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真实的王朗是个什么样的人?一生有何作为?

历史上真实的王朗是个什么样的人?一生有何作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308 更新时间:2023/12/13 1:35:58

王朗,本名王严,汉末至三国曹魏时期重臣。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

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北伐曹魏时,王朗不顾已七十六岁高龄,与大都督曹真等人于祁山迎战诸葛亮。在阵前与诸葛亮挑起舌战,然而被诸葛亮的言词所驳倒,一时气愤而自马背上摔落而死。被称为“武乡侯骂死王朗”。在《三国演义》等文学作品中,蜀汉丞相诸葛亮痛骂王朗为“厚颜无耻之人”。当然,大家都知道,这只是演义中的说法,可谓为突出诸葛亮言辞锐利所虚构的情节。在《三国志》等正史中,王朗实际上和诸葛亮并没有面对面交流的情况。

太和元年(227年),魏明帝曹叡即位,进封王朗为兰陵侯,升任司徒。曾上书曹叡谏止营造宫室。太和二年(228年)王朗去世,谥号成侯。其子王肃袭爵兰陵侯。也即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中原时,王朗已在曹魏都城洛阳病重并去世了。那么,问题来了,诸葛亮口中“厚颜无耻”的王朗,历史上是怎样的一个人?

首先,在笔者看来,王朗在演义中被诸葛亮痛骂为“厚颜无耻之人”,其实他是国之良臣。

《三国志·卷十三·魏书十三·钟繇华歆王朗传第十三》:时汉帝在长安,关东兵起,朗为谦治中,与别驾赵昱等说谦曰:“春秋之义,求诸侯莫如勤王。今天子越在西京,宜遣使奉承王命。”谦乃遣昱奉章至长安。天子嘉其意,拜谦安东将军。以昱为广陵太守,朗会稽太守。

初平四年(193年),吕布联手王允除掉董卓后,汉献帝被李傕郭汜控制,王朗时任徐州治中从事,与徐州别驾赵昱建议陶谦遣使向汉献帝进贡,以表示对汉室的支持。一定程度上,这和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存在相似之处,本质上都是在利用东汉王朝的影响力,寻求获得汉献帝刘协的支持。在王朗提出建议之后,陶谦听从,并命赵昱带奏章至长安。汉献帝接到奏章后,颇感赞赏,并升陶谦为徐州牧、安东将军,王朗也被任命为会稽太守。

因此,非常明显的是,陶谦可以担任徐州牧一职,王朗可谓功不可没。不过,王朗并没有在徐州任职,而是来到了会稽郡担任太守。除了眼光毒辣,王朗在治理地方上,也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

《三国志·卷十三·魏书十三·钟繇华歆王朗传第十三》裴松之注引《朗家传》中记载:“居郡四年,惠爱在民。”也即王朗在担任会稽太守的四年时间中,获得了百姓的拥戴。不过,在东汉末年的乱世之下,王朗无法继续在会稽郡修身之家平天下了,因为他遇到了有着“小霸王”之称的孙策。

建安元年(196年),横扫江东的孙策率兵进攻会稽。面对勇猛不输吕布的孙策,王朗的幕僚、会稽功曹虞翻建议避其锋锐。但是,王朗没有选择退让,而是选择保护城邑。在王朗看来,自己作为东汉王朝任命的官吏,背后是万千黎民,一旦退让,无疑会让会稽的百姓遭到战乱。虽然严格演义上不是一位武将,不过,王朗初期的抵御还是比较成功的。

面对王朗的坚守,“小霸王”孙策数次渡水作战,均为王朗所部击退。在强攻不成的背景下,经由孙策之叔孙静的献策,王朗兵败逃亡交州,出海到东冶时,遭孙策追击,只得投降。当然,对于王朗来说,可谓身在江东心在汉,也即不管孙策如何礼遇,王朗都坚决不愿意为孙策效力。公元200年,孙策去世后,王朗应丞相曹操辟命,辗转数年后才抵达许都,被拜为谏议大夫、参司空军事。自此之后,王朗逐渐成为曹魏的一位重臣。

《三国志·卷十三·魏书十三·钟繇华歆王朗传第十三》:魏国初建,以军祭酒领魏郡太守,迁少府、奉常、大理。务在宽恕,罪疑从轻。钟繇明察当法,俱以治狱见称。

在魏文帝曹丕继位之后,王朗与钟繇都以治狱而知名。等到曹操去世后,魏文帝曹丕继位。王朗因为担任御史大夫一职,所以经常直言劝谏曹丕,尤其是对曹丕的过错直言不讳。一定程度上,王朗和曹丕之间的关系,可以类比魏征和李世民,也即诸葛亮口中的“厚颜无耻之人”,实际上却是“刚正不阿”。

最后,太和元年(227年),魏明帝曹叡即位,进封王朗为兰陵侯,升任司徒。曾上书曹叡谏止营造宫室。在担任曹魏三公之一的司徒之后,王朗面对年轻气盛的魏明帝曹叡,依然是直言不讳。太和二年(228年)王朗去世,谥号成侯。其子王肃袭爵兰陵侯。由此,非常明显的是,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中原时,王朗已经病重或者病逝了,根本没有和诸葛亮面对面交流的可能。不过,在正史中,王朗和诸葛亮却有隔空交流的情况。

