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邦遭遇“窝里反” 竟然不得不向项梁借兵平叛

刘邦遭遇“窝里反” 竟然不得不向项梁借兵平叛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736 更新时间:2024/1/8 19:13:08

项梁叔侄率八千子弟兵过江西征后,部众并不很多。后收得东阳令史陈婴部众,也就三万余。但他叔侄名声大,运气好,与陈婴合兵渡过淮河后,又有英布率一二万部众来投,接着又有一位蒲将军率有一二万人来投,结果一下子就有部众六七万,众多人马齐集下邳,声势浩大。

部队即将开拔之际,探子来报说陈胜旧部秦嘉驻兵彭城,另立景驹为楚王,不准项家叔侄所率大军过境。项梁对秦嘉另立楚王本来就不满,如今还来挡道,这不是找死是什么?正好要试一下这新组合军队的威力,于是,项梁挥军向彭城杀了过去,秦嘉不敌,弃城逃跑,项梁穷追不舍,一直追杀至胡陵,硬把秦嘉杀死于马下,招降了他的部下才收兵。

网络配图

随后,大军西进。此时,章邯率军到栗县(今河南夏邑),项梁立刻安排朱鸡石、余樊君等领军攻击,结果兵败如山倒,余樊君战死,朱鸡石败归。项梁与章邯军初战即告败,非常气愤,斩了朱鸡石,自率军队攻入章邯先头部队已经到达的薛城,打败秦军,占领了薛城。正在休整之时,沛公刘邦来访,而且见面就提出要向项梁借五千兵马用用。二人本来素不相识,只不过久闻对方姓名,随着商谈的深入,项梁越来越觉得刘邦是个人才,不但同意借兵五千,而且附带给予将吏十人,壮大声威。刘邦感谢一番,领兵而去。

网络配图

刘邦为什么要跟项梁借兵呢?原因不是沛公兵不足,而是他内部开始了“窝里斗”。前面说了,刘邦因为母亲守丧,故召回了西进攻秦的军队。然而就在刘邦守丧期间,秦朝泗川郡监郡守听说刘邦造反驻丰乡,调兵前来剿匪,刘邦率部众迎战,大败秦军,泗川监逃回泗川。居丧被人攻击,刘邦非常气愤,安排老乡部下雍齿守丰乡,自己提军攻泗川,泗川郡监和郡守双双出来对阵,结果均战败出逃,刘邦派左司马曹无伤率军追击,杀死了郡守,郡监得以逃脱。于是,刘邦回军。

网络配图

恰在这时,陈胜曾派收复魏国旧地的周市,在立了魏国王室后裔魏咎为王,自己为相后,想扩大队伍、扩张地盘,派人到丰乡,以封侯的优厚条件,招降雍齿。雍齿本来就对刘邦不屑,如今有人要封自己为侯,何乐而不降?于是,雍齿献丰乡降魏。前有敌人守丧来捣乱,后有自己人“窝里反”,刘邦这个气呀,如同万箭穿心,震怒之下,回军就攻雍齿,乡人固守,久攻不下。刘邦能打败泗川秦军,却攻不下雍齿带领刘邦自己人据守的丰乡,这岂非咄咄怪事?但史实却真是这样。看来,刘邦在家乡人心目中的地位和形像是值得怀疑的,当然,这只是猜测,不足为凭。

刘邦多次进攻不下,只好撤军,想搬救兵再来进攻。开始,他本打算向秦嘉借兵,听说秦嘉被项梁追杀致死后,他又跑到项梁驻扎的薛城,向项梁借兵五千,回师丰乡,终于打败雍齿,收复了自己的家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刘禅阿斗的身世之谜:阿斗的生母究竟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刘禅(shàn)(207年-271年),即蜀汉后主,字公嗣,小名阿斗。刘备之子,母亲是昭烈皇后甘氏,三国时期蜀汉第二位皇帝。后主刘禅,刘备的儿子,223年即位,在位41年,时年17岁。图片来源于网络刘禅虽然无能,但在诸葛亮的辅佐下,蜀汉的经济得到了一定的发展。诸葛亮吸取了刘备的失败教训,采取联吴攻魏

