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明太祖朱元璋采用了哪些先人的治国之道

揭秘:明太祖朱元璋采用了哪些先人的治国之道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3478 更新时间:2024/1/21 13:17:31

汉武帝时代,把盐的专卖权收归中央,食盐的开采、加工销售,都由官府把持,不允许商人私下里做销售盐的生意。

这是为什么呢?

大家都知道,食盐不仅一种必不可少的作料,还是我们血液里必不可少的元素。谁都离不开盐这种东西,几乎每人每天都要吃盐。

汉代许慎说,盐是“百味之祖”、“食肴之将”、“国之大宝”。

不管是谁,只要垄断了盐业的产供销,就会获利百倍,财源滚滚,所以国家就瞄准了食盐这个行业。

并且,国家可以利用手中的权力,垄断食盐价格,这对国家来说就更有利了。从这个意义上说,食盐真成了“国之大宝”。

所以,汉武帝下定决心把盐业的专卖权收归中央,以便能够挣到每个人的钱。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朝廷怎么连这种买卖都要做,一个泱泱大国,难道还缺钱吗?

是的,汉代被称为中国历史上很伟大的朝代,但是,在汉武帝以前,钱财并非是储存在国库里的,而是藏在民间的。

汉代初期,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轻徭薄赋,休养生息,中央不过多地干涉地方上的事务,地方政权甚至拥有造币权,这对于繁荣地方经济是有好处的。

所以,经过十几年的恢复,汉代国家变得非,并出现了很多富商大户,他们拥有的财富超过国家的财富。这些富商大户依靠地方宗族势力,与地方官联系密切,足以抗衡中央政权。

汉代时期,北方的一些少数民族不断骚扰中原地区,为了彻底打击少数民族,汉武帝时期,发动了对匈奴的战争,连年战争,耗资巨大,以至于国家财政收入无法满足军事需求,而豪商之家却不愿意伸手援助,于是,汉武帝决定整治他们一下。

特别是对一些依靠做盐业生意发家的商人,除了没收其财产之外,还要掐断其生意来源,不再让他们经营盐业,而由国家设置专职机构,派专职人员,经营食盐这桩生意。

这样一来,国家不必再求助于富商大贾,而直接做盐业生意赚钱,这必然会扩大国家的财政收入,国家有了钱,就好办事了。

我们现在吃的加碘盐,也是由国家专营,其目的,主要是为了卫生健康方面的考虑。某些私人销售的食盐或许是化学反应生成的工业盐,吃了之后,会影响对身体健康,所以不准私人私自销售不合格的食盐。

在汉代,国家专营食盐,则多是为了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在实施过程中,也确实增加了国家的收入。

可是呢,剥夺了商人经营盐业的权力,国家专营盐业,就避免不了一些官员运用手中的权力,任意抬高或压低盐价,或者偷偷地把部分经营权卖给商人,至于卖给哪个商人,这就要看谁与官员的关系硬了,或者看谁出的价格高。

这样弄来弄去,无形中就加大了盐业经营的成本,弄到最后,盐的价格飞涨,吃亏的都是广大的民众,从藏富于民到敛财于官,以至于发展到国富民穷的地步。

国家经营盐业,是赚到了不少钱,但是获利的仅仅是各级政权人员,却损害了多数商人的利益,也损失了广大食盐用户的利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曾国藩也是"微博控":将日记抄录数份在朋友圈传阅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年轻时的曾国藩是个愤青,“自负本领甚大,每见人家不是”。30岁时意识到自身的不足,立志学做圣人,他的方法就是写日记,不过他的日记与一般人不同,很像今天的微博。曾国藩日记的篇幅都不长,几十字,一两百字,写的内容多是生活的白描,从早晨起床开始,吃的什么饭,和谁说的什么话,甚至晚上做了什么梦,都一一记录下

  • 还原历史上一个真实的杨广:在位期间所做的3件大事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隋炀帝这个人,他基本上和王莽一样都属于悲剧人物。当年的东汉王朝为了自己的统治,极力抹黑王莽。在唐朝时期也是这个德行,唐朝人变着花样的黑隋炀帝,后朝黑前朝自古以来就是这个德行。其实仔细分析隋炀帝的一系列政策,不难发现在唐朝时期仍在沿用。隋炀帝之所以会失败是由于太急功近利,没有做到一步步来。打一个比

