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东吴历史上张昭为何一直当不上东吴丞相?

揭秘:东吴历史上张昭为何一直当不上东吴丞相?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1240 更新时间:2023/12/17 7:45:32

张昭加入孙吴集团的初衷应该是,以江东为汉室藩屏、保土护民,而非助孙权称霸。所以投降曹操,孙氏消亡,但有助于国家统一,对天下有大功。在一定程度上,张昭的士人心态和曹操首席谋臣荀彧一样,都打算曲线救国。但是,荀彧是真正地忠于汉室正统,张昭就不那么光明正大了,明知曹操是汉贼,在关键时刻一再妥协投降,更像是畏惧强权。周瑜鲁肃出身江北地方豪强,武人气质较重,不受士大夫名节观念束缚,欲助孙权成就霸业。

赤壁大战后,张昭已经边缘化了,退出孙权的核心决策层。二十多年后孙权登基时,依然对张昭当年的投降主张耿耿于怀,对后者说“如果听从你的主张,我早就乞食于曹氏了”。曹魏和蜀汉都曾有丞相之职,但出现于特殊时期。比如曹操罢废三公、自任丞相,以丞相霸府架空天子和朝廷百官,为改朝换代做准备。诸葛亮以顾命大臣担任丞相,实际上代替孱弱的刘禅处理朝政。

孙吴的丞相是常设官职,基本上继承自西汉,丞相为百官之首、掌握大权,但职责是辅佐皇帝。221年,孙权称吴王,张昭作为孙吴文臣元老,德望、品行都堪称楷模,是众望所归的丞相人选,但孙权偏偏选了名不见经传的孙邵。大名士孔融曾称孙邵为“廊庙才也”,也就是能力可做朝中大官,但他怎能与张昭相比?孙邵似乎是一个过渡性人物。

225年孙邵病死,孙吴百官再次推举张昭为相,这次孙权选择了江东大族顾氏的顾雍。孙权不用张昭的理由有两个,一是丞相责任繁重,不应劳驾张昭,这明显是借口,另一个原因张昭性格刚正严厉,易起冲突,这倒是实情。

除了当年张昭妥协投降,孙权选顾雍更有深层原因。孙吴据有江东已经三十年,淮泗集团的大多数谋臣武将都已去世,后辈人才不足,孙权必须依靠江东本土大族治理国家。此时陆逊是上大将军,驻扎于军事重镇武昌,掌握重兵,陆逊正是当年孙策围攻导致死亡近半的陆氏的族人,他地位如此之高,是孙吴江东化的象征,加上顾雍为丞相,江东大族代表担任文武最高官职,表明孙吴政权与江东大族融合加深,达到和谐一致的高峰。

229年孙权称帝后,张昭地位进一步下降,基本上赋闲在家,仅偶尔参与朝政讨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飞将军李广之孙李陵:即使身在异族却心中有国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汉武帝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西汉飞将军李广的孙子李陵,为了继承祖上抗击匈奴的遗志,便向汉武帝主动请战,要求带兵攻打匈奴,收复国土。汉武帝当时很欣赏李陵的勇气,便批准了这次军事行动。李陵在当年九月率领5000人的部队,从居延出发,行军30日,部队来到了达浚稽山(大约就是今天阿尔泰山中段),不想在此

  • 揭秘:汉武帝二十五项突破性历史首创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汉武帝,景帝后三年(前141年)正月即帝位,后元二年(前87年)二月去世,在位五十四年零一个月。武帝是位富于创新、开拓、进取的人。他在位的半个多世纪中,中国又处在充满生机活力的改革与发展时代。汉武帝本人也是个富于创新精神的人,所以那个时期有许多创设。笔者总结出汉武帝有二十五项突破性历史首创:1、汉武

