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韩信最后为何会惨淡收场?萧何杀他是为了什么?

韩信最后为何会惨淡收场?萧何杀他是为了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4251 更新时间:2024/1/18 16:30:49

众所皆知,韩信是有名的雄才奇将,更是被称为“兵仙”。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汉高祖刘邦自乱世之中一统中原,建立大汉王朝,完成了常人不能完成的壮举,虽称不上千古一帝,却也是拥有雄图伟业的。而他一介草莽能够白手起家,战胜项羽等人,靠的就是自己麾下的良将谋士。

在刘邦的阵营中,萧何张良与韩信是他最大的王牌,这三人分别在军事谋略,政治决策,军事作战方面给予了他最强的支撑。尤其是被称为“兵仙”的韩信,更是他战胜项羽的关键所在。

然而自古功臣都很难善终,韩信也是如此,最终被吕雉与萧何联手除掉。萧何这个曾经对他赏识有加的人,在他死后,对着他的尸体说了四个字,被人吐槽至今。他到底说了什么?韩信又是为何惨淡收场?

一、郁郁不得志

韩信从小家境贫困,长大之后也是一贫如洗,虽然生的高大威猛,但一点糊口的能力都没有,只能靠别人的救济生活。周围的人虽然可怜韩信,却也对他这样的不上进恨铁不成钢。

韩信这样的做派也引来了其他恶意之人的故意羞辱,胯下受辱就是其中最著名的典故。当地有一个年轻人对韩信极为不齿,对他发狠,说要么韩信拿剑将他刺死,要么韩信就在他的胯下钻过去。周围的人谁都没想到,韩信思考了一会后,竟然真的从胯下钻了过去。

谁也不知道韩信的心里在想什么,但能忍常人之不能忍,说明韩信的心智不是一般的坚定。陈胜吴广起义后,项梁也集结队伍开始伐秦,韩信听到这个消息后,立刻带着唯一值钱的宝剑前去军中投靠。

一开始,他在军中只是个无名小卒,项梁死后被项羽任命为了郎中。他以为自己这匹千里马终于遇到了伯乐,不断的给项羽出谋划策,但项羽这人刚愎自用,根本听不进去别人的谏言,反而对韩信这样的献策有些厌烦,更加不愿见他。

时间一长,韩信也是心灰意冷,不愿意再留在项羽这里做个无法出头的小官,便来到了刚刚入蜀的刘邦阵营中寻找机会。他那时还未扬名,所以即使跳槽在刘邦这里也只能从管理仓库的小官开始做起。

二、终遇伯乐

就在韩信以为自己这辈子出头无望之际,一个意外改变了他的命运。当时刘邦虽被封做汉王,却并没有什么实权与地位,底下的兵将觉得前途没有发展,纷纷离营出逃,甚至有些人在军营里偷鸡摸狗换取钱财。

韩信不知道怎么回事,被一个案件牵连了进去,他根本什么都没干,就要被连坐问斩。眼看着前面13个人已经被出斩,他内心悲愤,对着监斩的官员愤愤道:“汉王难道不想争夺天下吗?为何要在这里斩杀壮士呢?”

当时的监斩官夏侯婴看到此人的谈吐不凡,又生的高大威武,认为其必定本事了得,不仅没有将他处斩,还将他释放后介绍给了萧何与刘邦。

刘邦一开始并未发现他的厉害之处,只给了他一个管理军粮的闲职,萧何却而对他格外的感兴趣,经常与他交流攀谈。随着萧何对韩信的了解逐渐深入,对他的更加赏识,为韩信后来被刘邦重用埋下了伏笔。

韩信对刘邦也曾是抱着期望的,但随着日子一天天的过去,刘邦还没有用他,这让他十分难过,决定也跟随那些逃跑的将官一起离开,重新另择明主,或是回乡退隐。

而萧何这边其实一直在斟酌如何向刘邦推荐韩信,却突然得到了韩信也逃跑的消息,他来不及通知刘邦,赶紧带人追了出去。刘邦一无所知,得知丞相萧何也跟着逃跑,又急又怒,等到萧何回来后,对他各种质问埋怨。

