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飞将军李广之孙李陵:即使身在异族却心中有国

飞将军李广之孙李陵:即使身在异族却心中有国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4259 更新时间:2024/2/6 1:33:15

汉武帝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西汉飞将军李广孙子李陵,为了继承祖上抗击匈奴的遗志,便向汉武帝主动请战,要求带兵攻打匈奴,收复国土。汉武帝当时很欣赏李陵的勇气,便批准了这次军事行动。李陵在当年九月率领5000人的部队,从居延出发,行军30日,部队来到了达浚稽山(大约就是今天阿尔泰山中段),不想在此遭遇到了匈奴的大股部队。匈奴单于用三万大军包围了李陵的军队,李陵安排部队前队用盾和戟作防线,后队军兵则持箭和弩备战。他向士兵下令:“只要听到鼓声就向前冲,听到锣声就停止。”匈奴军攻上来的时候,士兵按李陵的号令,防的防,攻的攻,一时间千弩齐射,匈奴兵死伤严重,不敢向前,李陵率汉军乘胜追击,斩杀数千匈奴兵。

但就在此战后,双方各自盘算下一步行动的空隙,一件令李陵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李陵部队中有一个叫管敢的士兵,因遭到上司校尉韩延年辱骂,而心生怨恨,竟悄悄地主动向匈奴投降。为了立功和报复汉军,这个叛徒将李陵部队孤军作战,弓矢所剩不多等军事机密都向单于作了汇报,还把李陵下一步排兵布阵的军事计划也告诉了单于。在这种情况下,单于调整军事计划,向李陵部队发起了猛烈地进攻,最后,李陵部队在弓矢耗尽,无军救援的情况下,损失惨重,李陵本人也被俘获。由于李陵没有战死,所以边关大概了解了一下战斗情况后,便向朝廷上报说李陵降敌了。

汉武帝得知后,非常气愤,不少大臣也大骂李陵不忠。此时,却唯独一个人站出来,替李陵说了好话,他就是太史令司马迁。司马迁对汉武帝说:“李陵为人重信讲义,一心报国,此战他以区区5000孤军对阵数万匈奴军,转战千里,弹尽粮绝之下被俘虏。这种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精神是可敬的。他现在身陷匈奴营中,留着性命,一定是在寻找新的机会为朝廷立功。”

司马迁的一番话,不但没有打动汉武帝,还遭致了宫刑之祸。由此之后,司马迁心灰意冷,他忍辱负重,专心撰写《史记》,将满腔的热血都泼洒到笔尖之上。

司马迁的话虽然没有令汉武帝相信李陵投敌不是真心,但也多少引起了他的注意。所以,此后他曾派公孙敖带兵设法抢回李陵。但公孙敖毫无成果,为了向皇帝交差,他竟然在没有确认的情况下,就向汉武帝汇报说:“听说李陵正在贼营操练匈奴人,准备攻打汉朝”。汉武帝大怒,叫人把李陵的母亲、弟弟以及妻儿等都杀害了。可事后了解到帮匈奴人练兵的人叫李绪,是一个投降匈奴多年的汉朝都尉,不负责任的公孙敖明显是犯了张冠李戴的错误。

李陵后来直到家人尽数被汉武帝杀害,内心非常痛苦。他曾和同在匈奴被困的苏武有过交流,他对推心置腹地对苏武说:“你不降匈奴,忍辱负重,功劳盖世。我当初被迫投降是想着找机会劫持单于,为国尽忠,却不曾想,皇上并不能了解我的苦心,杀了我的老母和家人,断绝了我归汉的后路。”苏武说:“我从前听说过你的为人,但现在毕竟你的处境不同了,是非功过,只好由人们评说吧!”

李陵听后,内心更加悲愤,长叹一声说:“比起苏君来,我李陵真如粪土一般。”说罢,热泪纵横,并吟唱了一首《别歌》:“径万里兮度沙漠,为君将兮奋匈奴。路穷绝兮矢刃摧,土众灭兮名已颓。老母已死,虽欲报恩将安归?”歌罢,李陵朝着南方跪拜不起,苏武叹息不止。这就是李陵“身在异族心在汉”的故事。李陵在匈奴二十余年,元平元年病死。李陵以其特殊的经历使其成为历史上颇有争论的人物。有人以李陵投降匈奴而不耻于他,也有人认为他敢以“步卒五千人横行匈奴”,并非怕死。看来只有司马迁的那一番言论,才是历史对李陵的公正评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揭秘:汉武帝二十五项突破性历史首创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汉武帝,景帝后三年(前141年)正月即帝位,后元二年(前87年)二月去世,在位五十四年零一个月。武帝是位富于创新、开拓、进取的人。他在位的半个多世纪中,中国又处在充满生机活力的改革与发展时代。汉武帝本人也是个富于创新精神的人,所以那个时期有许多创设。笔者总结出汉武帝有二十五项突破性历史首创:1、汉武

