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纵横家张仪是如何辅助秦惠王完成统一六国的

纵横家张仪是如何辅助秦惠王完成统一六国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3625 更新时间:2024/1/23 6:23:19

提到战国时期著名的外交官与谋略家,秦国宰相张仪绝对是一个不得不提的传奇人物。张仪其人,原本只是魏国的一位没落贵族后裔,因与大名鼎鼎的纵横家苏秦一起拜在鬼谷子门下研习游说之术,而练就一张巧舌如簧的嘴,连苏秦都不得不承认,张仪天生是外交官的材料,论才学,苏秦自愧不如。

图片来源于网络

由于他天资聪慧又肯下苦功,才学谋略方面确有过人之处,因而心怀抱负。若干年后,进入仕途的张仪决意在诸侯争霸的乱世中闯出一番事业,于是欣然前往赵国,拜会当时已负盛名的苏秦,本以为相识一场,苏秦会帮自己出人头地,谁知苏秦显然没有将这位穷困潦倒的旧时同窗放在眼里,将张仪当众羞辱一通后逐出门户。

眼见世态炎凉,无处容身的张仪不得不投靠赵国的强敌秦国,由此开始了他人生截然不同的崭新机遇。

求贤若渴的秦惠王十分看重张仪的才学,当即任命他为秦国宰相,参与一切军政要务及重要的外交活动,为日后秦国国力蒸蒸日上,继而平定六国、建功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张仪拜相之后,常与秦惠王共商扫平六国之大计,这时,身边的谋士趁机提醒他道,当初投靠赵国,苏秦有意羞辱他,乃是为了激发他的斗志,令他在今后的仕途中取得更好的发展前景。甚至在张仪黯然离去后,苏秦也曾私下资助他前往秦国,并为他举荐,可见,苏秦并非无情无义的势利小人。每念及此处,张仪便唏嘘不已,感慨自己虽学得一身谋略之术,却始终不及苏秦高明,遂不敢再生伐赵之念头。

张仪连横

据《战国策》记载,张仪本是魏国安邑人氏,他首创的连横外交战略,迫受秦惠王赏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果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因而在秦惠王执政时期,张仪一度居宰相高位,掌握秦国军政大权,辅助秦惠王完成了诛灭六国,统一天下的霸业。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关于张仪连横的事件起因,要从孙膑大破魏军说起。自魏国战败后,国力日渐衰弱,而与此同时,秦国却逐渐壮大,对其余六国渐渐形成威胁之势。六国君王惴惴不安间,有政客主张六国形成军事同盟,联合对抗秦国,于是乎,合纵抗秦的战略联盟形成。秦国虽强,却一时也奈何不得。

在这非常时刻,身为秦惠王谋士的张仪提出了自己的连横谋略,即六国之间虽有共同抗秦的意愿,然而他们彼此之间亦有不少矛盾和猜忌,不肯齐心协力。因此,欲瓦解六国联盟,则必须充分利用他们之间的矛盾,破坏彼此的信任,拆散他们的合作关系,待他们势单力孤,则可个个击破。秦惠王采纳了张仪的建议,便把这项工作交予他来执行。

于是,张仪即可开始了自己的外交策略,利用出访各国的机会,充分施展自己巧石如簧的雄辩口才,先迷惑楚怀王,成功达到了使楚国与齐国断交的政治目的,而后又施计令其余诸侯国纷纷倒向秦国,如此一来,六国“合纵”的局面终于被张仪成功打破。

公元前221年,秦朝大军一举消灭了六国仅余的抵抗力量,长达数百年的诸侯割据时代正式结束。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君主制朝代秦朝得以建立,中国历史也由此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张仪怎么死的

战国时期杰出的军事家和纵横家张仪,于公元前309年,病逝于魏国,享年69岁。相比苏秦、商鞅等战国时期大名鼎鼎的谋士与他们跌宕起伏的一生来说,急流勇退的张仪,其结局无疑要圆满得多。

图片来源于网络

张仪以他雄辩的口才及高瞻远瞩的外交眼光获得秦惠王赏识之后,立刻着手开展了辅助秦王,将各诸侯国逐一瓦解的计划。

他首先施计迫使魏王归顺了秦国,而后,又以花言巧语迷惑楚怀王,成功割裂了楚国与齐国的军事同盟关系,借此进一步削弱六国实力,与此同时,秦国的军队则加紧操练,强军备战,意图一举消灭六国。

公元前312年,丹阳之战爆发,楚国在面对齐、秦两国的正面战场上遭遇了全面溃败,八万楚军被打得丢盔弃甲。楚怀王这才如梦初醒,知道自己一早已经掉进了张仪设下的陷阱。强烈的复仇情绪令他失去了理智,竟然在粮草都无充足准备的情况下,倾举国之力进攻秦国,继而又在蓝田兵败。由于国内兵力空虚,魏韩两国也趁机向南攻打楚国,一时间,楚国腹背受敌,楚怀王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只好匆忙撤军,屈辱地向秦国割地求和。至此之后,楚国国力一落千丈,而后楚王被迫往秦国充当人质,终于身死,曾经盛极一时的楚国也在历史的长河中灰飞烟灭。

