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背叛刘璋投靠刘备,法正这么做有何缘由?

背叛刘璋投靠刘备,法正这么做有何缘由?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572 更新时间:2024/1/16 23:24:10

法正字孝直,三国时期蜀国的大臣。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

虽然法正不是益州本地人士,但是,东汉末年,关中等地爆发了战乱。所以,大约在公元197年前后,法正离开家乡,来到了刘璋所在的益州。自此之后,法正就开始为刘璋效力了。

但是,公元208年,张松出使曹操后,就萌生了背叛刘璋,投靠刘备的想法。作为张松的好友,法正同样出卖了刘璋,这成为刘备夺取益州的内应。那么,问题来了,法正跟随刘璋这么长的时间,为何要卖主求荣呢?

一、刘璋性格暗弱,不是一个成就大业的主公

公元194年,益州牧刘焉病逝后,益州官吏赵韪等人认为刘璋性格暗弱,容易控制,于是上奏东汉朝廷,推举他执掌益州。在成为益州牧后,刘璋任命赵韪为征束中郎将。结果,刘璋刚刚即位,就遭到了沈弥、娄发、甘宁等人的叛乱。当然,甘宁等人被赵韪击败,于是离开了益州,投靠到荆州牧刘表的麾下。

刘璋性情柔弱宽容,缺乏威望谋略。彼时,刘焉留下的东州兵袭扰益州的百姓,刘璋没有能力制止,这促使刘璋得不到益州上下的支持,甚至还遭到了埋怨和背叛。对于赵韪这位益州官吏来说,很得百姓士兵的欢心,刘璋将大权交给他。赵韪见到民心不和,就暗中勾结益州的世家大族。公元200年,赵韪发动叛乱,蜀地多处响应,幸得刘焉之前收容荆州、三辅流民建立的“东州兵”拼力死战,才平息了叛乱,击杀赵韪于江州。

同时,刘璋为人懦弱,原本依附于刘焉的汉中张鲁骄纵,不听刘璋号令,于是刘璋杀张鲁母弟,双方成为仇敌,刘璋派遣庞羲攻击张鲁,但是,刘璋派出的将士多次被张鲁击败。自此之后,张鲁不仅割据汉中,还多次袭扰益州的郡县,这同样是刘璋能力一般的重要体现。因此,对于法正来说,刘璋自然不是一位能够成就大业的主公。与此相对应的是,意志坚韧的刘备,因为打赢了赤壁之战,又攻占了荆州的郡县,反而呈现出更好的上升趋势。

二、法正在益州不受重用,甚至遭到了诽谤

《三国志》:法正字孝直,扶风郿人也。祖父真,有清节高名。建安初,正与同郡孟达俱入蜀依刘璋,久之为新都令,后召署军议校尉。既不任用,又为其州邑俱侨客者所谤无行,志意不得。益州别驾张松与正相善,忖璋不足与有为,常窃叹息。

建安初年,法正与好友同郡的孟达一起入蜀依附刘璋,但是,刘璋不是个善于用人的人,很久之后法正才当上新都县令,之后又被任命为军议校尉。对此,在笔者看来,法正的才能去当一个县令,无疑是屈才的。类似的情况,还有刘备麾下的庞统。彼时,庞统刚刚投奔刘备的时候,也被授予一个县令的官职。当然,刘备后来发现了庞统的才能,立刻提拔了庞统,促使他能够和诸葛亮平起平坐。

可是,即便是一个县令官职,刘璋也是等了好久才授予法正的。从这一角度来看,刘璋确实没有厚待法正。与此同时,怀才不遇的法正,又遭到了益州上下的诽谤,十分苦恼,益州别驾张松与法正是好友,也觉得刘璋不是个能成大事的人,常常感慨自己的遭遇。

三、法正受到了刘备的拉拢

建安十三年(208年),张松出使曹操,归来后劝说刘璋与曹操断绝来往与刘备交好。不久后曹操在赤壁战败,刘备势力得以壮大。刘璋于是问应该让何人出使刘备,张松于是举荐法正。法正一开始辞让,后来不得已只好前往。刘备见到法正后,“以恩意接纳,尽其殷勤之欢”。相对于一直不冷不热的刘璋,刘备则是热情接待了法正,并且一番交谈之后,两人也是志同道合,一见如故。

在此基础上,法正觉得刘备有雄才大略,是可以辅佐的明主,回到益州后,遂与张松密谋协规,决定暗中戴奉刘备为主。建安十六年(211年),刘璋听闻曹操欲遣司隶校尉钟繇征讨张鲁,因此惧怕曹操得汉中后兼并益州。张松遂劝刘璋迎接刘备入蜀,让他讨伐张鲁,法正于是再次被任命为使者,与孟达各率两千人出使刘备,迎请刘备入蜀。

最后,公元212年,张松被刘璋杀害后,刘备和刘璋正式决裂,益州之战随之爆发。公元214年,法正跟随刘备包围成都,迫使刘璋放弃了抵抗。在夺取益州后,法正又与刘备进取汉中,献计将曹操大将夏侯渊斩首。法正善奇谋,深受刘备信任和敬重。对于之前怀才不遇的法正,无疑在刘备麾下获得了施展才华的大舞台。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取得汉中之战的胜利。同年,刘备进位汉中王,册封法正为尚书令、护军将军。到了这个时候,法正的地位甚至不在诸葛亮之下了。不过,非常可惜的是,到了公元220年,法正就病逝了,终年四十五岁。

