可能有今天呢?你和光义都是我儿子,你将来把帝位传与他,国有长君,才是社稷之纲啊!”赵匡胤表示同意,于是叫宰相赵普当面写成誓词,封存于金匮里,这就是所谓的“金匮之盟”,也就是赵光义“兄死弟及”的合法根据。

这一切,都使人们产生了许多疑问。

一是赵匡胤死时的“烛光斧影”。

按说宫廷礼仪,赵光义是不可以在宫里睡觉的,他却居然在宫里睡觉,太监、宫女不该离开皇帝,却居然都离开了,忙乱的人影、奇怪的斧声,以及赵匡胤“好做好做”的呼喊,一一都告诉人们,这是一场事先策划的血腥谋杀。

二是王继恩假传圣旨。

王继恩有何胆量,敢违背宋皇后的旨意,本该传赵德芳,却传来赵光义?倘若事败,不是杀身之祸么?

这种说法,只不过把篡位的罪过加在一个太监身上而已,同时掩盖了杀兄的罪行。

三是“金匮之盟”的真伪。

杜太后去世时,赵匡胤只有34岁,正值壮年,他的儿子德昭14岁了,即使赵匡胤几年后去世,也不会出现后周柴世宗遗下7岁孤儿群龙无首的局面,杜太后一生贤明,怎能出此下策?况且,“金匮之盟”是赵光义登基5年后才列举证人、公布出来的,为什么不在赵匡胤死时,堂堂正正公布出来呢?

还有一些疑点,也使人们对赵光义有非议。

赵光义不等到第二年,就改换年号,新君即位,常例是次年改用新年号纪年,可是赵光义把只剩下两个月的开宝九年,改为兴国元年,这就打破常规的迫不及待,只有一个解释:抢先为自已“正名”,这是不是他心里有鬼呢?

逼杀赵匡胤的长子德昭(当时已30岁),赵匡胤幼子德芳(仅26岁)也神秘地暴病身亡,赵匡胤的遗孀死后,赵光义不按皇后礼仪发丧,这些都是偶然吗?

最最让人感到莫名其妙的是,赵光义的子孙后代却相信他的老祖宗“杀兄篡位”的说法,把皇位又传给了赵匡胤的后代,这里说的是宋高宗赵构传位的事。

据说赵构没有儿子,谁来继承皇位呢?大臣们议论纷纷。有一种强有力的意见是:赵匡胤是开国之君,应该在他的后代中选择接班人,起初,赵构对这种议论严加贬责,忽然有一天,他又改变主意,说他做了一个梦,梦见宋太祖赵匡胤带他到了“万岁殿”,看到了当日的“烛光剑影”的全部惊景,并说:“你只有把王位传给我的儿孙,国势才有可能有一线转机。”于是赵构终于找到了赵匡胤的七世孙赵慎,并且把皇位传给了他,这时离那个血腥的恐怖之夜已经有187年了。

这也许正说明了一点:那就是赵构承认了祖先的罪孽,同时也给了赵匡胤之死交待了一个基本的答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南宋皇帝宋恭宗赵显是怎样死的?赵显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最初,元世祖忽必烈对赵显母子还算礼遇,将赵显封为瀛国公,忽必烈对赵显最初的印象不错,甚至将公主嫁给他。似乎赵显的一生虽然因为失去皇位而遗憾,但能在优渥安宁的生活中渡过一生,也算是亡国之君不幸之中的万幸。然而,事与愿违。民国史学家孟森认为:元朝统治的一大缺憾是马上打天下,马上治天下,没有能够更好的管理

  • 昭襄王嬴稷是怎么时候死的?嬴稷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秦昭襄王四十九年,秦国的五大夫王陵攻打赵国的国都邯郸,不能攻克,于是派遣王龁代替王陵,仍不能攻克,于是围攻邯郸,赵国震恐,向各国乞求援助。楚国派大将黄歇营救赵国,魏国派大将晋鄙营救赵国,秦昭襄王嬴稷派遣使臣对魏安釐王魏圉说:“敢有参战的人,我会把兵力移过来一起打。”魏圉害怕了,命令晋鄙将兵力屯积在邺

