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汉光武帝平定天下为何没有像刘邦那样大杀功臣

汉光武帝平定天下为何没有像刘邦那样大杀功臣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4816 更新时间:2024/1/8 16:41:18

有一句话叫书生造反十年不成,但是这句话放在一个人身上并不适应,这个人就是重新开创了汉朝基业的汉光武帝刘秀。这个人就是一个标准的文人,在造反之前他一心读书,在造反以后一鸣惊人,最后重建了大汉王朝。其中有一点非常可贵,那就是他没有想汉高祖刘邦和明太祖朱元璋那样滥杀功臣,同样都是帝王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差距呢?

网络配图

一、继承人的水平和年龄是最大关键

汉高祖刘邦之所以要收拾那些异姓王和朝中大将,是因为自己本身年事已高,已经五十多岁了,这个年龄在汉朝初期已经离死不远了。同时它的继承人太子刘盈又是一个非常软弱的人,刘邦明白自己死了以后,自己的儿子肯定压不住那些野心勃勃的异姓王和蠢蠢欲动的朝臣,因此坏人还是自己干吧。至于明太祖朱元璋也差不多,他的继承人皇太子朱标是一个温厚善良的仁君,这样的君主放在一个王朝的中期非常合适,但是在王朝的初期是要命的。对于那些骄兵悍将,朱标很难压服他们,为了自己的儿子能够坐稳江山,朱元璋不得不一次又一次的屠杀那些以往的功臣。

汉光武帝刘秀就不存在上述的问题。首先刘秀登基的时候非常年轻,刘秀有绝对的把握熬死那些功臣们。事实证明这个选择很正确,当刘秀驾崩、他的太子刘庄继位的时候,那些功臣们确实已经死的差不多了。此外太子刘庄的能力也是值得肯定的,在东汉建立的初期,刘秀想重新丈量的土地,当时只有12岁的太子刘庄就向刘秀建议洛阳和南阳不要丈量。因为洛阳是帝都,南阳是龙兴之地,这两个地方都有大量的勋贵豪强们存在,一旦丈量不利于统治。12岁的太子能有这番见解不容易,更何况刘庄登基时已经30出头了,各方面水平已经非常成熟。

网络配图

二、建立基础的差异,致使皇帝可能不敢动手

虽然说刘秀的天下也是打出来的,但是他的底子远远没有刘邦和朱元璋牢靠。因为刘秀起家时是建立在起义军首领的推举之上的,这有一点各路军队联盟的意思。虽然说刘秀的水平比较高,有很多人选择了拜服,但是这些人都有自己的老底子,如果刘秀出手太狠,这些人很有可能选择造反。只是刘秀不愿意看到的,毕竟天下才刚刚稳定。此外刘秀的政治手腕也是很强的,不要以为文人就软弱,文人的水平很高。刘秀对那些统军功臣的处理非常有水平,将他们一年调换一个地方,来回调换,最后搞得这些将领没有任何根基可言,根本没有早饭的资本,这就大功告成了。

而刘邦和朱元璋就没有这些顾忌,他们的家底是自己一步步拼出了的。那些部下对他们既佩服又惧怕,对于他们的命令,部下们不敢违背。刘邦时期还有人敢反抗拼一拼,到了朱元璋时期,明知自己要死,没人敢反抗。这就是家底的区别,自己建的地基和别人帮你建的地基是不一样的。从这方面看,刘秀的江山相对来说得来的太容易,这也不是好事。

三、功臣们的态度差异也非常大

在刘邦统一天下的过程中,为了对付项羽,他先后册封了7个异姓王,这些异姓王有自己的军队和地盘,对于刘邦也非常的蔑视。以为老小子的江山全部都是他们的功劳,有很多异姓王都在虎视眈眈准备伺机而动。对此刘邦也只能选择一个一个收拾掉。朱元璋的情况要好一点,毕竟没有异姓王。不过为了对于北方的元朝残余力量,他要不断地派出大将进行北伐,这也是不安全因素。万一他的大将们也来一次明朝版的“范阳起兵”或者“陈桥驿兵变”,这可就不好了。

网络配图

而刘秀时期的将领们可能学聪明了,知道西汉时期的前车之鉴,他们可不想重蹈覆辙。刘秀手下的将领们都非常的小心谨慎,因为他们知道刘秀这位皇帝的军事指挥水平相当的高,比他祖宗刘邦强太多了。刘秀在后期的统一战争中,完全是军队的核心者,而刘邦军队的核心者是韩信,这一点差别很大。既然知道皇帝陛下的厉害,东汉初期的将领们都很会做人,基本上不惹事。这是造成了刘秀不忍心也不能动手的原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和珅死亡之谜 史上第一贪官和并非因贪而亡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影视剧里频频出现的和,让人们记住了乾隆眼前的这位红人,清朝的军机大臣,同时也是史上第一大贪官。那么,和的死真的是因贪而亡的吗?和的贪,不是朝夕之间,更不是不可告人,而是长此以往且甚为猖狂的。以乾隆皇帝治世之英明,不可能觉察不到。然而乾隆对和的倚重有增无减,便可知乾隆皇帝治世之英明,不可能觉察不到。网

