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中康:夏朝第四任帝王,他的一生经历了什么?

中康:夏朝第四任帝王,他的一生经历了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1221 更新时间:2024/1/13 4:00:33

仲康,姒姓,一作中康或仲卢,夏朝第四任帝王。他是禹之孙,之子,太康之弟,去世后葬于安邑附近。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姒仲康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在位起讫:前2048—前2030年。

生卒年:前2089—前2030年。

出生地:安邑(今山西运城地区夏县西北)。

立都:斟寻(今河南偃师市东北)。

迁都:帝丘(今河南濮阳市西南)。

年号:仲康元年(甲寅,前2047)。

人物生平

太康四年(前2048年),有穷国国君妘羿听说夏王姒太康前往洛水以南打猎,认为这是袭击夏王朝最好的时机,便亲率军队以闪电战的方式攻破夏都斟寻,自立为王。但不久迫于诸侯的压力,他只好把帝位让给夏王族的后人。当时姒启的六个儿子都还健在,该让谁来出任新一任夏王呢?老二元康和老三伯康都不学无术,而且头脑愚笨,除了吃喝玩乐,别的什么都不会,根本不堪为王。只有老四仲康身体健壮,而且野心勃勃,一直就觊觎着王位。于是仲康便暗中活动,由几位老臣出面,推举他为新王。有穷国君妘后羿同意让位,但他的条件是:夏王朝不但要免除有穷国的赋税,而且每年还要向有穷国提供双倍的赋税。姒仲康是个没有政治远见的庸人,为了坐上帝位,便毫不犹豫地答应了。这样,有穷国君妘后羿便让出了王位,率领有穷军队携带着在夏都搜刮的大量财物返回了穷石。

姒仲康正式即位称王,号仲康,改甲寅年(前2047)为仲康元年。

姒仲康即位以后,立刻派人前往阳夏(今河南周口地区太康县)迎请帝太康回国,并声称愿意将王位还给太康。太康认为这是弟弟仲康对他的羞辱,坚决不肯回国。仲康很高兴,因为他内心并不希望太康回来,太康不归正好满足了他的心愿,于是便派军队护送太康的妃子和儿女往阳夏与他团聚。

仲康元年(甲寅,前2047),姒仲康任命胤侯为大司马,掌管六师。有穷国的入侵给姒仲康上了很好的一课,使他认识到一个国家若想保住政权,就必须得有一支强大的军队。因此他命胤侯主管军队,在国中征青壮年入伍,有计划地进行军事训练,提高作战能力。

仲康五年(戊午,前2043)秋九月庚戌日(12月6日),夏朝国都发生日全食,白日如同黑夜,人们十分恐慌。于是有人上奏姒仲康,说主管天文的羲氏与主管历法的和氏终日沉湎于酒,玩忽职守,致使酒后误事,废时乱日,使时间造成混乱,给人类社会带来灾难。因此必须依法惩治他们。姒仲康闻奏大怒,立刻命令胤侯领兵去逮捕他们,胤侯一向对羲氏与和氏看法很好,认为他们都是对工作尽职尽责的人,怎么会突然糊涂起来犯下如此重罪呢,这其间恐怕是另有隐情,但是天子之命不可违抗,只好率军前往。等见到羲氏与和氏,才知道两人并不曾喝酒误事,他们告诉他日食是一种正常的天象,不是人类所能改变的。胤侯便带他们去见帝仲康,让他们解释清楚,但是愚昧的姒仲康根本不相信科学,反而认为他们是在狡辩,仍然将他们治了罪。

仲康六年(己未,前2042),姒仲康任命颛顼之后已樊为诸侯,封于昆吾(今河南濮阳市),称夏伯。昆吾氏后来发展成为一个强大的部族,是夏王朝的重要同盟军。

仲康七年(庚申,前2041),经过几年的发展和建设,夏王朝的军队逐渐强大起来,姒仲康认为现在已经有能力与有穷国相抗衡了,便宣布不再向有穷国纳贡,并且命令有穷国继续向夏王朝交纳税赋。

仲康八年(辛酉,前2040),夏王姒仲康单方撕毁和约的行为激怒了有穷国国君,妘后羿再次率领本国军队入侵夏后氏领地。有穷军如狼似虎,作战十分骁勇。夏后氏军队根本不堪一击,闻风丧胆,节节败退,有穷军队眼看就打到了夏都斟寻。

仲康九年(壬戌,前2039),姒仲康在夏伯己樊的帮助下,以帝丘(今河南濮阳市西南)为都,开始了偏居一隅的统治。

姒仲康四十一岁即帝位,在位执政虚记十九年(《路史后纪》),卒于仲康十八年(辛未,前2030),终年六十岁。王号仲康,尊号后仲康,谥号帝仲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后羿:夏朝有穷氏首领,他为什么会被寒浞所杀?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后羿东夷族,后羿灭夏,后羿和寒浞的故事

    后羿,又称“夷羿”、“羿”,夏朝有穷氏首领,他篡位当政后,同样“不修民事”,自恃善射,忙于游猎,终被奸臣寒浞(茁)所杀。后裔也是是上古时代的传说人物,善于射箭,曾助尧帝射九日。传说十日齐出,祸害苍生。天帝(帝俊)就派擅长射箭的羿下凡解除灾祸。羿射九日,只留一日,给大地带来复苏的生机。太康失国后不久死

