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为何说扶不起的刘阿斗实际上是个大智若愚的人

为何说扶不起的刘阿斗实际上是个大智若愚的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3416 更新时间:2024/1/16 17:24:03

刘备白帝城托孤之后,年仅17岁的刘禅继位,开始与诸葛亮这个“相父”共事。

在历史上多有前朝皇帝临终托付朝中重臣辅助下一任幼君之事,如公子异人让吕不韦辅助嬴政,顺治将幼小的玄烨托付给鳌拜等四大辅臣。而吕不韦跟四大辅臣中的鳌拜拥兵自重,把持朝政大权,甚至越俎代庖,视皇帝为无物,结果招来杀身之祸。

诸葛亮做的事情与吕不韦、鳌拜并无二至,不同的是,他虽然骄狂,我行我素,但自始至终确无反心,一心一意为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除此之外,青年刘禅也懂得以大局为重,尽量委曲求全,将诸葛亮当做父亲一般尊敬,在刘禅看来,既然诸葛老师没有在老爸刘备去世之初取他而代之,自做皇帝,而是愿意继续当好“参谋长”,那么,他这个皇帝宝座诸葛老师是不会觊觎了!

再则诸葛老师满腹才华,好为人师。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知识的越来越丰富,诸葛亮好为人师的愿望可以说是越来越强烈,那何不满足诸葛老师这个可怜的虚荣心,在他面前扮演一个好后辈、好学生的角色呢?

纵观刘禅四十多年的皇帝史,看起来几乎是无所作为,或者说是清静无为,不仅在政治上没有什么标新立异的建树,在生活作风上也基本属于乖孩子一类,看了这些,可能有人会认为刘禅之所以清静无为,是因为他没有能力作为。

其实,刘禅是有作为的,他用将近四十年的时间证明了自己的判断,将蜀汉政权延续了将近半个世纪,使西南一隅民族矛盾缓和,老百姓基本上安居乐业。而且他做甩手掌柜,放手让诸葛亮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君臣和睦相依相扶几近三十年(诸葛亮病逝于公元234年6月28日)。

263年5月,曹魏大举攻蜀,大敌当前,刘禅急召群臣商议对策。有人主张南迁国都;有人主张归附东吴;光禄大夫谯周则力排众议,主张降魏。经过反复权衡利弊之后,刘禅接受了降魏的建议,派侍中张绍前往魏国征西将军邓艾军前呈递降表。

由于刘禅“识时务”,因而深受敌方优待,曹魏大概也是为了借之安抚人心吧,就在刘禅肉袒出降的当场,邓艾就以“承制”的身份,代表曹魏王朝宣布任命刘禅为骠骑将军,发布公文时与之合署。

邓艾灭了蜀汉以后,自己回去复命,把后主刘禅留在成都,后来蜀将钟会姜维发动兵变,司马昭觉得刘禅留在成都不大妥当,恐有后患,于是就派人让刘禅举家东迁,刘禅到了洛阳,司马昭用魏元帝的名义,封他为安乐公,邑一万户,建安乐国,还把他的子孙和原来蜀汉的大臣五十多人都封了侯。

后世都称刘禅是“扶不起的阿斗”,可是,刘禅真的是傻子吗?一个“通明智达”的贤主,何以在亡国后变成了“扶不起的阿斗”?实际情况是刘禅到洛阳之后,发现事情有些微妙:曹魏帝国封他为安乐公,而曹魏的实权派人物,刚刚封为晋王的司马昭对他却外信内疑,怀有戒备之心。因此,这位人称阿斗的蜀汉后主只得再寻求自保。

不久,司马昭设宴招待刘禅,席间特请人演出蜀地技艺,由于司马昭的暗中布置,有些人假装触景生情,忍不住暗暗抽泣,坐在司马昭身旁的刘禅本也哀伤于心,但他一看见司马昭那阴晴不定的面孔,一下子就提高了警惕,因而强充笑脸,喜笑自若。

一心以为刘禅是个“阿斗”的司马昭放下心来,悄悄对他的亲信贾充说:“人之无情,乃至于此,虽使诸葛亮在,不能辅之久全,况姜维耶!”戏艺终了之时,司马昭戏问刘禅:“颇思蜀否?”一惊之后,刘禅答道:“此间乐,不思蜀也!”这句话居然骗过了司马昭,甚至骗过了与刘禅一起降魏的蜀汉旧臣郤正

宴会之后,郤正对刘禅进言说:“主公方才的答话有些不妥,如果以后司马公再问您这类话,您应该流着眼泪,难过地说:‘祖先的坟墓都在蜀地,我怎能不想念呢?’”