萧何把韩信匆忙劝回后,这次有时间的向刘邦解释,还向刘邦着重地推荐了一下韩信,让其封为大将。刘邦对韩信的本事将信将疑,但他对萧何是百分百信任的,所以听从了他的劝导,给予了韩信大将的军职。

韩信是有真本事的,获得职位不久,他就向刘邦展示了自己的筹谋能力,将项羽的匹夫之勇,妇人之仁,以及现在争夺天下的大好时机全数向刘邦剖析了一番。这番话算是说到了刘邦的心坎之内,他甚至后悔没有早点启用韩信,当即再无顾虑,将军队托付到了韩信的手上。

在之后的日子里,韩信南征北战,将魏国、代国与赵国等势力全部都斩于马下,最终为刘邦赢得了天下。如此开国功绩,韩信自然是最大的功臣,然而这份功劳也为他埋下了祸根。

三、悲惨结局

韩信垓下之战逼死项羽之后,天下已经尽归刘邦之手,按理说,刘邦应该大大的奖赏韩信。但刘邦从来都是个冷血阴狠之辈,连自己的妻儿都可以抛弃,对韩信一个下属自然也不可能百分百的信任,所以在大战结束之后,刘邦第一时间夺下了韩信的兵权。

当然他也没有亏待韩信,封其为楚王,将楚国的国土赐给他作为封地。可即使拿下了兵权,刘邦依然未对韩信放下戒心,正巧曾在项羽麾下效力的将领钟离眛前来投靠韩信,这让他抓住了把柄。

韩信一开始对钟离眛也很好,但得知刘邦到来后,便有了杀他献忠心的想法,钟离眛看了出来,直接选择了自杀。可韩信这番举动,反而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被刘邦贬斥。

若是韩信能够就此退隐,不与任何重要人物交往过密,也能够安稳度过半生。但他却野心不息,与陈豨谈论谋反之事,最终被吕后与萧何联手诱杀。临死之前,韩信悲愤怒斥吕后与刘邦兔死狗烹,可惜却唤不起在场任何一个人的恻隐之心。而那个曾是韩信伯乐的萧何,看着他的遗体只说了冷冰冰的四个字,“为国锄奸”。

韩信从一代名将变成乱臣贼子,除了他自己不甘的野心之外,刘邦对他的逼迫也是最大的原因。但凡刘邦能有一点容人之量,不把韩信逼上绝路,可能他此生都不会选择造反。

至于萧何最后对韩信的无情,也是他为了保全自己的做法,只有对刘邦献上全部的忠心,才能换来安稳的生活。不过他最后留下的“为国锄奸”几个字实在是有点过河拆桥的意味了,韩信还远远达不到那样的作恶程度,实在冠冕堂皇,槽点满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祖乙有哪些趣闻轶事?据说他定名了万年历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祖乙,生卒年不详,子姓名滕,别称子胜、祖乙、且乙,商朝第十四任帝王。他是商王河亶甲之子,河亶甲死后,继任君主之位,在位19年,去世后葬于狄泉(今河南洛阳东北),其子祖辛继位。 庙号商中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祖乙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趣闻轶事龙腾之地祖乙在位时,他为了带领商人寻找

  • 历史上苏轼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他的仕途之路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在中国,如果说到伟大的文学家,你可能会想到很多人,但是如果说到文豪两个字,则基本上就是说苏东坡无疑了。苏东坡的给人的感觉一直都是一个快乐的人,文章诗词都写得充满了豪迈之情,提到文学水平他不敢说第一,但论起来豪气,恐怕也就只有李白能和这个苏大

