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秦朝将军蒙恬是怎样打败匈奴的?其又有何结局

秦朝将军蒙恬是怎样打败匈奴的?其又有何结局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4015 更新时间:2024/1/21 4:16:43

蒙恬出身将门,祖父蒙骜和父亲蒙武都是秦国名将,“恬尝书狱典文学”,就是说蒙恬一开始是做司法文书工作的,也许是家族传承,蒙恬最终投笔从戎,他最早参与的军事行动应当是协同李信伐楚。

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讲王翦的时候,提到的秦国朝野关于灭楚方针之争吗?王翦认为灭楚必须用六十万人,而少壮派李信则认为二十万人足已,对于嬴政来讲,六十万人的军队算是秦国的全部家底了,有点不放心一次性全用出去,所以最开始的时候采纳了李信的建议,用了李信和蒙恬搭档伐楚,这是蒙恬的军事处女秀,想来蒙恬当时也是年少壮勇,和少壮派李信配合,嬴政要的就是速战速决的锐气。

可惜事与愿违,李信和蒙恬在势头正盛的情况下,被楚国项燕跟踪偷袭,打了个败仗,而且是秦灭六国过程中秦国吃的最大的一次败仗,嬴政转头去求王翦出山,给了王翦要求的六十万人,并且派蒙恬的父亲蒙武作为王翦的裨将,这一次伐楚杀了项燕,俘虏楚王,楚国就这样被灭了。

派蒙武去给王翦做副手,也是合情合理的,王翦是一员老将,作风沉稳,蒙武也是久经战阵的人了,自然和李信蒙恬这样的少壮派风格不同,和王翦倒更像是一路,配合起来更顺手。

第一次重大军事行动就失败了,但是嬴政并没有弃蒙恬不用,秦王政二十六年,蒙恬被派去攻打齐国,大破之,不过呢,灭齐可不是蒙恬一个人的功劳,齐国毕竟是东方大国,不是块好啃的骨头,当时参与灭齐之战的还有刚刚灭燕挥军南下的王贲和李信。

算起来在秦灭六国过程中,蒙恬的战功并不是特别出众,可是到了秦统一六国后,在对抗匈奴的前沿阵地中,蒙恬大放异彩的时代到来了,秦始皇派蒙恬率军三十万北击匈奴,收河南(这里的河南可不是我们现在的河南省,而是地跨宁夏、内蒙、陕西的河套地区),其后蒙恬“暴师于外十余年”,也就是率军驻守边防十余年,“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馀里。”

原秦赵燕三国长城的连接,使秦朝有了一个坚固的巨大防线,用以屯兵和保障补给,来防御机动性超强的匈奴骑兵,不仅如此,秦朝在黄河沿线修城筑县四十四座,迁徙百姓戍边,作为屯兵和补给的第二道防线,有了这两条防线,蒙恬以黄河为依托,渡过黄河,占据阳山和北假,将与匈奴的战线进一步往北推动。

蒙恬的“占据有利地形,稳扎稳打,层层推进”的积极防御策略,和李牧的“坚壁清野,固守不战,时机成熟,诱敌深入,两翼包抄”的方法不同,因为彼时赵国和大一统之后的秦朝,在国力军力和可调动的资源方面有天壤之别,但相同之处是,都展现了以步兵为主但却可以防御甚至战胜骑兵部队的战争艺术。

蒙恬威震匈奴,匈奴的头曼单于,打不过就率众往北跑了,“不胜秦,北徙”,北边匈奴的威胁解除了,秦始皇愈发尊宠蒙氏,蒙恬戍守在外,他的弟弟蒙毅在朝内位至上卿,蒙氏一时风头无二。

但是越是战功赫赫的名将,越容易枉死,蒙恬之死其实大家都耳熟能详了,秦始皇在出巡途中病故,赵高与李斯勾结,矫诏赐死本该继位的扶苏,拥立胡亥,史称沙丘之变(赵武灵王被亲儿子围困三个月饿死的沙丘之围,也就一字之差,很容易混淆),蒙恬也是一并被赐死的,但是他没有扶苏缺心眼儿得那么彻底,他劝扶苏不要轻举妄动,毕竟一个是手握重兵的大将,一个是派来监军的公子,都是皇帝信任的人,怎么会莫名其妙地赐死呢?

但是也不知道是被秦国的严刑峻法耳濡目染得墨守成规,还是被秦始皇的威严所摄,公子扶苏拒绝蒙恬向皇帝上书确认的请求,麻溜地自杀了,蒙恬不傻,可是在阴谋诡计方面,比扶苏的反应也好不到哪去,也就拒绝自杀,选择束手就擒,被解除兵权囚禁之后的名将哪里还有机会翻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蒙恬将军是怎样大破匈奴的?蒙恬生平事迹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蒙恬最初作过掌理司法文书的官吏,《史记·白起王翦列传》记载蒙恬在前224年作为李信的副手,一起带兵二十万攻楚,独自带领一支分遣队攻克楚国的寝丘(今安徽临泉),李信在攻破鄢(今河南鄢陵)后,引兵向西,与蒙恬在城父(今河南宝丰县东)会合,不久李信军被楚军击破,秦始皇复用王翦为将,蒙恬父蒙武为裨将军带兵六