几天以后,疑心仍未完全消除的司马昭又一次问起刘禅是否想念故国,按照郤正的指教,刘禅背出了那几句话,并装作一副悲伤的样子,只是竭力不让眼泪流出来,司马昭见了,心中有数(大概早与郤正有过沟通),突然说道:“你的话怎么这么像郤正的腔调?”刘禅假作一惊,睁开眼,说:“您怎么知道?这正是郤正教我的!”司马昭听了,哈哈大笑起来。

自此以后,司马昭忙于篡魏,不再对刘禅生毒害之心。

刘禅亡国之后,作为亡国之君,不仅自家性命,而且包括蜀地百姓的幸福都掌握在人家手里,自己的待遇,直接影响晋国对蜀地百姓的政策。

所以,他必须装憨卖傻,处处隐藏自己的才能,才可以瞒天过海,养晦自保。而阴险奸诈、疑心病特别重的司马昭居然真的被他骗了。周寿昌的《三国志集解》评价阿斗说:“恐传闻失实,不则养晦以自全耳。”确实是一针见血,入木三分。

271年12月,刘禅在洛阳病逝,终年64岁。在中国历朝历代亡国之君中,刘禅的下场恐怕算是最好的,纵观刘禅一生,多数时间,命运多蹇,出生不久,即被父亲遗弃;小小年纪,被人买来卖去;当了皇帝,还是活在父辈的阴影之下;临到最后,当了亡国之君,仍然要强颜欢笑,整日装傻,人生如此,活得真是太累太累了。

古人云,宁当圣世犬,不为乱世人,问题是不管乱世圣世,一个人的一生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困境和磨难往往更能造就英雄。而就刘禅而言,了不起的英雄也好,扶不起的阿斗也罢,中国传统的封建道德和政治秩序,注定了一个二世君主刘禅的一生只能是悲剧。可叹刘禅生于帝王之家,其雅量和智慧不幸被后人误读,留下的竟然是一个“乐不思蜀”的笑柄和一个“扶不起的阿斗”的骂名,更是悲剧中的悲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三国历史上左慈是何许人也:是神仙幻化而来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三国人物之前世今生,左慈成仙了吗,左慈是神仙吗

    左慈是《三国演义》的一个最神秘的人物,他是一个道士,更是传说中的世外高人,得道成仙,是三国里面唯一符合玄幻色彩的人物,虽然三国本身就是一部民间演义,不是正史。但是里面的人物都是在历史上确有其人的,难道作者怕他的故事不够精彩,故意创造出这样一个神仙出来引人注目吗?其实不是,左慈也是历史上确有其人的,在

  • 秦始皇都创立了哪些国家制度?秦朝制度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秦始皇建立的那套制度是什么,秦始皇用的是什么制度,秦始皇创立了哪些制度

    创皇帝制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结束了长期的诸侯割据局面,建立了一个以咸阳为首都的幅员辽阔的国家。秦王嬴政兼采传说中三皇五帝的尊号,宣布自己为这个国家的第一个皇帝,后世子孙代代相承,递称二世皇帝、三世皇帝,乃至万世皇帝,废除谥号,规定皇帝自称曰“朕”,并制定了一套尊君抑臣的朝仪和文书制度

  • 秦始皇为何着迷于长生不老?为求仙都做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关于秦始皇长生不老的传说,秦始皇仙药,秦始皇为什么求仙

    统一六国后,商鞅变法时极力反对的各方面的学派、人才都纷纷来到秦国服务,可能秦始皇采用了“秦国特色的商鞅变法”,造成秦帝国各种迷信盛行,其中黄老道家、阴阳家,他们综合儒、法、道诸家的学说,提出所谓“五德终始说”,尤其得到秦始皇的信任,秦始皇于是认为秦是水德,周是火德,水能克火,因此秦得天下,从齐燕来的