英年早逝的法正,让刘备十分感伤,连哭数日。在法正去世后,被追谥为翼侯,这是刘备时代唯一一位有谥号的大臣,至于其他蜀汉文臣武将的谥号,基本上都是后主刘禅追封的。法正善于奇谋,被《三国志》的作者陈寿称赞为可比曹操帐下的程昱郭嘉。换而言之,如果法正没有这么早就去世,不仅可以劝阻刘备征讨东吴,还能在蜀汉北伐的时候发挥更大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三国时期担任过蜀汉凉州刺史的人分别是哪些人?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凉州在三国也是个很重要的地方,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三国时期,凉州原本是马超、韩遂的势力范围。公元211年,曹操击败了马超和韩遂,逐渐将该地区纳入到曹魏的势力范围内。彼时,凉州下辖金城、西平、武威、张掖、酒泉、敦煌、西海等七郡,也即包含了今甘肃、青海等地。凉州地形复杂

  • 韩信对汉朝贡献那么大:为何人生却是个悲剧?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韩信是想成为汉之齐太公的,认为自己凭借自己的功劳,刘邦必不忍夺其齐国。所以才在楚汉相持未决的情况下,最终选择助刘邦攻灭项羽。结果在项羽败亡后不久,韩信的下场却极其凄惨,不但没有成为汉之齐太公,反而身死族灭。其实是韩信错估了形势,错看了刘邦。刘邦不是项羽,是想统一天下的,是想做秦始皇而不是齐桓公或者楚

  • 汉景帝是怎样的皇帝?他为何被宠姬骂作“老狗”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汉景帝有封号的老婆不多,薄皇后、王皇后、栗姬、程姬、唐姬、贾夫人、王夫人,共七人。七个老婆中,若论早年感情之深,当属栗姬。景帝共有十四个儿子,长子刘荣、次子刘德、三子刘阏于为栗姬所生。从这一点,可以推测栗姬是景帝为太子时的第一个女人。当时,薄氏为太子妃,但景帝对薄妃不甚宠爱,栗姬才是景帝的初恋。栗姬

  • 揭秘:大将军韩信为何会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韩信多次同萧何交谈,萧何也十分赏识他。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实为排挤到汉中),从长安到达南郑,就有数十位将领逃亡。韩信估计萧何等人多次在刘邦面前举荐过自己而汉王不用,也逃走了。萧何听说韩信逃走,来不及向刘邦报告便去追赶韩信。军中有人向汉王报告“丞相何亡。”(《史记·淮阴侯列传》)刘邦大怒,如失左右手。

  • 揭秘:古代历史上不为人知的一代雄主汉宣帝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中宗汉宣帝我认为才是西汉王朝最为明君最为雄主的一位帝王,文治武功!西汉王朝只给4个帝王有庙号,除了太祖刘邦,武帝刘彻,文帝等,接下来的就是汉宣帝的中宗皇帝了武帝刘彻好大喜功,要不是前两任文景之治留下的底子,刘彻早就把西汉玩玩了,凭刘彻那种玩法,西汉真撑不了多长时间,汉武帝晚期国家就有点岌岌可危走下坡

  • 飞将军李广:一个位置上等了四十年致死仍留遗憾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李广是西汉名将,也是一位充满浓厚悲剧色彩的人物。他与匈奴征战一生,官至二千石竟然40多年,至死未得封侯。换句话说,他拿性命给景帝武帝打了一辈子工,最终也没有得到“大将军”这么一个“高级职称”,更不要说汉朝的股份。所以太亏了,以致给后人留下了“李广难封”这么一种慨叹。为什么李广难封呢?李广所处的时代,

  • 大汉馆陶公主:史上开启公主养男宠之风的奇女子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馆陶公主其实是我们如今所属的河北人,她的出生时间是在西汉时期。根据历史记载,其实馆陶公主的名声一点都不好,并且当时的皇帝,对于这位长公主在也是极其不怀好感的。所以,就将这位长公主随便嫁给了一个权势很一般的人。但是,加入之后的馆陶公主实际上并没有安安分分在家相夫教子,甚至在私底下开始与另外一个男人私定

  • 刘盆子简介 中国史上唯一一位双目失明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发展趋势总是必然的,人生命运总是注定的,像汉室后裔皇帝刘盆子即是如此。面对历史前进的车辙,刘盆子无法改变,做了赤眉军的傀儡,任人摆布;面临亡国之际,刘盆子回天乏术,毅然投降了刘秀(即汉光武帝),得到优待,安享后生。然而就在刘盆子投降刘秀不久后,又遭遇他生命中最不幸的事情:因病双目失明。这在中国帝

  • 他是汉朝里最忠厚爱民的皇帝:不动武不代表无能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在西汉的诸多皇帝里,汉文帝可以说是一个忠厚长者的形象,他爱护百姓体贴臣子,对于外敌也能是安抚就安抚,尽量不调动兵马免得扰民,总之他对别人都是很好的。今天我就给大家详细讲一讲汉文帝的事迹。西汉初年,以周勃为首的老臣剿灭了吕氏一门,而后他们从代国迎来了刘恒做皇帝,这就是汉文帝。经过了前期熟悉工作,汉文帝

  • 萧何究竟做了什么使汉高祖刘邦对其完全放心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刘邦手下有很多大臣,这些开国功臣,有的是六国旧部,有的是以前在一起闹革命的穷哥们,还有的曾是刘邦早年的上司。刘邦杀韩信、屠彭越、斩英布,连那个足智多谋的张良也退避三舍,居然装神弄鬼,搞起了隐居。倒是有一个安安稳稳地做起了大汉丞相。此人是谁,就是萧何。萧何这个人早年是刘邦的上司,刘邦在泗水亭做亭长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