  • 揭秘:漠北之战中飞将军李广的死与卫青有关吗?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李广将军列传》又称为《李将军列传》,是西汉司马迁所写的一篇文章,收录于《史记》一书。《李广将军列传》是《史记》中的传记名篇,讲述了飞将军李广的生平故事。这篇文章,注重以细节展现李广的战斗史。除此之外,司马迁在《李广将军列传》一文中通过讲述李广将军的生平故事,来展现他骁勇善战的一面。通过对人物细节刻

  • “肉刑”是怎样的刑罚?汉文帝为何要废除“肉刑”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肉刑”,是古代残废肢体、残害肌肤、破坏身体机能的墨、劓、刖、宫等带有原始、野蛮色彩的刑罚。夏、商、周朝如此,秦朝更是风行,《盐铁论》中就有“劓鼻盈车、履贱踊贵”的记述。这种让人切齿痛恨的酷刑,一直延续到汉初。然而,到了公元前167年5月,西汉文帝刘恒却突然发布了废除肉刑的诏书:“今人有过……朕甚怜

  • 汉武帝为何不许私商做售盐生意?其中有何隐情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汉武帝时代,把盐的专卖权收归中央,食盐的开采、加工和销售,都由官府把持,不允许商人私下里做销售盐的生意。这是为什么呢?大家都知道,食盐不仅一种必不可少的作料,还是我们血液里必不可少的元素。谁都离不开盐这种东西,几乎每人每天都要吃盐。汉代许慎说,盐是“百味之祖”、“食肴之将”、“国之大宝”。不管是谁,

  • 汉高祖刘邦传奇人生之刘邦与紫气岩有何传说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史记.高祖本纪》载:“秦始皇帝常日:‘东南有天子气,于是东游以厌(通压)之”高祖即自疑,亡匿,隐于芒砀山泽岩石之间。吕后与人俱求,常得之。高祖怪问之,吕后日:‘季所居上常有云气,故从往常得季。”’芒砀山上经常有紫气升腾,秦始皇感到很恐惶,为保住大秦朝万世基业,他决定去芒砀山镇压“天子之气”。于是带

  • 卫青和汉武帝是亲上加亲为何又惨遭刘彻灭族?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卫青是汉武帝时期的名将,官至大司马大将军,被封为长平侯。卫青第一次出征就奇袭龙城了,和匈奴战争期间,七战七胜,扭转了西汉的败势。卫青的姐姐卫子夫是汉武帝的第二任皇后,所以汉武帝是卫青的姐夫,但是汉武帝的姐姐平阳公主的第三任丈夫是卫青,因此卫青也可以是汉武帝的姐夫。卫子夫是卫青的三姐,因陈皇后嫉妒卫子

  • 力拔山兮气盖世:西楚霸王项羽的五大忠臣良将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柰何,虞兮虞兮柰若何!”这是西楚霸王项羽自己写下的一首诗,哀鸣自己在楚汉相争中的失败。项羽把更多的责任归咎于“天灭我楚,非战之罪。”项羽之勇是毋庸置疑,在《资治通鉴》里也有记载,如楚汉两军在广武对峙时,汉军坚守不战,项羽派三员大将前去搦战。汉军中有一名来自

  • 揭秘:西楚史上第一大将龙且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龙且简介中龙且是中国古代楚汉之争时候的一位将军,是楚霸王项羽的手下,也是项羽为之自豪的四大将军之一,又名龙苴,官位一直到大司马。根据龙且简介的记载这位将军武艺高强,在战场有一夫当关的气势,很受士兵的喜欢,敌人见到他之后都会被他身上的气势折服。公元前203年,楚军被汉军围困,项羽出马解决了楚军的困境,

  • 他以100骑兵击退敌军:却因一次迷道而选择自杀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西汉有一个名将,他的名字被施耐庵用作《水浒传》中一位梁山好汉的绰号。这两个人都以射箭闻名。那个好汉名曰“花荣”,而这位名将便是李广。说起李广,恐怕众所周知的便是他那惊人的箭术了。但当真正要说起李广的故事时,想必很多人都会哑口无言。今天,就让我们从李广抗击匈奴的故事出发,来简单地谈谈几件李广的奇闻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