  • 秦昭襄王嬴稷是怎样击破楚国的?利用楚怀王吗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秦昭襄王八年,秦昭襄王邀楚怀王在武关(陕西商州商南)会面结盟,途中突然劫持楚怀王到咸阳,强迫楚怀王割巫郡(重庆巫山)、黔中郡(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的地给秦国,楚怀王愤怒拒绝,于是昭襄王拘留了楚怀王不让他回去,秦国任命齐国的孟尝君田文为秦相。秦昭襄王九年,秦昭襄王嬴稷听信谗言,准备杀了田文

  • 建文帝朱允炆退位后去了哪里?建文帝下落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1、自焚说据永乐年间《实录》和《明史稿》的记载,建文帝继位后,即用兵部尚书齐泰和大常卿黄子澄谋,定策削藩。领兵在外、身为燕王的朱棣立即打着清君侧的旗号,起兵南下,发起“靖难之役”,不到四年,燕王即挥师渡过长江,兵临南京城下,建文帝求和不允,只好死守,但是他的主帅李景隆却打开金川门迎燕王大军入城,满朝

  • 石弘是谁?历史上唯一被强行逼上龙椅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皇位的诱惑力不知道让多少人头破血流、魂断九泉,演绎了多少了惊心动魄的厮杀、肝脑涂地的夷戮和腥风血雨的战争,最终成功者甚少,失败者却不胜枚举,可见,为了做皇帝,得付出了一定的沉重代价。然而,历史上却有一位本是皇位继选者,但又自愿让位,不想做皇帝的人,后来被强行地逼上龙椅,做了皇帝,如

  • 明英宗朱祁镇在土木堡之变中究竟是怎样被俘的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兵部尚书邝埜一再要求驰入居庸关,以保证安全,但王振不准。土木堡地势高,无泉缺水,土木堡之南十五里处有河,被瓦剌军占据,将士饥渴难耐,挖井二丈仍无水。隔日瓦剌军队包围土木堡。也先遣使诈和,并主动撤离,以麻痹明军。英宗不疑有诈,遣曹鼐起草诏书。王振下令移营就水,当明军大军移动时,饥渴难忍的军士一哄而起,

  • 让一代霸王项羽陷入四面楚歌境地的计策是谁出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四面楚歌,作为一个经典的故事成语,最早出处是来自《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这里司马迁用白描的手法,叙述了战争的情况,而四面皆楚歌则是真的按字面意思来理解,只是在后世运用中,四面楚歌的象征

  • 揭秘:明代宗朱祁钰为什么不舍得啥朱祁镇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明代宗,姓朱,名祁钰,明代宗,后人称之为景泰帝,他是明宣宗朱瞻基的二儿子,明英宗朱祁镇的弟弟。明代宗的母亲是贤妃吴氏,相传吴氏是带罪之人,被充入宫中成为侍女,偶然被明宣宗临幸,生下了朱祁钰。但是因为吴氏是带罪之人,所以明宣宗只能将她安置在宫外的大宅院内,直到明宣宗快要驾崩,才将二人接回宫,托付给张太

  • 专家谈曾国藩:智商不高气量不大 生活中很多恶习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昨天下午,扬州图书馆举行新年首场公益讲座,南京师范大学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郦波走进扬图讲堂,与数百市民共同解读《曾国藩的人生智慧》。从湖南的农家子弟到晚清“中兴名臣”,从背不出书的“笨小孩”到一代大儒,从一介书生到湘军统帅,曾国藩的人生是一个励志的传奇故事。历史上众多仁人志士都拿他作为学习的榜样

  • 揭秘:汉朝历史上哪个大人因腿瘸而失去了相位?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韩安国是现在河南商丘那地方的人,早年学过“帝王之术”,起初给梁孝王刘武做幕僚,因协助梁王顽强阻击吴楚七国叛军而出名。刘武是汉景帝刘启的亲弟弟,又深得太后窦氏疼爱,加上平叛有功,一时骄纵得无法无天,在自己的封国俨然摆出天子的派头,引起了太后和皇兄刘启的极大不满,以至于梁国的使者朝见,统统不见。韩安国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