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袁崇焕之死:崇祯帝为什么将袁崇焕活剐

袁崇焕之死:崇祯帝为什么将袁崇焕活剐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1267 更新时间:2024/2/6 17:55:34

明朝著名将臣袁崇焕,千古以来,功罪难定。即使是清朝乾隆皇帝已经下令将袁崇焕的冤屈洗净,却仍然无法消除人们心中的疑惑以及偏执。那么,袁崇焕真的是汉奸吗?我们应该这样给予袁崇焕一个公平公正的评价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

袁崇焕不论是军事才能还是政治素养,都算是很好的。在袁崇焕刚刚进入官场时,为官清廉,为百姓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并且也得到了皇帝以及很多的朝廷重臣的重视,官阶不断的上升。在这些外力的帮助之下,袁崇焕的官场之路也是顺风顺水。在崇祯皇帝上位之前,就已经由一个七品官员成为了正二品的兵部右侍郎,最终更是成为了兵部尚书。

崇祯皇帝上位之后,十分赏识袁崇焕的军事以及政治才能,令袁崇焕担任督师一职,负责管理宁远边境以及收复被清军占领的辽境。袁崇焕为了感激崇祯皇帝的赏识,也许下了承诺,要五年之内收复辽境。

这一个承诺在努尔哈赤在位的时候是很有可能实现的,因为袁崇焕充分了解了努尔哈赤带兵打仗的方法,克敌制胜,取得了很多场胜利。但是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上位,最终使用反间计调拨了崇祯皇帝与袁崇焕之间的关系,还给袁崇焕扣上了一个叛国的罪名,使得崇祯皇帝十分的愤怒,明朝百姓也相信袁崇焕叛国,对袁崇焕恨之入骨。在袁崇焕下令处死袁崇焕时,明朝百姓为了泄愤,皆分食袁崇焕的肉,悲惨之至。

崇祯为什么杀袁崇焕

在我国的历史上,明朝是一个享誉盛名的朝代,不仅仅是因为开国皇帝朱元璋的传奇经历,在明朝统治期间,诸多政策法律的颁布,给黎民百姓带来了很多的好处。

图片来源于网络

即使是到了明朝末期,同样也除了很多的名人将领,在这些名人将领当中,最出名的就是袁崇焕。但是,袁崇焕出名的原因不仅是他的政治才能,保卫了国家,也是因为他极为惨死的结局。那么,如此优秀的将领,为什么会被崇祯皇帝杀掉呢?

袁崇焕刚刚进入官场,就显示出来极高的政治才能以及政治素养。而崇祯皇帝也十分欣赏袁崇焕的才能,不断的给袁崇焕加官进爵,对于袁崇焕这一个手下极为的信任。崇祯皇帝刚刚开始使用袁崇焕这一个将领的时候,直接将袁崇焕命为蓟辽督师。而袁崇焕也是极为的感激崇祯皇帝的信任,于是就做出了一个承诺,而这一个承诺也成为了后来皇帝不相信他的引子,那就是五年之内收回辽境。

袁崇焕刚刚上任蓟辽督师这一个岗位时,当时的清军将领是努尔哈赤,袁崇焕对于清军的进攻方法十分的了解,不断的取得战争的胜利,实现当初许下的诺言指日可待。不久,努尔哈赤死掉了,皇太极上台之后,一切就朝着袁崇焕没有想到的方向发展。

皇太极将战争打法改变了,而且也充分的了解了袁崇焕的战争打法,选择性地进攻平坦地区。袁崇焕无法适应,只能疲于应对,实现五年复辽的承诺随之流水。最终,袁崇焕提出议和。但是明朝内部已经被清军挑拨,崇祯皇帝不仅仅认为袁崇焕没有能力,更是认为袁崇焕是叛国贼,将袁崇焕处死。

袁崇焕墓

明末清初,战事纷纷,民不聊生。而在明朝当中,就出现了一位著名的将领,帮助百姓摆脱了战争的苦痛,他就是袁崇焕。袁崇焕将自己的军事才能发挥到极限,不断的抵御清军的进攻,保证边疆地区的安宁。但是,由于敌军使用了反间计,失去了崇祯皇帝的信任,最终被判处叛国罪,被千刀万剐。并且受到军国上下的唾弃,百姓食其肉,以泄愤。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关于袁崇焕是否真的是叛国,多年以来都是人们关心的事情。直到乾隆皇帝极为,在乾隆四十七年,乾隆皇帝才命令自己的下属,彻查袁崇焕一案,将袁崇焕所受到的冤屈洗刷干净。而人们为了纪念袁崇焕,就为袁崇焕修建了坟墓,受到人们的敬仰和膜拜。

在明朝时期,袁崇焕被判叛国罪处死,全国百姓都十分的怨恨袁崇焕。所以,在袁崇焕被执行死刑的时候,纷纷向刽子手购买袁崇焕的肉,然后生食,场面极为血腥。死刑执行结束之后,袁崇焕的身体就只剩下一个头颅,加上片肉无存的骨架。最终,袁崇焕的家奴佘氏冒着生命危险,将袁崇焕的剩余的尸身领回,埋葬在入境的北京市广渠区。

