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孙膑为何能写出传奇兵书?他的人生就是一个传奇!

孙膑为何能写出传奇兵书?他的人生就是一个传奇!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4754 更新时间:2023/12/14 18:02:08

我国的军事家向来层出不穷历代都有杰出的将领,但是几乎所有的将军们都承认孙膑在兵家的地位。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千百年来的中国军人都盘旋于其肘下。

生活在中国,从小就熏陶在各种历史传说之中,孙膑的故事自然也是其中之一。我们耳熟能详的就有田忌赛马、围魏救赵等等,但是鲜为人知的是,这位军事始祖其实并没有在历史中留下自己的姓名,司马迁在史记之中也仅仅是以他曾经受过膑刑为由称他为孙膑。

因为秦始皇在统一中国以后采取了焚书坑儒的政策,一切不符合秦国政策的书籍都被焚毁,所以诸子百家的经典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这样一来,孙膑的底细我们就更加无从知晓了。但是汉代的史学家司马迁却认定孙膑就是军事家孙武的后代,但哪怕是学问贯通古今的司马迁也没能找到孙膑确切的出生地,只是给出了一个大致的范围。这让后人在研究孙膑时更是一头雾水,无从下手,只能凭借着史册之中的只言片语来勾勒一个大概的轮廓。

司马迁在史记中对孙膑的故事有过详细的描述,记载了他与师兄庞涓两人之间的恩怨,但是却唯独漏掉了这两人的师承。所以后人因此而将两人附会为鬼谷子先生的高足,但这毕竟不是官学,只能算是稗官野史不足为信,只能当作笑谈。我们不必纠结与孙膑的师承,他本人的传奇故事就足以让我们暗自咂舌,佩服不已。当年,庞涓先行出师选择到魏国就仕,魏王重用了庞涓。军事奇才庞涓也充分展示了他的才华,在他的指挥下魏国很快就取得了秦国的陇西之地,将曾经的春秋五霸重新打回了西北边陲。就在庞涓得意洋洋的时候,他的师弟也学成出师了。

庞涓自知才华不及师弟,但是为了不让师弟成为自己功业大路上的阻碍,庞涓将师弟骗到了魏国,并且随便找了个由头便将孙膑关进了监狱。但是哪怕是已经被囚禁,庞涓依旧不肯放过孙膑,为了折磨孙膑他特意对师弟执行了残酷的膑刑,那就是将孙膑的膝盖骨削去,让他成为了一个废人。身在牢狱之中的孙膑并未沉沦绝望,他故布疑阵,假装已经精神错乱,在牢中装疯卖傻,让庞涓放松了警惕,直到后来被齐国的使者救出,孙膑才敢恢复自己的举止,但与此同时他也开始了对庞涓的复仇之路。

为了取得齐国大将军田忌的信任,孙膑教给他与齐王赛马的取胜之道,这就是我们后来人人熟知的田忌赛马的故事,今人在讲博弈论的时候依旧会讲到这个案例,并在其中汲取智慧。取胜的田忌十分高兴,将孙膑推荐给了齐王,年轻而又充满雄心的齐威王志在天下,他了解到了孙膑的军事才能便决定以孙膑为军师,田忌为将领,领导齐国争雄天下。战国时期,天下形势变化的很快,当时最为强盛的魏国屡屡攻打赵国,为了阻止魏国吞并赵国的野心,齐王决定救援。

也就是这个时候,孙膑为齐国献上了自己成为军师后的第一计,那就是齐国军队不直接救援赵国,反而是直逼魏国的国都,魏国为了攻打齐国一定是重兵集结,国都势必空虚,齐国正好能够顺势攻打魏国国都从而达到魏军回援国都的目的,如此一来,赵国的危机不救自解。田忌因为上一次的赛马事件,对孙膑十分信任,他果断听从了孙膑的方案,果然达到了救援赵国的目的,疲于奔命的魏国大军还在桂陵被齐军打败。从而遏制了魏国崛起的势头,在这次大战之后,元气大伤的魏国陷入了十三年的舔伤中,庞涓在魏国的气焰一日不如一日。

