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商山四皓答应吕后出山请求的背后是什么样的真相?

商山四皓答应吕后出山请求的背后是什么样的真相?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2163 更新时间:2023/12/28 13:03:31

商山四皓是四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历经秦,汉两个帝国。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

刘邦多次请商山四皓出山被拒绝,为什么吕后很容易就做到了,这件事在汉朝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看起来有点不可思议,但背后却有着汉朝政治自身的运行逻辑。

都知道刘邦这个人是草莽出生,年轻的时候,以游侠自居,不务正业四处游荡,性格上大大咧咧,手底下的兄弟也都是贩夫走卒,引车卖浆之流。

在这种环境成长起来的刘邦,性格上草莽气息非常严重,尤其看不起那些儒生,多次在儒生面前表现出无理的样子。

刘邦的优点很多,能礼贤下士,善于听取意见,这些都是他的优点,尤其是在分权力的时候,那是毫不在乎,不像项羽那样把打印的角都磨平了,也舍不得给。

打天下的这些优点,在坐稳了江山之后,并不能自动吸引一些德高望重的人,比如说商山四皓,所谓的商山四皓指的是隐居在商山的四个胡子都皓白的老者,他们都是当世的名人,刘邦多次请他们出山他们都不肯。

吕雉的吕家其实非常有权势,当初吕雉嫁给刘邦,算是对刘邦这支蓝筹股的投资,吕雉能在刘邦时候掌权,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吕氏家族长期在刘邦集团中形成的权势。

刘邦活着的时候,或许也预感到了吕雉的权势过大,或者是单纯的喜欢戚夫人,于是就萌发了换太子的念头,这可是大事,历来因为皇位相争,导致国家实力受损的例子比比皆是,尤其是在君王的第一代到第二代之间,那出问题的可太多了。

想换太子,最恐惧的还是吕雉,他所有的荣华富贵和权势,在刘邦死后,可都要仰仗自己的这个儿子,这个时候,你就能看出来吕后的能力了,他去找了张良,这个大汉朝第一谋士。

找张良其实有两层意思,一层就是让长两个给他出主意,尤其是当这个主意有难度的时候,张良肯定会提供帮助的。

第二层更重要,那就是让张良站在刘盈这一边,只要张良肯出主意,那显然张良是站队刘盈的,萧何那就更不用说了,肯定是支持刘盈的。

萧何常年在后方主持政务,筹备粮草,吕雉和刘盈也同样是常年呆在后方,代表刘邦,稳定军心,在长期的合作中,两个人的关系是非常好的,况且吕雉还和萧何合谋弄死了韩信,足见两个人关系不一般。

张良出谋划策,萧何铁杆支持,再加上樊哙,那是吕后的妹夫,就更不用说了,吕后这边赢面很大,再看看张良能出什么好主意,就更是双保险了。

张良的主意就是请商山四皓出山,为什么刘邦请不动他们呢,主要是因为刘邦的坏名声早就被人知道了,吕雉之所以能请得动,是因为不是吕雉请的,而是吕雉代表刘盈去请的。

刘盈从小生存的环境都是非常好的教育,为人处世当然会被这四个人喜欢,而且这也代表着大汉朝的未来,商山四皓能辅佐将来的皇上,他们肯定愿意,他们只是不喜欢刘邦,又不是讨厌汉朝。

那么问题来了,刘邦这个本来就看不起儒生的人,为什么见了商山四皓就改变了主意了,其实不是商山四皓厉害,而是他代表了吕雉的权力已经达到了顶峰,连刘邦都做不到的事,吕雉做到了,这说明什么?

说明吕后势力很大,而刘邦心理也清楚,这里面肯定有朝中重臣的协助,面对羽翼已丰的刘盈和吕雉,刘邦也就打消了更换太子的念头。

说白了,换了太子,新太子没有根基,也不一定就坐得稳,更主要的是,刘盈也是刘邦的孩子,手心手背都是肉,谁接班都刘邦来说,其实都差不多,所以换太子这事,对于刘邦而言,其实没有那么大的动力,看到刘盈势力这么大,也懒得再动干戈了。

商山四皓的背后,代表了当时的思想潮流,经过汉初的征战,人心向背,其实都要一个安定的朝廷,大家都不想再折腾了,老老实实按照嫡长子继承就行了,没必要再搞出那么多问题出来。

