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宋真宗犯大忌受谗言奸佞挑唆酿大错

宋真宗犯大忌受谗言奸佞挑唆酿大错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4698 更新时间:2024/2/6 17:54:50

一个有能力的君是不会接受臣下随便挑唆的,但宋真宗就犯了君王的大忌,任臣下摆布,终酿大祸。

俗话说,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在政治斗争中尤其如此,总有一些人为一己之私谗语伤人。

公元1004年,辽国大军在萧太后的率领下大举南侵,一直打到开封以北的澶州,宋廷震动,君臣上下惊惶失措。参知政事王钦若是江南人,主张迁都金陵(今南京),大臣陈叟是四川人,主张迁都成都。只有宰相寇准坚决主张抗战,认为若向南迁都,就会“人心崩溃”,契丹乘势深入,则天下不保,他主张宋真宗应该亲征,“若大驾亲征,贼自当遁去”。

网络配图

最后真宗勉强听了寇准的话,御驾亲征,登上澶州城楼,军民听到皇帝前来,“踊跃欢呼,声闻数十里。契丹相视惊愕,不能成列”。真宗驻驾澶州南城,寇准自己到达北城最前线亲自指挥,不仅抵抗住了契丹进攻,而且射死其大将萧挞览,辽军士气大跌,萧太后表示愿意和谈。

虽然寇准不愿意,但宋真宗巴不得早点结束战争,最终北宋与契丹订立了“澶渊之盟”,以北宋每年向辽供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为代价,双方罢兵言。对于寇准在本次战役中的功劳,宋真宗是非常清楚的,因而战事结束后,他给寇准加官进爵,更加器重。

然而战前主张迁都的王钦若,战后被撤去参知政事的职务,担任尚书左丞知枢密院事。但是此人善于揣摩上意,皇上还是很欣赏他,第二年就有被又升为枢密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相当于宰相)。看到寇准受到皇帝如此器重,王钦若心理不平衡起来,他早就“与寇准不协”,现在更是深深嫉妒,不断寻找机会挑拨离间,谗言中伤。

网络配图

一日早朝之后,寇准先行告退,真宗目送之。钦若见此,乘机进言说:“陛下尊敬寇准,是因为他有功于社稷吗?”真宗回答:“那是自然。”王钦若又问:“澶渊之举,是城下之盟,您以万乘之贵而和敌人结下城下之盟,这是多么羞耻的事啊!可陛下您不以为耻,还说(寇)准有社稷功,这是为什么呢?”

宋真宗听了一时愕然,有些不痛快,王钦若又说:“陛下听说过赌博吗?赌徒快把钱输完的时候,就会把所有剩下的钱全部拿出来下注,这就是所谓的孤注。当时在澶州,寇准就是一个赌徒,而陛下您就是寇准的孤注啊!如果失败把您就赔进去了,这可是太危险了!”

这些话简直是强词夺理,当时寇准把皇帝安排在了南城,而自己却跑到了最前线的北城,如果危险,他自己才是最危险的。此外,如果不是寇准坚决抵抗,辽国势必会取得更大的胜利,那时如果和谈,就不是30万能解决的了。再说当时寇准是不主张和谈的,只因皇上和主和派大臣坚持才不得不同意,现在倒把屎盆子扣在了他的头上。看来无论在古代还是现代都是一样,在单位上辛苦干活的反而犯错的危险最大,受到指责的可能性也最大;而那些整天不干事的人,却总是对别人冷嘲热讽,甚至造谣中伤。

网络配图

但宋真宗却把这些话听进了心里,他本来就因为寇准太刚直专断而对他有些意见,经王钦若这样一挑拨,更是对寇准产生了疑虑。到了第二年,真宗就将寇准降为刑部尚书,出知陕州,离开了中央。而宋真宗为重新树立自己的威信,开始在王钦若的帮助策划下,伪造天书,封禅泰山,制造自己“君权神授”的形象,搞得劳民伤财,乌烟瘴气。

但公道自在人心,谁对谁错,谁忠谁奸,后人总会有一个客观评价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他是中国历史上最惨的“末代皇帝”只能管3万人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在中国历史上一个王朝垮了,都是怪那个末代皇帝吗?当然不尽是这样。有些是王朝烂透了,末代皇帝再有雄心壮志也回天乏术,比如崇祯皇帝。再比如宣统皇帝溥仪,继位时才3岁,清朝垮台跟他半毛钱关系都没有。那么先秦夏商周的3大“末代皇帝”他们又是什么特点呢?网络配图最活该的夏桀有人认为中国历史上没有夏朝,因为没有

  • 雍正处罚权臣隆科多为何致失去贝加尔湖地区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和年羹尧的飞扬跋扈不一样的是,隆科多知道自己在雍正的即位过程中扮演了一个极其重要又说不清道不明的角色,正如后来他自己所说,“白帝城受命之日,即是死期已至之时”。这句话颇费思量。或许隆科多知道自己在最高权力转移过程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雍正也许先会感激他,但权力稳固后,隆科多的死期也就到了。因此,隆科多

