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张廷玉为什么会建议雍正处死年羹尧?

张廷玉为什么会建议雍正处死年羹尧?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816 更新时间:2023/12/12 17:49:03

张廷玉为什么会建议雍正处死年羹?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年羹尧的死,可以说是既可喜又可悲。可喜的是,这个飞扬跋扈的将军终于得到了制裁,孙嘉诚的大仇也终于得报了;可悲的是,这样一个功勋显赫的人才,竟然最终惨死在那个曾经和自己重申君臣之道雍正帝的刀下。年羹尧的死,在剧中可以说是鸟尽弓藏,也可以说是咎由自取。但无论怎样,就剧中人物形象而言,年羹尧死的一点也不冤枉!

不过在处决年羹尧之前,雍正帝还是犹豫了很久的,始终都拿不定注意,最终还是得到内阁大臣张廷玉的肯定之后,雍正帝这才下令赐死年羹尧。

那么问题来了,张廷玉向来都是谨言慎行的,更何况雍正和年羹尧的关系很好,为何他还会建议处死年羹尧呢?本文就我们就来简单分析一下!

张廷玉的建议

在剧中,雍正帝曾问张廷玉说:“衡臣,年羹尧就真的该死吗?”

张廷玉不知道怎么回答,犹豫了半天,因为张廷玉知道,年羹尧和雍正关系很好,如果此时自己就给出了最终答案,那么说不定会遭到雍正帝的猜忌,说自己是不怀好意。当然,雍正帝也知道他的考虑,于是便接着说道:“怎么想的就怎么说嘛!”

虽然雍正此话已经明确告诉张廷玉,无论你说什么都不会受到怪罪,但是张廷玉知道,历来帝王皆不可信,所以还是谨言慎行比较好。于是便说道:

“各省督抚都上折子说话了,这件事应该有个了断了。皇上现在在整顿吏治,而年羹尧仅贪污这一项,就达四百六十万两之巨。何况还有大不敬之罪九,跋扈之罪十,种种罪名累计有九十二款之多,朝廷虽然有议功一说,但是功过相抵,他仍然死有余辜。”

不得不说,张廷玉真的很聪明,他给的回答并不是出自他自己,而是各省的督抚,但实际上这就是他心里想说的话。只不过这样来说的话,既可以表明对年羹尧这件事的态度,也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雍正日后的责怪。

为了更进一步确定年羹尧的罪名,让雍正及时作出了断,张廷玉接着有引用李绂所上折子里的话:

“年羹尧现在穿着黄马褂,昭示于城门之下,招摇于闹市之中,是何居心?无非是炫耀他平西北之功,示世人鸟尽弓藏之意。此人一日不去,皇上圣明就一日受到玷污。”

同样地,张廷玉引用李绂的话,无非就是来表明自己的态度而已。历来文人大都如此,更何况是身居高位的内阁首辅大臣张廷玉,自然不能直接表明态度,而只能引用别人的话来表明自己心里所想。

所以总的来说,张廷玉是主张除掉年羹尧的,并且也借用别人所说的话来建议雍正帝,必须要及时给出处理办法,否则就会辜负天下臣民之所望。所以此事后不久,李卫便收到了雍正的折子,让他前去将年羹尧赐死。

其实总的来说,张廷玉之所以会建议雍正帝要处决年羹尧,并非是出于私心,相反,他和年羹尧并没有什么冤仇,更不是政敌,所以他没有必要非得致年羹尧于死地不可。其实,这一点我们也可以从他对雍正的回答中看出来,他的态度虽然很明确,就是要处死年羹尧,但是这些话并非是他所说的,而只是借用别人之言而已,所以由此表明,他并不是因为私人因素要处死年羹尧。

相反,张廷玉所考虑的,是此事对朝廷内外的影响,也就是出于公心,并非私心。年羹尧事件可以说是雍正自继位以来最大的一起综合案件。年羹尧所犯之罪竟有九十二款之多,由此可见其真的是死有余辜了。当然了,如果从正史的角度来看的话,年羹尧九十二款大罪其实并不属实,很多都是莫须有的罪名。不过此时的雍正已经做好了准备,只等着张廷玉给他下一道“命令”而已!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从正史的角度来看的话,雍正帝为何要处死年羹尧呢?

正史中雍正为何要处死年羹尧?

