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他是汉朝里最忠厚爱民的皇帝:不动武不代表无能

他是汉朝里最忠厚爱民的皇帝:不动武不代表无能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3667 更新时间:2024/2/6 1:34:18

在西汉的诸多皇帝里,汉文帝可以说是一个忠厚长者的形象,他爱护百姓体贴臣子,对于外敌也能是安抚就安抚,尽量不调动兵马免得扰民,总之他对别人都是很好的。今天我就给大家详细讲一讲汉文帝的事迹。西汉初年,以周勃为首的老臣剿灭了吕氏一门,而后他们从代国迎来了刘恒做皇帝,这就是汉文帝。经过了前期熟悉工作,汉文帝就正式进入了做皇帝的状态。

有一天在朝堂之上,汉文帝对大家说了这么一番话:法律的作用,是为防止大家犯错误,引导民众向善的。可现在的法律里有这么一条:一个人犯了罪,他的父母、妻儿、兄弟姐妹都要跟着受处罚,甚至要罚做奴隶,我觉得这样有点过分了,你们商量一下这个问题吧。听到皇帝这么说,掌管相关事宜的官员赶紧回答,陛下,老百姓自制力差,所以才制定法律来约束他们。实行亲人连坐的制度,就是为了让大家不敢轻易犯法,这已经是延续好多年的法律了。

汉文帝看属下不上路,就继续开导他,我听说要是法律公正,老百姓就会诚实守信;要是法律合理,老百姓就会遵守法律。再说了,引导老百姓向善是当官的责任,要是我们既不能引导老百姓向善,又不能用适当的法律去约束他们,这就是坑人,是引导百姓犯罪啊。我没觉得这个连坐的制度有什么好处,你们再仔细考虑一下。看皇帝这软中带硬,刚才顶嘴的官员也不敢坚持了,就同意了废除连坐制度。

这是汉文帝刚做皇帝不久,虽然是心系百姓,可和大家还是要商量着来的,这也是为了逐渐的树立权威。过了几年,汉文帝又发现了一条不合理的法规,又在朝堂之上向大家提了出来:诸位,我听说古人治理天下的时候,都是在朝廷里设一面旌旗,老百姓可以站在下面提意见。还在朝廷外面放了一下木板,大家对朝廷有意见都可以写在上面。这样天子才能倾听百姓的意见,才能更好的治理国家。可现在咱们的法律里有一条诽谤和妖言惑众罪,这么一来大家就都不敢提意见了,我也就不能听到子民们真正的心声,我觉得这一条法律应该废除。

汉文帝说完之后扫视了一下群臣,看大家都低头不语,他就接着说,现在的情况是这样的,不管是当官的还是老百姓,他们会聚在一起骂一骂朝廷,可事后又会翻脸去告发对方。按照现在的法律,这就是大逆不道。还有一些人,就是发一发牢骚,可当官的会按照他们是诽谤朝廷治罪。其实这些啊,都是因为一些人愚昧无知才犯下的错误,虽然有点气人,可罪不至死。这样吧,从今天开始,如果有人再触犯这条法律,就不用治罪了。汉文帝这么做,不但是体谅臣民,也是为江山社稷着想。这会他已经坐稳了江山,所以对于不合理的东西已经开始强硬的废除了。

汉文帝不但对百姓这么好,对臣子也是很理解的。吴王刘濞(bì)是汉文帝叔叔的儿子,本来身体棒棒的,因为汉文帝的太子打死了他的太子,所以就是一直闹情绪,请病假不来朝拜皇帝。汉文帝没有怪罪他,只是赏赐给了他一根拐杖,让他注意身体,弄的刘濞有气也发作不出来。张武,是跟着汉文帝从代国一起来京城的,之后官做大了就开始收受别人的贿赂。汉文帝发现之后,非但没有把他送交有关部门治罪,还把自己御用金库里的钱拿出来赏赐给他,结果张武是十分羞愧,对汉文帝更加的忠心耿耿。

除了对自己人好,汉文帝对敌人还十分的宽宏大度。本来在汉高祖的时候,南越王赵佗是向汉朝称臣的,可在汉文帝继位之前,南越王赵佗就称帝当皇帝了。汉文帝非但没有发兵去征讨赵佗,还给他留在中原的兄弟们很多赏赐,又派使者去和赵佗好好的谈了一番。结果赵佗就主动撤去了帝号,重新向汉朝称臣了。

匈奴人之前经常的骚扰大汉边境,汉文帝就主动和人家和亲,想缓和两家关系。可和亲之后匈奴人还是死性不改,继续的来汉朝抢东西。汉文帝也只是命令边境军队加强戒备,只要能把匈奴人赶跑就行了,从来没有发兵去大规模进攻匈奴。汉文帝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那时候天下才安定不久,要是大规模出兵,会劳民伤财,所以才会一直隐忍。总而言之言而总之,虽然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但是汉文帝真是一个对别人好的皇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萧何究竟做了什么使汉高祖刘邦对其完全放心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刘邦手下有很多大臣,这些开国功臣,有的是六国旧部,有的是以前在一起闹革命的穷哥们,还有的曾是刘邦早年的上司。刘邦杀韩信、屠彭越、斩英布,连那个足智多谋的张良也退避三舍,居然装神弄鬼,搞起了隐居。倒是有一个安安稳稳地做起了大汉丞相。此人是谁,就是萧何。萧何这个人早年是刘邦的上司,刘邦在泗水亭做亭长的时

