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为何后世称颂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采薇而食的行为

为何后世称颂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采薇而食的行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102 更新时间:2023/12/18 8:21:23

伯夷叔齐是商末周初人,商朝是中国鬼神论的顶峰时期,一切事情都要问卜后才作。在已天为大的原始社会,君王意识更是根深蒂固,因而周国举兵讨伐商朝是以下犯上大逆不道的行径,伯夷叔齐因此对此事件极为抨击。

图片来源于网络

当武王兴仁义之师伐纣时,二人却出来阻止武王灭商。周国最终攻克商朝,建立周朝。悲愤之下,伯夷叔齐以遗臣自居,拒绝与周人来往,不食用周国土地上种植出来的食粮,二人隐居于首阳山,终日采集微草过日,不多时日,便因营养不足而去世,流传至今的史料记载中明确指出伯夷叔齐饿死的地方在首阳山。

在商周时期,商王被看作是上天的代表,他的统治是上天的意志,商王“贤”与“不贤”有上天判断,凡人是不能反抗的。所以放在这样的历史局限下,伯夷和叔齐的作为就不难理解了。而且在儒学影响的中国古代思想中,伯夷叔齐的典故是被众多文人学士推崇的,甚至在帝王将相阶层中也是经典之学,在这其中被赋予了更多封建思想,有利于统治阶级强化集权力量。

但若放置现今,如此固执己见、恪守陈规的做法,委实不符合历史进程中优胜略汰的步履,这样看两个人的眼光的确保守了一些,算是不识时务。

伯夷叔齐饿死的地方

伯夷叔齐本为商朝贵族孤竹君的两个儿子,原本可以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最终却落得采薇而食,饿死山中的下场,到底是什么样的信仰,使伯夷叔齐二人恪守仁义礼节,宁死不屈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

商周时期,孤竹君为商朝附属小国的君王,在他临终前,却不理会嫡长子继承制的传统礼制,执意将王位传于庶子叔齐,而叔齐与伯夷兄弟两性情相投,从小极为尊崇礼制,恪守仁义,叔齐认为此举与古法不合,在其父去世后,决意推辞继承王位,并且执意推举其兄长伯夷继承。

而伯夷念及手足之情,不愿看到叔齐深陷囹圄,便不告知任何人,深夜收拾行囊远走他乡,叔齐得知后,便执意追寻伯夷而去,二人相遇后,便相约不再回归故里,投奔周国。然而事实并未像兄弟两所想象的那样风平浪静,不久,周国举兵讨伐商朝,看在伯夷叔齐眼里,附属国攻打君主国,以下犯上,视为大逆不道之行,然而却无力劝解,周国攻打商朝,势如破竹,两军相残,民不聊生,战争所带来的伤亡是伯夷叔齐二人极为不忍,奔走于权势之间,只求能早日将这战争终止。

周国最终攻克商朝,建立周朝。悲愤之下,伯夷叔齐拒绝与周人来往,不食用周国土地上种植出来的粮食,二人隐居于首阳山,终日采集微草过日,不多时日,便因营养不足而去世,流传至今的史料记载中明确指出伯夷叔齐饿死的地方在首阳山。

对伯夷叔齐的评价

古代对伯夷叔齐的评价极高,他们是备受先贤盛赞、品格高尚的隐士高人。他们的高风亮节被《论语》、《孟子》、《庄子》、《吕氏春秋》等典籍高度赞扬。太史公司马迁把他们放在列传之首,加以褒扬。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但将伯夷叔齐的事迹放置今日,并加以评头论足,会有很多以当世思想难以理解的地方,我们会认为伯夷叔齐正是恪守陈规、不懂变通的教条主义者,是老古董,在历史进程中是要被时代所淘汰的。不过正因为我们与他们所处的时代不同,中国古代封建社会自君王到臣子学士皆视伯夷叔齐为思想最高标准的理由,正是因为伯夷叔齐的思想符合了当世社会制度。

把伯夷、叔齐上升到“饿死不食周粟”的高度,使他们成为忠孝道德观的典范,更有利于教育臣民,恪守君臣父子之道,严格遵守社会统治秩序,保证统治者牢牢把握政权。春秋战国期间,各国王侯为争王位,争霸权而发生的子弑父、臣弑君的流血事件,层出不穷;如果都像伯夷、叔齐那样谦虚让位,与世无争,逃离尘世,社会也就平安无事了。因此,伯夷、叔齐的结局很可能是诸子百家为说教诸侯,减少纷争,而加以发挥利用的素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三国疑问:曹操为何无法统一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刘备为什么没有统一天下,三国后谁一统天下,曹丕不死能统一三国吗

    曹操一身武韬武略,如此这样的叱咤风云的人物为何没能够统一天下的呢?曹操从二十多岁讨伐黄巾军开始,在之后的四十多年中几乎是年年出征,加上其本身具有的强大实力,为何却没能一统天下呢?在笔者看来,有军事、政治多个层面的原因,今天就先说说军事方面。在笔者看来,统一天下最重要的就是天时,强求不得。事实上,曹操

