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西汉著名的“昭宣中兴”的重要经手人:汉宣帝

西汉著名的“昭宣中兴”的重要经手人:汉宣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3203 更新时间:2024/1/15 23:05:37

说起汉宣帝刘询(原名刘病已),当然是西汉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皇帝,西汉著名的“昭宣中兴”的重要经手人,有史家甚至认为汉宣帝的文治武功,盖过了他最伟大的曾祖汉武帝,因为他当皇帝的时候,是汉朝武力最强盛、经济最繁荣的时候,评价高得令人咋舌。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1

当然这是一面之词,姑且听之。反正史书对汉宣帝赞赏有加:“政教明,法令行,边境安,四夷清,单于款塞,天下殷富,百姓康乐,其治过于太宗(汉文帝)之时。”至少能胜过创造“文景之治”的普遍公认为好皇帝的汉文帝,实力明摆在那里,不容小觑也。

不管是不是个别史家的溢美之词,刘询确实是一个天生异秉、经历独特的皇帝(中宗),贵为西汉四位拥有正式庙号的皇帝之一(据称西汉以制定庙号、谥号严格著称,另三位是太祖高帝刘邦、太宗文帝刘恒、世宗武帝刘彻),是堪称一代英主的狠角色。而且,他还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即位之前即受过牢狱之苦的皇帝,不可谓不奇特。

那么,这个从小就因为西汉著名的“巫蛊之祸”之政治变故,而吃尽苦头的戾太子刘据的唯一遗孙,有着怎样酸甜苦辣全有的曲折人生呢?

在讲到刘病已的精彩明君人生之前,我们先来八卦一些关于刘病已“天生异相”的故事。

正如开国皇帝刘邦是“赤帝之子”是龙子的传说一样,从小就流落民间的英主刘病已也不乏此类“造神”式传说。汉书就说他身有“异相”,浑身上下甚至于脚底都长着孙悟空式的金长毛,他的住处也总是散发着光芒四射的金光。

神人下凡嘛,当然会天生有异于常人。最神奇的是,他每到饼店买饼之后,这家饼店的生意就立马变得红红火火,门庭若市(与刘邦赊酒后店家生意火爆的情形何其相似乃尔),所以坊间人士便把他描绘成一个能给人带来好运的神人,不是好皇帝那是说不过去的。

最奇特的就是在他做上皇帝之前五年发生的两件堪称灵异的事件,成为了他登上天子宝座的最有力造势,也可谓是神来之笔。

那一年是汉昭帝元凤三年(公元前78年)正月,汉家忽然就传出了泰山有大石自己立起和上林苑有“虫食文”的奇怪事情,而且越传越神。

关于这两件灵异事件,基本上也可以理解或归类为一些精致的“政治谶语”,其政治目的是十分明显的,是傻子都能看得出来。无非就是泰山上的石头不好好呆在原地,却像人一样在地上走来走去(你见过会走路的石头没),若有所思的样子,正所谓“泰山有大石自起立。”原本石头是不会走来走去的,除非是发生了地震和泥石流。如果它不在原地老实呆着,而是有了灵性像人一样站立,那么这世界不是出了妖孽要发生乱世,那么就是有神人降生,估计当时的人也只会这样解读它们的灵异意义,总之是要变天了的意思吧。

而关于“虫食文”,史曰:“上林有柳树,枯僵复起,虫食叶成文:公孙病已当立。”这可是正史上赫然写上的灵异事件,其诡异意味就更甚,UFO都没那么神奇,也不知是不是后人附会上去的,果然谶意惊人,无处不在。

如果说泰山历来是三皇五帝们封禅的神山,石头会走路的情景是古人没有多少人能看到的奇景,更不用说围观,那么上林苑的“枯木逢春犹再发”,却是有具体的园丁或官员亲眼目睹到的奇事。

话说汉昭帝元凤三年正月里的某一天,上林苑的园林管理人员突然发现有一棵早已枯死很多年的柳树奇迹般地复生,而且是枝繁叶茂的样子,大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古诗韵味。

当然枯木逢春犹再发也不是什么最奇特的事情,只要它没完全死掉,逢春再发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关键是这树不仅死而复生,居然它的美丽而诗意的柳叶上还有因虫子吞食而显示出的虫食文“公孙病已当立”。

这他娘的就太神了一点,柳叶有多大呢?居然能显示一句文字,还是政治意味甚浓的一句谶语,如果不是鬼斧神工的干活,那么人为的穿凿附会的成分就有点浓了,一切是为了突出我们伟大的汉宣帝刘病已是也,他本来就不是凡人。

总之,这两灵异事件在当时被炒得沸沸扬扬,为什么石头能走路?为什么柳树有谶语?无非就是要说明当有英主横空出世,除此之外还能有别的意思吗?