  • 秦始皇嬴政统一六国又是怎样创造大秦帝国的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嬴政统一六国后做了什么,为什么秦始皇能统一六国,嬴稷和嬴政是什么关系

    秦始皇建国称帝,继续执行孝公变法以来商鞅的法家政策,加强君主专制,削弱旧贵族势力,提拔由军功而上升起来的贵族,秦帝国的土地所有制基本上仍维持西周的“王有”土地制,而变“王有”为“国有”。秦始皇于公元前216年命令全国农民自报占有田地的实际数额,以便征收赋税,又实行即使是平民,只要有军功也可授予土地及

  • 秦始皇生平简介 秦始皇嬴政早期有着怎样的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秦始皇的简单介绍,嬴政前期,嬴政的生平

    秦始皇是秦庄襄王的中子,商朝重臣嬴恶来的第35世孙,嬴姓赵氏,名政,故又称赵政。秦始皇于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出生,出生的确切地点在当时的邯郸的廓城(大北城)温明殿遗址和丛台以南,在今城内中街以东,丛台西南的朱家巷一带。公元前247年,秦庄襄王驾崩,13岁的秦始皇被立为秦王,这时吕不韦为相,封十万户,号

  • 汉武帝时期的“巫蛊之祸”是怎么回事?又有何结果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汉武帝时期的历史事件有哪些,汉武帝在位期间被称为什么,汉武帝历史事件

    征和二年的巫蛊之祸是汉武帝末年皇室内部发生的重大政治事件,当时人对神怪诅咒之说深信不疑,汉武帝也不例外。有一天中午,他正躺在床上睡觉,忽然梦见几千个手持棍棒的木头人朝他打来,把他给吓醒了,他以为有人在诅咒他,立即派江充去追查。丞相公孙贺之子公孙敬声擅自动用军费1900万钱,事败后被捕下狱,时值汉武帝

  • 汉武帝刘彻登基之后都有哪些大作为?刘彻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登基之初,汉朝建立已经有六十多年了,天下安定,朝廷大臣们都希望天子举行祭祀泰山和梁父山的封禅大典,改换确定各种制度。而皇上也崇尚儒家的学说,就通过贤良方正的科目招纳贤士,赵绾(wǎn,晚)、王臧等人靠文章博学而做官,达到公卿的高位,他们想要建议天子按古制在城南建立宣明政教的明堂,作为朝会诸侯的地方。

  • 与亲叔叔乱伦的永兴公主 因驸马无法满足她的性欲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梁武帝萧衍执政后期企图以佛学教化人民治理国家,他对身边人多数都比较刻薄,唯独对自己的亲属特别优待,很多时候他甚至优待得有些过分。梁武帝对身边亲属的这种放纵和过度优待,终于导致了弟弟叛乱,儿子和女儿纷纷反目的后果。萧衍和封建社会多数皇帝一样,是猜疑心很重的人,他害怕开国功臣们夺他的皇位。在功臣当中,应

  • 揭秘:倘若周平王不东迁的话还会有春秋战国吗?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在周朝八百多年的历史上,因为周幽王烽火戏诸侯造成西周灭亡,又由周平王东迁洛邑开启一个东周时代。至于东周时期,在历史又通常被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阶段。前者诞生了春秋五霸等诸侯霸主,后者成为战国七雄角逐的舞台,并以秦始皇的大一统为终结。不过,对于东周时代的开启,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倘若周平王没有迁都的话,还

  •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立国后是怎样进行领土扩张的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成吉思汗立国后,势力益盛,实行千户制,建立护卫军,开始对外发动大规模征服战争,经二十余年与西夏的战争,屡创西夏军主力,迫西夏国王乞降,除金朝西北屏障以顺利南下攻金,六年,亲率大军伐金,开始了为时24年的蒙金战争。首战乌沙堡(今河北张北西北)获捷;再战野狐岭(今河北万全西北)、会河堡(今怀安东南),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