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后唐皇后富可敌国却不愿赈灾:“我夫妇有天命”

后唐皇后富可敌国却不愿赈灾:“我夫妇有天命”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2072 更新时间:2024/2/8 14:03:56

如果现在还有视钱财如粪土的人,那么不外乎两种情况:一是这人没什么钱,二是这人有的是钱。第一种情况颇有自命清高的嫌疑,兜里不宽绰,但还够用,又瞧不起那些满身铜臭满脑子高粱花子的人,就高傲的昂起头,自顾自的表现不屑一顾。另外一种情况,则是一种习惯性麻痹。因为有着足够多的钱,以至于花钱都没了感觉。这样的人也是少数,请不要随便对号入座,你可能还不够资格,只要你的钱还能表示成一个数字。

不过不管怎样说,作为一国的皇后,都应该属于后者。天下是老公的,老公的就是我的(即便离婚也有一半),她有足够的理由和资本藐视钱财。她既不需要拼命去赚钱,更不需要精打细算的花钱。然而,凡事都有例外,历史上还有过这样一位皇后,在她达到一个女人所能达到的地位极限时,却仍然对金钱无限痴迷,甚至在国难当头身家性命不保时,仍旧惜金如命。她便是五代十国时期,后唐庄宗李存勖的皇后刘氏。

刘皇后爱财,更会敛财。我们先来看看她捞钱的两个手段:一是经商。打发身边的宫女太监小厮走进农贸市场,都别在宫里耗着了,做买卖去。“薪刍果茹,皆称中宫所卖”(《新五代史》),水果蔬菜什么的,啥都搞,并挂出招牌:皇家食品。公务员下海,这本身就是一大噱头,在加上皇宫御用这个驰名商标,再整上两句广告词:你想和皇帝同吃一畦韭菜吗?想让你的皮肤和皇后一样细腻吗?那你还等什么,赶快行动吧!这买卖没有不好的。刘皇后很容易淘得了第一桶金,之后便乐此不疲了。这生意没任何风险,你想啊,工商城管不敢管,国税地税不用交,干赚不赔,卖不了还有御膳房兜底,天底下还有这么好做的买卖吗!

再就是受贿。这个来钱更快,连吆喝都省了。刘皇后有这个方便条件,老公是皇帝,权力就不用说多大了,生杀予夺,掌握着全国人民的命运,托他办事的人肯定少不了。可皇帝不是谁想见就能见的,否则光握手就忙不过来,哪还有时间去考虑国家大事啊。于是就有聪明人迂回到了皇后这边,两口子给谁都一样,晚上睡觉把话递到效果更佳,免得尴尬。就是不能立竿见影,也算是一个人事储备,迟早用得上。这方法一直沿用至今,无数事实验证着它的可行性。刘皇后办事钉是钉铆是铆,拿人钱财替人办事,毫不含糊。钱财一分为二,一半给皇上,你看,谁谁谁孝敬您来了,这人不错,挺懂事的,有能力有魄力国家需要这样的人才。剩下的一半归自己,入小金库。

那边做生意,这边收贿赂,刘皇后忙得不亦说乎,可能也发出过类似领导家属不好当之类的慨叹,不过是愁在嘴上甜在心里,看着“货贿山积”(《新五代史》)的金银珠宝,再苦再累也认了。这钱她还用不着花,一切吃穿用度照样走宫里的帐,去外面消费了也是回来报销,自己是零开支,干进不出,不发财才怪。唯一花钱的地方,就是给附近寺庙里的和尚尼姑们添些香火。刘氏觉得自己能当上皇后,全是搭帮佛祖帮忙,所以也偶尔出手大方一回。

君子爱财取之以道,其实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女人。女人不一定是软弱的代名词,软弱,是因为她们没有到达一定的位置,一旦位高权重,和男人是一样的,甚至有过之无不及。吕雉的残忍,武则天的冷酷,贾南风的荒淫,独孤氏的强悍,无不证明着这一点。女人也有欲望,而且是强烈的欲望,只是她们缺少展现的机会。刘皇后之所以能够疯狂敛财,就是因为她具备了展现欲望的条件。刘皇后爱财如命,在路卫兵看来,是和她的两个情结分不开的

一是出身情结。刘皇后出身低微,这是她对钱财充满渴望的最原始的因素。刘皇后出生于魏州成安,父亲刘山人是卖野药兼算卦的,家里很穷,并非豪门望族。刘皇后进宫,也是因为一个偶然机会,李存勖灭后梁,大将袁建丰攻打成安,看她长得乖巧,于是送入宫中,工种是当奴婢,皇宫的最底层,那时刘皇后才五、六岁的年纪。整天目睹后宫的繁华,却没有一样属于自己,在这种富丽堂皇的刺激下生存,对钱财有着无限的渴望。当这种渴望深入骨髓时,便成为一种潜意识的欲望了。