  • 朱元璋扬言攻打日本 却为何未发一兵一卒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朱元璋曾因日本不给大明朝贡,便扬言要攻打日本,但却为何一生都未发一兵一卒呢?朱元璋为了做到皇帝的位置打过无数次战争,其中有实力持平的对手,也有实力相差悬殊的对手,但是最终还是化险为夷得到了江山。可是朱元璋却一直都不敢对日本出兵,这其中有怎样的隐情呢?纵览中国历史,但凡一个大一统王朝初定,总是希望四夷

  • 西汉馆陶公主嫁女只为保证荣华富贵是真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荣华富贵怎么解释,汉朝馆陶公主,馆陶公主地位

    馆陶公主其实是我们如今所属的河北人,她的出生时间是在西汉时期。根据历史记载,其实馆陶公主的名声一点都不好,并且当时的皇帝,对于这位长公主在也是极其不怀好感的。所以,就将这位长公主随便嫁给了一个权势很一般的人。图片来源于网络但是,加入之后的馆陶公主实际上并没有安安分分在家相夫教子,甚至在私底下开始与另

  • 情路坎坷的皇帝拓跋宏居然被自己老婆气死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拓跋宏就是我们熟悉的北魏孝文帝,我们都知道孝文帝的政绩是比较出名的,汉化改革足以说明他是一个比较贤明和果断的帝王,但是民族大融合之后我们很多人都比较好奇拓跋宏是哪个民族的?图片来源于网络其实北魏孝文帝是南北朝的第六个皇帝,也是历史上面比较出名的政治家和改革家。他是献文帝的长子,在5岁的时候已经即位了

  • 历史真相:华佗究竟有没有帮关羽刮骨疗伤?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华佗,字元化,一名旉,沛国谯县人,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华佗被后人称为“外科圣手”、“外科鼻祖”。被后人多用神医华佗称呼他,又以“华佗再世”、“元化重生”称誉有杰出医术的医师。《三国志·华佗传》讲了许多华佗行医治病的故事,惟独没有替谁“刮骨疗毒”或“刮骨去毒”的记载。这是为什么呢?网络配图《三国演义

  • 外交家班超:好男儿应该要在战场上建功立业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班超,字仲升,东汉时期人士,家乡位于现今的陕西咸阳。他才华出众,能力极佳,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军事家和外交家。班超的父亲是历史上有名的史学家班彪,他的长兄班固与妹妹班昭在史学方面的成就也颇大。图片来源于网络班超自小就胸有大志,为人不拘泥于琐碎之事,并且对待自己的长辈颇为孝顺恭敬,家庭的原因使他从年少的

  • 揭秘:郑和下西洋究竟所谓何事 秘密寻找朱允文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郑和为什么要下西洋?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93页给出的答案是:“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然而,关于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原因是郑和远航的官方档案,被明朝官员刘大夏隐藏而失踪了。刘大夏(1436—1516),湖广华容(今属湖南)人,官至兵部尚书。他

  • 最早的女外交家冯嫽:与解忧公主一起和亲的侍女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如今回顾和研究解忧公主的历史功绩,发现其中有一个不得不让我们浓墨去描绘的人物,她就是和解忧公主的一起去西域和亲的侍女冯嫽。冯嫽是个敢作敢当的女中豪杰,关于冯嫽的故事更是多的数不胜数。图片来源于网络那就简单说些关于冯嫽的故事吧。汉武帝为了维护和巩固汉朝和乌孙国的联盟关系,所以在原本的刘细君死后就又将解

  • 一代佳人虞姬是如何与西楚霸王项羽认识的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西楚霸王项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著名的人物。虽然他并没有像其他的英雄人物一样功成名就,然后一统天下,甚至因为他的自大傲慢和轻敌而被刘邦逼得只能在乌江自刎。但是这一切并没有阻挡人们对他的欣赏和赞叹。他可以轻松地举起千斤重的大鼎,他是以破釜沉舟的勇气和决心用三万人马大败秦军二十万人马的统帅。正因此,一代

  • 接班人之争:曾国藩为何选择与自己不同的李鸿章?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曾国藩为何选择李鸿章,有一点无奈,但更是无私。下面,我们就具体来看看这里有什么缘故。具体做法与康熙选择雍正不同,但思路有异曲同工之妙——选择与自己不同的人来做接班人,实践证明效果也很好。晚清名臣曾国藩,在选择事业继承者时,没有考虑彭玉麟等德才兼备、又大仁大义这样的候选者,而是选择了典型的实用主义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