从正史的角度来看的话,其实年羹尧的死是雍正帝一手策划的。年羹尧从身居高位,到受到弹劾,再到被打击,最后被处决,其实这一整个过程都是雍正帝一手策划的。雍正在需要年羹尧为他平定西北的时候,便开始向世人彰显他们之间所谓的“千古君臣之道”。在外人看来,雍正和年羹尧是一对真正的千古君臣,关系非常之好,更何况这还是两个不同民族的君臣之间的融合,所以不得不让羡慕。

但是在雍正心里,这不过是他用来笼络年羹尧和一些汉臣的手段而已,更何况,此时的雍正已经开始决定要将这个飞扬跋扈的将军给彻底清除了。在雍正给年羹尧暗示做事不要太张扬之后,他基本上也成为了“倒年”的一份子了。在将这些铺垫都做好之后,便开始公开指责批评年羹尧,可笑的是,那些已经知道皇帝用意的大臣也纷纷上书配合,弹劾年羹尧的种种罪行。

遭到雍正帝突然“袭击”的年羹尧,手足无措,也不知道该如何辩解,只好不断向雍正帝请罪认错,求取原谅。当然,雍正心里也很清楚,自己也必须要原谅他,因为此时的西北地区还受到年羹尧节制,手下的大将也还都听他的话,如果贸然将他处决,那么必然会引起西北地区的动乱。

为了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雍正一方面派人出去收集年羹尧的罪状;另外一方面则开始对年羹尧的直系下属下手,而首先要争取人物便是岳钟琪。因为岳钟琪是年羹尧一手提拔起来的,并且常年跟随年羹尧在外征战。最重要的是,岳钟琪这个人还有些政治敏感,因为他是南宋时期抗金名将岳飞的后人,所以他很担心雍正会怀疑他的忠诚。而这一点恰好可以被雍正帝所利用。

最后在雍正帝的一番操作之下,岳钟琪便决定脱离年羹尧,回到朝廷的怀抱。最后,在雍正帝和大臣的谋划下,刑部给年羹尧拟定了九十二条大罪,最终将其处死。但就像我们上文所说的,这九十二条罪状中,其实有很多都是捕风捉影定出来的,纯属莫须有,但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呢!

而至于说雍正为何要给年羹尧定如此多的罪状,其实就是想告诉天下人,并不是自己那番千古君臣的话不算数,也不是自己辜负了年羹尧,而是年羹尧自己咎由自取而已,是年羹尧辜负了自己。公元1726年1月13日,年羹尧自杀于狱中,一代名将就此走完了他的一生,享年47岁。

根据郑小悠博士的《年羹尧之死》、日本汉学家宫崎市定的《雍正帝》等著作中对年羹尧死因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年羹尧的死因并不是他要造反,也不是他知道什么夺嫡的内幕,而是他在雍正帝的眼中,已经成了当下最大的一个不可控因素。这其中包括他一开始对于雍正的态度,包括他在西北、京城等地的所作所为,都让雍正帝感觉到,自己已经没法控制年羹尧。

所以,哪怕雍正知道年羹尧现在没有造反的心思和举动,但是这并不能代表以后就没有。所以既然自己无法控制,那么只能将其除掉。不过此时年羹尧地位显赫,且雍正又曾经向外人宣示了自己与他的千古君臣之道,所以就注定了处决年羹尧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想要名正言顺,就得想方设法让他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不过话说回来,年羹尧之死,其实还与他对雍正帝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君主还缺乏清晰的认识。年羹尧习惯了康熙朝宽大的政治,哪怕是遭到谴责,仰仗着自己军功卓著,同时自己的妹妹又是雍正的宠妃,所以这些处罚也会不了了之,因此他也从不将其放在眼里。而这便是造成他最终悲剧的一个重要原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廑:夏朝第十三任帝王,他有着怎样的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夏朝第十七位君主,廑注,夏朝第12位皇帝

    廑(qín ),姒姓,又名胤甲,夏朝第十三任帝王,扃之子,在扃病死后继位,在位21年,病逝后葬于安邑附近。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廑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廑出生在不降40年(前1772年),廑从小天资聪颖,远胜于不降的儿子孔甲。不降很喜爱这个侄子。因为孔甲不德,不降传位给自己的弟弟,

  • 雍正如此重用李卫的原因是什么呢?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雍正和李卫关系好吗,雍正与李卫的关系,雍正为什么对李卫那么好