张仪立功归来后,又巧施连环计,通过外交手段令其他诸侯国纷纷倒向秦国,而后逐一击溃,终于完成了秦灭六国,一统天下的霸业。然而,秦惠王过世后,即位的秦武王十分厌恶张仪,张仪只好离开秦国,前往魏国为相,两年后病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的活宝皇帝亡国后要官做比刘禅会装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刘禅一句此间乐,不思蜀,被人笑话了几千年,直到现在才有人不断为他翻案,说他是明哲保身,是聪明不是傻,看看二十四史就知道了,绝大多数亡国之君都被杀掉了,能活下来的是少之又少。这样解释的话装疯卖傻也说的过去。其实历史上还有一位后主,日子过的比刘禅还逍遥自在,他就是南陈后主陈叔宝。网络配图陈叔宝没有刘禅的

  • 揭秘:大清雍正皇帝如何训示外国传教士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明末清初,西方天主教在中国的活动相当频繁。到康熙末年,各省教徒已达三十多万,拥有教堂三百座以上。雍正元年(1723年),在福建省福安县,有一个生员教徒宣布弃教,与其他人联合向官府指控教士们敛聚地方民财修建教堂,并使男女混杂,败坏风气。此事引起了雍正帝的高度重视,并最终诏令全国驱逐西方传教士。雍正帝下

  • 武夫也能当皇帝?揭秘历史上最英勇的帝王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在中华五千年浩瀚的历史大幕中,闪烁着无数璀璨的将星,而身兼将军和帝王两种身份的英才亦不在少数。我们今天的主题就是历史上那些,马上帝王们。网络配图1、商纣王一部《封神演义》让商纣王暴君的形象深入人心,"纣王"并不是正式的帝号,是后人硬加在他头上的恶谥,他的正式名字叫子辛,也叫帝辛。根据《史记·殷本纪》

  • 项羽死后面对他被肢解的尸体刘邦没忘记他们曾约为兄弟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古人经常说这么一句话“得一知己足矣”。历史往往却诡异得很,有些人不仅是知己,还是乱世中拼得你死我活的对手。但是当其中一人死去后,曾经的恩怨往往会烟消云散,战场下他们还是兄弟。网络配图比如刘邦和项羽。先来说说项羽的死。说实话,项羽死得蛮惨的。看看他是怎么死的——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

  • 世人是如何评定苏秦和张仪谁更加厉害的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苏秦曾师从鬼谷子,向他学习游说君主的方法,并在学成之后决定凭借自己的学识游说各国君主。其中较为有名的苏秦连横的故事就是苏秦游说秦王实行自己的连横主张,说服失败后奋发图强,后功成名就的故事。图片来源于网络战国时期,苏秦曾求见秦王并向秦惠王推行自己的连横主张,试图分析现下秦国所拥有的有利之处说服秦惠王,

  • 蜀汉后主刘禅的身世谜团!疑点重重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刘后主一直备受质疑,有人认为他蠢笨不堪,也有人认为他是大智若愚。出了这些外,小编还发现了他的身世也颇值得人们玩味。三国时期蜀汉后主刘禅小名阿斗,提到他的身世无可厚非是蜀汉开国皇帝汉昭烈帝刘备与甘皇后独子。本来小编也一直如此认为,然而最近我又回顾了一遍《三国演义》之后,不由得生出疑问刘禅真的是刘备亲生

  • 清宫秘史:福康安民族英雄还是乾隆私生子?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如果只提起他们俩的名字,也许大家没有多少印象,如果我直接说傅恒就是琼瑶的言情小说《还珠格格》里福伦的原形,福康安就是福尔康的原形,恐怕大家就不会陌生了。但是琼瑶的作品是根据一个公主坟的传说演绎出来的,只不过是一部戏说历史的影视剧。这些影视剧作为大家茶余饭后的消遣还可以,但大家千万不要把他当作历史,否

  • 战功卓绝的周德兴为朱元璋打下天下后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江夏候周德兴是一位著名的将领,出生时间不详,是濠州地区的钟离人,在明朝时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370年的时候他跟随朱元璋一起进行了起义活动,并且在和陈友谅以及张士诚等人抗争的时候有着良好的表现。1367年,周德兴又继续征战广西,三年后被封为江夏候。最后在1392年的时候因为他的儿子在宫中作乱所以被牵

  • 魏国将领公孙衍收复河西之战的具体过程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魏攻秦河西之战是在公元前419至公元前408年时期,是魏国攻取秦国河西地区的大规模作战。图片来源于网络魏国位于今天的山西省西南、陕西省东部及河南省中部及北部的那片地区,是三家分晋后建立的诸侯国,建都安邑。自从魏文侯魏斯开始执政魏国以来,在政治上重用贤臣、名将,来致力于在国家与军队方面的改革,来共同使

  • 女婿骄横跋扈最终被汉武帝依法处死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汉武帝时期,隆虑公主有一个儿子叫昭平君,但他仗着汉武帝是舅父兼岳父的关系,非常骄纵跋扈。昭平君临死前最放心不下的就是这个儿子。网络配图隆虑公主临终前对武帝说:“陛下的外甥、女婿脾气暴躁,全不把别人放在眼里,都是我娇惯了他。我死之后,难保他不犯死罪。我就这一个儿子,恳求陛下怜悯。我想国家法律有献金赎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