1952年,北京井计划进行城市整改,而在城市整改的地区就是北京市内所以的坟墓。当时,许多的爱国人士纷纷上书给毛泽东,希望毛泽东可以保护袁崇焕的墓。从此以后,袁崇焕祠墓被充分地保护起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乾隆帝最为宠信的汉人不是纪晓岚而是他!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在影视剧中,和珅和纪晓岚是一对生死冤家,为大家提供了众多的笑料,但在乾隆帝时期,纪晓岚可以说是乾隆的高级玩伴,而和珅则是管家,两个人的地位是不可相提并论的。不仅如此,乾隆最为宠信的汉人也并非纪晓岚,而是他——刘统勋。网络配图说起刘统勋好多人都觉得陌生,但他有个儿子叫刘墉,就是《宰相刘罗锅》里的那个刘

  • 元朝最后大将王保保:唯一击败过常遇春的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王保保哪个朝代的这一问题毫无争议,王保保是元朝的人。史料记载王保保是北元著名将领,曾经率领元军成功的平定了元朝末年的红巾军起义,为元朝立下了汗马功劳。图片来源于网络身为元朝大将的王保保,在身世上存在着一定的争议。王保保的蒙古名字是扩廊帖木儿,有人称这是北元当时的皇帝元惠帝赐给王保保的名字,即王保保实

  • 靠1只猫和10个处女他做了皇帝 还开创盛世!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自赵光义开始到靖康之辱,宋朝的皇帝就没有一个出自于赵匡胤这一支,“靖康之辱”时,宗室多人被俘,赵光义子孙几乎覆灭。康王赵构逃过一劫,后登基称帝,是为宋高宗。赵构儿子元懿太子又因为苗刘之变而死,在以后的多年里,赵构一直试图再生,可惜没成,无奈之下,赵构只能从太祖那一支里选个接班人。直接说肯定不行,所以

  • 蜀中大将张嶷:战功赫赫却不为人知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自五虎将死后,蜀国后期猛将乏人,所以有“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一说。后期诸葛亮北伐,身边都是魏延、马岱、张翼、张嶷、王平、廖化等武将。其中张嶷可以说是智勇双全、有胆有谋。他平南蛮、定越嶲,开通了从越嶲郡到成都的大路。他最终带病战死,后主刘禅为之流涕。网络配图张嶷字伯岐,巴郡南充国人,二十来岁的时候

  • 史上一心只为百姓服务的皇帝 以仁治国的典范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皇帝,一国之君。我们痛恨那些昏庸无道的皇帝,我们赞扬那些勤政爱民的皇帝。都说皇帝仁德的背后都有自私的一面;都说即使是勤政爱民的皇帝也有阴险黑暗的一面;都说封建社会的帝王没有全心全意为百姓谋福祉的……网络配图其实,也有一心想着国家和人民,从不在乎自己得失的皇帝。这个皇帝有名,但不是最有名的;人们称赞他

  • 北宋权相书法家蔡京 天怒人怨竟然饿死街头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蔡京,字元长,北宋权相之一、书法家。曾四度为相。我们都知道秦桧是南宋最大的奸臣,而蔡京是北宋最大的贪官。有人做过统计,蔡京贪污的钱财,折合成今天的人民币,大致相当于70亿人民币。网络配图70亿是什么概念呢?亿元司长魏鹏远涉案金额3.5亿元,可以平铺5个半标准足球场。那么,蔡京的70亿,就可以平铺11

  • 杯酒释兵权却出了事:老人告状反被驳回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宋太祖“杯酒释兵权”的故事历史上都讲过。说的是赵匡胤即位后,怕手下的将士都叫来以喝酒的名义解除他们的兵权,到地方去任节度使“我给你们良田美宅,你们可以在驻地多买些歌儿舞女,日夜相欢,你们可以欢度天年,这不就行了吗。”赵匡胤以为这样就没什么事了,结果其中一位手下地方到任后就给赵匡胤出了个事。网络配图原

  • 历史揭秘:岳母墓前为何会比岳飞墓前多一尊铜像?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岳飞是家喻户晓的抗金名将,他一生骁勇善战,保家卫国,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下面,我们就来讲讲岳飞墓前的铜像的事。网络配图岳飞是南宋著名战略家、军事家、民族英雄、抗金名将。1140年,岳飞挥师北伐,而宋高宗、秦桧却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牌下令退兵,岳飞在孤立无援之下被迫班师。但在宋金议和过程中,岳飞却遭

  • 宋真宗犯大忌受谗言奸佞挑唆酿大错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一个有能力的君王是不会接受臣下随便挑唆的,但宋真宗就犯了君王的大忌,任臣下摆布,终酿大祸。俗话说,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在政治斗争中尤其如此,总有一些人为一己之私谗语伤人。公元1004年,辽国大军在萧太后的率领下大举南侵,一直打到开封以北的澶州,宋廷震动,君臣上下惊惶失措。参知政事王钦若是江南人,

  • 他是中国历史上最惨的“末代皇帝”只能管3万人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在中国历史上一个王朝垮了,都是怪那个末代皇帝吗?当然不尽是这样。有些是王朝烂透了,末代皇帝再有雄心壮志也回天乏术,比如崇祯皇帝。再比如宣统皇帝溥仪,继位时才3岁,清朝垮台跟他半毛钱关系都没有。那么先秦夏商周的3大“末代皇帝”他们又是什么特点呢?网络配图最活该的夏桀有人认为中国历史上没有夏朝,因为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