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邦给戚夫人留了后路,她为何自己作死?

刘邦给戚夫人留了后路,她为何自己作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3030 更新时间:2024/2/12 0:51:36

刘邦死后,吕后逐渐掌权,戚夫人被做成了人彘,不可否认的是,吕后对戚夫人的恨是浸入骨髓的,不然不会下这么狠的手。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戚夫人的结局,除了吕后的心狠手辣之外,也不排除戚夫人想要让自己的儿子刘如意当太子的行为,引起了吕后的疯狂报复,毕竟如果刘如意顺利继位,那么吕后的下场未必会比戚夫人好多少。

刘邦在当汉王的时候,得到了定陶人戚姬,很是宠爱,因此刘邦对刘如意也是很爱护的,加之吕后年老色衰,自己有看不上软弱的太子刘盈,所以刘邦的确有过立刘如意为太子的想法。

毕竟对于刘邦来说,只要太子是自己的儿子可以,没必要一定是刘盈,加之戚夫人是经常陪伴在刘邦身边的,哪怕是刘邦在外出征的时候,枕头风可不是白吹的,这也就导致了,刘邦更换太子的想法越发强烈。

刘邦之所以没有在生前实现立刘如意为太子这件事,主要还是功臣宿将都不支持刘邦。

《史记,.留侯世家》汉十二年,上从击破布军归,疾益甚,愈欲易太子。留侯谏,不听,因疾不视事。叔孙太傅称说引古今,以死争太子。上详许之,犹欲易之。

当时作为汉初三杰的张良是极力反对刘邦更换太子的,可以说刘盈不仅是占得嫡长子的有利位置,更重要的是刘盈虽然软弱,但是也仁爱。

刘邦为了巩固刘氏皇权,对功勋宿将是有针对清理的,他们也希望刘盈继位,可以缓和皇权和功臣集团之前的权力矛盾。

再者吕后的势力也是刘邦所忌惮的,总之刘邦活着的时候,想换太子,但是因为种种阻力,他办不到。

这也是吕后痛恨戚夫人的地方,是个正常人都不会大度的,因为皇位之争,就是生死之争,既然戚夫人这么运作,立刘如意做太子的行动,那么吕后对戚夫人自然是有下死手的想法的。

值得一提的是,刘邦鉴于阻力太大没有强行废掉太子刘盈,但是他还是有想法的,只要给他足够的时间培养刘如意,刘如意就还有机会,但奈何他缺少的就是时间啊。

多年的征战令刘邦晚年积劳成疾,身体是一天不如一天了。

所以刘邦知道自己没几年活头的时候,他要做的就不是废立太子的事情了,而是如何保护戚夫人刘如意这对母子。

其实就刘邦的安排来看,他给戚夫人留下了活路,只是戚夫人不想走。

首先,刘邦在公元前198年,封刘如意为赵王,刘邦的意图很明显,既然刘如意当不上太子,无法继承帝位,那么就让刘如意当一个诸侯王吧,赵地土地肥沃,经济相对发达,是一个不错的地方。

显然刘邦也是希望戚夫人跟着刘如意一起去封国的,他想通过这个举动告诉吕后,那就是他希望让戚夫人母子能安安全全地活着,不惦记着换太子了。

同时刘邦让周昌作为赵相,更是明确向吕后传达自己的心思,让刘如意安心做赵王,吕后不要对他起杀心。

周昌是谁,他的堂兄周苛,大家应该有印象,当年楚汉之争,刘邦被项羽围困在荥阳,刘邦突围后,周苛死守荥阳,城破之后,项羽想劝说周苛归降,而周苛大骂项羽,结果被烹杀。

而周昌这个人最大的特点就是敢于直言,同时他也是坚定地反对更换太子的大臣。

《汉书.周昌传》及高帝欲废太子,而立威姬子如意为太子,大臣固争莫能得,上以留侯策止。而昌庭争之强,上问其说,昌为人吃,又盛怒,曰:“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上欣然而笑,即罢。吕后侧耳于东箱听,见昌,为跪谢曰:“微君,太子几废。”

