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从不务正业的“流氓”到开国皇帝,刘邦的一生堪称传奇!

从不务正业的“流氓”到开国皇帝,刘邦的一生堪称传奇!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2900 更新时间:2024/1/21 19:56:52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来说说刘邦的故事。

刘邦从小就坚信自己能成为一名出色政客,守着家中田业的微薄收入勉强度日,实非大丈夫所为。朴实的刘父对儿子这种“不务实”的想法十分看不起,常常呵斥其懒惰,不如其兄长会经营。傍晚时分,街坊邻居早已熟悉责骂声又从刘家传出,我的志向岂是你们这些麻雀懂的,刘邦心想。当晚入夜,刘邦决定不能再如此浪费光阴了,要干出一番大事业,遂捡好干粮,收拾包袱去投奔自己的偶像——传说门客三千的魏国公子,信陵君。

信陵君礼贤下士,名冠天下,就在刘邦幻想着跟随偶像走南闯北打拼事业的美好场景时,突然被告知信陵君已死,一切皆如梦幻泡影。恰逢信陵君昔日门客张耳招纳门客,刘邦便投于其麾下。然,时世弄人,前线战场上,魏国被秦国打的节节败退,于秦始皇二十二年(公元前225年)国灭。树倒猢狲散,国破山河摧。张耳被秦通缉,门客皆散,刘邦花了几年时间搞明白了一个道理,话本子里写的什么英雄一出场便是建功立业、光宗耀祖都是骗人的,或者他就不是那个英雄。

去时意气风发,归时形容憔悴。收起了英雄热血,刘邦回到家乡做起了沛县泗水的亭长,还娶了个如花似玉的娘子,日子过得也还算安稳。刘邦以亭长身份押送泗水郡得徒役去往骊山修墓,怎料途中徒役纷纷逃跑,所剩无几,按大秦律法,囚徒逃跑,押送者刘邦也难逃一死。烈酒入喉,刘邦满脑子都是秦始皇巡游的画面,威风八面,浩浩荡荡,自己亲口说出的“大丈夫应如是”还在耳畔回响,我命由我不由天,无论我是不是这乱世英雄,在世上走一遭,都要无悔才好。刘邦给剩下的囚徒们松了绑,放他们离开,其中一部分人表示身无长物,无以为报唯有誓死追随。就这样,刘邦带着十几个壮士朝着迷雾蔼蔼的前路冲了过去。

战争的号角响起,群雄皆现逐鹿天下。公元前209年,大规模农民起义爆发,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占地陈州。刘邦除去出尔反尔的沛县县令后,百姓推举其为沛公,刘邦顺水推舟,设祭坛,立赤旗,称赤帝子,扩军至三千。后刘邦带领军队四处冲锋,不料守将雍齿叛变,项梁助其大败雍齿,重夺丰邑,刘邦感其恩德,归于项梁麾下。

时英雄短命,秦将章邯大破定陶,项梁战死,刘邦、项羽二人分兵,刘邦驻砀郡。项梁死后,秦弃楚攻赵,楚怀王迁都彭城,封沛公刘邦为武安侯,项羽为长安侯。赵王困于巨鹿,请楚国支援,楚朝廷一致推选沛公刘邦北上救赵。刘邦行军途中收服高阳人郦食其,随后其弟郦商率部下四千人入沛公麾下。郦食其擅计,郦商善于攻城,刘邦得此二人,接连大败秦军,攻下颍川后与张良韩军合兵。知人善用的刘邦一路势如破竹陆续夺取丹水、武关等地,在蓝田大破秦军,至此,秦朝已入风烛残年,奄奄一息。

汉元年十月,秦王子婴将玉玺献与刘邦,秦亡。刘邦经张良等人劝阻,退军至灞上。项羽设鸿门之宴,待刘邦来,刘邦通过项伯向项羽示好,后又借故回到自己营中,逃过一死。鸿门宴后,项羽入咸阳,自称西楚霸王,削弱刘邦兵力,并多方掣肘其势力。汉元年二月,诸侯罢戏,局势逐渐混乱,刘邦趁机占领西楚都彭城,后被项羽反攻,仅率数十人逃脱。

汉元年七月,刘邦劝说英布,联络彭越,派韩信攻城,又使出反间计使得范增回乡,派记信诈降楚军,计谋连出,战场瞬息万变,终于项籍无路可走,与汉订盟,鸿沟为界,东楚西汉。虽盟约已定,但权利醉人。在张良等人的劝说下,刘邦决定乘胜追击,垓下一战重创楚军。后西楚霸王自绝于乌江,刘邦成了述说历史的胜利者。