    雍正如此重用李卫的原因是什么呢?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雍正当年去江南集资,在路上遇到了孤儿李卫并收留了他。雍正认为雪中送炭会让一个人更忠心,所以他不太喜欢锦上添花这种行为。也就等同于,雍正喜欢任用落魄中的人,而不是那些正得志的,比如他任用的李卫,田文静等人。这其实与雍正的性格有关

  • 孔甲有哪些趣闻轶事?他的身上有哪些争议?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经历过的一些轶事,近代名人趣闻轶事,奇闻异事和趣闻轶事

    孔甲,生卒年不详,姒姓,名孔甲,夏朝第十四任帝王,他是姒不降之子,姒扃之侄,姒廑的堂兄弟。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姒孔甲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趣闻轶事孔甲好龙孔甲在位时期,因顺服天帝,天帝于是赐给他驾车的龙,黄河的各两条,汉水的各两条(《史记》作二条),各有一雌一雄。孔甲不能饲养,一

  • 孔甲在位期间,有哪些为政举措?对后世产生了哪些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如何抓好思政课建设,孔甲是谁,国家重视大中小思政课举措

    孔甲,生卒年不详,姒姓,名孔甲,夏朝第十四任帝王,他是姒不降之子,姒扃之侄,姒廑的堂兄弟。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姒孔甲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为政举措基本概况孔甲时期,夏朝军队的武器装备以远射程的弓矢和戈矛等长兵器为主。已发现的兵器最常见的是箭头。石镞、骨镞的型制很多,有柳叶形、扁圆

  • 孔甲:夏朝第十四任帝王,他的一生经历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夏朝的第一个王和最后一个王,二十四史是谁钦定的,夏朝14代17王

    孔甲,生卒年不详,姒姓,名孔甲,夏朝第十四任帝王,他是姒不降之子,姒扃之侄,姒廑的堂兄弟。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姒孔甲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姒不降死后,孔甲叔父姒扃继位。姒扃死后,姒扃之子、孔甲堂兄弟姒廑继位。姒廑死后,由孔甲继位,都于斟鄩(今河南洛阳)。据《竹书纪年》记载,孔甲在

  • 历史上真实的王朗是个什么样的人?一生有何作为?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王朗,本名王严,汉末至三国曹魏时期重臣。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北伐曹魏时,王朗不顾已七十六岁高龄,与大都督曹真等人于祁山迎战诸葛亮。在阵前与诸葛亮挑起舌战,然而被诸葛亮的言词所驳倒,一时气愤而自马背上摔落而死。被称为“武乡侯骂死王朗”。在《三国演义》

  • 舒尔哈齐为什么会被亲哥哥幽禁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舒尔哈齐为什么会被亲哥哥幽禁而死?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舒尔哈齐是努尔哈赤的亲弟弟。舒尔哈齐是建州女真左卫部首领塔克世第三子(当时,女真分建州、海西、东海三大部),生母为建州右卫都指挥使王杲的长女额穆齐,是努尔哈赤的亲弟弟,雅尔哈齐的同母兄。舒尔哈齐年幼丧母,因不堪忍受继母纳喇氏

  • 为什么雍正皇帝单独葬在清西陵?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为什么雍正皇帝单独葬在清西陵?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明清时期的陵寝是十分宏伟壮大的,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继位后就开始对陵寝进行一系列的改造,扩建许多宫殿,扩大祭殿的规模,改变了墓葬的形状。其实,历代皇帝都很重视陵寝的建造,大多数都是一登基就开始修建自己死后的陵墓,还要求宏伟不失帝

  • 夏桀有哪些轶事?他的谥号是怎么来的?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夏桀,姒姓,名履癸(一名癸),夏后氏,夏朝末代君主,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他是帝发之子,桀是其谥号,故史称夏桀。帝发死后,桀继任夏朝君主之位。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夏桀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人物轶事妺喜亡夏第一种说法,间谍说。据《国语》记载,妺喜与商朝大臣伊尹密谋,而使夏朝灭亡。

  • 三国时期赵云为何一生都没有拜相封侯,与什么有关?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赵云,字子龙,汉末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下去。封侯拜相是古代人们一生的追求,无数的古诗词中都有男儿自强,应当凭借功勋封侯的诗句。我们现在经常看到的武财神关羽,在三国时期,只要关羽提起自身必然会说出某家汉寿亭侯关羽这句话,可见封侯对于古人的影响。提起了关羽,就不能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