刘备去世后,曹魏司徒华歆、司空王朗等人写书信给诸葛亮,称魏国取代汉室江山是顺理成章的,蜀国应该向魏国称臣。自然,面对曹魏劝降的行为,诸葛亮不会答应,并且回信进行了驳斥。对此,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或许是因为这一情况,《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虚构了诸葛亮面对面痛骂王朗的情节。当然,罗贯中的这一虚构,着实让很多人误解了王朗,也即受到《三国演义》的影响,不少人认为王朗有名无实,但是,实际上,王朗却是一位治国良臣,不然也不会在曹魏官至三公之一的司徒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舒尔哈齐为什么会被亲哥哥幽禁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舒尔哈齐为什么会被亲哥哥幽禁而死?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舒尔哈齐是努尔哈赤的亲弟弟。舒尔哈齐是建州女真左卫部首领塔克世第三子(当时,女真分建州、海西、东海三大部),生母为建州右卫都指挥使王杲的长女额穆齐,是努尔哈赤的亲弟弟,雅尔哈齐的同母兄。舒尔哈齐年幼丧母,因不堪忍受继母纳喇氏

  • 为什么雍正皇帝单独葬在清西陵?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为什么雍正皇帝单独葬在清西陵?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明清时期的陵寝是十分宏伟壮大的,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继位后就开始对陵寝进行一系列的改造,扩建许多宫殿,扩大祭殿的规模,改变了墓葬的形状。其实,历代皇帝都很重视陵寝的建造,大多数都是一登基就开始修建自己死后的陵墓,还要求宏伟不失帝

  • 夏桀有哪些轶事?他的谥号是怎么来的?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夏桀,姒姓,名履癸(一名癸),夏后氏,夏朝末代君主,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他是帝发之子,桀是其谥号,故史称夏桀。帝发死后,桀继任夏朝君主之位。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夏桀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人物轶事妺喜亡夏第一种说法,间谍说。据《国语》记载,妺喜与商朝大臣伊尹密谋,而使夏朝灭亡。

  • 三国时期赵云为何一生都没有拜相封侯,与什么有关?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赵云,字子龙,汉末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下去。封侯拜相是古代人们一生的追求,无数的古诗词中都有男儿自强,应当凭借功勋封侯的诗句。我们现在经常看到的武财神关羽,在三国时期,只要关羽提起自身必然会说出某家汉寿亭侯关羽这句话,可见封侯对于古人的影响。提起了关羽,就不能不说

  • 李善长都已经退休了,朱元璋为什么还要杀他?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李善长都已经退休了,朱元璋为什么还要杀他?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说起李善长,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他是大明王朝的开国功臣,辅佐朱元璋平定了天下。因能力强,且深得朱元璋信任被任命为宰相,敕封为韩国公。按道理来说,李善长本应该凭借着自己的劳苦功高与尊崇的地位安享清福,颐养天年。但令人意想

  • 夏桀在位期间有哪些魏征举措?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夏桀,姒姓,名履癸(一名癸),夏后氏,夏朝末代君主,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他是帝发之子,桀是其谥号,故史称夏桀。帝发死后,桀继任夏朝君主之位。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夏桀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为政举措社会制度夏桀时期的中国,整个社会分成三大阶级:奴隶主阶级、奴隶阶级和平民 阶级。奴隶

  • 桀:夏朝末代君主,他将夏朝推向了灭亡的境地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夏桀,姒姓,名履癸(一名癸),夏后氏,夏朝末代君主,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他是帝发之子,桀是其谥号,故史称夏桀。帝发死后,桀继任夏朝君主之位。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夏桀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桀在位时,各国诸侯已经不来朝贺。夏王室内政不修,外患不断,阶级矛盾日趋尖锐,民不聊生,危机四

  • 三国时期被列入庙享名单的蜀汉将领都有哪些人?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能坐上武庙的,都是名动天下的人物。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尊太公望(姜子牙)为武成王祭典与祭孔子的文宣王庙相同。太公尚父庙更名为武成王庙,简称武庙。当时武庙的主神是太公望,以张良为副祀,包含张良在内的历代名将十人坐像分坐

  • 道光帝选择奕詝为皇位继承人到底是因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旻宁,原名绵宁,清朝第八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的第六位皇帝。 我爱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自古以来封建王朝的皇帝在选择继承人的时候,往往会采取嫡长子继承制。但是清朝建立以后,却几乎没有什么嫡长子继承的情况出现。清朝的皇帝在选择继承人的时候有很大的自由,往往会选择自己认为合

  • 雍正皇帝登基之后住在哪里?为何要搬去养心殿?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皇帝作为九五至尊,一言九鼎,让人羡慕不已,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故宫最为中国皇权的象征,一直都是中国古代建筑的集大成者和最高典范,其中的建筑更是秉承了中国传统建筑思维的中轴线思维,对称之美一直都是中国传统审美的重要方式。但是故宫那么大,皇帝住在哪?顺治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