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吕布左将军的官职怎么来的?是何权力?

历史上吕布左将军的官职怎么来的?是何权力?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3525 更新时间:2023/12/19 8:32:22

按照东汉时期的官制,左将军是一个中等偏上的武将官职。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吕布(?-199年2月7日),字奉先,五原郡九原县(今内蒙古九原)人。在东汉末年,吕布原为丁原部将,被唆使杀害丁原归附董卓,与董卓誓为父子。可是,吕布和董卓的关系并没有能维持多长时间。公元192年,吕布又被司徒王允唆使诛杀董卓。旋即被董卓旧部李傕等击败,依附袁绍,又被袁绍猜忌,依附张杨

在此之后,吕布先是和曹操争夺兖州,被曹操击败后去依附徐州刘备。又趁刘备与袁术作战时袭取了徐州,与刘备时而和好,时而相互攻伐。最终,到了公元199年,吕布被曹操斩杀。对于吕布来说,虽然是东汉末年的一方诸侯,不过,在名义上,吕布还是东汉王朝的臣子,也即吕布的官职,名义上也是东汉王朝册封的。那么,问题来了,吕布在东汉末年官至“左将军”,这到底是多大的官职,地位有多高?

《资治通鉴·卷六十二》中记载:布亦怨术初不己受也,女已在涂,乃追还绝昏,械送韩胤,枭首许市。陈珪欲使子登诣曹操,布固不肯。会诏以布为左将军。

建安二年(197年)夏五月。袁术想联合吕布,于是向吕布提出让他的儿子娶吕布之女为妻,吕布一开始同意了。沛相陈珪担心袁术、吕布成了亲家,会助长袁术称帝的野心,于是前往劝阻吕布。吕布心里也怨恨当初袁术不接纳自己,于是拒绝了和袁术的联姻事宜,还斩杀了袁术派来的使者。

正巧曹操的使者这时来到,传汉献帝的旨意,任命吕布为左将军。由此,在公元197年,吕布被东汉王朝册封为左将军。彼时,为了全力对付袁术,曹操选择笼络吕布,因此上奏汉献帝刘协,册封吕布为左将军。值得注意的是,在吕布之后,刘备也被东汉王朝册封为左将军。至于蜀汉五虎上将和曹魏五子良将等武将中,也有多人曾担任左将军一职。

左将军,古代官职,战国已有。秦因之。汉不常置,金印紫绶,位仅次于上卿,职务或典京师兵卫、或屯兵边境。在东汉时期,左将军拥有镇守京城,执掌京师护卫或者屯兵边境,镇守一方的职责。因此,从职责上来看,左将军是比较高级的武将官职了。当然,在东汉末年,曹操自然不会让吕布来执掌东汉王朝的京师兵马,吕布也不可能为曹操镇守边境。

因此,在笔者看来,从这一角度来看,左将军对于当时的吕布来说,主要意味着地位的提升。按照东汉时期的武将官职,左将军所在的前后左右将军,排在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之后,而在四征将军、四镇将军、四平将军、杂号将军、偏将军之前。所以,当时官职在吕布之上的武将,可谓寥寥无几。

建安元年(196年)八月,曹操迎汉献帝。汉献帝封曹操为司隶校尉,录尚书事。庚申,迁都许县。十一月丙戌,汉献帝封曹操为司空,行车骑将军事。考虑到当时,曹操只是担任车骑将军一职,因此,车骑将军之上的大将军和骠骑将军这两个官职,很可能是暂时空缺的。在此基础上,东汉朝廷官职在吕布之上的武将,也就更是屈指可数了。所以,在笔者看来,仅从官职地位上来看,吕布当时可以称之为东汉王朝排名前五的武将了。

在成为左将军之前,吕布曾被东汉王朝册封为奋武将军和平东将军。一方面,公元192年,吕布刺杀董卓,任职奋武将军,假节,仪比三司,进封温侯。对于吕布在公元192年担任的奋武将军,只是一个杂号将军。在汉末三国时期,关羽、张飞、赵云等人都曾担任过杂号将军。一般来说,杂号将军的地位是排在重号将军之后,杂号将军之前的。

最后,另一方面,公元195年,因为没有储备足够的粮食,无法勤王,于是吕布派遣使者上书谢罪。对此,汉献帝刘协任命吕布为平东将军,封平陶侯。就平东将军所在地四平将军,地位是高于杂号将军的,也即在公元195年,吕布的官职得到了提升。到了公元197年,在曹操上奏之后,汉献帝刘协册封吕布为左将军,这又是高于平东将军的官职,也成为吕布在东汉王朝获得的最高武将官职了。此外,在爵位上,吕布在公元195年被封为平陶侯,平陶侯中的“平陶”,指的是“平陶县”,平陶县,属并州太原郡,故治在今山西文水县孝义镇一带。