  • 揭秘:漠北之战中飞将军李广的死与卫青有关吗?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李广将军列传》又称为《李将军列传》,是西汉司马迁所写的一篇文章,收录于《史记》一书。《李广将军列传》是《史记》中的传记名篇,讲述了飞将军李广的生平故事。这篇文章,注重以细节展现李广的战斗史。除此之外,司马迁在《李广将军列传》一文中通过讲述李广将军的生平故事,来展现他骁勇善战的一面。通过对人物细节刻

  • “肉刑”是怎样的刑罚?汉文帝为何要废除“肉刑”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肉刑”,是古代残废肢体、残害肌肤、破坏身体机能的墨、劓、刖、宫等带有原始、野蛮色彩的刑罚。夏、商、周朝如此,秦朝更是风行,《盐铁论》中就有“劓鼻盈车、履贱踊贵”的记述。这种让人切齿痛恨的酷刑,一直延续到汉初。然而,到了公元前167年5月,西汉文帝刘恒却突然发布了废除肉刑的诏书:“今人有过……朕甚怜

  • 汉武帝为何不许私商做售盐生意?其中有何隐情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汉武帝时代,把盐的专卖权收归中央,食盐的开采、加工和销售,都由官府把持,不允许商人私下里做销售盐的生意。这是为什么呢?大家都知道,食盐不仅一种必不可少的作料,还是我们血液里必不可少的元素。谁都离不开盐这种东西,几乎每人每天都要吃盐。汉代许慎说,盐是“百味之祖”、“食肴之将”、“国之大宝”。不管是谁,

  • 汉高祖刘邦传奇人生之刘邦与紫气岩有何传说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史记.高祖本纪》载:“秦始皇帝常日:‘东南有天子气,于是东游以厌(通压)之”高祖即自疑,亡匿,隐于芒砀山泽岩石之间。吕后与人俱求,常得之。高祖怪问之,吕后日:‘季所居上常有云气,故从往常得季。”’芒砀山上经常有紫气升腾,秦始皇感到很恐惶,为保住大秦朝万世基业,他决定去芒砀山镇压“天子之气”。于是带

  • 卫青和汉武帝是亲上加亲为何又惨遭刘彻灭族?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卫青是汉武帝时期的名将,官至大司马大将军,被封为长平侯。卫青第一次出征就奇袭龙城了,和匈奴战争期间,七战七胜,扭转了西汉的败势。卫青的姐姐卫子夫是汉武帝的第二任皇后,所以汉武帝是卫青的姐夫,但是汉武帝的姐姐平阳公主的第三任丈夫是卫青,因此卫青也可以是汉武帝的姐夫。卫子夫是卫青的三姐,因陈皇后嫉妒卫子

  • 力拔山兮气盖世:西楚霸王项羽的五大忠臣良将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柰何,虞兮虞兮柰若何!”这是西楚霸王项羽自己写下的一首诗,哀鸣自己在楚汉相争中的失败。项羽把更多的责任归咎于“天灭我楚,非战之罪。”项羽之勇是毋庸置疑,在《资治通鉴》里也有记载,如楚汉两军在广武对峙时,汉军坚守不战,项羽派三员大将前去搦战。汉军中有一名来自

  • 揭秘:西楚史上第一大将龙且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龙且简介中龙且是中国古代楚汉之争时候的一位将军,是楚霸王项羽的手下,也是项羽为之自豪的四大将军之一,又名龙苴,官位一直到大司马。根据龙且简介的记载这位将军武艺高强,在战场有一夫当关的气势,很受士兵的喜欢,敌人见到他之后都会被他身上的气势折服。公元前203年,楚军被汉军围困,项羽出马解决了楚军的困境,

  • 他以100骑兵击退敌军:却因一次迷道而选择自杀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西汉有一个名将,他的名字被施耐庵用作《水浒传》中一位梁山好汉的绰号。这两个人都以射箭闻名。那个好汉名曰“花荣”,而这位名将便是李广。说起李广,恐怕众所周知的便是他那惊人的箭术了。但当真正要说起李广的故事时,想必很多人都会哑口无言。今天,就让我们从李广抗击匈奴的故事出发,来简单地谈谈几件李广的奇闻逸事

  • 汉灵帝刘宏标价卖官敛财的皇帝 汉灵帝刘宏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东汉灵帝刘宏(156年-189年),本封为解渡亭侯,是汉章帝的玄孙,汉桓帝的堂侄。永康元年(167年),因桓帝无子,由桓帝的皇后窦妙立为皇帝,时年仅12岁,168年—189年在位。灵帝中平元年(184年)爆发了张角领导的黄巾起义。中平六年(189年)卒,终年34岁。在位22年,谥号为孝灵皇帝,葬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