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宋神宗赵顼是怎样推行新法的?宋神宗赵顼简介

宋神宗赵顼是怎样推行新法的?宋神宗赵顼简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2937 更新时间:2023/12/5 7:57:41

公元1069年(熙宁二年二月),赵顼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主要负责变法事宜。同时调整了人事安排,组成新的执政班子。变法措施大概分为三个部分:即富国之法、强兵之法和取士之法。随后新法逐渐出台。新法刚一出台,便招来朝野间一片指责和谩骂,不仅从内容和效益上对新法进行非难,而且在思想、道德上大肆指责,说王安石“变祖宗法度”,“以富国强兵之术,迪上心,欲求近功,忘其旧学”,“尚法令则称商鞅,言财利则背孟轲,鄙老成为因循,弃公论为流俗”。在朝议纷纷面前,王安石不为所动,喊出了“天变不足惧,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的口号,赵顼对王安石表示支持,说:“人臣但能言道德,而不以功名之实,亦无补于事。”主张道德与功名并重,反对守旧派空言道德、在政治上无所作为的做法。

在两派争议当中,赵顼先后罢退了一批对变法持否定意见的官员:如御史中丞吕公着“以请罢新法出颍州”;“御史刘述、刘琦、钱锣、孙昌龄、王子韶、程颢、张戬、陈襄、陈荐、谢景温、杨绘、刘挚,谏官范纯仁、李常、孙觉、杨宗愈皆不得言,相继去”;“翰林学士范镇三疏言青苗,夺职致仕”;欧阳修乞致仕,“乃听之”;“富弼以格青苗解使相”;文彦博言市易与下争利,“出彦博守魏”。

公元1070年(熙宁三年),擢王安石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位同宰相,让其有了更大的权力,于是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易、保马、方田等新法先后颁行天下,变法进入了高潮。

为了及时有效地制定和推行新法,赵顼特命设置了“制置三司条例司”,即制定户部、度支、盐铁三司条例的专门机构,由王安石和知枢密院事陈升之主持。

在这个机构中,赵顼听从王安石的举荐,起用了吕惠卿、章敦、蔡确曾布、吕嘉问、沈括、薛向等一批新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宋神宗赵顼是怎样登基称帝的?宋神宗赵顼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早期经历赵顼于公元1048年5月25日(庆历八年四月十日)在濮安懿王宫邸睦亲宅出生。初名赵仲铖,是宋英宗赵曙和宣仁圣烈皇后高氏所生长子。公元1063年(嘉佑八年),受封光国公;后又加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受封淮阳郡王。公元1064年(治平元年),进封颍王。公元1066年(治平三年),被立为皇太子。赵顼

  • 揭秘:虢国夫人是谁?虢国夫人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虢国夫人是杨玉环的三姐,虢国夫人也是才貌双全,完全不输妹妹杨玉环。长大后嫁给了裴氏为妻,但裴氏早亡,杨三姐才三十出头就成了寡妇。杨贵妃当时备受唐玄宗的宠爱,有一段时间非常的想念家人,就跟唐玄宗撒娇,让唐玄宗将三个姐姐一起迎入京师。唐玄宗当时就同意了,唐玄宗称杨贵妃的三个姐姐为姨,还赐下了坏境优美的住

  • 揭秘:杨贵妃之死是否是导致唐玄宗死亡的直接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唐玄宗李隆基前期注意拨乱反正,任用姚崇、宋璟等贤相,励精图治,他的开元盛世是唐朝的极盛之世,在位后期宠爱杨贵妃,怠慢朝政,宠信奸臣李林甫、杨国忠等,加上政策失误和重用安禄山等塞外民族试图来稳定唐王朝的边疆,结果导致了后来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为唐朝中衰埋下伏笔。755年10月,安禄山以讨杨国忠为名,发

  • 解密: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为自己编造了那些谎言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一本叫做《天潢玉牒》的书是这样讲的:在朱元璋还没出生时,有一天,朱元璋的母亲陈氏在麦场坐着,这时候从西北方向来了一个道士,长着长胡子,头戴簪冠,身穿红服,手拿象简。道士坐在麦场中,用象简在手中拨弄白丸。陈氏好奇地问道:“这是什么东西?”道人回答说:“这是大丹。你若要,给你一粒。”陈氏用手接过大丹,一

  • 赵武灵王:战国史上最有希望统一六国之人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要说历史上最著名的变法,我们可能首先想到商鞅变法,但是要论变法强兵,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绝对可以排进前三。有三个理由,一是胡服骑射极大地提高了赵国的军事水平,赵国由此做上了战国七雄里的一把交椅,地盘扩大一倍不止。赵国打败了北方的林胡、楼烦等游牧民族,这在古代是少有的战争胜利,要知道匈奴的骑兵在汉代让汉

  • 揭秘:宦官李辅国因何能只手遮天摆布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乍看李辅国,还以为是李林甫,傻傻分不清楚,只怪唐朝李氏一族太过庞大,上至皇帝下至黎民百姓。李氏王朝中李姓者的名人真是不胜枚举,文人有李白,谋臣有李泌,武将有李绩,尤其是晚唐时期,宰相中李氏一族基本上处于垄断性质,如李林甫、李辅国、李泌等等。言归于正传,李辅国,出生于在唐玄宗时期,本是一名小宦官,阉党

  • 宋英宗登基称帝之后有何经历?宋英宗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嘉佑八年(1063年)农历三月,仁宗逝世。夏四月初一,曹皇后发布遗诏,让赵曙继承皇帝位。文武百官进入宫廷,痛哭哀悼。韩琦读仁宗遗诏制命。赵曙到东殿接见文武百官。正式即位,是为宋英宗。四月初二,大赦天下,赐给百官爵加一等,奖赏各军。赵曙想为仁宗守丧三年,命令韩琦代理军政事务,宰相大臣等不答应,赵曙才收

  • 宋英宗赵曙是怎样的皇帝?又有着怎样早年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宋英宗赵曙(公元1032年2月16日-公元1067年1月25日),原名赵宗实,后改名赵曙,宋太宗赵光义曾孙,商王赵元份之孙,濮王赵允让第十三子,宋仁宗赵祯养子。宋朝第五位皇帝。赵曙幼年时被无子的仁宗接入皇宫抚养,赐名为赵宗实。担任左监门卫率府副率,后历任右羽林军大将军、宜州刺史、岳州团练使、秦州防御

  • 乾隆皇帝为何会佩服宋仁宗?宋仁宗有何壮举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自称十全老人的清乾隆皇帝弘历,自视甚高,很少有人能入其法眼。但他承认,有三个帝王,却为他所佩服,一是他的祖父康熙玄烨,二是唐太宗李世民,三是宋仁宗赵祯。关于前二人的功过是非,论说可谓已汗牛充栋,就不说了,在此只想略为言说一下人们似较少注重的宋仁宗。宋仁宗公元一○一○年生,因其之前的皇子一个个夭折,故

  • 自毁长城:建文帝朱允炆一招棋错丢掉了整个江山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1399年,明朝的燕王朱棣以“靖难”的名义发动叛乱,公开向建文帝开战。于是大明王朝进入一场惨烈的“南北战争”。这时候处于南方的建文帝,其手下已经无多少大将可用,而北方的很多将领都归顺了朱棣,在这种不利的形势下,建文帝朱允炆算来算去,就只有年已65岁的老将耿炳文可以委以重任,于是任命他为北伐主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