正在大家热烈讨论,想寻找真相的时候,居然有一个立功心切的“神人”捷足先登把自己率先发现的“真相”报告了当时的天子也就是汉昭帝,作了一番不一般的政治解读。

“报告陛下,关于泰山立石和死柳复生的事,我研究很久了,那是大有政治深意的。泰山大石自起立,当是上天暗示有匹夫立为天子;而枯柳复生,即是废立之公孙氏当复兴。故按照天之昭示,我朝应效舜禅让之壮举,让位贤人,因此我认为陛下当退封百里之地,以顺天命!不然的话就会遭到天谴。”

那么说了这么一大堆酸话的神人是谁呢?

原来,此人为山东那旮旯一小官,名字还有点怪,叫睦弘。这家伙官虽小,却学陆游同学“位卑不敢忘忧国”,即要是于国有利,虽万死而不辞,所以就不顾身家性命把绝对不中听的话,对皇帝和盘托出,而且据说是他的一种叫“异姓受命理论”作祟,因为这一理论是他自己首先提出的,此时的异象更加印证了自己的伟大理论的“正确性”,于是他毫不犹豫就想用此种怪异理论来说服天子接受自己的学说。

当然,做皇帝做得好好的汉昭帝,哪会因为一个糊涂老道的一派胡言,而拱手把天下让给他人呢?除非他得了即时失心疯。

总之,此言一出,天子不仅不听,还干净利落地下了击杀令:“何方妖孽妖言惑众?给我拉出去大刑伺候!”

于是,睦弘的嘴巴因此被封上了。

奇怪的是,五年之后,虫食文的预言却应验了。

有时候,不管你信不信,你不能不佩服中华神秘文化的“博大精深”,这在概率上应该也有一定的支撑度的。

因为汉昭帝元平元年(公元前74年),年纪轻轻的汉昭帝驾崩之后(才21岁),由于没有子嗣,先是立汉武帝的孙子也就是昌邑哀王刘髆(倾国倾城的李夫人所生)的儿子刘贺为皇帝,如果刘贺能好好地干他的皇帝工作,原本这个有点邪门儿的预言也不可能发生,偏偏李广利的这个宝贝甥孙却是“扶不起的阿斗”,据说在位才27天,却干了一千一百二十七件坏事,也就是说平均一天能干四十件荒唐事(所以也有人怀疑霍光使坏有意换主),简直是叹为观止,也可以说是史上少有的最能干荒淫无耻之事的皇帝之一了。这么能干坏事的人,还是英明神武的汉武帝的宝贝孙子,人活到这个份上,不死也没用了,谁能保证他再当久一点,汉朝不立马玩完呢?于是,看到大事不妙的摄政王霍光,无奈只能临时“换马”。而居然这一换皇帝,就换了一个叫“病已”的人!

因为接替刘贺做皇帝的就是汉宣帝刘病已,也就是说这皇帝一换,睦弘的政治预言立马就兑现了,因为虫食文说的正是“公孙病已立”。

于是,也只能是用一个字来形容:神!

2

不过,虽然“公孙病已立”是几乎应验了睦弘的所谓政治预言解释,却还不是百分之百的命中,因为刘病已姓刘不姓公孙,所以说“废立之公孙氏当复兴”是一种伪命题。

好在汉昭帝也不傻,死活不想“肥水流入外人田”,江山易手当然是一般人都不愿意的,何况是创造了“昭宣中兴”的精明皇帝?不然换了最能干坏事的刘贺,也可能不会拱手相让呢。

当然,如果是子虚乌有的政治附会的话,那么有心人解释起来也不是很费劲的事情,既然是有心搅政治浑水,而且可能是后人为了突出汉宣帝的刻意宣传,那么随便歪解一下也是能蒙混过关的。

所以,后来有专家学者说睦弘说的一点不错,他的本意就是新天子“出自故废立之家”,而刘病已本身就是废太子刘据之孙,刘据因“巫蛊之祸”被迫自杀后,其“三男一女,及诸妻妾皆遇害”。独有襁褓之中的此孙收于长安狱中。因眼光独到的大臣邴吉“哀皇孙无辜”,拼死相护,才不让刘据断了脉息,苟全了皇孙,最后还成为了有为皇帝,果然眼光不是一般的毒。