十三年后,原本的对手魏赵两家联合起来攻打韩国,韩国不敌只好向齐国求援。此时的天下局势一团混乱魏王一时之间也下不了决心。聪明的孙膑知道这将是自己一血膑刑之仇的大好机会,于是献出了一个计策。在孙膑的计划中,等到赵魏韩三家激战正酣的时候,韩国颓势清晰的时候齐国才能进行救援。而且依旧使出围魏的前计。

战争打响之后,魏赵联军一路气势如虹,韩国节节败退,在紧要关头齐国派出大军雪中送炭,博得了韩国的好感。然后深入魏国与魏军作战,这一次孙膑的战术堪称千百年来的经典,那就是减灶计。齐军一路假装败退,并且将锅灶的数量不断减少,让自大的庞涓以为胜利就在眼前,于是轻军冒进,利用庞涓急于雪耻的心态,孙膑成功的在马陵道将庞涓杀死,为自己报了仇。

相传孙膑晚年则选择归隐山林,并且总结、研究早年所学兵法知识和自己的作战经验,撰成《孙膑兵法》89篇,另附作战图4卷,但可惜的是久已失传。1972年山东省临沂银雀山汉墓中挖掘出土有《孙膑兵法》残简,现藏于临沂金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其书有一万一千余字,可谓中华无价之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德容出众深得宠爱被吴三桂擒住竟自扼喉死的惨烈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吴三桂最终爱的是谁,吴三桂历史评价,安陵容害死沈眉庄

    永历帝朱由榔皇后王氏,浙江人。父王略,官粤量郡守,封长伯洲。王氏作为末世皇后,命运自然是很悲惨的。说起南明,是个小朝廷,然而在汉人心里,却是正式的朝廷,有隆重的仪式感。汉人一直对蛮夷有非正统非我族类的观感,当然蛮夷也确实很难治理好汉人的天下。隆武二年冬十一月,桂王朱由榔于广东肇庆即位,改元永历;尊母

  • 高滔滔以太皇太后身份执政九年被尊称“女中尧舜”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上太子顺利继位的有多少,高滔滔是贤后吗,北宋高太后

    尧、舜,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代明君,女中尧舜,顾名思义,女子中的贤明人物,一般是称赞执政期间政绩卓越的女子,现在要介绍的这位女子,史书就尊称她为“女中尧舜”,足见其政绩卓越,她就是宋英宗赵曙的皇后高滔滔。高滔滔(1032年—1093年),亳州蒙城(今安徽省蒙城县)人,曾祖父高琼、祖父高继勋均为宋初名将

  • 答纳失里是喋血宫闱的皇后最后竟然死的凄惨无比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婉容墓早已找到,纳她为妾,思婉悬梁自尽

    这位元顺帝的第一位皇后,前段时间被韩国炒的沸沸扬扬,还播了一部剧,讲的就是我们元朝末代皇后。她是元朝末代皇后,接着朱元璋的马皇后。不知道韩国为何对这位皇后感兴趣,还拍成了电视剧,并且往里加了很多漂白剂。我们来还原一下历史的真相。笔者对元朝一向无好感,深深的同情元朝统治下的汉人,但不知道为什么,元朝的

  • 潥阳公主倾国倾城未成年便被迫与杀父仇人成婚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金枝玉叶昭华11岁怎么了,华阳公主,阴丽华是谁的女儿

    南朝梁国有个公主名叫潥阳公主,真名不详,只知是梁武帝的最疼爱的孙女,太子萧纲的女儿。潥阳公主自幼生的一副天仙面孔,及至豆蔻年华,愈发亭亭玉立、风姿绰约,可以说的上是倾国倾城。然而富贵的生活没有享受很久,一件大事的发生改变了潥阳的一生。公元547年初,东魏领导人高欢在在太原去世,是年,大将侯景发动叛乱