  • 凤雏庞统和卧龙诸葛亮谁的能力更胜一筹?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与诸葛亮并称凤雏是,庞统与诸葛亮谁厉害,庞统凤雏司马懿外号

    在《三国演义》中司马徽老先生早已明言:“卧龙凤雏,得其一可安天下。”众所周知,卧龙指的就是诸葛亮。那么,凤雏是谁?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详细介绍了凤雏是谁。凤雏就是三国谋士庞统。了解庞统简介得知,庞统生于公元179年,卒于214年,享年36岁。以今天的地名来说,庞统是湖北襄阳人。图片来源于网络东汉

  • 太史公的先祖司马错:春秋战国风云中的铁血悍将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司马错和张仪,大军师司马懿之虎啸龙吟何驸马,虎牢关之战三英战吕布

    今天要说的这个人,在战国这么多将才中名气不大,可他的战略眼光却具有划时代的非凡意义,此人就是太史公的先祖,秦国将领司马错。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说:“自司马氏去周适晋,分散,或在卫,或在赵,或在秦…在秦者名错,与张仪争论,於是惠王使错将伐蜀,遂拔,因而守之。错孙靳,事武安君白起…靳与武安君阬赵长平军,还而

  • 刘备带兵500人打胜仗,带5万却吃败仗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刘备70万大军是真的吗,刘备带兵不如,刘备打过哪些胜仗

    在东汉末年三国初期,刘备曾经用区区的五百人马竟然击退的黄巾军的5万大军,简直不敢相信!刘备涿郡起事的时候,得到张大户资助共搜罗乡勇500人。刘、关、张带领这500人前去涿郡助战,这时候正好黄巾程远志率5万兵来犯,不知道太守刘焉是真没兵还是想让刘备前去送死,竟然不助一兵一卒,就让刘备引这500兵出战5

  • 明代痴情皇帝朱见深:为姐弟恋殉情的大明天子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大明天子朱祁镇皇后,大明天子明孝宗活了多少岁,朱见深朱祁镇

    成化二十三年,紫禁城里的太医个个忧心忡忡,眉头紧锁,朝臣从他们的表情可以判断出,皇帝恐怕撑不过这几天了。大明朝已经连续四代皇帝都不过45,现在记录又要扩大,真是够悲催的。病榻上,明宪宗正经受着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病魔蚕食着他为数不多的时间,一切都将结束了,尽管知道这一天总是会来的,没想到这么快。虽

  • 刘禅是个什么样的人 刘阿斗真的很平庸吗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刘禅不傻反而很聪明,刘禅历史上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刘禅到底是不是昏庸

    三国时期天下三分,蜀汉刘备凭借自己的个人魅力成为三分势力的一家。可他的儿子却常常为人诟病,那么,刘禅究竟是个什么人呢?熟读三国的朋友,一定知道刘备在白帝城托孤的时候,对诸葛亮说过这样的话:“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对于一位当皇帝的而言,这样的托孤遗言

  • 这个皇帝死的很特别 竟是被绿帽子焖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人都知道皇帝是个高危职业,整天担心仇人来暗杀,害怕兄弟儿女来篡位夺权。北魏的一个皇帝----孝文帝拓跋宏,不是病死的也不是被杀死的而是被他的妻子气死的!你们说该是一个多么嚣张的女人,敢气死皇帝!网络配图拓跋宏是个没妈的孩子,但是聪颖的他很小的的时候就已经懂得要孝顺父母了。有一次,他的老爸拓跋弘背

  • 揭秘:诸葛亮位极人臣为什么不篡位?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刘备兵败夷陵,在白帝城托孤诸葛亮。那么位极人臣的诸葛亮为何不选择谋朝篡位呢?诸葛亮成为蜀汉真正的统治者,小皇帝刘禅备位而已。后来阿斗说:“政由葛氏,祭由寡人。”诸葛亮在蜀汉说一不二,和明万历时的张居正很相似,但权力要大于张居正。在完全控制局面的情况下,诸葛亮为什么不废掉刘禅,自立为皇帝?这是一个著名

  • 萧衍四十年不近女色,背后真正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千人千面,这点在皇帝身上也不例外,他们也都有着各自的爱好与兴趣。李煜、徽宗、乾隆的爱好都比较高雅,大多是写诗词书画文物一类,前两者还搞成了艺术大师。也有爱好看起来比较不正当的,比如说痴迷木匠活的朱由校,痴迷看戏的李存瑁,爱好杂技表演的萧宝卷。小编今天要说的这一位梁武帝萧衍,他的爱好相较于上面这几位更

  • 三国时期一共有三个张苞 除了张飞儿子外还有两个人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三国张苞,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在汉末三国时期,大部分人的名字都是单字,比如刘备、张飞、赵云、关羽、马超、黄忠等。在此基础上,重名,也即同名同姓的情况,自然是难以避免了。比如当时的东吴和蜀汉,各有一位名为马忠的武将。对于东吴的马忠来说,大家都很熟悉,因为不管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