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他不是朱元璋的儿子,为何还成了明朝皇帝?

他不是朱元璋的儿子,为何还成了明朝皇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633 更新时间:2024/1/4 20:01:55

建文帝朱允炆是明朝的第二任皇帝,他是太子朱标的儿子,也就是朱元璋孙子。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皇太孙朱允炆成为了明朝的第二任皇帝,而不是朱元璋的儿子们呢?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太子朱标的意外死亡。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朱元璋立长子朱标为太子,据说朱标“仁柔孝友”,品德高尚,深得朱元璋的喜爱,也是皇位最理想的继承人。史书上记载,朱元璋等上帝位时,对昔日的功臣大开杀戒,朝中众人怕引火烧身,不敢相劝。这时候,太子朱标劝谏说:“陛下杀人过滥,恐伤和气。”朱元璋不作声。第二天故意把一条棘杖丢在地下,叫太子拿起。太子面有难色,不敢去拿。朱元璋说:“你怕有刺不敢拿,我把这些刺都给去掉了,再交给你,岂不是好。我杀了这些昔日的功臣,内部整理好了,你才能坐稳宝座。”皇太子说:“上有舜之君,下有尧舜之民。”意思是说有怎么样的皇帝,就有怎么样的臣民,朱元璋大怒,拿起椅子就朝他掼,并继续追打。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太子朱标确实是个有德行之人,如果他能登基称帝,确是百姓之福啊。

但是,洪武二十四年,朱元璋打算迁都北方,派朱标北巡陕西,考察当地民情地理。朱标回来后却一病不起,第二年便去世了。这时朱元璋已经65岁了,他老来丧子,极为悲痛。而且因他还面临着一个难题,由于朱标的去世,那么该让谁来继承皇位。

第二,朱允炆乖巧孝顺,深得朱元璋的喜爱。朱标的长子朱雄英很小便去世了。朱允炆是朱标的次子,从小便十分乖巧孝顺。我们有句古话叫作“久病床前无孝子“,但是这句话用在朱允炆身上却不合适。史书上有记载,朱标生病的时候,他便日夜守在床前,一刻也不离开。朱允炆生于皇室,从小养尊处优,能做到这一点是十分不容易的。而且朱标死后,他非常悲痛,茶饭不思,人也消瘦了很多,史书上说他哀毁骨立”。此外,朱允炆对朱元璋也十分孝顺,平时有空,总是过来陪伴朱元璋,晚年的朱元璋十分看中孝道,自然喜爱这个乖巧孝顺的孙子。

第三,朱元璋害怕儿子们为了夺嫡,而兄弟相残。朱元璋膝下一共有26个儿子,剩下的儿子能文能武的也有,挑选他们来继承皇位也是可以的,但是朱元璋犹豫了。因为他害怕要是儿子们知道自己要在他们中间重新挑选一人来继承皇位,那么26个儿子为了继承皇位,自然会暗中争斗,到时候兄弟相残,势必天下大乱。历朝历代为了继承皇位而兄弟争杀的现象屡见不鲜,选谁来做接班人一下子成了难题。

中国皇位继承制度上有种叫做嫡长子继承的制度。有一天学士刘三吾向朱元璋建议,说朱允炆虽是朱元璋第二个孙子,但他的哥哥朱雄英在很小的时候已经去世。所以按照嫡长子制度来看,朱允炆是个最为合适的人选。我一直觉的这个刘三吾简直就是胡说八道,他要么是没有搞清嫡长子制度,要么就是有意偷换概念。因为哥哥朱雄英死了,那么说朱允炆是朱标的嫡长子我个人认为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刘三吾由此建议让朱允炆来继承皇位,我觉得是站不住脚的。理由很简单,因为当时朱标死的时候还只是太子,并非皇帝,所以不能让朱允炆来继承皇位。如果按照嫡长子继承制度来说的话,继承太子最为合适的人选应该是朱元璋第二个儿子秦愍王朱樉,他也是孝慈高皇后所出,朱标死后,他才是嫡长子,才是合法的继承人。