  • 薛仁贵是唯一让敌人战前下马跪拜的将军却下场惨淡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薛仁贵死在哪里,薛仁贵坑杀铁勒兵是否真实,薛平贵与王宝钏

    他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能让敌人在未开战之时就下马跪拜的将军!他打败过铁勒等诸多外族侵略,是我国的对外的民族英雄,是中华民族不该忘记的战神。一个让华夏民族骄傲的子孙,一个必须让人尊重的英雄!最后死的这么窝囊。薛仁贵(614年-683年),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唐太宗、唐高宗时期名将。北魏将领薛安

  • 建宁公主身世显赫只因嫁入豪门 终生郁郁寡欢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独孤天下杨丽华为什么不喜欢皇上,康熙和建宁公主的关系,为什么我总是郁郁寡欢

    两部超级搞笑传世经典电影《鹿鼎记》,一个如花似玉刁蛮任性的邱淑贞,让世人彻底记住了建宁公主。只不过,电影中的建宁公主跟历史上的建宁公主是有一些距离的。首先,身世有误差。电影中的建宁公主是康熙皇帝的妹妹,这个辈分乱了。历史上的建宁公主是皇太极的女儿,顺治皇帝的妹妹,康熙皇帝的姑姑。虽然出身皇家,可是皇

  • 汉文帝是位只对别人好的皇帝看似无能却天下太平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汉人最后一个皇帝,汉朝最差的皇帝,东汉最昏庸的皇帝

    在西汉的诸多皇帝里,汉文帝可以说是一个忠厚长者的形象,他爱护百姓体贴臣子,对于外敌也能是安抚就安抚,尽量不调动兵马免得扰民,总之他对别人都是很好的。今天我就给大家详细讲一讲汉文帝的事迹。1心系百姓西汉初年,以周勃为首的老臣剿灭了吕氏一门,而后他们从代国迎来了刘恒做皇帝,这就是汉文帝。经过了前期熟悉工

  • 杜秋娘是大唐第一才女沦为侍妾却两嫁入宫为妃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东宫侍妾重生,侍妾,大唐才女薛涛传奇

    古代的美人命运本已多舛,美而慧又没有良好出身庇佑的,更是飘零无依。说起杜秋娘的名气,在当时的江南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她不仅容貌美,歌舞更是一绝。杜秋娘是江南润州人,也就是现在的镇江人,生于唐德宗贞元年间。因家境贫寒,杜秋娘从小被卖进青楼,青楼女子地位卑贱,但杜秋娘却出落得如神仙姐姐一般,飘逸、淡雅,

  • 古代扫黄打非之明宣宗是怎样下令取缔“官妓”的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引清兵入关的是谁,朱棣坑宁王,清朝抹黑明朝

    唐代的官妓制度对后世影响很大,一直到明代,这一制度才被取缔,中国古代的禁娼运动也因此出现了新的趋势。其实,明代开始并不禁娼,和尚出身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在建国之初不仅不禁,反而大力提倡,在唐、宋官妓制度基础上,明朝将教坊升级为“教坊司”,隶属掌管教育、外交诸事务的礼部。据明代姜明叔《蓉城诗话》记载,当时

  • 古代扫黄打非之清朝康熙帝是怎样进行扫黄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清十二帝疑案雍正,清十二帝疑案光绪,百家讲坛清十二帝疑案康熙

    与明代相比,清代禁娼又严厉了,但也是反反复复,清初依明制,在京城设教坊司,但顺治皇帝曾两次裁减教坊女乐,宫中搞活动时,培训48名太监替代乐妓,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朝廷下令停止教坊女乐,开始禁娼,从上至下掀起了清代的“禁娼运动”,顺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则直接裁革女乐。康熙皇帝继承了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