因此,非常明显的是,对于吕布获得的平陶侯,是一个县侯。在汉末三国时期,侯爵分为县侯、乡侯、亭侯、关内侯这四个档次,县侯是档次最高的侯爵了,比如在蜀汉五虎上将中,关羽在公元200年获得的汉寿亭侯,只是一个亭侯,显然比不上吕布的平陶县,至于黄忠获得的关内侯,则和平陶县存在天壤之别了。从官职和爵位上来看,吕布生前无疑获得了非常高的地位。但是,因为反复无常的性格,促使吕布在东汉末年颠沛流离,再加上有勇无谋,缺乏长远的战略规划能力,吕布最终败给了曹操,并且于公元199年就告别了东汉末年的大舞台了。对此,你怎么看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安禄山为什么对儿子安庆绪恨之入骨?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安禄山为什么对儿子安庆绪恨之入骨?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安史之乱”是大唐历史上一次非常重要的动乱,安史之乱后大唐开始由盛转衰,同时藩镇割据的余毒也造成了大唐的最终灭亡。安禄山是安史之乱的祸首之一,原本只是一位市井讨生活的老百姓,后来偶然机会参军并被张守珪收为义子,开始一步步攀向

  • 历史上真实的明穆宗朱载坖到底是怎么样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皇帝是中国帝制时期最高统治者的称号。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都说历史人物的功过要留给后人评判,尤其是皇帝,坐拥天下的同时也要接受无数黎民百姓的监督,如果是一代明君那必然会被载入史册,受千万人赞扬,如果是暴君,那也一定会遗臭万年、被千万人唾骂。当然除了这两种极端,大多数的皇帝其实是平平

  • 长平之战后白起落得个被赐死的结局,到底是因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白起是战国时期的军事家,秦昭襄王时期的王牌之一。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下去。长平之战是战国玩起一场非常重要的战争,对战的双方是秦国和赵国,全都都是倾尽全力,最后赵国打败,被白起坑杀了40万人。此役后,战国格局彻底定型,赵国退出最后统一全国的候选国家名单,秦国成了唯一的候选人,但随即发

  • 李白真的早就预料到了安禄山要造反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李白真的早就预料到了安禄山要造反吗?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强盛的一个朝代,经过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之治和唐玄宗李隆基的开元盛世,唐朝的国力达到了顶峰。不过唐朝在后来便遭遇了安史之乱,经过这场内乱之后唐朝的实力大减,从此唐朝也逐渐走线衰弱,可以说安史之乱是唐朝的转

  • 历史上孙膑与自己的师兄庞涓之间的关系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孙膑是中国战国初期军事家,兵家代表人物。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鬼谷子》是古代先人给我们留下的一部宝贵的财富,《鬼谷子》这本书的内容包括了方方面面,鬼谷子本人也是智慧集大成者。现今是学习国学文化的热潮,因此越来越多的人认识《鬼谷子》,并且深刻地感受到它的魅力。鬼谷子是一

  • 刘表废长立幼的真相是什么?这么做有何目的?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刘表,字景升,汉末群雄之一。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三国志》中记载:(魏)太祖曰:“与卿言而不答,何也?”诩曰:“属适有所思,故不即对耳。”太祖曰:“何思?”诩曰:“思袁本初、刘景升父子也。”太祖大笑,于是太子遂定。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当时曹操未立太子,曹丕为

  • 王平被诸葛亮提拔后,是如何拯救蜀国江山的?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王平字子均,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我们都知道,诸葛亮是忠义礼信的代表,三国时期,他为了复兴蜀汉,完成刘备的遗愿,付出了许多。有人对诸葛亮的能力还提出过质疑,觉得他在历史上被过誉了,但其实他已经做到了自己最好的一面,无愧于刘备。诸葛亮死

  • 汉冲帝刘炳:东汉娃娃皇帝,两岁继位,三岁就去世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皇帝寿命榜上寿命最短的五位皇帝分别是东汉质帝刘缵(8岁)、南宋少帝赵昺(7岁)、元宁宗懿璘质班(6岁)、东汉冲帝刘炳(3岁)、东汉殇帝刘隆(220天)。下面就来详细说说汉冲帝刘炳的故事吧。东汉时期的皇帝大多短命,东汉第九位皇帝汉冲帝刘炳就是其中之一。刘炳出生于143年,是汉顺帝刘保

  • 清朝入关后封了几个藩王?康熙为何只镇压了三个?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三藩之乱是清朝初期三个藩镇王发起的反清事件。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清朝作为中国最后一个朝代,虽然是狼狈退出历史舞台,但清朝在统治期间也有骄傲的政绩。就拿削藩来说,那是多少个朝代都头疼的事情,而清朝康熙皇帝一鼓作气镇压三个藩王。皇太极入关之后,想要攻打明朝

  • 解密刘备称帝的真相 刘备称帝真的是走投无路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刘备称帝真的是一手策划的吗?刘备是不是真的走投无路?事情的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话说,东汉末年时期,曹操获得的政权不是用谋篡一词,而是得用代理一说,毕竟,当时的曹操可是得到了“认可”,而之后的主动“主动禅让”,可谓是顺应天意,这在后世王朝的更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