当初刘邦要换太子,周昌是有口吃的人,因为太激动,估计口吃会更加严重,但是周昌明确表态,如果刘邦下诏废掉太子刘盈,那么他是不奉召的。

简单来说,周昌告诉刘邦,任何废掉太子刘盈的诏命,在他眼中都是废纸,因此刘邦也只能作罢,而听到周昌和刘邦对话的吕后,是给周昌行过大礼拜谢的。

因为,刘邦让周昌去当赵相,也是在告诉吕后,有周昌在,刘如意这辈子都不会做出不利益刘盈的事情,等到刘盈登基为帝,刘如意会安心做他的赵王,没有一丝多余的念想。

同时周昌也是保护戚夫人母子的最佳人选。

《汉书.周昌传》昌为人强力,敢直言,自萧、曹等皆卑下之。

在汉初,因为周昌的刚正不阿,萧何曹参等人对周昌都是非常敬畏,也就是说他在功勋集团中还是有一定威望的,而这就够了。

他的存在,可以打消吕后对戚夫人母子的担忧,同时也可以保护戚夫人母子遭遇迫害打压。

刘邦死后,吕后是先收拾了戚夫人,再把刘如意召至长安的,当时周昌就有过力保刘如意的举措。

《史记·吕太后本纪》吕后最怨戚夫人及其子赵王,乃令永巷囚戚夫人,而召赵王。使者三反,赵相建平侯周昌谓使者曰:「高帝属臣赵王,赵王年少。窃闻太后怨戚夫人,欲召赵王并诛之,臣不敢遣王。王且亦病,不能奉诏。」

周昌知道吕后的打算,所以明言反对,就是不让刘如意去长安,如果不是吕后耍手段,先把周昌召回长安,刘如意还可以找赵地求生。

再来说说刘邦另外的安排,在他生前,特意写过《手敕太子文》,也就是他写给刘盈的,其中特意提及了这样的话。

吾得疾遂困,以如意母子相累,其馀诸儿皆自足立,哀此儿犹小也。

简单来说,就是刘邦放心不下戚夫人母子,他害怕两人在自己死后就遭遇迫害,所以就希望刘盈到了那个时候,能够出来保护这对母子。

刘盈也是尽力去保护了,可是没能成功。

《史记·吕太后本纪》孝惠帝慈仁,知太后怒,自迎赵王霸上,与入宫,自挟与赵王起居饮食。太后欲杀之,不得间。孝惠元年十二月,帝晨出射。赵王少,不能蚤起。太后闻其独居,使人持酖饮之。犁明,孝惠还,赵王已死。

当刘如意进京的时候,刘盈是出宫迎接的,并且吃住都在一起,为的就是避免吕后对刘如意下手,但是刘盈再小心,也就和刘如意不在一起的时候,吕后找准时机,让刘如意喝下毒酒,将其鸩杀。

刘盈后来不是也被做成人彘的戚夫人给吓倒了吗,还落下了病根,可能是他心地善良的刘盈感觉对不起刘邦的嘱托吧。

还有就是,在刘邦病逝前,他曾经对樊哙起了杀心。

《汉书.樊哙传》是时,高帝病甚,人有恶哙党于吕氏,即上一日宫车晏驾,则哙欲以兵尽诛戚氏、赵王如意之属。高帝大怒,乃使陈平载绛侯代将。而即军中斩哙。陈平畏吕后,执哙诣长安。至则高帝已崩,吕后释哙,得复爵邑。

刘邦是从别人那里听到,说樊哙要对戚夫人母子下手, 就赶紧让陈平去军中斩杀樊哙,注意是军中斩杀,不是把樊哙押回问责。

陈平是多么圆滑的人,他知道刘邦的身体快扛不住,没准刘邦等不到自己回长安,既然如此,他就不能杀了樊哙。

樊哙是何人啊,军中悍将,尤其他是吕后的妹夫啊,陈平还是要看吕后的面子的。

而刘邦要杀樊哙的举动,恰恰说明了他保护戚夫人母子的决心,他很明确,在生命到最后时刻,他早就不惦记换太子的事情了,他没能力做,别人也不会给予戚夫人强有力的支持,既然如此,刘邦最大心愿还是保全这对母子的性命了。

可以说刘邦做得够多了,可是戚夫人母子还是难逃一死。

《史记·外戚世家》高祖崩,诸御幸姬戚夫人之属,吕太后怒,皆幽之,不得出宫。

个人感觉戚夫人最大的问题还是没有及时离开长安,她应该在刘邦病逝前就和儿子刘如意去封国,只要到了赵地,吕后对她的杀心就会大幅减少,更何况有周昌保护着,吕后也没必要去刺杀戚夫人母女吧,吕后的心胸不至于那么险隘。

而且只要戚夫人母子到了封地,那就是天高皇帝远,即便吕后召见两人,两人有太多的理由不去长安了,度过一段平稳的时间,等到刘盈的地位坐稳了,戚夫人母子的性命就对吕后不那么重要了。

