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姜维究竟是不是诸葛亮指定的继承人?有何依据?

姜维究竟是不是诸葛亮指定的继承人?有何依据?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007 更新时间:2023/12/16 9:06:07

很多人都认为诸葛亮是姜维的授业恩师,是他指定的继承人,因为不但《三国演义》中有诸葛亮临死前将兵书传给姜维的描写,更加重要的是姜维战斗的一生确实继承了武候的遗志,九伐中原与六出祁山遥相呼应。但实际上如果姜维真的是诸葛亮指定的继承人,那么诸葛亮就不会在后主刘禅派李福问他百年之后谁可接替他时这样回答:“吾死之后,可任大事者;蒋公琰其宜也。”福曰:“公琰之后,谁当继者?”孔明曰:“费文祎可继之。”福又问:“文祎之后,谁当继者?”孔明不答。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这是《三国演义》第一百零四回的描写,虽然正史中未有记载,但《三国志·蒋琬费袆姜维传》中有如下记载:

亮每言:“公琰托志忠雅,当与吾共赞王业者也。”密表后主曰:“臣若不幸,后事当付于琬。”

丞相亮南征还,群僚于数里逢迎,年位多在祎右,而亮特命祎同载,由是众人莫不易观。

虽然诸葛亮对姜维也有:“永南、季常诸人不如也”的赞语,但诸葛亮病逝五丈原时姜维降蜀仅六年,年不过三十三岁。论资历、威望根本不可能代替诸葛武候主持蜀汉大局。而从《三国志》中的记载可以看出蒋琬、费祎在诸葛亮心目中的地位是旁人所无法企及的。尤其是蒋琬,已经是诸葛亮推荐给后主刘禅的接班人了。

诸葛亮作为三国时期最优秀的政治家之一,他不会不明白治理国家靠的绝不仅仅是能征善战的将军,更应该是像他那样文能定国、武能安邦的全才。而在文与武之间选择,他只能选择更加精通政治的蒋琬、费祎,而不可能是年轻气盛的姜维。

姜维主持蜀国时已经是诸葛亮病逝十九年以后了,从三十三岁到五十二岁,经历了十九年的磨难和锻炼,姜维依旧是一个勇敢而纯粹的军人,而不是一名合格的政治家。虽然在和郭淮邓艾等魏国主将的较量中,他几乎始终处于下风,那是和当时蜀国兵少将寡、后主昏庸的现实是分不开的,但他的勇敢和军事才能还是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但是,在我对姜维喜爱的同时,我必须无奈地承认,他的才能和诸葛亮是无法比较的,尤其是在政治上他几乎没有任何作为,他的所有心思基本都放在北伐中原上,在政治斗争中出现了令人难以至信的错误,竟然会为了躲避黄皓那样的小人物而避祸沓中。由此可见,姜维的失败并不是输在了军事才能,而是他根本没有能力和条件像诸葛亮那样基本做到政通人和。如果诸葛亮真的在临死前将一切交给姜维,以姜维气壮山河的性格,他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北伐,更加没有心思考虑错综复杂的政治斗争。而诸葛亮六出祁山尚且因为刘禅听信谗言,李严谎报军情等内乱而劳而无功,何况姜维。

而恰恰是由于这样的原因,姜维才是三国时代最令我喜爱的人物,因为他的生命充满了波折与无奈,但却从未放弃过对未来的渴望。费祎对他说:“吾等不如丞相亦已远矣,丞相犹不能定中夏,况吾等乎!不如且保国治民,谨守社稷,如其功业,以俟能者,无为希冀徼幸,决成败于一举;若不如志,悔之无及”(《资治通鉴·卷第七十六》)。面对这样不思进取的上司,姜维没有自报自弃,依旧利用手中不足万人的部队多次与魏军较量。他曾说:“人生如白驹过隙,似此迁延岁月,何日恢复中原乎。”(《三国演义第一百零七回》)。就是这句话深深打动了我,我觉得无论他的才华如何,事业是否成功,只要执着于梦想,不顾艰难险阻,甚至是付出生命的代价,他就是一个真正的英雄,一个我值得为之落泪,为之景仰的英雄。

尤其是姜维作为一名降将,无论是为了自己的名声与事业,还是为报答诸葛亮的知遇之恩,以弱小的蜀国对抗强大的魏国,而且基本上都是主动出击,从未怯懦,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也没有放弃梦想。