唐朝大诗人李商隐,他的名字商隐来源就是商山四个老头隐居的意思,可见这个意向对后世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历史上李太后是什么出身?她对万历皇帝的影响有多大?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李太后,李氏,明神宗朱翊钧生母,东安人。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我国古代社会,女性的地位往往比较低下,历朝历代的史书中,永远是男性占据着主要的篇幅,而女性则一度成为附属,缺乏应有的存在感。不过,即使处在这样的男权社会,仍然有一些女性得以青史留名,如作为王朝的掌控者得

  • 历史上杨玉环那么受宠却没有登上后位,是为何?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杨玉环唐朝时期后妃,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从武则天开始,唐朝的皇帝们似乎对于皇后这个词,有一种天然的恐惧,这种恐惧主要来自于那段阴阳颠倒的岁月。唐朝大约三百年期间,皇后正式在位的年数仅仅只有七十二年,其余时间皇后都不在位。也就是说

  • 历史上秦始皇一生经历了多少次刺杀?背后有何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秦始皇是中国第一个封建王朝秦王朝的始皇帝。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在古代皇权社会,皇帝虽然是个高危职业,但大多都是源于权力斗争,真正遭受刺杀的几率反而相对较小。然而,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秦始皇却堪称历史上遭遇刺杀次数最多的皇帝,仅史料明确记载的刺杀事件便有四次,那么这些刺杀背

  • 明光宗朱常洛是怎样当上太子的?经过哪些斗争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明光宗的悲剧人生从呱呱坠地就已经拉开了序幕,他的出生仅是因为明神宗一夜风流。他的生母是一个小小的宫女,偶然的机会受到临幸,没想到竟为神宗诞下了一个长子朱常洛。面对这个未曾料想到的儿子,明神宗的心里也很纠结。一方面,他想到了自己的身世,明神宗也是父亲一夜风流的种子,生下来一直不受父亲待见,在宫中受尽了

  • 朱元璋登基典礼什么样?朱元璋登基典礼概况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在南京即位时,典礼比较简单。当天,朱元璋先在圜丘坛行祭天之礼。礼毕后,校尉在郊坛前设下一把金椅,面向南,并在金椅前摆下冕服案。丞相率领文武百官启奏道:“告祭礼已经结束,请即皇帝位。”百官簇拥着朱元璋,扶他坐到金椅上,然后退下按照官阶高低排好次序。执事官捧着冕服案和宝案上前,

  • 朱棣天安门城楼登基大典简介 登基大典有何程序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皇帝的登基大典越来越隆重。明仁宗朱高炽是第一位在天安门城楼(时称奉天门)举行登基大典的皇帝。在他父亲朱棣去世后,会有一个由公侯、官员、德高望重的人组成的请愿团,来请求皇储登基,叫做“上表劝进”。皇储答应后,礼部就开始筹备他人生中最重要的典礼。礼部有四个机构来负责典礼的筹备工作:

  • 朱元璋是怎样惩罚出轨的女人的?真的很残酷吗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老百姓有言,古代皇帝没有一个不好色的(除了小皇帝啊),此言有道理。虽然朱元璋与马秀英两人之间感情极好,但并不是说朱元璋的后宫生活就不丰富,朱元璋也是男人,是男人就喜欢美女,他性生活同样出色。《明会典》称,“太祖四十妃嫔,惟二妃葬陵之东西,余俱从葬。”又有史书称是四十六嫔妃。不论到底哪一个数字正确,至

  • 揭秘:明太祖朱元璋为什么非要废除再想制度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宰相自古就是皇上的得力助手,可是到了明代,宰相制却被朱元璋废掉了,这是为什么呢?在中国历史上,宰相的权力被描述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这说明宰相的权力是很大的。那么,在明代以前,宰相制为何一直存在着呢?原来,中国历史的发展趋势,在中央与地方上的关系上,是不断扩大中央的权力,在中央政权内部,是不断强化皇

  • 朱元璋真的血洗过湖南吗?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朱元璋血洗了湖南吗?查《明史》等正史并无记载,但此说流传甚广,皆为民间传说。1血洗长沙说1368年,朱元璋灭元,在南京登基做了皇帝。他手下的各路人马,纷纷入京向他朝拜和庆贺。他见如此多的人马一下涌入京城,不但住宿困难,自己也难于应付。于是赶紧下令,要各路人马按顺序进京。当他听说西南的一路人马日夜兼程

  • 明神宗为何三十余年不上朝?他都做了什么事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明神宗,即朱翊钧,是明穆宗朱载垕的第三子,明朝第13位皇帝,年号“万历”,史称“万历帝”。公元1572—公元1620年在位,共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其间却有30余年不上朝,创造了历史之最。明神宗在位初期励精图治,并在内阁首辅张居正、高拱等人的辅佐下,开创了“万历新政”,使大明帝国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