你可能会说,刘氏当上皇后,不再受穷了,这种欲望就应该逐年减退才对,其实不是这么回事。她的欲望不但不会衰退,反而会更加强烈,因为她穷怕了。当一个人真正有过饿得两眼直冒绿光,一分钱恨不得掰成两半花的痛苦经历后,才会切身感受到穷的可怕。这也是为什么有些贪官的钱两辈子躺着花都花不完了,还要贪得无厌的原因。他们觉得现在这点钱还不足以让他们有安全感,所以他们要不断与时俱进,以彻底消除穷困潦倒时的阴影。

二是攀比情结。刘氏是李存勖的第三个老婆,在她之前,还有正室卫国夫人韩氏,以及燕国夫人尹氏。这二位都是家世显赫系出名门,刘氏来自民间,又是从底层奴婢干上来的,在她们面前自然就很自卑。而消除这种自卑的一个好东西就是钱财,钱财能让她心里获得莫大的安慰,也可以给她带来成就感,让她说话有底气。

因为要攀比,刘皇后更加忌讳自己的出身,甚至可以不认亲生父亲。老刘听说女儿在宫里富贵了,就乐呵呵的找来了,估计一路上还逮谁和谁说,我这丫头如何如何。突然冒出来个老丈爹,李存勖便让袁建丰来辨认,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弄错就麻烦了。袁建丰一眼就认出来了,这刘山人有个显著特征:黄胡须,而且还是那身打扮。没错,是他。小刘这下急了,这不是来打我脸的吗,我前脚才和老韩、小尹吹嘘我家多富有,多少头牛多少地的,后脚就来个叫花子爹,丢人现眼,不由分说把她爹轰了出去。哪来的叫花子,俺爹早死了。

皇后如此贪财,皇帝难道不管吗?不是不管,是顾不上。这要说到李存勖的一个特殊爱好:唱戏,简直到了痴迷的程度。常常扮上花脸,穿上行头,亲自操刀上台,不过足戏瘾绝不罢休。刘氏投其所好,刻苦学习歌舞技巧,在一次歌舞表演中被李存勖看中,进而纳入后宫专宠。刘氏最终成为皇后,最终也是靠的这一招先。

李存勖在戏剧表演上很有创意。他自取艺名为“李天下”,一次上台表演,他连喊两声“李天下”,一个伶人上去就给了他一耳光,李存勖问为什么打他,伶人说:李(理)天下的只有皇帝一人,你叫了两声,还有一人是谁呢?李存勖一想,是这么个理儿,不但没有责罚,反而予以赏赐。还有对刘皇后搞恶作剧,“自负蓍囊药箧”(《旧五代史》),扮成刘后父亲刘山人的样子,背了药箱,拿着占卜算卦的幌子,衣衫褴褛的跑到刘皇后寝室,说要找女儿。如此玩闹的皇帝,整天生活在戏里,那还顾得上皇后干什么啊。

刘皇后最后成了名副其实的富婆了,国库钱都没她多。那国库是有进有出,要给工作人员开工资,还要拨军费。刘皇后这不会,光进不出,只会越来越多。到最后,国库都不得不向她伸手借银子。同光三年(925)的秋季,黄河泛滥,庄稼绝收,税收不能保证,财政出现赤字。就连皇宫卫队都发不出工资,饿死了不少人。这事非同小可,连保护皇上的人都吃不饱肚子,这安全能有保障吗。于是就有人向李存勖建议,让刘皇后拿私房钱出来给将士,现在全国就她一人富得流油。

结果刘皇后断然拒绝,大言不惭的说,“吾夫妇得天下,虽因武功,盖亦有天命。命既在天,人如我何!”(《新五代史》)。俺们两口子能有今天,那都是命中注定的,现在混到这份上,也是命该如此,靠人力是解决不了滴。那意思,别老惦记我这点钱,花钱也没用,认命吧。后来实在拖不过去了,老公眼都红了,就拿出来个首饰盒递给李存勖:我就这点家当,都拿出来了,你省着点花吧。

这还不够塞牙缝的呢,李存勖没办法,就来了个寅吃卯粮,预收明年的赋税,老百姓更没活头了,国家变得混乱不堪,大将军李嗣源趁乱起兵。国家不保,这下刘皇后也慌了,赶忙拿出一部分钱分给士兵,好让他们坚守城池。士兵们都很气愤,说我们的妻儿老小都饿死了,还要这些钱有什么用,纷纷扔下兵器逃命去了。刘皇后一看大势已去,也顾不得老公了,赶忙收拾金银细软,拉了好几大车,自顾自的逃到了太原。后来李存勖在兵变中成了刀下鬼,刘皇后走投无路,只得削发为尼。不久,李嗣源即位,下令赐死了刘皇后。这下可好,人死了,钱没花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唐太宗的战略思想是怎样的?唐太宗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唐太宗地缘战略思想,是唐太宗关于地缘战略问题的理性认识,是唐太宗利用唐王朝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地缘关系及其作用法则谋取和维护唐王朝利益的战略思想。唐太宗地缘战略思想是中国古代地缘战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有不同于西方也不同于现代的独具特色的思想内容。唐太宗在位期间国土广大,边界线绵延曲折,地缘形

