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清朝著名的十大名将中:汉人竟占有八成

清朝著名的十大名将中:汉人竟占有八成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4876 更新时间:2024/1/15 12:37:34

清朝,似乎很少有令人称道的历史名将。一方面,可能是距今历史过近,缺少了演义和小说,使得他们的故事不为我们所熟悉;另一方面,可能是清朝后期的腐败统治,导致人们对这个朝代不待见吧。但是,事实上,清朝也是有一些名将的。下面,小编就为你介绍清朝的十大名将。

冯子材,汉族人晚清抗法名将,民族英雄。自幼父母双亡,流落江湖,历任广西、贵州提督。咸丰年间从向荣、张国梁镇压太平军,中法战争时,已年近70,起用为广西关外军务帮办,大败法军于镇南关,取得镇南关大捷,并攻克文渊、谅山,重创法军司令尼格里,授云南提督。甲午战争间奉调驻守镇江,官终贵州提督。 爱新觉罗·多尔衮,满族人,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四子,阿巴亥第二子。天聪二年(1628年),17岁的多尔衮随皇太极出征,征讨蒙古察哈尔部。因为军功被赐号“墨尔根戴青”,成为正白旗旗主。天聪九年(1635年),多尔衮等率军前往收降蒙古林丹汗之子额哲并获得传国玉玺。崇德元年(1636年)因战功封和硕睿亲王,次年正月,皇太极令多尔衮追击朝鲜国王家属。崇德六年(1641年)至七年(1642年)的松锦之战中立下卓越战功。

岳钟琪,汉族人,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时期名将,被乾隆帝赞为“三朝武臣巨擘累,官拜陕甘总督,封三等威信公,屡平边地叛变。征讨罗卜藏丹津事宜中,岳钟琪抓住春草未长,叛军人畜乏粮,分散屯驻牧养的时机,奇兵奔袭罗卜藏丹津驻地,所率五千精兵,均是一人两骑,长途奔袭,岳钟琪以少胜多,一鼓作气乘胜追击“一昼夜驰三百里,不见虏乃还,出师十五日,斩八万级”。岳钟琪只用了15天时间,就把面积约60万平方公里的青海土地完全收复,这是中国战史上著名的战役之一。同时,他还主持着平定西藏,平定大小金川的战役。 施琅,汉族人。原为郑芝龙和郑成功的部将,降清后被任命为清军同安副将,不久又被提升为同安总兵,福建水师提督,先后率师驻守同安,海澄,厦门,参与清军对郑军的进攻和招抚,1683年率军渡海统一台湾,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但由于后人对明郑的同情心理,对他的评价往往有失公允。年羹,汉族人。他运筹帷幄,驰骋疆场,曾配合各军平定西藏乱事,率清军平息青海罗卜藏丹津,立下赫赫战功。他在征战西藏的时候,传出了闻声识贼轶事;而在平定青海时,又表现了其料敌先机的军事才能。年羹尧不失为一位名将。

福康安,满族人,先后平定甘肃回民田五起事、台湾林爽文起事、廓尔喀入侵、苗疆起事,累封一等嘉勇忠锐公。福康安一生征战南北,戎马倥偬,参与了四次镇压各地民变,是朝廷足资依靠的军事重臣。另有一次是入藏征讨入侵者,这对边疆的安定有很大贡献。福康安不仅善于作战,常能扭转危局,转败为胜,而且每于战后都能妥为办理善后事宜,尤其是在对台湾和西藏的战事之后,抓住急待解决的问题,制订章程,恢复生产,稳定局势,因而他的理事才能也同样受到了乾隆帝的表彰。石达开,汉族人。太平军的高级将领们对其的胆略十分推崇,如李秀成谈及各王优劣才能时“皆云中中,而独服石王,言其谋略甚深”,陈玉成认为太平军将领“皆非将才,独冯云山石达开差可耳”。而清朝方面,连被其在鄱阳湖的的要投水自尽的曾国藩都说“查贼渠以石为最悍,其诳煽莠民,张大声势,亦以石为最谲”,左宗棠说他“狡悍著闻,素得群贼之心,其才智诸贼之上,而观其所为,颇以结人心,求人才为急,不甚附会邪教俚说,是贼之宗主而我之所畏忌也”,骆秉章说他“能以狡黠收拾人心,又能以凶威钤制其众”,是“首恶中最狡悍善战”。直到他死去近40年后,由清朝地主文人所撰的著作《江表忠略》之中还有这样的记叙:“至今江淮间犹称……石达开威仪器量为不可及。”

左宗棠,汉族人。一生经历了湘军平定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平叛陕甘同治回乱和收复新疆维护中国统一等重要历史事件。左宗棠在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历史情况下,立排投降派的非议,毅然率部西征,收复新疆,符合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是爱国主义的表现,左公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值得我们后人发扬的。 洪承畴治军有方,镇压农民起义连连胜利,俘杀高迎祥,又多次打败李自成,统治阶级内部颂声大起,称洪承畴的军队为“洪军”。在松山之战中,洪承畴主张决一死战,奈何其它将领主张投降,导致错失战机。顾炎武认为,如果清政府能延续中国的文明,比如儒学、礼仪,那就应该得到老百姓的拥护,而洪承畴正是这样的人。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曾写诗《赞洪文襄》:“生灵不涂炭,功高谁不知”。