刘三吾那胡说八道的建议,恰恰正中朱元璋的下怀,他也有意让太孙朱允炆继承皇位,但是他仍然非常担忧一个问题,那就是自己那么多儿子,个个能征善战,会服气年纪轻轻的侄子朱允炆登基当皇帝吗?有一件事情让他特别担心朱允炆,史书上是这样记载的,说有一次,朱元璋和儿孙们一起观礼,看到门前仪仗里的马匹,朱元璋便出了个对联的上句,说“风吹马尾千条线”,让儿孙们对下句,朱允炆极为聪明,马上对出了下句,“雨打羊毛一片毡”,你看风对雨,吹对打,马尾对羊毛,千条线对一片毡,确实工整。旁边的四子朱棣脱口而出,说“日照龙鳞万点金”,此句不仅工整,而且还有气魄,绝非朱允炆所能比的。一个是强势的叔叔和一个是柔弱的太孙,确实令朱元璋确实有些担心。史书上还记载,朱元璋临终的时候,还对朱允炆说“燕王不可不虑”,由此可见,朱元璋一直不放心自己那些儿子们,特别是四子朱棣。

于是,他想到了一个自认为很好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第四,分封诸王,帮助朱允炆登基扫除障碍。 朱元璋为什么在临死前把自己的儿子全部封到各地当王呢?我觉得他有两个目的:一是让他们分驻边疆各地,帮助朱允炆一起维护明朝边境安全,确保大明繁荣稳定。二是亲王封到各地,虽有自己三千人到一万九千人护卫军,但是朱元璋还明确的规定,说王府护卫军听王指挥,王府以外的封地军队不听诸王调遣,而且规定诸王一辈子不能出封地,否则格杀勿论,防止他们反叛皇帝。

朱元璋把自己的儿子们都分封在各地为王,但是他又意识到一个问题,如果有一天朝中出了奸佞之臣,欺负甚至反叛朱允炆,那该怎么办?

第五,朝中有奸佞,诸王可以节制诸军,亲君侧。朱元璋把自己的儿子全分封各地后,只剩下朱允炆在京城孤苦伶仃,怕其势单力孤,受朝中大臣的欺负,故而在《祖训》当中又加了一条,规定“遇有大事,诸王可以节制诸军”,就是说诸王平时不能节制护卫军以外的军队,也不能出自己的封地,但是一旦朝中出现了奸佞小人或是危急的事情,便可以节制军队,出封地入京平叛,清除小人。但是朱元璋万万没有想到,后来,燕王朱棣就是以“遇有大事,诸王可以节制诸军”为理由,打起了朝中有奸佞,我引兵入京帮忙清理为理由,在北京起兵反叛建文帝。

朱元璋深谋远虑,做足了功课,终于将皇太孙朱允炆扶上了皇位。却没料到,刚登基不久的建文帝,听信文臣之言,大力削藩,最终惹怒了燕王朱棣。第二年,朱棣在北平起兵造反,两人一打便是四年,史称”靖难之役“。最终,朱棣取得天下,成为了大明的第三任皇帝,史称明成祖。而建文帝在南京城破的那天起,便神秘失踪,再无音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他是秦朝头号大将,蒙恬为什么没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虽然秦朝只经历了二世,但出现了很多排得上号的战神,比如白起、魏冉、章邯、王翦、蒙恬等。在秦国横扫六国的霸业当中,这些战神纷纷登场,为最终秦国统一六国立下了汗马功劳。其中,蒙恬很特殊,他的名气多来自于抵御外族,即抗击匈奴。在他守关期间,匈奴不敢越境半步,可是这样一位利国利民的人物,最终落得个被杀的下场

