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善长是明朝开国第一功臣却被满门抄斩,他到底做了什么?

李善长是明朝开国第一功臣却被满门抄斩,他到底做了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4157 更新时间:2024/1/24 5:10:31

李善长,字百室,明朝开国功臣,被朱元璋称为“再世萧何”。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历史总有惊人的相似之处,相隔一千多年的两位皇帝,刘邦和朱元璋,有着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出身寒微,白手起家,得位最正,这两位皇帝之间如果细细品来,相似之处简直叹为观止。

这里面有朱元璋故意向刘邦学习的成分,也有朱元璋自身的特点,这里面就不得不说到一个人,他就是李善长。

当年朱元璋四处作战,一筹莫展的时候,李善长来到他身边,对他说道,刘邦的老家离你的老家不远,就算不是老乡,也多少有英雄的故土的气息。

只要你能仿效刘邦,礼贤下士志向远大,用个四五年时间就可以统一全国,说这话的时候,朱元璋还只是完全农民起义军中,普通的一个小将领,李善长也只是刚来投奔朱元璋不就的谋士。

历史证明,李善长是对的,朱元璋统一全国,赶走北元,并没有花太长的时间,而一直跟随着朱元璋的李善长,也顺理成章地被朱元璋成为他的萧何。

当年刘邦大封功臣的时候,还有人对把萧何封做第一不满意,朱元璋就用猎狗和人做了比喻,等到朱元璋大封功臣的时候,大概没人敢提出异议了,一因大家都了解朱元璋的秉性,就算是有意见也不敢提。

朱元璋论功行赏,册封的六个公爵,李善长排名第一,在徐达之前,名副其实的大明朝第一功臣,他的工作跟萧何类似,就是在后方主持全面工作。

等到大明王朝建立之后,李善长就很自然地做了宰相,因为大家都觉得那个位置就应该是他的,其他的功臣都是武将出身,没有能力处理复杂的行政事务。

给李善长封公爵实在洪武三年,同时给到李善长的还有一样更“珍贵”的东西,免死铁券,这东西普通人有一个就足以夸耀一生了,但李善长一下子有了两个,足见朱元璋对李善长的重视。

李善长很了解朱元璋,他知道在这样的君主手下做个宰相,实在是危险的是,于是洪武三年封公爵赐铁券,洪武四年李善长就辞职了,理由是古代官场的最常见的,因病辞职。

李善长明白大明朝建立之后,自己就要老老实实的,飞鸟尽良弓藏的道理他还是懂得,尤其是他看朱元璋看得很准,但饶是如此早的退出,最终也未能逃出朱元璋的猜忌。

李善长退了之后,举荐了胡惟庸,这个决定将在十几年后致自己于死地,但此时李善长的荣耀依旧如烈火烹油,洪武九年(1376年),太祖以临安公主下嫁其子李祺,授为驸马都尉,李家达到了顶点。

但很快李善长就得到了处分,李祺与公主结婚一个月后,御史大夫汪广洋、陈宁上疏说:“李善长恃宠自纵,陛下因病几乎十日不能上朝,他不来问候。驸马都尉李祺也六日不来朝见,召他至殿前,又不认罪,这是对陛下极大的不敬。 ”李善长因此获罪,被削年禄一千八百石。

对皇帝大不敬这种罪,明显最适合罗织了,只要皇帝想搞你,你无论干什么,都会说你对皇帝不敬,这就是为什么只要有可能,所有人都想去争一争皇位。

李善长早早的退了之后,举荐而来胡惟庸,但胡惟庸这个人实在是有点膨胀,当然这是站在朱元璋的角度看的,也是后来卸写在史书里的,胡惟庸的故事我们以后会说,总之就是胡惟庸惹怒了朱元璋。

洪武十三年(1380年),胡惟庸因谋反被诛杀,而李善长的弟弟其实和胡惟庸是儿女亲家,但这个时候,朱元璋还没有像杀了李善长,李善长暂时保住了姓名。

李善长以为自己躲过一劫,但谁也没想到胡惟庸案最终成了一个底色,牵连出来的人不计其数,而其持续的时间非常长,只要朱老板想办你,说你是胡惟庸的同党就行。

洪武十八年(1385年),有人告发李存义父子实为胡惟庸的党羽,明太祖下诏免死,将他们安置在崇明,此时胡惟庸案发已经过去5年,事情还没有完,而李善长早已是唯唯诺诺如惊弓之鸟,他心里最后的希望就是他的免死金牌。

又过了5年,也就是胡惟庸案正正10年之后,此时的李善长已经77岁了,在人到七十古来稀的古代,这已经算是高寿了,但李善长毕竟还活着,而朱元璋认为,你只要还活着就是威胁。

于是突然之间李善长的许多奴仆,纷纷告密,指正李善长与胡惟庸之间相互馈赠,密谋造反,此时胡惟庸都已经死了10年了,这一次墙倒众人推,李善长的各种“不法”事迹被暴露出来。

李善长如果早点老死,或许是一件好事的,但是现在,他发现什么免死金牌,就好比是一张银行签发的支票,现在银行不兑现,谁也没办法。

朱元璋看都没看什么免死金牌, 不但杀了李善长,而且连同其妻女弟侄等全家七十余人一并处死,典型的灭了满门,他那个做了驸马的儿子倒是没有死,被流放了,但是第二年也死在了流放之地。