  • 唐太宗李世民是怎样征战高丽的?结局又怎样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唐朝第二代皇帝唐太宗李世民的时候,为援助处于高句丽和百济围困中的新罗(《新唐书》:“(百济)与新罗联合伐高句丽,取四十余城。发兵守之,又谋取棠项城,绝贡道”,新罗告急)并统一被高句丽据有的辽东地区(当时的“辽东”的概念略同于汉朝四郡的范围,即中国东北辽河以东地区以及朝鲜半岛的北部),唐太宗征讨高句丽

  • 唐太宗怒砸魏征的墓碑是想悔婚吗?为何要悔婚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魏征去世后,唐太宗下令以一品官的规格操办他的葬礼,还把魏征的画像放置到凌烟阁,经常前去凭吊赋诗。他还派人立起了魏征碑,亲自撰写碑文。然而仅仅半年之后,唐太宗就亲手制造了“砸碑悔婚”的风波。他下旨解除了衡山公主与魏征长子魏书玉的婚约,还砸毁了魏征的墓碑。这一举动不仅震惊朝野,还为后人留下了唏嘘的样本。

  • 揭秘:唐太宗李世民与魏征的矛盾究竟在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直谏难免犯颜,甚至让君王下不了台。魏征的直言让唐太宗既不能忽视,又夹杂着怒、怕、无奈的复杂情感。唐太宗当政期间,社会逐渐发展,出现了升平景象。太宗本人也逐渐滋长了一些奢侈作风。在众多大臣的歌功颂德之下,太宗决定到泰山顶上举行封禅大典(帝王祭告天地的庆功大典)。这时,魏征又站出来反对,让太宗很不高兴。

  • 揭秘:武则天究竟是怎样心狠手辣的达到目的的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武则天的长女出生后才一月之际,王皇后来看过她的女儿之后,她就亲手把女儿给掐死,并嫁祸于王皇后,高宗一气之下把皇后打入冷宫,后来被武则天暗中杀死。当时朝廷以长孙无忌、褚遂良为首的元老大臣势力强大,唐高宗的权力受到很大限制,外廷以长孙无忌为首的很多大臣反对唐高宗废王立武,武则天前进的道路也因此充满艰辛。

  • 武则天生平简介 女皇武则天究竟是怎样上位的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生平简介:武则天(624年-705年),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县东)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也是即位年龄最大(67岁即位)、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为唐朝功臣武士彟次女,母亲杨氏。十四岁入后宫为唐太宗的才人,唐太宗赐号媚娘,唐高宗时初为昭仪,后为皇后,尊号为天后,与唐高宗李治并称

  • 唐太宗早年期间都经历过哪些战争?唐太宗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唐太宗李世民,据唐朝史记记载:太宗皇帝是开皇十八年12月戊午(公元599年1月23日)出生于陕西武功别馆(今陕西省武功县),是唐高祖李渊与窦皇后的二子。隋朝末乱世,李渊和李世民父子趁势于晋阳(今山西太原)起兵,兴建唐朝。公元617年(大业十三年)六月,与其兄李建成率兵攻西河(今汾阳),首战获胜,促使

  • 秦二世胡亥登基之后是怎样残忍的杀害手足的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胡亥登上帝位之前就害死了自己的长兄扶苏。胡亥和赵高、李斯一起伪造了诏书送到在北面边境戍守的扶苏和蒙恬处,假诏书斥责扶苏和蒙恬戍边十几年,不但没立战功,相反还屡次上书肆意非议朝政。扶苏更是对不能回京城做太子而耿耿于怀、怨恨不已,所以对扶苏赐剑自刎。蒙恬对扶苏的行为不进行劝说,实为对皇帝不忠,也令自尽。

  • 秦始皇时期的“焚书坑儒”对当时有着怎样的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秦朝不仅“焚书坑儒”,还下“挟书令”,藏有儒家经典者治罪,因之在秦代无传授和学习儒家经典者。今文经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很不重视儒学。至惠帝时,废除“挟书令”,儒家思想言论这个禁区开始松动。从这时起,到文帝时期,一些尚存的老儒依靠记忆,口头传经。弟子们因找不到书籍,就用当时通行的隶书将老儒背诵的经典本

  • 秦始皇为何会焚书坑儒?秦始皇焚书坑儒大揭秘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以便加强中央集权。在完成政治上的诸多加强控制的举措之后,秦始皇便开始了精神上的控制。公元前213年,秦始皇在咸阳宫为群臣及众多的儒生大排酒宴。在宴会上,围绕着是否实行分封制,众多儒生之间发生了激烈的争论。丞相王绾、博士生淳于越等人主张实行分封,而丞相李斯等则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