曾国藩,汉族人。其与胡林翼并称曾胡,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四大名臣”。太平天国运动时,曾国藩组建湘军,力挽狂澜,经过多年鏖战后攻灭太平天国。曾国藩一生奉行为政以耐烦为第一要义,主张凡事要勤俭廉劳,不可为官自傲。他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礼治为先,以忠谋政,在官场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曾国藩的崛起,对清王朝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曾国藩的倡议下,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学堂,印刷翻译了第一批西方书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学生。可以说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化建设的开拓者。他是名将,更是儒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元世祖忽必烈一生的南征北战 元世祖忽必烈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1251年7月1日,忽必烈长兄蒙哥登基成为大蒙古国皇帝即蒙古帝国大汗,是为元宪宗,因为忽必烈在蒙哥的同母弟中“最长且贤”,蒙哥即位后不久即任命忽必烈负责总领漠南汉地事务。忽必烈在这段时间内任用了大批汉族幕僚和儒士,如刘秉忠、许衡、姚枢、郝经、张文谦、窦默、赵璧等等,并提出了“行汉法”的主张。儒士元好

  • 孝庄太后的秘密:死后37年不下葬竟是因为这个!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我们对孝庄文皇后一点儿也不陌生,多年前,一部电视剧《孝庄秘史》把孝庄和皇太极、多尔衮乃至降臣洪承畴之间的感情刻画得那叫一个细腻,尤其是咆哮哥马景涛扮演的多尔衮死去的那一集,不知赚了多少眼泪。还有一部《康熙王朝》,斯琴高娃扮演的孝庄则大气磅礴智勇兼备,一派女强人形象。有人说,这孝庄其实挺悲情的,丈夫在

  • 元宪宗蒙哥有何早年经历?元宪宗蒙哥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早年经历公元1209年1月10日,蒙哥生于漠北草原,是成吉思汗之孙,拖雷的长子,拖雷正妻唆鲁禾帖尼所生的嫡长子(元世祖忽必烈是嫡次子,旭烈兀是嫡三子,阿里不哥是嫡四子)。“蒙哥”的意思是永久。元太宗窝阔台即位之前,以蒙哥为养子,让昂灰皇后抚育蒙哥。在他长大后,为他娶火鲁剌部女子火里差为妃,并且分给他

  • 揭秘:代善为何会推选皇太极为王?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代善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次子,是努尔哈赤与元妃佟佳·哈哈纳札青的第二个儿子。在他之前,他还有一个亲哥哥长子褚英。代善作为次子,从很小的时候就跟随努尔哈赤四处征战。努尔哈赤发动统一女真各部的时候,代善也跟随着一起征战。从这个时候起,代善便一直为努尔哈赤建立王国,立下诸多功勋。不管是从军功方面,还是从地位

  • 揭秘:清朝顺治帝福临的生母是孝庄文皇后吗?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顺治皇帝登基的时候才六岁,因为年纪尚小,无法直接亲政,所以他的身边有很多人帮助着他,其中一人就是多尔衮,所以顺治应该很敬重多尔衮,但是历史的真相恰恰相反,顺治皇帝十分憎恨多尔衮,这是为什么呢?顺治之所以会憎恨多尔衮,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多尔衮曾做过摄政王,在这期间他曾凭借着自己的权利做过一些随心

  • 宋哲宗赵煦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宋哲宗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1085年,神宗去世,皇太子赵煦即位,改元元佑。从此,太皇太后高氏垂帘听政,掌握大权达8年之久。哲宗登基时,只有10岁,由高太皇太后执政。高太皇太后执政后,任用保守派大官司马光为宰相,“凡熙宁以来政事弗便者,次第罢之”。司马光上台后,不顾一切尽罢新法(熙宁变法),“举而仰听于太皇太后”。宋哲宗对此感

  • 宋朝最短命的皇帝:宋哲宗赵煦有着怎样的人生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宋哲宗赵煦即位时只有10岁,虽然年纪很小,但坐在朝廷上却是神情庄重,言谈举止不失帝王风度。史书上说他“天表粹温,进止中度”。一次在大殿上,有个太监拿奏折时,不小心把宋哲宗的头巾碰掉了。当时,宋哲宗才剃过头,头巾突然掉下来,头皮显得明光发亮,看起来滑稽可笑。殿上的大臣都忍俊不禁,只好低着头装作没看见。

  • 宋哲宗是怎么死的?宋哲宗是死于纵欲过度吗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宋哲宗只活了23岁,也不是长命的皇帝宋徽宗赵佶是宋哲宗赵煦的异母弟,哲宗生于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十二月,徽宗生于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五月,兄弟二人年龄相差不到6岁。在正常情况下,徽宗断无继承哲宗皇位的可能。徽宗继位有一线希望,是由于哲宗刚满23岁便死去。哲宗的病情对外公开的说法是:“故冬

  • 宋神宗赵顼是怎样推行新法的?宋神宗赵顼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1069年(熙宁二年二月),赵顼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主要负责变法事宜。同时调整了人事安排,组成新的执政班子。变法措施大概分为三个部分:即富国之法、强兵之法和取士之法。随后新法逐渐出台。新法刚一出台,便招来朝野间一片指责和谩骂,不仅从内容和效益上对新法进行非难,而且在思想、道德上大肆指责,说王安

  • 宋神宗赵顼是怎样登基称帝的?宋神宗赵顼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早期经历赵顼于公元1048年5月25日(庆历八年四月十日)在濮安懿王宫邸睦亲宅出生。初名赵仲铖,是宋英宗赵曙和宣仁圣烈皇后高氏所生长子。公元1063年(嘉佑八年),受封光国公;后又加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受封淮阳郡王。公元1064年(治平元年),进封颍王。公元1066年(治平三年),被立为皇太子。赵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