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金宣宗南征和南迁:是他一生最错误的决定

金宣宗南征和南迁:是他一生最错误的决定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1300 更新时间:2024/1/10 3:16:19

金宣宗完颜珣是南宋时期金国的一位皇帝,是金世宗完颜雍的的孙子,金朝的第八任皇帝,在位时间十一年,由于他对外措施的错误,导致金朝灭亡。

图片来源于网络

完颜珣是金国的一代昏君,他在任期间国家的国土不断沦丧,在贞祐二年三月,金国和蒙古议和成功,但是金国没有遵循议和的条件,随后金宣宗就南迁到了汴京,这个举动激怒到了蒙古,战争就开始了。在政治上金宣宗完颜珣毫不顾及大臣的反对,更不听从他人的意见,全是自己私做主张,迁都汴京之后,留有太子镇守中都,引来百姓的恐慌,又面临着蒙古族的逼迫,金国只能控制淮北、河南、与关中一带。他的这一行动动摇了人心,朝中的许多投降派以及受金压迫的契丹,都纷纷叛金,归降到蒙古的旗下。当成吉思汗得知完颜珣难逃的消息后,在贞祐三年五月,攻入金的都城,金朝名存实亡。

金宣宗完颜珣另一个昏庸无能的举措就是和南宋结怨,本来可以联合起南宋共同抵抗蒙古族,但是金宣宗对于南宋的停输岁币之举非常愤恨,加上大臣们的一再鼓动,尤其是术虎高琪劝金宣宗要抓住宋人不纳币为借口对宋朝发动进攻,金国当时打的算盘是北边损失的国土可以在南边来补上,而且不少将领认为兵力虽然比不上蒙古族,但是南宋是一定打得过的,这样以来于定元年(1217年)夏天发动了对南宋的侵略战争。一开始虽然节节胜利,但是之后许多城池不断沦丧,从此南宋不再惧怕金国,更不会和金国言和,让金国又多了一个敌人。

金宣宗南征

金宣宗一生中最大的错误就是外交没有处理好,首先是对蒙古族的言而无信,做出了南迁都城的愚蠢之举;其次是与西夏断交;最后是金宣宗南征伐宋,让金国处在内忧外患之中,加剧了金国的灭亡。

图片来源于网络

金宣宗南征的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北方丢失的国土,希望可以在伐宋的时候拓展更多的国土。当时南宋的官员中一部分主张连金抗蒙,如果当时的金国能够和南宋结盟,当时一定会行程成一个多国鼎立的局面,但是由于宋宁宗采取了大臣真德秀的意见,不给金朝上岁币,这让金宣宗非常的不满,加上和南宋实力的对比,于是在大臣们的建议下,开始向南方扩展疆土。

金宣宗南征宋朝的初级阶段,还算顺利,由金朝的将领完颜赛不统领大军,一路上攻克了南方的许多城池,其中有兴州、克光山、罗山等城,杀掉了南宋军人将近两万人,声势浩荡,逐渐加强了金国侵占宋朝的野心,于是对南宋的枣阳、光化军、大散关以及西和、阶州等地展开了强烈的攻势。

就在金宣宗南征得势之时,战争开始了转折点,战争的形势开始对金军不利,许多城池得而复失,宋军开始了猛烈的进攻。当时的金国内忧外患,北面濒临蒙古和西夏的联合攻打,南面面临着南宋的进攻,内部又逐渐出现了像南宋讲和的声音,于是在兴定二年年底,金宣宗主动提出和南宋讲和,但是遭到了南宋的拒绝,随后金国迫不得已继续南征,但是都以失败告终。金宣宗南征打破了宋金和平局面,让金国再一次陷入危机之中。

金宣宗南迁

金宣宗是金国的第八任皇帝,他在位期间让国家一再处于内忧外患之中,主张极其强硬,丝毫不顾及大臣的意见,尤其是金宣宗南迁事件,将金国推向了灭亡。

图片来源于网络

金宣宗南迁在历史上又称为“贞佑南迁”,这件事情发生的背景是:成吉思汗统治的蒙古部落逐渐的强大,金国的国力却日渐弱小,甚至是走下坡路,尤其是自金国的自卫绍王允济即位之后,国家的势力逐渐衰落。国家实力之间的不平衡,导致了蒙古军发动对金国的战争。蒙古族先后在大安二年攻掠金西京大同府,崇庆元年攻破金东京辽阳府,贞佑元年进围中都大兴府,国土的沦丧,再加上金国内部矛盾的激化,在贞佑元年八月金宣宗称帝。金宣宗称帝之后在1214年三月﹐遣使向蒙古军求和。成吉思汗得到金国优厚的待遇之后,退驻鱼儿泊。

要说和蒙古议和之后,可以腾出时间来增强国力搞一搞生产了,但是金宣宗却没有,执意要迁都南京,也就是著名的历史事件金宣宗南迁了。当时朝中的忠言之士左丞相徒单镒及宗室霍王完颜从彝都反对迁都,而昏庸无能的金宣宗却不听劝告以金中都缺粮,执意迁都到南京。

金宣宗这一南迁不要紧,不仅让河北等地的百姓人心不定,还引起了蒙古部落的不满,正好为蒙古族提供了攻打金国的借口,蒙古军在在贞祐三年两次攻打金国的首都,于贞祐三年五月份,中都被蒙古军攻陷,金国危在旦夕,国家名存实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三国孙权善于用人 连仇人的后代都敢用!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孙权的后人在什么地方,孙权的后人去了哪里,孙权是孙武的后代吗