  • 朱元璋杀15万无法治贪: 雍正只用三招 却吓破天下贪官的胆!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核心提示: 说起是古代的贪官污吏,那绝对是值得大书特书一件事,从古至今无数的奸佞史上留名,蔡京童贯之流,王振严嵩等无一不是当世巨贪,虽然他们最终的下场都是留下千古骂名和不得好死,但是为什么贪官屡屡的出现在中国的历史上呢?这就要从中国的文化说起。网络配图学而优则仕中国从隋朝开始了科举制度,从此读书人的

  • 誓要斩草除根的朱棣有给大哥朱标留了一脉香火?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朱允炆为什么不先削藩朱棣,如果朱元璋不死朱棣敢反吗,大明风华太子说要造朱棣的反

    六百多年前,朱元璋就为二十四房子孙起好了二十个字派。各房都不相同,如长房太子朱标是“允文遵祖训,饮武大君胜。大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1328年—1398年6月24日)顺道宜逢吉,师良善用晟。”第四房燕王朱棣为“高瞻祁见佑,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最后一个字则以五行为顺序,循环使用带有“火

  • 中国十大奸臣之一的严嵩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明朝的严嵩,严嵩多少岁死的,历史上真实的严嵩

    严嵩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权臣之一。严嵩的仕途生涯都决定在皇帝一个人的手里,严嵩入阁二十一年,任首辅十五年,在任相期间,蛊惑世宗,贪污受贿,却深受世宗信赖。严氏父子奸险误国,而世宗却无动于衷,在世宗的纵容下,严嵩到底贪污了多少钱?如此这样一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奸臣严嵩是怎么垮台的呢?严嵩怎么死的

  • 他曾是大明朝的擎天重臣 为什么最后要降清?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投降清朝的明朝官员,明朝第一功臣,明朝投降的人怎么这么多

    松锦之战是明清两个王朝的生死之战,谁也赔不起。但是最终这场战役以明军的失败而告终,明帝国集结起来的精锐力量消耗殆尽,此战以后,明朝再也没有了可以与清军决战的大兵团力量。此时,整个明帝国只剩下了吴三桂率领的3万败军和陕西一带的驻军还堪大任了。网络配图一、在镇压农民起义中屡立战功,关键时刻再次出征洪承畴

  • 秦淮八艳之一的陈圆圆是被自己的姨夫卖了?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有关李自成陈圆圆的历史故事,秦淮八艳马湘兰,陈圆圆下落

    陈圆圆是明末清初之人,生活在这朝代更迭的动荡年代。本来是货郎之女,生活一直清贫,但是父母实在抚养不起,便将圆圆送到她的姨夫家中,圆圆从小便姿色出众,且好学。被利益熏心的姨夫将圆圆卖到了苏州梨园,从此圆圆便开始了另一种生活。图片来源于网络为了生活,陈圆圆便开始学习舞蹈和歌唱,本来条件很出色的圆圆稍加指

  • 太姒有怎样的魅力让周文王一见钟情?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周幽王为什么迷恋褒姒,周幽王宠妃褒姒,褒姒是谁献给周幽王的

    《封神英雄榜》是一部由中央电视台和其他影视传媒共同拍摄的一部古装大戏,在这部戏中讲述了殷商后期商纣王如何被周王室打败的故事,在这部戏中当然不能少了贤德的周文王夫人太姒。太姒画像太姒,姓氏为姒,是夏朝的君主夏禹后代,据说西伯侯姬昌在渭水之滨见到了太姒,被太姒貌似天人的美貌所惊呆,后来又知道太姒生活简朴

  • 翩翩佳公子为何会成为毁掉大秦帝国的罪魁祸首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大秦帝国之纵横结局太惨了,大秦帝国之纵横魏纾结局,大秦帝国之裂变荧玉的结局

    秦始皇长子(?—前210),嬴姓,赵氏,名扶苏。也就说赢扶苏也叫赵扶苏和赵国王族一个祖先,赢是周天子赐的,其母郑妃是郑国人,喜欢吟唱当地流行的情歌《山有扶苏》,始皇便将两人之子取名“扶苏”,“扶苏”是古人对树木枝叶茂盛的形容,出于诗经,香草佳木之意。秦始皇以此命名,显见对此子寄托着无限的期望。网络配

  • 西汉军事家霍去病英年早逝是自然原因吗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霍去病的死对汉朝的影响,霍去病是猝死的吗,如果霍去病不死是否历史改写

    霍去病的一生到底有哪些传奇的经历呢?相信很多人都对霍去病很好奇,想要更了解霍去病。因此在这里给大家,简单地介绍一下霍去病。霍去病,男,西汉时期的军事家,其家是河东平阳,也就是现在的山西临汾人。霍去病的舅舅是汉代的另一个名将卫青,他和卫青一样厉害,是值得历史记载的大将军。图片来源于网络霍去病从小就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