李善长的死,算是终结了长达10年之久的胡惟庸案,而此时因此案被杀的人,已经达到了三万多人,包含一公二十一侯。

已经77岁的李善长,为什么还是没能躲过朱元璋的诛杀呢,这是很多人心中的疑问,说到底不过就是朱元璋大力整顿官场的一个结果,他要的就是把这个开国之初的功臣全部处理掉,给自己的后代一个良好的统治环境,他害怕自己的后代镇不住这些人。

这跟现在的家长为孩子考虑未来的事情是一样的,不过就是因为朱元璋是皇帝,所以他做的事情比较特别一点,那就是大杀功臣。

可怜的李善长,活到了77岁的高寿,却惨遭横祸,连带家人被诛,真是可怜可叹,大明第一功臣就这样彻底消失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三国时期蜀汉的平安三侯指的是哪些人?都担任过什么官职?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蜀汉,三国之一,为汉皇室后裔刘备所建立,国号为“汉”。这是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陈寿在《三国志·卷三十三·蜀书十三·黄李吕马王张传第十三》中记载:“是时,邓芝在东,马忠在南,平在北境,咸著名迹。”在三国时期的蜀汉,邓芝镇守东边,马忠镇守南边,王平镇守北边,都

  • 王琚为什么被称为内宰相?他未发迹时经历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王琚,唐朝时期内宰相,唐玄宗朝重臣,他的奋斗史很好的诠释了“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会很美好,但绝大多数人都死在明天晚上。”这句话。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王琚是大唐开元初年的名臣,为唐玄宗李隆基的帝业,立下过汗马功劳。其实他的最高职务只是户部尚书,并非真

  • 爱新觉罗·济度:清朝第一位简亲王,却英年早逝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他出身显赫,是清朝第一位简亲王,曾四处征战、平定海寇,却在28岁那年去世,令人惋惜,此人就是爱新觉罗·济度!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爱新觉罗·济度,清朝宗室,满洲镶蓝旗人,身份尊贵。他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侄孙,舒尔哈齐的孙子,济尔哈朗之子。济度是皇亲宗室,自然会

  • 明朝建立之后,朱元璋是如何封赏刘伯温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朱元璋,原名朱重八,字国瑞,明朝开国皇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在民间传说中,刘伯温是跟诸葛亮齐名的人物,尤其是传说中,刘伯温精通各种命理算卦,占卜预测等各种神秘方术。跟诸葛亮一样,刘伯温的很多事情的确是被夸大了,历史上确实存在刘伯温这样一个人,他名刘基字伯温,时候明

  • 靖康之变后赵福金是什么下场?她都经历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靖康之变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耻辱,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中国经历了几千多年的历史,其中经历过大大小小的战争,但是除了游牧民族所建立的朝代外,基本上其他的朝代都多多少少会面临着北方游牧民族的骚扰,在汉朝时期,霍去病就曾经带兵北上与匈奴进行过多次战争。但是这些游牧民族因为

  • 非嫡非长的李隆基为什么能登基?他得到了哪三个女人的帮助?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李隆基,即唐玄宗,他只是唐睿宗李旦的第三子,为什么能登上皇位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往下看。嫡长子继承制是封建宗法中的重要原则,具体规定为“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我国古代并不是一夫多妻,准确讲应该是一夫一妻多妾。嫡长子制的核心,便是根据母亲的身份,区分孩子的尊卑贵贱,进

  • 历史上司马懿曾装过两次病,分别是在何时?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司马懿字仲达,三国时期曹魏政治家。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正始九年(248年)三月,黄门张当把内庭才人石英等十一人送给曹爽,曹爽、何晏乘机与张当勾结,谋危社稷。当然,对于大将军曹爽来说,非常忌惮司马懿这位老臣,虽然司马懿之前称病,逐渐不理朝政,可是曹爽担心司马懿在装病。同年冬

  • 胡惟庸最后被朱元璋所杀是因为什么?他做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胡惟庸早年追随朱元璋起兵,颇受宠信,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宰相。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胡惟庸本是个资质平平的人,因为和李善长是老乡,投奔了朱元璋之后,现在天下是大明朝了,李善长跟对人,选对了路,现在终于乌鸦变凤凰,成了大明朝的一个高级官僚,而且看形势,这官

  • 历史上杨玉环是什么容貌,能让李隆基如何偏爱她?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李隆基和杨玉环的爱情故事可谓是家喻户晓,千古传唱。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唐朝的繁荣发展让无数后人感叹至极,我们想要回到过去的唐朝去看看四方来贺是什么景象,穿着唐装走在街道上看一看唐朝的风貌,看着一堆外国人感叹唐朝文化博大精深,再看看街道上是不是有着许多体态圆润的女子,想要知道唐

  • 东汉后少帝刘辩:傀儡皇帝,最后被迫自尽收场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东汉,中国历史上继西汉之后的又一个大一统中原王朝,享国一百九十五年,与西汉统称两汉。在古代史学家看来,东汉共传十二位皇帝,刘辩与刘懿的正统身份不被认可,但在现代史学界有观点承认两位少帝均为东汉皇帝。下面就来说一说东汉第十三位皇帝刘辩的故事吧。刘辩出生于汉灵帝熹平五年,父亲是汉灵帝刘宏,母亲是宫女何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