只是戚夫人是不是最后还有心思,让自己的儿子当太子啊,结果引发了吕后强烈的报复心理,等刘邦一死,就没人可以护得住戚夫人了,她成为了板上鱼肉,任人宰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她为65岁的康熙生下一子,一生得宠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康熙在位时后宫妃子是有很多的,记载下来的妃子就有六十七个。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康熙在八岁的时候就继承了皇帝的位置,在十四岁的时候就开始亲政了,69岁的之后就离世了,这要是算下来的话已经是长达六十一年的时间了。在这么多年中,我们都有一定的计算,他的妃子可能已经是远远的超过了上百位

  • 他是清初著名摄政王,为何把孩子给吴三桂抚养?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清朝的故事,我们不得不提的一个人就是摄政王。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摄政王是大清响亮的人物,这个人是一个善战的人,很有英雄气魄,为了大清立下了很多大功,于是就奠定了清朝三百多年的历史。只是他的运气不是很好,他有帝王的才能,但是连续错过了两次皇位,一心都辅佐顺治,最后还受到了顺治

  • 萧淑妃被武则天虐杀之死 萧淑妃是怎么败给武则天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知道:萧淑妃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萧淑妃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她最大的不幸就是遇上了武则天。当然历史上比较狠心的女人不只有武则天一个,还有一个吕后,但是最狠心的就是武则天了。吕后虽然狠心,但是她不会对自己的儿子下手,只有武则天杀死了自己所有的孩子,只剩下了一

  • 诸葛亮手里总是扇子不离手 这个扇子到底有什么来历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诸葛亮扇子,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不管是在电视剧中,还是在中国的历史书籍里边,我们总是能看到诸葛亮手上有一把羽扇,而且他对这把羽扇非常喜爱,不管做什么,总是带着它。特别是在电视剧中,他的形象也因为这把羽扇变得神秘、高大起来。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镜头,在刘备军队遭

  • 妃子生孩子后乾隆赏赐两根黄瓜 妃子见到为什么非常激动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知道:乾隆赏赐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后宫里,一向是母凭子贵,如果哪个妃子生了皇子或者是公主,那就是非常大的事儿,因为这个是龙种,而且在皇帝百年之后,这个妃子也算是有了着落,跟儿子的跟儿子,跟闺女的跟闺女,而无儿无女的妃子一般都是比较惨了。今天咱们要说的是

  • 太子刘启当初为什么要杀人 这事后来是怎么引发七国之乱的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对汉景帝刘启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汉景帝刘启在做太子的时候,曾经因为杀人造成轰动一时的奇闻,而这桩命案也埋下了一粒仇恨的种子。在汉景帝即位后,种子开始发芽,最终冲破泥土,为汉景帝带来了大麻烦。数位诸侯王居然联合举兵叛乱,直接威胁到汉景帝和西汉王朝的命运。那么汉景

  • 汉景帝刘启死后 他的子孙后代为什么没有给他庙号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知道:汉景帝无庙号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先不说庙号,汉景帝的“景”,也只是一个“美谥”,而不是“上谥”。在礼法的安排中,“上谥”是最高等级的谥号,意味着对帝王的最高评价,譬如汉朝的太祖刘邦,谥号乃是“高皇帝”,但因为他是开国之君,本身就不会差,所以刘邦的也

  • 历史上的刘贺到底是什么样的 刘贺真的是昏庸无道之人吗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汉朝刘贺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说到刘贺人们给他下的标签往往是昏庸之类的,说他在位期间正事儿不干荒唐的事儿倒是干了不老少。从来也不管百姓的疾苦,只要是自己能够贪图享乐就可以了。为了能够让自己快乐,什么没有底线的事儿他都能够做得出来。人们对他的印象一向都是这个样子的,但是

  • 汉惠帝光儿子就有六个 汉惠帝为什么会传位给自己的弟弟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对汉惠帝传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其实在中国历史上汉惠帝(刘盈)确实是有六个儿子的,不过他的这六个儿子并不是皇后所生的。我们都很清楚刘盈的皇后是张嫣,同时他也是张嫣的亲舅舅。因此,他们的婚姻也并不是幸福,完全是政治婚姻。他们之所以会在一起完全也是因为汉惠帝的母亲

  • 薄姬被认为是有天命的女人 薄姬能成功是因为天命吗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知道:薄姬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薄姬在历史上被认为是有“天命”的女人。由于算命先生许负说她“当生天子”,使得魏王豹以为自己要当皇帝。结果魏王豹命薄,压不住,最终不但没当成天子,而且还身首异处。后来薄姬归了刘邦,但是刘邦并没有把薄姬当回事,先是让她在洗衣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