  • 忽必烈是怎样进行南征北战的?忽必烈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1251年7月1日,忽必烈长兄蒙哥登基成为大蒙古国皇帝即蒙古帝国大汗,是为元宪宗,因为忽必烈在蒙哥的同母弟中“最长且贤”,蒙哥即位后不久即任命忽必烈负责总领漠南汉地事务,忽必烈在这段时间内任用了大批汉族幕僚和儒士,如刘秉忠、许衡、姚枢、郝经、张文谦、窦默、赵璧等等,并提出了“行汉法”的主张。儒士元好

  • 明神宗朱翊钧为什么会怠政?他又是怎样怠政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朱翊钧的老师、万历第一任内阁首辅兼万历新政的策划与执行人张居正过世后,万历十四年(1586年)十一月,朱翊钧开始沉湎于酒色之中(一说是染上鸦片烟瘾),后因立太子之事与内阁争执长达十余年,最后索性三十年不出宫门、不理朝政、不郊、不庙、不朝、不见、不批、不讲。万历十七年(1589年),朱翊钧不再接见朝臣

  • 明神宗朱翊钧是怎样当皇帝的?朱翊钧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1、早期经历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八月十七日,朱翊钧出生在裕王府,是朱载垕的第三子,朱翊钧的诞生给裕王府带来欢乐,王府张灯结彩,来道贺的人络绎不绝,热闹非凡,然而,这种喜庆的气氛很快就烟消云散了,代之的是人人自危的恐怖现象,原来朱翊钧的祖父嘉靖皇帝,对于这个皇孙的出世并不高兴,而是产生一种愤恨的

  • 王居正曾公然批评秦桧 被罢官后隐居括苍山3年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在海南众多流贬官宦中,有不少人在赴海南路上历经艰难,再加上水土不服、心情抑郁,往往到达贬所不久就离开人世,因此对海南产生的实际影响相当有限。但是由于前来海南时往往携家带口,在被贬官员离开人世之后,他们的家属往往就地落籍,繁衍发展。这就形成了海南流贬文化中的渡琼始祖现象。他们在海南人口繁衍,推动民族融

  • 历史中的“昭君出塞”是怎么回事?真的很传奇吗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上有哪些人,历史常识,历史上的人物

    一个被打服了的匈奴首领,到宗主国朝谒,好吃好喝,全程免单不说,汉元帝的各种赏赐也让其跪了,呼韩邪单于眼泪哗哗的,心里说,陛下对我这么好,这辈子给您当儿子是不成了,请您同意我给您当女婿吧,“自言愿婿汉氏以自亲”,汉元帝舍不得自己的女儿,其他女子他是舍得的,于是乎后宫一位姓王的良家子远嫁了番邦。《汉书》

  • 明朝隆庆皇帝为什么要装哑巴?他有何难言之隐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乾隆为什么要那样对张廷玉,哑巴皇帝,乾隆为何恨乌拉那拉氏

    关于隆庆皇帝的记载很少,因为他从未作出任何重要的政治决定,大学士高拱后来回忆,皇帝智力平平、笨口拙舌,优柔寡断,经常不说话,有的大臣甚至以为自己的皇帝是哑巴。一方面没有证据表明,隆庆皇帝是如何英明果断;另一方面,也没有证据表明,他智力迟钝。文官们有时拉他参加一些场面盛大的典礼中,想让隆庆皇帝的到场来

  • 孙膑为何能写出传奇兵书?他的人生就是一个传奇!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孙膑到底有没有兵书,孙膑名字中的膑是缘何而来,《孙膑传奇》内容精选

    我国的军事家向来层出不穷历代都有杰出的将领,但是几乎所有的将军们都承认孙膑在兵家的地位。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千百年来的中国军人都盘旋于其肘下。生活在中国,从小就熏陶在各种历史传说之中,孙膑的故事自然也是其中之一。我们耳熟能详的就有田忌赛马、围魏救赵等等,但是鲜为人知的是,这位军事始祖其实并没有在历史中

  • 德容出众深得宠爱被吴三桂擒住竟自扼喉死的惨烈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吴三桂最终爱的是谁,吴三桂历史评价,安陵容害死沈眉庄

    永历帝朱由榔皇后王氏,浙江人。父王略,官粤量郡守,封长伯洲。王氏作为末世皇后,命运自然是很悲惨的。说起南明,是个小朝廷,然而在汉人心里,却是正式的朝廷,有隆重的仪式感。汉人一直对蛮夷有非正统非我族类的观感,当然蛮夷也确实很难治理好汉人的天下。隆武二年冬十一月,桂王朱由榔于广东肇庆即位,改元永历;尊母

  • 高滔滔以太皇太后身份执政九年被尊称“女中尧舜”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上太子顺利继位的有多少,高滔滔是贤后吗,北宋高太后

    尧、舜,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代明君,女中尧舜,顾名思义,女子中的贤明人物,一般是称赞执政期间政绩卓越的女子,现在要介绍的这位女子,史书就尊称她为“女中尧舜”,足见其政绩卓越,她就是宋英宗赵曙的皇后高滔滔。高滔滔(1032年—1093年),亳州蒙城(今安徽省蒙城县)人,曾祖父高琼、祖父高继勋均为宋初名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