如果说他是为了个人的名声,渴望流芳百世,那么他是个顶天立地的英雄;如果说是为了报答诸葛亮的知遇之恩,那么“士为知己者死”这句话最适合不过了。虽然可惜的是他并不是诸葛亮指定的继承人,诸葛亮并没有刻意将恢复中原遗志传给姜维。但的他能够在蒋琬、费祎之后主持蜀国军政,却是主要缘于诸葛亮对他的培养。虽然蜀国后期比较关张赵马黄时代可以说是人才凋零,但寥化、张嶷张翼王平马忠等人也是战功郝郝的一时俊杰,姜维能够脱颖而出,足见当时的姜维的才华已经得到了后主刘禅与朝中重臣的信任。只可惜古今中外太多的英雄都应了杜甫的那句名诗: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诸葛亮如此,姜维也如此,也许是冥冥之中早已注定,在姜维遇到诸葛亮的那一刻,三国时代将由姜维来涂抹最后一笔壮丽的色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北宋名相李沆简介:王夫之为何称其为“宋一代柱石之臣”?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李沆(hàng)(947年-1004年7月23日),字太初,洺州肥乡(河北邯郸)人。北宋时期名相、诗人。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太平兴国五年(980年),李沆登进士第,任将作监丞、通判潭州,召直史馆。累迁至礼部侍郎兼太子宾客,辅导太子赵恒(宋真宗)。至道三年(997年

  • 王钦若简介:宋真宗、宋仁宗时期两度担任宰相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王钦若(962年—1025年),字定国,临江军新喻县(今江西省新余市)人。北宋时期大臣,宋真宗、宋仁宗时期两度担任宰相,五鬼之一。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简介淳化三年(992年),进士及第。历任秘书省校书郎、太常寺丞、翰林学士、左谏议大夫、参知政事、刑部侍郎等职。澶渊

  • 北宋宰相丁谓简介:后人将他与王钦若等人并称为五鬼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丁谓(公元966~公元1037),字谓之,后更字公言,两浙路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苏州)人,祖籍河北。北宋宰相、奸臣。与王钦若等人并称为五鬼。先后任参知政事(副相)、枢密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正相),封晋国公。前后共在相位七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因作恶太多,丁谓最

  • 西汉著名的“昭宣中兴”的重要经手人:汉宣帝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说起汉宣帝刘询(原名刘病已),当然是西汉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皇帝,西汉著名的“昭宣中兴”的重要经手人,有史家甚至认为汉宣帝的文治武功,盖过了他最伟大的曾祖汉武帝,因为他当皇帝的时候,是汉朝武力最强盛、经济最繁荣的时候,评价高得令人咋舌。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当然这是一面之词,姑且听

  • 揭秘:你知道曹操生平最恨的人是谁吗?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生于公元155年,卒与公元220的曹 操,在三国这个历史舞台上纵横65个春秋,传下的英雄故事,时时令后人感慨莫叹。观其一生,从举孝廉踏上仕途开始,镇*压黄巾,讨伐董卓,挟天子以令诸候,败袁术,破陶谦,平张邈,杀吕布,灭袁绍,定乌桓,降刘琮,走赤壁,克马超,战孙权,收张鲁,封魏王,弃汉中。千秋功过,任

  • 曹利用简介:官至宰相,澶渊之盟签订时宋朝的代表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曹利用(?—1029年),字用之,赵州宁晋(今河北宁晋)人,北宋大臣、将领。官至宰相,澶渊之盟签订时宋朝的代表。景德元年(1004年),辽国南侵,宋真宗亲征,驻澶州(今河南濮阳),宋军射杀辽国主帅挞览,曹利用以阁门祇使、崇仪副使至辽国兵营议和,拒绝割地要求,达成和议,史称“澶渊之盟”。下面我爱历史网

  • 高欢最早的时候只是一个普通的小兵 高欢是如何成为北齐王朝奠基人的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北齐高欢,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南北朝是我们国家历史上最动乱的年代,也是枭雄辈出的年代。高欢和宇文泰就是这年代里最杰出的两个枭雄!即使是纵观中国历史,这二人也是数得着的人物。若将这二人比较起来,他们一样的雄才大略,远见卓识,宇文泰更长于军事,高欢则在用人上更胜一筹。那么高欢

  • 章怀皇后简介:宋真宗赵恒第一任妻子,未曾留下任何子女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章怀皇后(968年-989年),潘氏,宋真宗赵恒第一任妻子,大名(治今河北省大名县)人,北宋名将、忠武军节度潘美的女儿。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章怀皇后人物生平章怀皇后(968年-989年)潘氏,大名(今河北大名)人,忠武节度使潘美的女儿,宋真宗赵恒第一位皇后。潘氏1

  • 章穆皇后简介:宋真宗赵恒第二任妻子,死后深为嗟悼惋惜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章穆皇后(976年-1007年),郭氏,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宋真宗赵恒第二任妻子,宣徽南院使郭守文的次女。淳化四年,真宗为襄王,宋太宗为之赐婚。十八岁的郭氏入襄王府,封为鲁国夫人,不久又晋封为秦国夫人。真宗于至道三年三月即位,五月册立郭氏为皇后。景德四年,郭后随从真宗巡幸西京,回宫后病崩,享年

  • 蜀汉衰落的原因是什么 这事和诸葛亮用人有关吗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蜀汉衰落,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历史上对诸葛亮的分歧分为两种,一种就是好,一种就是不好。一般啊,有人说好的方面就是指他辅助刘备成为了汉中的王,并且将川蜀之地和荆州之地都为刘备政权建立了基础。他的不好方面,大家都会指出他在用人方面的缺陷,因为他在用人方面存在着不少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