  • 朱元璋最善战的儿子,朱权最后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朱元璋最善战的儿子,朱权最后什么结局?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朱元璋的成功离不开自己手段的铁血,更离不开自己温良恭俭让的妻子。在二人的影响下,朱元璋的26位子嗣个个优秀,个个拔尖。不过,如果说起朱元璋最能干的子嗣来,大家首先想到的一定是太子朱标及燕王朱棣。太子朱标宽仁博爱,颇有马皇

  • 小乙:商朝第二十二任帝王,为之后的武丁中兴打下基础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小乙,姓子名敛,商朝第二十二任帝王,他是前任国帝王小辛之弟,《今本竹书纪年》称他在位十年,死后由其子武丁继位。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小乙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人物简介小乙:殷墟甲骨文又作小祖乙、后祖乙、亚祖乙。商王,名敛。南庚之子,小辛之弟。小乙是庙号,继小辛继位。殷墟卜辞列为直系

  • 历史上真实的杨家将是什么样的?分别都是哪些人?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关于杨家将的故事,已在历史的长河中静静地流淌了上千年。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杨令公战死金沙滩,还是杨门女将保家卫国,一门忠烈杨家将,赤胆忠心,为了国家男人没了就女将出马,演绎了一出可歌可泣的故事。历史上的确是有杨家将的,但与我们熟悉的故事,有着很大的出入,我们现

  • 武丁:商朝第二十三任帝王,开创了“武丁盛世”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武丁,即商高宗,子姓名昭,商朝第二十三任帝王,他是商王盘庚之侄,商王小乙之子 ,夏商周断代工程将武丁在位时间定为公元前1250年—公元前1192年。他去世后庙号高宗,死后由其子祖庚继位。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武丁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武丁在位时期,勤于政事,任用刑徒出身的傅说及甘盘

  • 朱棣为什么会把东厂交给太监?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朱棣为什么会把东厂交给太监?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东汉末期、唐朝末期、明朝末期,无一不是宦官专权,以至于王权旁落,但这几个朝代也有不同之处,明朝末期崇祯还杀掉了魏忠贤。不过在明朝初期,朱棣设立的情报组织东厂,为何要交给太监来管理?朱元璋不是明令禁止宦官专权吗?明朝东厂是大家都十分

  • 崇祯为何沦落到要向大臣们借钱的地步?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崇祯皇帝为什么不南迁,崇祯皇帝冤死的大臣,崇祯皇帝遗书是真的吗

    崇祯为何沦落到要向大臣们借钱的地步?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崇祯皇帝是非常勤奋的一位帝王,不过大明朝在他的手里丢了。大明主要的灭亡原因就是他重用一些贪财的东林党人。魏忠贤是忠是奸,我们他死后发生的几件事中就能看出。魏忠贤死后大明的关隘直接被各路反王攻破,在他活着的时候大明的兵马依旧

  • 崇祯说重用魏忠贤明朝就不会亡?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魏忠贤可以救明朝吗,崇祯为什么能扳倒魏忠贤,崇祯皇帝不杀魏忠贤明朝会灭亡吗

    崇祯说重用魏忠贤明朝就不会亡?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谈到九千岁魏忠贤很多人早已咬牙切齿,此贼谋害忠良、张扬跋扈、中饱私囊,此乃国贼是也。魏忠贤绝对是一个大坏蛋,但问题是在明末的历史中,有真正所谓的“忠良”吗?好人和坏人是相对的,对于皇族来说,魏忠贤绝对是一条忠实能干的恶犬。而对于

  • 朱棣军中很少有叛徒,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沐家军与朱棣,蓝玉和朱棣的军事比较,朱棣六十万大军

    朱棣军中很少有叛徒,原因是什么?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朱棣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军事家,并非常擅长厚黑学和操控人心,这才能让士兵死心塌地追随于他,可见领袖的人格魅力是有多么恐怖。那么为什么朱棣有这么强的领导和号召力?1、朱棣出生于战火,带兵多年,有良好的军民基础1360年,朱棣生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