  • 明英宗朱祁镇的生母是谁?明英宗身世大揭秘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谁是英宗的生母?在这关系到皇家龙脉的大事上本不应成为问题,但英宗的生母的确存在着不同的说法。一说是孙贵妃所生。《明书》、《明实录》等书持此说。《明书》记载孙贵妃于“宣德二年十一月,生英宗皇帝”。另一说是宫女所生,即孙贵妃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偷偷抱养宫女之子为己子,而那个宫女却销声匿迹了。《明史稿》记载

  • 明英宗朱祁镇:一个当过俘虏又成功复辟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明英宗朱祁镇,是明朝开国以来的第六位皇帝,生于宣德二年(1427)十一月十一日。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9岁登基,年号“正统”,14年后在土木堡被蒙古瓦剌部也先所俘,失去帝位。被俘北居一年,南宫幽居7年,又于景泰八年(1457年)通过“夺门之变”重登宝座,年号“天顺”,在位8年。两阶段加起来共在位

  • 朱常洛是怎样的皇帝?为何说他是吝啬鬼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崇祯名朱由检,生于1610年正月,系太子朱常洛(即后来的明光宗)之子,崇祯五年即丧母,虽然贵为太子之子,但当时朱常洛的太子地位并不稳定,长年蒙在万历欲废掉其位,改立郑贵妃之子的阴影之中,再加上万历是一个绝情于亲情的人--事实上历代帝王因为子孙众多,往往其中的亲情平淡如水,几乎从来没有过平民家庭那种天

  • 揭秘:为何说崇祯皇帝不是亡国之君的亡国之君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1627年,玩了一辈子木匠活的熹宗在临去见太祖的前几日,将他的五弟朱由检叫到跟前说:“来,五弟当为尧舜也。”他将一个内困外患的国家,而且还是阉党把持着的朝政的恐怖局面交给了他十七岁的弟弟。这就是后世称为不是亡国之君的亡国之君,为他的朝政和国家奋力挣扎了十几年的崇祯皇帝。崇祯是个亡国皇帝,这是不可

  • 正当盛年之际:宋高宗赵构为何选择主动禅位?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宋太祖在斧声烛影中不明不白地死去,当时天下就传言“太祖之后,当再有天下”。一百余年后的南宋高宗果然绝后,且其近亲后裔大都已被金兵掳去,只得“广选艺祖之后宗子”。最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高宗居然在身体还相当强健的五十六岁盛年,主动让位给太祖之后的孝宗,这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上绝对是罕见的。靖康之难,金军

  • 明朝最短命的皇帝是朱常洛吗 共当多长时间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七月二十一日,万历皇帝病死。太子朱常洛继位,改年号为泰昌,所以习惯把他叫作泰昌帝。八月初一日,泰昌帝在登极大典上,“玉履安和”,“冲粹无病容”,就是行走、仪态正常,没有疾病的症象。泰昌帝在万历四十八年七月二十二日和二十四日,各发银100万两犒劳辽东等处边防将士,罢免矿税、榷

  • 明仁宗朱高炽是怎样的仁君?“仁宣之治”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明仁宗朱高炽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少见的仁君。他赦免了建文帝的旧臣和成祖时遭连坐流放边境的官员家属。又平反冤狱,使得许多冤案得以昭雪,如建文朝忠臣方孝孺的冤案,永乐朝解缙的冤案都在这一时期得到平反。朱高炽选用贤臣,削汰冗官,任命杨荣、杨士奇、杨博三人(史称三杨)辅政。废除了古代的宫刑,停止宝船下西洋;处处

  • 三国大将丁奉未截杀诸葛亮 曾以"行为秀"智慧歼敌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应该记得诸葛亮祭东风这一细节,周瑜妒忌孔明,想趁孔明在祭风之际除掉他,派了两名大将带领一百个士兵快速前往江边,等孔明一旦将东风借来,便下手杀人。结果孔明事先有防备,派赵云来接人,等东吴的军队到达,诸葛亮已经坐上了赵云的船。东吴将士又乘船追击,却被赵云一箭射坏风帆,只得眼睁睁地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