因此看来,废立之家是说得过去的,至于是不是公孙氏,这就见仁见智,随便你如何理解了。因为“公”有时候也是特指皇家。刘病已本身就是被废之家的苦孩子,是世间少有的当皇帝前就先“享受”牢狱之苦的天子(和最能干坏事的刘贺相映成趣),这个是绝对在理解上不是问题的问题,也算是蒙对了。

至于睦弘的另一层意思,也就是“当有匹夫为天子”,专家们又发扬娱乐精神继续精彩解读,也就是说自小就因政治巨变而后流落民间的刘病已,虽然是出自皇家,却已经是沦为一无所有的“匹夫”,命是侥幸保住了,却从此政治资源几近清零,和匹夫无异,甚至于连匹夫都不如,因为普通老百姓还不会为了政治原因东躲西藏,惶惶不可终日呢,可谓是落魄凤凰不如鸡也。

后来,是他的外婆史家抚养,成为庶人。直到汉武帝下诏掖庭(汉武帝时的内庭管理机构,掌宫人簿帐及蚕桑女工等事)养视,上属籍宗正,刘病已才算是真正“叶落归根”,名义上回归了皇家,却还是和庶民无异。以至于成年之后,当时的掖庭令张贺因为是故太子旧部,为了报答故太子之恩,曾想把自己的孙女嫁给他,不料却遭到弟弟张安世的反对,而反对的唯一理由是,刘病已虽然贵为太子之后,但现在却和庶人无异,不想自己的侄孙女去跟他受苦,张贺也只得作罢。

反正,说一千,道一万,也就是为了要证明刘病已是匹夫,是普通人家,只有这样才能证明“当有匹夫为天子”的话是正确的,总之说来说去,就是为了证明那个政治预言是千真万确的,是不可颠覆的。

嘿嘿,砖家果然不是吃稀饭的干活是也,横竖都占理!

要不是后来的历史机缘巧合,也就是昌邑王刘贺荒淫无道被废了皇帝宝座这一历史的偶然,而且是摄政王霍光的超常规“换帅”(因为对于这一突发高层人事变动,很多人甚至怀疑是一次不正常的“宫廷政变”,刘贺的每天四十件坏事根本就是进行权变的子虚乌有的托词,这数字以普通人的经验来判断也有一点假吧),作为庶人身份的刘病已绝对没有染指皇帝宝座的可能,所以说历史也是可以操纵改向的,又遑论什么历史的穿凿附会呢?

当然,我们也不能怀疑刘病已同学自编自导自演了这一历史权变的“灵异事件”,18岁登基的他完全是因为历史的机缘巧合和自己的好运气“撞到历史枪口上”的,也就是说那是摄政王霍光的个人好恶所致,至于为什么要立刘病已,窃以为他会认为刘病已社会关系比较单纯,好控制吧。

所以很多历史研究者都认为这两件灵异事件和刘病已没有半毛钱关系(最多是后人为了拍马屁附会上去的),因为刘病已当时就13岁的半大孩子,不可能为了当皇帝而自己跑到泰山去让石头“自起立”,更加不可能跑到皇家园林去大模大样地伪造“虫食文”,不然分分钟会掉脑袋。

而且,以他当时的尴尬处境,不仅知道废太子还有一个孙子叫病已的人少之又少,至少从张家不愿和他结成姻亲的情况来判断,谁也不可能预料到他就是未来的皇帝,如果不是神来之笔,那么也只能怀疑是后人的故意“作弊”,这也是见怪不怪的了。

因为,要不是那个足以评上十大“感动中国人物”的“知名不具”的古代活雷锋邴吉(也称丙吉)的好心收养,后来在中国历史上叱咤风云的刘病已早已一命呜呼,“公孙病已立”的政治预言也早已破产,又何来这些神之又神的历史传说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揭秘:你知道曹操生平最恨的人是谁吗?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生于公元155年,卒与公元220的曹 操,在三国这个历史舞台上纵横65个春秋,传下的英雄故事,时时令后人感慨莫叹。观其一生,从举孝廉踏上仕途开始,镇*压黄巾,讨伐董卓,挟天子以令诸候,败袁术,破陶谦,平张邈,杀吕布,灭袁绍,定乌桓,降刘琮,走赤壁,克马超,战孙权,收张鲁,封魏王,弃汉中。千秋功过,任