  • 汉文帝刘恒是怎样当皇帝的?刘恒生平事迹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汉文帝,刘恒(前202-前157),高祖中子,汉高祖刘邦第4子。母薄姬。前一九六年刘邦镇压陈豨叛乱后,封刘恒为代王。高祖死后,吕后专权,诸吕掌握了朝廷军政大权。前一八○年,吕后一死,太尉周勃、丞相陈平等大臣把诸吕一网打尽,迎立代王刘恒入京为帝,是为汉文帝。文帝以俭约节欲自持,是个谦逊克己的君主。他好

  • 安史之乱后杨贵妃有何下落?杨贵妃生死大揭秘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杨贵妃是中国家喻户晓的一位绝代佳人。然而,这位国色天香的美女究竟归宿如何呢?史书记载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六月,洛阳沦陷,潼关失守,盛唐天子唐玄宗狼狈地与众臣逃跑,其爱妾杨贵妃死于马嵬驿。可是,文人赋咏与史家记述是相差十万八千里的,因此杨贵妃的最后归宿,至今还留下许多疑问。一种观点认为,杨玉环或

  • 杨贵妃是怎么死的?杨贵妃真的是命丧马嵬坡吗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安禄山叛乱爆发后,唐玄宗派重兵守卫长安的门户潼关。潼关守军每晚会在烽火台上烧一把火,作为平安的信号。所以,当时长安的君臣和百姓天天都翘首盼望“平安火”。公元756年(天宝十五年)六月初九夜,唐玄宗接到报告:今晚看不见潼关烽火台传来的“平安火”。自从叛军屯兵潼关,逼近长安以来,唐玄宗最不想听到但又预感

  • 杨贵妃是怎么死的?杨贵妃真的是被缢死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杨贵妃是中国家喻户晓的一位绝代佳人。她那传奇的一生曾触发无数骚客文人的才情,为之吟诗作赋。然而,这位国色天香的美女究竟归宿如何呢?史书记载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六月,洛阳沦陷,潼关失守,盛唐天子唐玄宗狼狈地与众臣逃跑,其爱妾杨贵妃死于马嵬驿。可是,文人赋咏与史家记述是相差十万八千里的,因此杨贵妃

  • 安史之乱杨贵妃为何失踪?杨贵妃下落之谜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安史之乱发生后,唐玄宗仓皇逃出长安。第二年,队伍途径马嵬驿的时候,军队哗变,逼唐玄宗诛杀杨国忠和杨玉环。万般无奈之下,唐玄宗赐杨贵妃自尽,当时杨玉环只有38岁。白居易的《长恨歌》,就是叙述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悲剧故事。杨贵妃自杀于马嵬驿的说法,是正史的记载。如唐人李肇在其《国史补》中说:“玄宗幸蜀,至马

  • 汉代皇后许平君究竟因何而死? 许平君女儿的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许平君是汉宣帝的发妻,在汉宣帝还是落魄皇子的时候便与他相识,不嫌弃其无权无财,下嫁于他,成为他细心体贴的发妻。后刘询即位为汉宣帝,他为了让许平君成为皇后,以“故剑情深”之事成功让许平君坐上皇后之位。皇后许平君于公元前88年出生,她出生时家庭正处衰败时期,其父许广汉因工作上的失误被诬告成贼因此成为宦官

  • 秦始皇嬴政是私生子吗?秦始皇身世之谜大揭秘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秦始皇给后世留下了四个谜团:第一个是他的长相之谜,史学界围绕他身形是猥琐还是高大英武展开了激烈的争论;第二个是性格之谜,秦始皇是凶狠残暴还是雄才大略,在史学界也有不同的声音;第三个是求仙之谜;第四个是私生子之谜。然而,在所有的谜团之中,最引人关注的,当属秦始皇私生子之谜。那么,秦始皇究竟是不是私生子

  • 赵高指鹿为马是怎么回事?秦二世又是怎么做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在公元前207年,即二世三年,在一次朝会上,赵高弄来一只鹿作为礼物献给胡亥,对胡亥说这是一匹好马。胡亥听了不禁笑出了声:“丞相怎么开这样的玩笑,这明明是只鹿,你怎么说是马呢?”赵高仍然坚持说是马,胡亥便问在场的大臣们。大臣们因为害怕赵高的权势,又不知道赵高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很多人便随声附和着说是马。

  • 唐太宗李世民的秘密:竟然曾向突厥称臣纳贡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我们中国人在外国聚集的地方大都叫“唐人街”,有时候外国人会称我们为“唐人”。因为唐朝确实创造了中国历史上的空前盛况,出现了“大治”。然而一些史家几乎把出现这空前盛业的原因都归结到了我们民族所自备的能力——华夏民族自强的精神和强大的经济实力。更有甚者,把这所有的原因都归结到了李世民的身上。然而并不仅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