  • 李显一生被三个女人控制,他的一生有多悲催?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我们都知道在大唐时期是出现过很多繁荣的景象的,而且在这个时期,也有许多比较出奇的事情发生,例如出现了一个女人,她一步一步的成为了皇帝,因而今天所要提及的,也是一个跟她有着密切联系的人,他就是这个女皇的儿子,叫做李显,说起他就需要对他一生的遭遇进行分析了,因为他总共有两次当政的机会,这不是所有的人都可

  • 朱元璋称帝后,他的二哥朱重六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洪武元年(1368)正月初四,朱元璋于应天府登基,建立大明,号洪武。由于出身草芥,朱元璋一直是不太自信的,做乞丐的经历令他生性多疑,因此才会先后发生胡惟庸案和蓝玉案。朱元璋如此多疑残忍,令许多人不禁怀疑,不常出现在历史中的朱家兄弟姐妹怕也是当时朱元璋针对的对象。其实不然,朱元璋只是把刀放在了那些有威

  • 一夜宠幸30个妃子的荒淫皇帝,最后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有很多的皇帝都是有很多的妃子,而古代的时候很多的皇帝都非常的好色,三妻四妾也都是很正常的事情,皇帝后宫的妃子也取决于皇帝自己想要宠幸多少人,而在历史上有一位非常好色的皇帝,曾经一夜宠幸了30个妃子,最后却因为纵乐寻欢而死,这位皇帝就是宋度宗。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宋度宗在2

  • 演义中吕布单挑场上无人能敌 正史中吕布实力又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吕布实力,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三国演义》中,吕布相当出名,因为他相当能打。手执方天画戟、跨骑赤兔马,单挑场上无人能敌,他是演义中公认最能打的那一位。但是吧,你要是说历史上的吕布,貌似没那么牛。最为人熟知的正面大事件,大致有如下五桩。①收拾了大反派、董卓,然而背后是

  • 曹操为什么要杀杨修 他的死和鸡肋有关系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杨修之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杨修之死》是一篇我们在初中语文课本中,就曾学习过的课文,这篇课文节选自《三国演义》。说的是曹操手下有个叫杨修的人,这个人很聪明,经常能够读懂曹操的心思。但是杨修不似荀攸那般大智若愚,而是一个恃才放旷,性格张扬的人。在演义中,曹操的人设奸

  • 李斯临死前到底说了什么 最后果然应验了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李斯遗言,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李斯,秦朝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书法家。李斯这一生也算的上是一个比较励志的人才。他从最开始的时候的一个小吏,到最后的官至丞相,成为一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受人敬仰的人才。我相信,这不仅仅是因为他自己的运气,更与他的才能和自己的智慧有关。李斯出

  • 诸葛亮临死前到底有多会算计 至今无人能找到埋葬地点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诸葛亮的实力,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关于诸葛亮之死,《三国志》及其他史书都明确记载了,诸葛亮是病逝五丈原,终年54岁。纵观诸葛亮的一生,虽没能通过蜀汉北伐一统天下完成刘备志向,但是他的超人智慧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千百年来一直被后人传唱。诸葛亮临死前,留下了最后一个

  • 李林甫作为唐玄宗时期的宰相 李林甫是怎么上位的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李隆基和李林甫,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李林甫和唐玄宗是宗亲,他的父亲李思诲当时担任扬府参军,由于李林甫对音乐很有研究,他的舅舅姜皎非常喜欢他,当时他舅舅想让李林甫的姨丈给他升官职,但是他的姨丈认为李林甫没有这样的才能 ,再加上品行不端正,所以拒绝了李林甫,面对姨丈的拒绝,李

  • 拓跋熙:拓跋珪的第三子,战功赫赫却英年早逝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昨天我爱历史网小编说了道武帝拓跋珪的次子拓跋绍,本是含着金汤匙出生锦衣玉食的皇子,却非要自己作死,弑父造反最后被大哥处死。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要说的这位也是拓跋珪的儿子,但他与拓跋绍简直是两个极端,性格人品截然不同,此人是谁呢?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拓跋熙,道武帝拓跋珪的第三子,也