  • 曹利用简介:官至宰相,澶渊之盟签订时宋朝的代表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曹利用(?—1029年),字用之,赵州宁晋(今河北宁晋)人,北宋大臣、将领。官至宰相,澶渊之盟签订时宋朝的代表。景德元年(1004年),辽国南侵,宋真宗亲征,驻澶州(今河南濮阳),宋军射杀辽国主帅挞览,曹利用以阁门祇使、崇仪副使至辽国兵营议和,拒绝割地要求,达成和议,史称“澶渊之盟”。下面我爱历史网

  • 高欢最早的时候只是一个普通的小兵 高欢是如何成为北齐王朝奠基人的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北齐高欢,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南北朝是我们国家历史上最动乱的年代,也是枭雄辈出的年代。高欢和宇文泰就是这年代里最杰出的两个枭雄!即使是纵观中国历史,这二人也是数得着的人物。若将这二人比较起来,他们一样的雄才大略,远见卓识,宇文泰更长于军事,高欢则在用人上更胜一筹。那么高欢

  • 章怀皇后简介:宋真宗赵恒第一任妻子,未曾留下任何子女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章怀皇后(968年-989年),潘氏,宋真宗赵恒第一任妻子,大名(治今河北省大名县)人,北宋名将、忠武军节度潘美的女儿。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章怀皇后人物生平章怀皇后(968年-989年)潘氏,大名(今河北大名)人,忠武节度使潘美的女儿,宋真宗赵恒第一位皇后。潘氏1

  • 章穆皇后简介:宋真宗赵恒第二任妻子,死后深为嗟悼惋惜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章穆皇后(976年-1007年),郭氏,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宋真宗赵恒第二任妻子,宣徽南院使郭守文的次女。淳化四年,真宗为襄王,宋太宗为之赐婚。十八岁的郭氏入襄王府,封为鲁国夫人,不久又晋封为秦国夫人。真宗于至道三年三月即位,五月册立郭氏为皇后。景德四年,郭后随从真宗巡幸西京,回宫后病崩,享年

  • 蜀汉衰落的原因是什么 这事和诸葛亮用人有关吗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蜀汉衰落,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历史上对诸葛亮的分歧分为两种,一种就是好,一种就是不好。一般啊,有人说好的方面就是指他辅助刘备成为了汉中的王,并且将川蜀之地和荆州之地都为刘备政权建立了基础。他的不好方面,大家都会指出他在用人方面的缺陷,因为他在用人方面存在着不少的问题。

  • 曹操作为一个爱才之人 曹操为什么要杀杨修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曹操和杨修,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曹操最后杀掉的理由很简单,就是因为鸡肋事件导致了军心涣散。当然这也是一个很牵强的理由,不可能说因为杨修解读了鸡肋的意思,然后就导致了整个军心动摇。其实曹操一早就想将研究给杀掉了,但是一直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理由。而且一直也就没有下定决心,等到

  • 南汉后主刘伥:想当官竟要先从太监做起!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942年4月,偏安一方的南汉小朝廷的实际创立者,南汉高祖皇帝病重,看看待死。自知有生之日已经不多便派人宣来右仆射王翻,商量后事,进行所谓的托孤。他叹息着说:我生有19个儿子,至今还没有立太子。他们看起来都不中用,洪度、洪熙(均系南汉高祖之子)年纪虽居长,但都不能承继我的事业。其他诸子也差不多如此

  • 唐高宗李治到底是一个怎样的皇帝?真相不一般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唐高宗李治是武则天的丈夫,历史对他的评价颇有争议,有的认为他软弱无能,有的认为他颇有心计。那么,历史的真相究竟是怎样的呢?唐高宗李治,字为善,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九个儿子,而且是从小就被唐太宗带大的,于贞观十七年(643年)被册立为皇太子,贞观二十三年(也就是649年)登基,开创了有贞观遗风的永徽之治

  • 大家要立他为王 他为何坚辞不受?最后世代封侯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车夫庄贾杀了张楚王陈胜后,驾车入陈县,写了投降书,安排人送至章邯的秦营,向秦投诚。结果安排送降书的人还没回,陈胜部下吕臣听说庄贾杀了陈胜,立马就率部从新阳赶到陈县,杀了庄贾,为陈胜殓葬。张楚王总算没有暴尸荒野。网络配图此时,陈胜的部属召平,正率军攻打广陵,但久攻不下。陈胜死讯传来,召平悲痛之余,因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