    作为一个拥有庞大资产的CEO,与对手竞争不是凭匹夫之勇,靠的是手下大量人才。那么不仅要看他的个人素质,还要看他挖掘优秀员工的能力。孙策临死前把江东交给了孙权,并不是仓促做出的决定,他当众对着孙权留下了一段非常有名的遗言:“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阵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

  • 古代最好色皇帝:竟同时娶了一万多个老婆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嫁皇帝最多的女子,明朝有个皇帝只娶了一个老婆,哪位皇帝只娶了一位妻子

    晋武帝司马炎即位后,尤其是统一全国以后,在全国范围内罢州郡兵,又屡次下旨责令郡县劝课农桑,从而使社会经济得到了一定的恢复。历史上称之为“太康繁荣”。基于这样的发达繁荣的经济基础,司马炎和他的一班功臣们开始尽情的享受生活了。司马炎非常好色,好到什么程度呢?他曾经在中级以上的官员和普通士族家庭中挑选了五

  • 朱元璋特殊嗜好:竟爱强占对手破鞋和寡妇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朱元璋一次杀5000宫女,朱元璋到寡妇家,朱元璋在寡妇家避难

    虽然朱元璋与马秀英两人之间感情极好,但并不是说朱元璋的后宫生活就不丰富,朱元璋也是男人,是男人就喜欢美女,他性生活同样出色。朱元璋虽有众多嫔妃,连政治对手的女人也不放过,却独独没有“荒淫皇帝”的骂名,令人称奇。虽然马皇后生的是一双大脚,这在过去是很丑的女人,但朱元璋一直视之如贤妻。马皇后病了,他是“

  • 一个25岁小将 在夷陵之战中差点活捉刘备?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夷陵之战双方损失,关羽攻打樊城是刘备的命令吗,三国演义夷陵之战

    刘备伐吴,被陆逊大败,然而参与此战的东吴名将着实不少,有朱然、潘璋、徐盛等等。说到第一功臣自然是陆逊,但有一位东吴小将在此战中表现的也很抢眼。网络配图他就是孙桓,父亲是孙河,孙坚的族子,本来姓俞,因为孙策很喜欢,所以赐姓孙。《三国志》记载,孙桓“仪容端正,器怀聪朗,博学强记,能论议应对”,孙权都把他

  • 秦始皇修万里长城是千秋功绩还是历史罪过?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秦始皇的功绩和评价,隋炀帝功在千秋,罪在当时

    在“历史剧”中有一则孟姜女哭长城的戏剧,可是还是有人固执的认为这是历史故事。不知道最初编写这个故事的人是有心还是无意,居然作为抹黑秦始皇的一个污点流传了下来。大有做为正史的意图。读书,是教会人思辨:思考分辨运用于生活。如果只是当着故事听一下还不如回家睡觉。作为出发点我们要去站在各自当时的历史环境中去

  • 蒙古大将速不台一直从亚洲打到了欧洲是真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要问速不台是成吉思汗之子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相比于速不台的父亲是谁,史书上含糊不清,因此有人猜测可能速不台或许就是成吉思汗的儿子,也许这种猜测还有人认同,但是速不台的父亲是有明确记载的,他的父亲叫哈班,一个不见于史书的人物,可能是某个蒙古贵族,但绝不是成吉思汗。图片来源于网络不过如果硬要说速不台与

  • 刘福通北伐只是为了拯救百姓于水深火热生活中?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元朝末年,统治集团的骄奢淫逸之风、社会的贫富之差、税收之重,让无数走投无路的农民踏上了反抗之路。时势造英雄,在此社会动乱之下,开始涌现出众多起义军将领,元末刘福通也开始走上历史舞台。图片来源于网络刘福通的家乡在颍州,身处富康之家,但其人豪爽,又有才智,绝非一般的富家子弟可比。元朝末期,处于国家统治阶

  • 解密:纪晓岚竟是容貌丑陋的近视眼?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的这句词道出的是传统中国人心底的英雄梦:帮助君王一统天下,留下美名世代传扬。到了清代中期,情况出现了变化——乾隆皇帝要一统天下思想文化,于是疆场厮杀转为文化清理,风云际会,纪晓岚肩负起历史的重任,成为《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以下简称“《四库全书》”)的总纂官。

  • 历史上的大将军卫青真如影视剧中神勇无敌吗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卫青是西汉武帝年间著名的军事将领,在抗击匈奴中立下了卓越的贡献。后人提到卫青时,习惯性地称呼卫青为“大将军卫青”。卫青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从马夫成为西汉名将,最后又娶了汉武帝胞姐平阳公主为妻。图片来源于网络直至今日,卫青的故事依然在民间广为流传。要说卫青何时成为至高无上的大将军,此事还得从公元前1

  • 张士诚起义:从“十八条扁担”到红巾军之路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张士诚是推翻元朝腐败统治的重要领袖之一,他是灭亡元朝的最大的功臣,但是张士诚最终却并未建立新的朝代取代元朝,在推翻元朝之后,张士诚败给了朱元璋,最后是由朱元璋建立了明朝,那么张士诚是个怎样的人呢?他为什么又会失败呢?以下是张士诚简介。图片来源于网络张士诚出生在元朝末年的一个贫苦的家庭中,从小他就和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