  • 寒浞:夏朝帝王,因为名声不好而被历史抹去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夏朝最后一个王叫什么,夏朝昏君,寒浞的来历

    寒浞(hán zhuó),妘姓,又名韩浞、寒漪,他是夏朝君主,但因为他的名声不好,以孔圣人的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中国历史把他排斥在帝王之外,称他为枭雄,把他统治中国的岁月从史书上抹掉。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寒浞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妘姓,任有穷氏部落首领后羿的相,后来杀死后羿,夺取有穷

  • 少康:夏朝第六任帝王,开创了"少康中兴"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灭夏朝的是谁,夏朝文化,夏朝前面是什么朝代

    少康,姒姓,又名杜康,夏朝第六任帝王,他是姒相之子,姒杼的父亲,病逝后葬于阳夏附近。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姒少康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传说寒浞派人杀了相后,相的妃子后缗逃到娘家有仍氏(任姓,今山东济宁任城),生下少康。少康长大后为有仍氏牧正,又逃至有虞氏(今河南商丘虞城南)任庖正(

  • 三国时期诸葛家的三个奇才都各为其主,他们是何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诸葛亮对三方阵营的分析,诸葛家为什么三国都有,三国时期诸葛亮曾经几次出祁山

    三国时期诞生了许许多多的英雄豪杰,,不知道没关系,我爱历史网小编告诉你。在三国的历史中,诸葛亮的成就是无人能够忽略的,才能更是堪称三国第一谋士,就连对手都对其能力啧啧称奇,东吴的周瑜更是生出“既生瑜,何生亮”的感叹,可见其实力超群。然而大家极少知道的是,诸葛家其实不止诸葛亮一个谋略天才,还有诸葛瑾与

  • 雍正讨厌官员名实兼收,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为何雍正骂名那么多,雍正为什么不喜欢乾隆,为什么雍正不喜欢弘历

    雍正讨厌官员名实兼收,原因是什么?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看过《雍正王朝》的朋友都知道,雍正帝在整饬吏治的时候,会提到一个词,那就是——“名实兼收”,与它相近的“名利兼收”,其实两个词的意思都差不多,都是指即获得名声,又获得利益。但是话说回来,对于一个人来说,如果名声很大的话,那说

  • 不降:夏朝第十一任帝王,他有哪些功绩?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谁信地王不爱他只是不爱他,夏朝最后一个暴君是谁,夏朝十七帝王列表

    不降,姒姓,也称帝降、帝不降,夏朝第十一任帝王,夏王泄之子、扃之兄、孔甲之父。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不降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不降在泄病死后继位。他19岁登基,在位59年,享年78岁,是夏朝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也是夏朝很有作为的君主,在他统治的五十九年夏朝版图达到最大。同时他认为自

  • 张廷玉想要辞官回家,乾隆为什么不同意?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乾隆为什么讨厌张廷玉,乾隆为何给叔叔翻案,雍正死因张廷玉

    张廷玉想要辞官回家,乾隆为什么不同意?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清朝乾隆年间,一位大臣打算辞官,乾隆皇帝不仅没有同意,反而愤怒地说道:“你身为朝廷重臣,休想回家养老。”这究竟是为何呢?张廷玉,清代安徽桐城人,出生于康熙十一年,他父亲张英官至礼部尚书,是康熙皇帝的宠臣。与其他公子哥不同

  • 大臣孙嘉淦为什么差点把雍正气吐血?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文定孙嘉淦电视剧,孙嘉淦电视剧,孙嘉淦

    大臣孙嘉淦为什么差点把雍正气吐血?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雍正击败了其他皇子,四十五岁时登上帝位。古代皇子之间的斗争,看似水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雍正的皇位来的也相当不容易,留下了“九龙夺嫡”之污点。雍正虽然只当了13年的皇帝,可圈可点之处颇多,勤奋指数绝对在老爸康熙之上,更是儿子

  • 张廷玉为什么会建议雍正处死年羹尧?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年羹尧对雍正忠心吗,雍正死因张廷玉,年羹尧进京为什么不报四爷

    张廷玉为什么会建议雍正处死年羹尧?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年羹尧的死,可以说是既可喜又可悲。可喜的是,这个飞扬跋扈的将军终于得到了制裁,孙嘉诚的大仇也终于得报了;可悲的是,这样一个功勋显赫的人才,竟然最终惨死在那个曾经和自己重申君臣之道雍正帝的刀下。年羹尧的

  • 廑:夏朝第十三任帝王,他有着怎样的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夏朝第十七位君主,廑注,夏朝第12位皇帝

    廑(qín ),姒姓,又名胤甲,夏朝第十三任帝王,扃之子,在扃病死后继位,在位21年,病逝后葬于安邑附近。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廑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廑出生在不降40年(前1772年),廑从小天资聪颖,远胜于不降的儿子孔甲。不降很喜爱这个侄子。因为孔甲不德,不降传位给自己的弟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