公元前202年,刘邦于山东举行登基大典,定国号为汉,史称汉高帝,定都长安,长治久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南明比历史上的东晋、南宋短很多,有哪些原因呢?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假如南明没有灭亡,南宋时期为什么南迁,东晋和南宋哪个强

    南明,作为明朝的残余政权存在形式,时间持续很短,只有短短的18年时间(1644年至1662年),和西晋、北宋的残余政权东晋、南宋相比,差距很大。但是,后世之人通常喜欢将三者相提并论,并分析为何南明没能如东晋、南宋一般立国长久?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从皇位继承、经济实力、名将统帅和

  • 为什么说刘备的称帝是被迫的?他不是一直想当一国之君吗?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刘备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虽然刘备这辈子最大的梦想就是当上一国之君,但不得不说,刘备的一生都是被曹操牵着鼻子走。我想告诉你的是:刘备的称帝是被迫的,是没有选择的,无所谓合不合适。建安三年,也就是公元198年,当曹操被任命为大汉朝廷三公之一的司空时,刘备被汉献帝任命为左

  • 秦朝时期的王翦到底有多厉害 战国“四大天王”之一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秦国王翦,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王翦,神一样的男人。他与白起、李牧、廉颇一起称为战国兵家“四大天王”,可能是实力太强了,后来更是被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尊为的共同始祖。这位老王到底何许人也?一据史料记载,陕西人王翦很可能是周灵王的太子晋的后人。但是这个说法其实很无聊。第一,这个

  • 吴三桂一定要将永历帝赶尽杀绝,背后有哪些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吴三桂是明末清初的一个重要历史人物,他在山海关时的选择影响了中国的历史进程,而后人之所以不齿吴三桂,不仅仅是因为他引清军入关,导致华夏沦陷,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深受明朝国恩,却忘恩负义、将已经逃亡缅甸的明朝最后一位皇帝——永历帝朱由榔擒获,并杀害在昆明街头。在中国传统思想中,天地君亲师是伦理之重

  • 李自成拿下北京城的时候,张献忠在做什么呢?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李自成和张献忠是明末的两位著名农民起义领袖,他们两人通常被拿来相互比较。虽然最后李自成在历史上的地位和评价均要好于张献忠,但是在两人刚刚参加农民起义的时候,张献忠的地位是要高于李自成的。当张献忠已经是一支独立部队的领军人物、且号称“西营八大王”的时候,李自成还只是“闯王”高迎祥手下的一员将领,当高迎

  • 李岩是谁?揭秘李自成手下的重要谋士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李自成,作为明末的农民起义领袖,最终未能完成统一全国的大业,成了为他人做嫁衣裳的悲情人物,人们通常会将其与同为农民出身的明太祖朱元璋作比较,很多人认为李自成之所以没能成就大业,是因为他没有文人的支持,或者不信任知识分子。在这一点上,李自成最为后世人所诟病的就是他不信任麾下举人出身、文武双全的李岩,甚

  • 李自成部下高杰,一心抗清,他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你们知道李自成部下高杰,一心抗清,他是什么结局?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作为南明最初成立,也是实力最强的一朝,弘光的成立和之后的作为,实在是让人感到一言难尽。在他的管辖之下,外有左良玉率领的八十万军队,内有高杰,黄得功,刘泽清,刘良佐等所谓的江北四镇。而弘光却在一片歌舞升平中走下了不归路,手下的

  • 秦朝灭亡时王翦在做什么 王翦为什么不出来救国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秦朝王翦,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王翦作为四朝元老,朝中众人对其很尊重,灭亡燕国后已告老还乡,无奈亡楚之战秦国遭受重创,王翦再次出山助秦亡楚成功后,再次提出隐退,秦王如何劝说都要彻底隐退,从而得以善终。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王翦在秦昭王、秦庄襄王期间都默默无闻,真正发家于

  • 李自成被农民杀死后,他的尸首去哪里了?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李自成是明末清初的传奇农民领袖,同时他也是明朝和清朝共同的敌人。在1644年清军入关之前,他是明朝的劲敌,自从崇祯二年参加农民起义以后,李自成一直与明朝统治者为敌,知道崇祯十七年他带领大顺军杀入北京城,崇祯皇帝也因此自杀身亡,李自成更是成了明朝不共戴天的仇人。而李自成与清朝的关系也好不到哪里去,虽然

  • 崇祯为何不能像朱元璋那样,不用百姓一粒粟就能养兵百万?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崇祯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朱元璋能养兵,得益于军屯,但明初的社会状况与晚明的状况是完全不一样的。第一,军籍人口的迅速增长。明代其实是鼓励子承父业的,如果你父亲是农民,那你以后也是农民;父亲是工匠,那你以后也是工匠。同样的道理,也有军户之说。在明初的时候,由于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