  • 秦始皇嬴政到底是不是吕不韦的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读《史记》很享受,通篇记载了大量的人物趣事,有励志故事,有心灵鸡汤,有风花雪月,有八卦新闻,之前没读《史记》时,想当然的认为《史记》记载的都是正史,没想到读了后文章内容竟然如此精彩,例如《吕不韦列传》。司马迁在编著吕不韦传时特别精彩,连细节处的描写都生动写实,尤其描写了如何怀上嬴政,嬴政什么时候出生

  • 刘备无能的儿子刘禅 他真是无能还是有大智慧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在历史上,似乎是所有人都感叹,一代大英雄刘备居然生了一个无能的儿子,俗话说虎父无犬子,但是到了刘禅这里好像发生了基因变异。一句“阿斗扶不起”表现出了刘禅弱智的形象。在大家的认识里,后主刘禅可谓是一个胸无点墨之人,毫无政治之见,跟他老子相比简直就是差了十万八千里。但是就是这么一个大家眼里的庸才,居然安

  • 历史上唯一一个被人崇拜的失败者,项羽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小时候,我知道项羽是一位英雄,最后被刘邦打败了。以为他死的时候也有50多岁了吧,后来长大了通过网上才了解到,他死的时候才30岁。网络配图 也就是说他的所有故事与成就都是在30岁前发生的,这着实让很多人汗颜,细数历史长河中算的上伟大的人物,只有一个黄光裕可以与他媲美,因为黄光裕30岁就靠自己的本

  • 包公面试选师爷问:你觉得我长得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包公做了开封府尹,要选一名师爷,经过文章考试,挑选了十个文才高的,最后进行面试。第一个人被叫进来了。这人进门就跪地磕头,嘴里说:“小人恭听老爷训教。”包公说:“请坐下说话。”那人说:“还是跪着听老爷训教吧。”包公见他不起来,就说:“你看我长得怎么徉?”那人抬头一看,只见包公的脸黑得烟熏火燎一般,两只

  • 齐桓公有什么才能成为春秋战国第一个霸主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齐桓公是春秋五霸的首领,在公元前685年到公元前643年是属于他的在位时期。他是春秋时代期间齐国历史上的第十五任君王,他是姜姓,名为小白,他的父亲是齐僖公,哥哥是齐襄公。在后来王位之争中,他和公子纠两人为争王位各出其招,最后公子小白赢得了胜利,成为了君王齐桓公。图片来源于网络齐桓公任用管仲当宰相,并

  • 赵匡胤给蠢家伙的批示:要砍木材先砍手脚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北宋建隆三年(962年),是宋太祖赵匡胤在开封做皇帝的第三年,当时,北宋初建,天下尚未全部平定,赵匡胤整天和手下的忠臣商议如何进兵江南,如何肃清北方边境的战乱,可谓日理万机,废寝忘食。就在这时,开封城里的一个小官员却因为一件小事来打扰赵匡胤。这个小官员名叫邢有道,是个土生土长的开封人,不学无术,但靠

  • 宋仁宗无亲生儿子遭遇“立储危机”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北宋建立不过才百年,就遇到了一次前所未有的重大政治危机。这场危机,不是宫廷政变,不是将帅谋反,而是因为宋仁宗没有儿子。仁宗是真宗第六子,十三岁即位,在位四十二年,是两宋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从真宗开始,皇嗣便接连出现厄运,真宗生了六个儿子,五个早死,只剩下仁宗这根独苗。仁宗时,不仅子嗣稀少,死亡率

  • 战国名臣公孙鞅和公孙衍比较谁更胜一筹?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商鞅原来叫公孙鞅,是卫国人,且是贵族后裔,当时各国人才流动很频繁,没有太多的“爱国主义”,在这个国家干些年,觉得不能一展抱负,就可以换个国家——所谓君择臣、臣亦择君。图片来源于网络商鞅虽出身卫国贵族,但卫国是小国,没有太大出息,于是到魏国做宰相公叔痤的家臣,只是公叔痤死后,公孙鞅没有得到重用,于是就

  • 历史上最色胆包天的太监 竟打起了皇后的主意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这个世界上不是男人就是女人,但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却存在一种特殊的人群。他们原本是男人,却被强制拿走了男性最主要的生理特征,从此变得不男不女,阴阳怪气。他们就是太监。尽管太监长期生活在与世隔绝的后宫中,内心极度空虚寂寞,但是由于他们失去了结婚生子的能力,并不能找人组成一个正常完整的家庭。当然,宫中还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